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500000036

第36章 杜国庠对现代新儒家的批判(2)

问题是,要确定一种学说彻底终结,“绝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并不容易。杜国庠在《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中曾说:“一切异端思想遇到环境对它不利的时候,它就会披着正教的外衣而出现,或者暂时进入伏流的状态,等待着可以让它奔腾澎湃的时机的到来。近五六十年来墨学研究的勃兴,就是一个好例子。”既然中断了两千年的墨学都可以重新“勃兴”,有什么理由断定“理学”就注定要死亡呢?

杜国庠的答案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结果。”他分析黄、顾、王、颜四人之共性说:

有的,原在撑持理学,但因挽救王学的流弊而侧重“工夫”,结果走到理学的否定(如黄梨洲);有的,开始就提出经学以与理学对立,有意识地去反对理学(如顾亭林);有的,原先站在六经的立场去发展它的理论,而发展的结果,终于超越它的范围,自然也就和理学相反(如王船山);有的曾经笃信理学,一一尝试了程朱陆王的方法,由于理学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因而彻底地反对理学而提出“习行”的主张(如颜习斋)。总而言之,他们这些学者,虽然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造诣不同,但其间却在反理学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理学再也没有复活的可能了。

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黄宗羲是否已经走到“理学的否定”尚可讨论。近来的研究发现,顾炎武对王阳明和朱熹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王夫之自题墓石曰:“抱刘越石之孤愤,希张横渠之正学”,若把他也算在“反理学”之列,除非把张载排除到理学之外。若说“反理学”的话,四人中惟有颜元当之无愧。不过颜元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说“读书人便愚”,那就不仅仅是反理学的问题了。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四个都是“反理学”的代表,但也恐怕很难断定“理学”已死。清代两百多年的统治,代表官学的仍然是程朱的东西。在朴学最盛时,主张汉宋兼采的也大有人在。如果“理学”已死的话,新文化运动也就不必去“打倒孔家店”了。

当然,杜国庠的意思可能是说,理学因为不合时代的要求,违背社会发展的方向,正在淡出学术的主流。下面这段话就可以从这方面来理解:“当南宋理学正盛的时候,已有和它对立的学说存在,不过没有取得支配学术界的地位而已。明朝中叶以后,反理学的思想又见抬头,几乎和王学的发展取着平行的步调;及至明清之交,受了‘天崩地解’(黄梨洲语)的刺激,遂汇为巨流,成为一种风气,终于表现于黄顾王颜的学术,而把理学结束了。”黄、顾、王、颜“重致用”的一面虽然后继乏人,但“反玄虚”的一面倒真的被乾嘉学者所继承。明清之际学术大势由“虚”向“实”,由“心性”向“考据”转变,也的确是事实。

不过,从主次地位、学术转型的角度来理解杜国庠的理学“终结”说,将会减弱他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力度。一种学说不占支配学术界的地位,并不能说它已经彻底终结。这显然不是杜国庠想要的结果。

从下面的话,可以知道,杜国庠所谓“理学是决定地终结了”,隐含的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这种学说再也不可能为帝王所利用:

所谓“理学”者,除了空谈“道德性命”,用以号召学子之外,还有所谓“道统”的说法,以巩固其壁垒,仿佛继继绳绳像真正的王麻子、陆稿荐似的,只此一家,并无分店。历代帝王既利用它去巩固政权,于是他们也就利用帝王这种心理去扩张势力;而道统益见必要。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一直都觉得冯友兰构建新系统是为了替蒋介石政权辩护,沿袭的正是宋儒“道统说”的老路。杜国庠也是那些史学家中的一员,他认为只要证明了理学和帝王的互相利用已经走到了末路,那么就等于是抽掉了冯友兰新理学的釜底之薪。这大概就是《论理学的终结》一文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作为“五四”传统的继承者,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宋明理学一直持有负面的看法。再加上按照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阶段论,宋代以后已经进入到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积极因素。这时候,凡是能够促进封建社会转型或灭亡的,都是代表进步的力量;凡是捍卫这种制度并延缓其灭亡的,都是代表落后的力量。宋代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说,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代表着官方的意识形态,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不好的作用当然也就大大地超过了它的贡献。

对理学的这种定位,自民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学界才开始对宋明理学进行重新的评价,现代新儒家的著作也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们开始关注他们作品在政治之外的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杜国庠的挚友和合作者侯外庐1984年主编出版了大部头的《宋明理学史》,尽管书中仍然说“从政治作用来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但也不得不承认:“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成就,应该得到思想史、哲学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这与杜国庠《论理学的终结》一文中的用语,如“空谈道德性命”、“恣意地造成自家的宗派”、“狭浅陋”、“玄幻”等等,语气已经明显不同。另外,晚近的研究也已经证明,理学的道统和政统并不天然就是一个东西,把理学的政治作用判定为“思想史上的浊流”,仍然是一个有欠公允的说法。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说杜国庠对“理学”的前途出现了误判。事实上,如果“理学是决定地终结了”指的是理学将来再也不可能承担起官方意识形态的功能,那么杜国庠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这一点从民国以来多次尊孔复古皆以失败告终即可得到证明。

