登陆注册
14997900000108

第108章 黄帝太初庙三鼎治理华夏的纲领(2)

王延祥指着鼎湖的遗迹说:“这个鼎湖,原来并不叫鼎湖,而叫镜湖,照铜镜的镜。在镜湖之前,它还叫无名湖。它由无名湖——镜湖——鼎湖,这样演变而来,提起它的演变,还有一段动人的美丽传说呢?”

“那你就快给我们讲讲吧!”

“好,你们要是愿听,我就给你们讲讲。”于是,王延祥讲起了“鼎湖”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年三月,天宫中的王母娘娘和各路神仙都要去赴蟠桃盛会。

王母娘娘是女神,陪着她去的也是些女流之神。她们是极爱美的,听说在天河之水中洗澡,会变得更加漂亮。于是,王母娘娘领着一些女神到天河中去洗澡。不知哪位神仙起了坏心,在天河的上游放下来一股污水,把天河中的水搅得脏乎乎的。王母娘娘和众女神正在天河中洗澡,身上竟粘满了污斑。王母娘娘气急了,就祭起了天雨往身上浇,要洗天雨澡。结果使天河里的水暴涨,冲开了一处堤岸,把天河水倾泄到人间。天河水冲下来的这个地方。就是荆山一带。

这天河水泄下来,竟把荆山冲成了八道峪,从东往西数,就是温河峪、荆山峪、直峪、夫夫峪、灵湖峪、观音峪、小湖峪、大湖峪,天河水全汇集到这里,形成了一个无名湖泊。

王母娘娘和仙女们用天河水洗净了身上的污斑,就在天河边梳整一番。王母娘娘正坐在天河岸边照着宝镜梳理她的头发。一个冒失的仙女跑了过来了,一不小心,把王母娘娘手中的宝镜撞落到天河中,随天河水而下,不知落到了人间何处。

王母娘娘看到宝镜随水而下落到人间,大发脾气。梳洗完毕后,就派雷公雷母打着闪电,探照宝镜落到了人间何处?那闪电十分吓人,上照天,下照地,整整照了七天七夜,才探到宝镜是落到荆山下的这个无名湖中。王母娘娘得知这个消息,怕宝镜被妖怪抢走,就派山神在荆山处看守。因为蟠桃盛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她脱不开身,想等开完蟠桃会之后再到凡间去取。

山神是披着全身铜甲落到荆山的。原来荆山都是一般高,看到山神来了,赶紧缩短身子。山神落到这里自然是这一带最高的山了,而且排在首位,就是首山。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半个月后,王母娘娘才开完了蟠桃盛会,巡视到这一带上空,准备从湖中取出宝镜。

那时这一带正闹干旱,黄帝就驻扎在这里。他亲自领着些人,开湖引水,灌溉下边的良田。一天,他突然看到湖边有一面宝镜遗落在那里,捡起来一看,这不是天宫中王母娘娘用的宝镜吗?怎么会遗落到这里。黄帝原来在天宫中是轩辕,是玉帝把他派到凡间拯救人类的。轩辕星在天宫和王母娘娘是认识的,看到这面镜子被湖水浸蚀得生了锈,便在一块石头上磨了起来,心想有一天回到天宫,要把这面磨得亮晶晶的宝镜还给王母娘娘。

黄帝心里所想的与做的,天宫中的王母娘娘都已知道,她很受感动,便降落到人间。

黄帝见王母娘娘降落到人间,赶快把宝镜递了上去,说:“由于宝镜生了锈,我就磨了磨,不知磨亮了没有,请您照照看。”

王母娘娘接过宝镜一看,磨得竞比原来还亮,一照,她更是光彩照人,便说:“谢谢你轩辕星了,等到你完成了治理天下的大业,我亲自来接你上天。”说罢,便飘逸着上了天。

黄帝赶紧上前扯住了王母娘娘的衣襟,他正为找不到铜矿而发愁,便问:“请问王母娘娘,哪里有铜矿?”

王母娘娘“哈哈”大笑道:“头上有铜!”

黄帝敲了敲自己的头,说:“我的头上是肉,哪里有铜!”

待他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王母娘娘已驾着云上了天。

由于王母娘娘的宝镜曾落在这湖中,湖水变得格外清澈透明。美人到这里一照更漂亮了不说,就是丑人到这里一照,也变得漂亮了。从此,人们就把这无名湖叫镜湖了。

黄帝和伯高仍为找不到铜矿而发愁,一天谈起了王母娘娘临上天前给他留下的话:“头上有铜”,觉得这不是一句儿戏话,又仔细地琢磨着。

伯高是黄帝的大臣,由他来专门负责寻找铜矿。他把当时活动的区域图展开,依西向东数着,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说道:“有铜地方都是在山上的。”

黄帝猛然大悟:“首不就是头吗?我真笨,王母娘娘说到‘头上,找铜,不就是说到首山找铜吗?秦岭头不就是荆山的最高处吗!它不是首是什么!”