但是,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理学”必定会从现实中消失。它在人伦道德等领域的思考,至少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供未来的人们思考和选择。冯友兰所说的这段话,“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看它是否可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来源。我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些部分,对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对于人生中的普遍问题的解决,是有所贡献的。这就有永久的价值”,表达的正是同样的意思。

冯友兰是一位纯粹的学者,杜国庠则首先是革命家。当冯友兰在书斋中构造他的学说系统时,从事地下斗争的杜国庠却十分担心这种学说的实际后果。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最大差别。

四、“新理学”的内在矛盾

相对于前一篇来说,《评冯友兰的新形上学》一文批评的效果要强得多。这篇文章通过对冯友兰新理学系统本身进行分析,揭示该系统存在着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假若这种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新理学体系就会因为无法自洽而倒塌。

在叙述杜国庠的批评之前,我们也许应该先来介绍一下冯友兰新理学系统的主要内容。否则,很难弄清楚杜文的所指。

冯友兰新理学系统一共由六部书构成。其中第一部《新理学》最重要,它是后面所有讨论的基础。在《新理学》中,冯友兰一开始就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思”即思维,与感觉相对。具体的事物可以通过感官感觉得到,但抽象的概念就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获得。哲学讨论的都是抽象的东西,所以必须借助于思维进行。

“经验”即我们日常感觉的对象。人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经验中所有的东西,就是那些实际的事物。哲学也开始于分析、解释经验中的事物,这一点它和科学并无不同。

但是,哲学的“分析”和科学的“分析”却不一样。哲学的分析即“理智底分析”,它只在观念中进行。如将“这”分析而知其有“方”性,并不需要将“方性”从“这”中拆开,也不可能拆开,只在思维中知道“这有方性”就可以了。科学的“分析”是“物质的分析”,比如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物的分析,是要将物实际拆开的。冯友兰称“哲学的分析”或“理智的分析”叫逻辑分析法。他认为这种来自于西方哲学的方法,是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

“总括”与“分析”相对。“分析”的结果是得到很多“性”,“性”是一种“类”概念。从“类”的角度看,可以把许多具体的事物包括进来,这就是“总括”。理智的总括,就是只在观念中进行的意思。

为什么还要加上“解释”呢?冯友兰说:“因我们的思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及总括,我们因之对于真际有一番理智底了解,此即所谓作理智底解释。”“真际”大概就那由“类”所构成的世界。

“名言说出”就不用解释了,因为不用概念叙述出来,那还叫哲学吗?

按照这个定义,冯友兰于是进行了哲学的推导。首先,通过对经验进行理智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一种实际的事物都是由两方面的要素构成:所依照者“理”和所依据者“气”。所谓“理”,是指一事物之所以为事物者,如方之所以为方,圆之所以为圆。理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所依照的标准和原型。所谓 “气”,是指构成事物的终极材料,是任一事物成其为事物的依据。譬如,我们选择任一事物如房屋,把它所有的性如房屋性、砖性、瓦性、泥土性等全部去掉,最后剩下的绝对的质料就是该事物所依据的气。因此,气没有任何性质,不可言说,不可名状。它不同于原子、电子等实际的物,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或逻辑的观念。

有了理和气,我们再通过“形式的总括”,就可以得到形而上学的另外两个主要观念——“道体”和“大全”。所有的理合起来就构成了理世界,冯友兰称之为“太极”。而气因为无名无性,冯友兰称之为“无极”。“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实际世界。因为任何一件实际的事物都是其气实现某理的过程,所以实际的存在就是从无极到太极的流行。总一切的流行就叫“道体”。无极、太极、无极而太极,总括起来,统而言之,就叫“大全”。

这样,通过理智的分析和总括,冯友兰就得到了四个形式的观念:理、气、道体和大全。他认为,“真正底形上学的任务,就在于提出这几个观念并说明这几个观念”。

理、气、道体和大全,都是宋代理学的核心范畴。这是冯友兰自称新理学的原因。但是,他的解释方法是从西方哲学借来的,解释之后的理、气、道体和大全,与理学家的本义相差很远,所以冯友兰又说,他是“接着”理学讲,而不是“照着”理学讲。

问题是,这四个观念,除了理之外,其余三个所拟代表的都是无法言说、不可思议的。气所拟代表的那种绝对的质料无一切性,是无可名状的,同样,道体是一切的流行,大全是一切的有,思议言说中的道体和大全就不再是道体和大全了,一用语言表达,就失去了其原来的完整性。用逻辑分析进行推演的结果竟是,哲学最重要的观念几乎都是不能讲的。新理学系统走到这一步,它又如何往下发展呢?