于是派伯高到秦岭头部去找铜矿,果然找到了。接着就铸铜制刀,到后来战胜了蚩尤,又在这里铸鼎,因此把镜湖改为鼎湖了。

王延祥讲完这段传说后,顺手给他们几个指着荆山东边最高的一座山峰,巍峨高耸,果然像一个巨人耸立在那里,“我的那些铜矿石就是从那里采集到的。”

李耳对神话传说有他自己的看法,那时由于文字刚刚处于创始阶段,不可能完全真实的记录下来,而是由许多人祖祖辈辈口述着流传下来的,其间必然有它真实的部分,同时也夹杂了一些人们美好的祝愿,你不能说它完全是凭空编造的。王延祥从秦岭头找到了铜矿石,炼炉壁渣以及鼎湖遗址,不正是印证了这则神话传说中真实的部分吗?

天已慢慢黑下来,今天上山去朝拜半山中的黄帝庙是不可能的了。他们几个又一起回到王延祥家中。

王延祥热情地取来食品,大家一块儿吃了晚饭。晚上,他们几个就和王延祥睡在大炕上,等着明天上山去祭拜黄帝庙。

尹喜、文子、徐甲,还有王延祥怎么也睡不着,求教李耳给他们讲讲当年黄帝为什么会在这里铸鼎,而把庙建在半山呢?

李耳给他们作了如下的分析和论证:

先说庙,庙的作用是什么呢?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寝,寝也,所寝息也。设庙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根据古籍上的记载,有以下十个方面:④可以观德。②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⑧宗庙致敬不忘亲也。④庙所以尊祖也。⑤建庙是之行礼也。⑥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谷丰也。⑦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秩焉,见天下之际焉。⑧凡治人之道,急于礼,礼有五经若重于祭。⑨善哉王今而后知礼之可治国也。⑩礼者君之大柄也。由于有这样的原因,从过去的史料上来看,民族或国家中的各项重大活动,无一不在宗庙中作出决断,许多礼仪制度和法规无不是在宗庙实施的。

礼,用古人的话说,“国之干也”,“政之舆也”,“礼之体政,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黄帝为什么要在荆山下召开统一后的各部落首领会,制订出治理华夏的大法呢?这同样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这要谈到炎黄部落的兴起到东迁的问题。炎帝、黄帝部落都是在岐山姬水一带(今宝鸡市境内)开始兴起后沿黄河东迁的。他们迁移到荆山一带,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解决了他们一些吃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里发现了古人类的一个“石头人”(那时没有古人类化石这个名词)。这个“石头人”不是自然形成的石头,而是由人死后石化变成的。黄帝和炎帝感到奇怪,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请诸臣商议,但是谁也弄不明白。后来一位重臣说,他看到一本《名历序》,上面说天地形成之际,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大约在二百七十余万年时产生了人。(据今考古学家测定,人类的起源大约就在三百万年左右。这不是和先人的《名历序》中的推断大概一致吗?东方古文化的神秘就在这里,很难说清其中的奥秘。)我是在皇家藏书楼中整理史册时,从《春秋纬》(已失传)中发现了这则记载。

祭祖是先祖形貌所在寝。炎黄二帝在这里发现了“石头人”,当然认为这是人类最早的祖先,黄河是炎黄部落的“母亲”(人类祖先),那“黄河的母亲”(人类祖先)在什么地方呢?既然在这里找到了“黄河的母亲”(石头人),当然要在这里祭祖。

(最新考古完全证实了这一点,1993年7月7日《新华社》发了一则通稿称:《河南发现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的地点在河南省灵宝市黄河岸边,这是一具完整的早期人类头骨化石。专家认为,这是继蓝田、大荔人之后黄河流域古人类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经专家初步确认,这是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早期人类头骨化石,而我国在黄土中发现人类化石则较为少见。经测定,这具头骨化石距今约15万年左右……在古人头骨化石的同一地层里,还发现了石核、石锤、石钻等典型的石器21件,古哺乳动物原始牛部分骨骼和牙齿化石6件,以及古人类用火所残留下来的灰烬层。它们是确定这一时代的有力佐证。”)

二、在这里解决了炎黄部落人们饮食改进的问题。那时是刀耕火种,人们收回来的粮食顶多是放到火上烤着吃,而有了“雍父作杵臼”,人们才把收回来的粮食捣磨成面,大大改进了古人类的饮食问题。而雍父也是一个部落,居住在渭水的雍山,他们随炎黄部落东迁到这里才发明了杵臼。故有史料记载“黄帝初教作糜”,“黄帝始烹谷为粥”。(据《中华古文明大图案》记载,从灵宝市境内采集到我国最早的作坊实物,作坊里有磨面和舂米的场面。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实证。)

三、在这里解决了炎黄部落人们的穿衣问题。黄帝元妃嫘祖在荆山下的黄河边一带带着女辈们养蚕抽丝,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穿衣问题。故史料上记载的有“黄帝妃西陵氏(即嫘祖)始养蚕为丝”,“上古衣毛而冒皮,后圣易之以丝麻,以为布帛,盖自黄帝制也。”

四、在这里完成了象形文字体系。文字的形成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和文明象征。事物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文字的形成也不例外。汉字是一种独创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阶段之后,才逐渐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所以,汉字的起源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由于缺乏原始的文字资料,无法做出准确的回答。

以上这两个问题,在荆山下可以做出初步的解答。古籍中记载:“古之好书者众也,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仓颉,黄帝史官,言古亦有好书者,不如仓颉一于其道,异求不能乱之,故独传也。”

古籍还记载:“苍帝史皇也,名颉,姓侯冈,龙颜哆哆,四目灵光,实有容德,生而能书,乃受河图绿字,于吴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无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仓颉即苍颉。因古代收割谷类皆趁“九成黄当全收”的规则。上古的野生谷类由人们初步培植为栽植型时,穗枝松散,易于掉粒,故多以割穗为主,搭棚挂于禾架上。苍颉氏最初只发明将收获谷类搭棚挂于谷架上,叫入仓,后见谷架上苍穗整齐为文,兼及鸟兽足迹,受到启发,进而发明了象形文字。

正如前段引用古籍中说的“古之好书者众也。”这段文字的记录有一些差别,有的记为“古之造书者众也”,也就是说,古之造书者并非苍颉一人,还有其他许多人,这是客观的实际的记载。只是苍颉一人。“一于其道”,精心研通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完善了象形文字。苍颉是黄帝的大臣,黄帝由于他从谷挂棚架上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象形文字,就赐他这个部落姓苍,才由姓侯岗改为姓苍,这是史籍上的记载。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就是我刚到函谷关时,尹喜给了我一块“文字石”,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这块石头上的文字,是先于仓颉造字之前的,是远古人造的。这也印证了“古之造书者众也。”同时我仔细研究发现,这块文字石一方面是古人刻的数字,而另一方面则是古代最原始的“河洛图书”。古籍上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在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个“图”、“书”画成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尹喜给我的这块“文字石”,据说是一个老乡在函谷关一带发现的,觉得好玩,就送给了尹喜。可以推断,黄帝可能是捡到了这块石头,将它送给了仓颉,使仓颉大受启发,从而琢磨出古代文字的规律。为什么这样说呢?仅我从这块文字上推断和琢磨,就摸出了规律,它并不只是一二三,而是从一到十六的文字石。这就是仓颉的“一于其道”,道是总规律,摸索出了总规律,对象形文字的系统化无疑是起了巨大作用。

文字的起源当然不只是从谷挂棚架和鸟兽足迹而来,还有大自然在石头上的造化。前段引用的古籍上讲,苍颉“乃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而创文字吗?“河图”已被尹喜给我的那块石头背面的原始河图印证了,那“绿字”作何解释?谁也不知其意。这些日子我著书后,常喜欢到弘农河边、黄河边转,留心到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一些石头上常有绿色的圆点出现。直到了荆山下,才把古籍上讲的“绿字”破译出来,那是石头上自然形成的绿字,难道你们不相信吗?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道德生活的理论、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和道德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红秋残叶

    红秋残叶

    这个纷乱的世界里面掺杂着怪异的江湖,平淡的奇人异事,非凡的旅程,以及一片简单的红叶。这片红叶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份特别的点缀。它好似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一直伴随世界中的每个人,一直到落尽后只留下了一段即将消亡的腐红。
  • 赫拉曼莉奇英雄传

    赫拉曼莉奇英雄传

    “大灾变”三百年后的世界,人类社会依靠魔导科技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兴盛,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年轻的少年少女们能否挣脱命运的束缚,成为最后的希望呢?让我们走进那个血与泪交织的时代吧。
  • 绯闻天后:豪门绝色千金

    绯闻天后:豪门绝色千金

    你爱过吗,爱到以为不爱会死。她是绯闻的焦点,是男人趋之若鹜的对象;他是娱乐阔少,是意大利黑手党的继承人。八年前,她生下他的孩子,甘愿为他过毒,然后黯然离去;八年后,她容颜不再,记忆全失,带着一身病痛,不经意地再次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山之仙

    万山之仙

    山之巅,傲世间,羽化而登仙,遨游仙之间。
  • 我的专科学校

    我的专科学校

    我是一个高考失败,但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可以绽放的一朵鲜花。
  • 那年星辰与你相遇

    那年星辰与你相遇

    后来,我再也没见过他,但是永远记得那年夏天,最灿烂,最寂寞的星空。
  • 骷髅战场

    骷髅战场

    主角死后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征战四方!
  • 垂钓寒江雪

    垂钓寒江雪

    南宫意本是鬼界的一个普通游魂,某一人竟成了一位大神的贴身丫鬟,而且,貌似这个风格迥异的大神对她还有些意思。可另一位翩翩公子的出现,又让她不得不去探究自己的真实身份,也终让她明白到底谁才是自己心里所想之人。昆仑有一神,风华绝代;幽都有一魂,佛系傻呆。若只有一条路,那便是向南,一直走。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