同类推荐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凤还九天天君请让开

    凤还九天天君请让开

    “她”是玄灵大陆隐世家族顾家的废材嫡女,受尽各种屈辱,含恨而亡,她是二十二世纪的天才鬼医,穿越而来,报仇雪恨,一举成为天才,却发现,自己的身世远不像这样简单。他是九重天的未来之主,因凤凰一族族长的遗愿和自己身上的责任,下凡寻人,却意外得到真爱。
  • 阿朗流浪记

    阿朗流浪记

    阿朗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从小体弱多病。被遗弃的阿朗经历了坎坎坷坷的流浪生涯。阿朗是不幸的,阿朗更是幸运的。如果再苦的磨难都不能摧毁意志,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害怕......自然界是需要和谐才能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无论是草木还是溪泉,土地,他们都是有灵魂的,摒除贪念用心爱他们,爱自己。
  • 旷世剑圣

    旷世剑圣

    一把神剑,几个伙伴,一身武功。打造一个个传奇故事。剑出鞘,走偏锋。山倒,海啸。一剑斩天地,二剑刺枭雄,三剑劈苍穹。
  • 网游之植物召唤师

    网游之植物召唤师

    陈子昂语录:一:召唤师是一个有故事的职业,选择召唤师做为职业的人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二:精灵是一个坑爹的种族。兄弟是一个要命的称呼,美女更是系统洗劫口袋里金币的至强武器。三:淫荡只是我的表象,猥琐才是我的本质。四:两腿之间的暴击是一种强大的弱点伤害。五: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掉级掉装备。六:有时候英雄也只是反应迟钝的情况下别人都闪开了只好自己上。事实证明,形势造就英雄,闲的蛋疼的人才愿意充当英雄。七:其实挂掉你,爆了你的胸甲只是为了验证一下我的眼神是否一如既往的犀利。八:马勒戈壁是一句亲切的问候语,去年买了个表才是骂你的。九:系统可以更新,走过的时间却永远也无法回头。
  • 快穿之男配又怎样

    快穿之男配又怎样

    有时候主角就是很狗血,可是为什么听个歌都能穿越啊~O(≧口≦)O
  • 经历过的生活

    经历过的生活

    每一个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一开始都是菜鸟,满腔热血进入社会这所大学之后便会产生怀疑。孰是孰非,不清楚。时间越长,菜鸟就会越来越厌倦。
  • 一个人的异界战纪

    一个人的异界战纪

    为什么想留在这个只有你一个人类的世界?你不是勇者,不是王族,没有必要留在这里,想走的话请现在就离开。没有人见证你的成功……或是失败,那么,为什么?……因为这是我的战争。
  • 魂穿之成了女驸马

    魂穿之成了女驸马

    我以为魂穿了,战斗力绝对爆表,实际上弱得可以!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时空管理人出了点叉子,我魂穿的是二零二零,只是记忆有点乱而已!我以为成了女驸马以后前途渺茫,想不到居然嫁了个腹黑侯爷!“谢元诚,你离我远点~”“盈儿,我们成亲了,你可是我八抬大轿娶进门的,别想跑!”唉,迫于无奈假装娶刁蛮公主,想脱身的时候遇到他,傻乎乎的嫁了过去,心也跟着去了,连宝贝儿子都有了,正当我要开始步步为营逆袭的时候,时空管理人又来了。“姑娘,我又在二零二零弄错事情了,你还得帮我!”我还没同意呢,谢元诚就先答应了。明明我是主角,为什么主角光环都给了他!“盈儿,我们是夫妻~”“元诚,我也想逆袭。”“好啊,为夫给你扫平障碍,你去走个过场就好,别累着了。”
  • 九天共吟

    九天共吟

    在混沌初开之时,有开天神盘古曾作诗一首,名曰【九吟】萧舞雨霖,歌落花尽。相思相慕,与九共吟。诗出不久,天下便大乱,诗便也失,不知所踪。百年后,十大开天兽也相继陨落,天下便被分为人,仙,魔三界。千年后。。。【九吟】现世,天下将继开天后再次大乱,并将有一凤女出世,名曰凤姬。得凤姬者,将得天下。
  • 守护甜心之若当忆梦

    守护甜心之若当忆梦

    一纹名曰“神旨”的符文出现在这世间。据说,献祭神旨,胚胎会降临,并完成一个愿望。这个世界,是肮脏的吗?因为不愿知道真相,不愿面对,她选择遗忘,她选择沉睡。现实不允许她逃避。梦醒时分,她看不清过去和未来。【红颜祸水……】果然啊……她抬手摸了摸这双眼眸。真是,倾国倾城呢。爱?恨?她终究有些累了,任由红线缠绕。断崖边,她笑魇如花,他们不敢上前。胚胎……“真的能实现我的愿望么……”耳边尽是呼呼的风声,他们会为她难过吗?这场戏……是谁陪谁演呢…是谁假戏真做了呢…是谁动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