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8600000046

第46章 视觉文化传播:一种传播形态和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2)

孟:这恰恰构成了当下视觉文化传播的转型,开始了一个从“叙事”向“景观”的渐变。从影视角度说,影视不能缺少叙事,又无法取消景观,因为影视是一门形象化叙事的艺术。但是,在影视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数字影像支撑的时候,越来越强调影视的景观、场面的冲动就明显突出各种视觉奇观效果,进而中断乃至背离叙事的逻辑线索。影视剧就是突出的例证。叙事式的影视虽然依旧存在和发展,但是新的景观影视正在崛起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人们给景观影视起了一个独特的名词“浸泡式影视”,在这种“声光秀”的“浸泡式”的视觉奇观中,观众不是面对影像,而是沉浸在影像当中;感官刺激压倒了叙事;声音压倒了影像;新的数字技术不仅产生了新的影视,也培养了一代新的观众。

MTV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它实际上就是用极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文明爆裂的形式,展示一个原本可以聚合的社会给一种特殊的力量击碎了,成为文明的碎片。透过MTV,在视觉文化传播的“图景”中,我们看到了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背景,将影像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所以说,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它召唤着人们进入这种文化,享受它的愉悦。因此拉康在他的“镜像理论”中不断追问、并试图解释:影视为什么会直接成为一种富有渗透力的、强大的社会机制?为什么会直接成为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强大的工业形态?这种追问是意味深长的。

杨:整个社会的物质空间已经进入到一个审美元素无处不在的阶段:都市空间、家居空间,包括我们自己身体所构成的空间形态都前所未有的经历着审美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极具生产性和消费意味。作为这一审美历程的主要构建者——大众传媒,影像的生产和消费毫无疑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进而对传统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构成了一种颠覆。

孟: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正因为视觉文化的构成是各种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没有视觉符号的创造、处理、交流,就没有视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因此,对于视觉文化的研究,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于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传播媒介是视觉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视觉文化的物化。正是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接受条件和接受对象构筑着新的传播方式,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生产、流通、消费结构体现着新的传播体制。

视觉文化传播的生产与消费

合理的文化构成·视觉文化产业

杨:很显然,当视觉文化不断地趋向中心,获得生存权和话语权的时候,必然要排挤,甚至是以吞并、包容、甚至是其他文化形态作为前提和路径的,并且通过将视觉文化的趣味渗透在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整个链条中,构建一种强有力的视觉实践模式。

孟:有人提出,视觉文化本质上是与大众文化相关联,并不具备精英文化的内涵。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分辨。历史上早有结论,当时萨特就公开说电影是什么玩意?电影无非是最低能的智力游戏!这是一种谩骂式的嘲讽。但是没过多久,当他看到阿伦·雷乃的作品,看到《去年在马里昂巴德》、《8》,看到费里尼作品的时候,他惊奇了。他说电影足以表现复杂的社会和人生,很快就同意把他的《被侮辱的被损害的人》等作品拍成电影。晚年,他甚至要将他的哲学笔记都拍成电影,他自己还写了《影像论》。所以米歇尔对此有过精到的论述,他认为视觉文化可谓是“从最为高深精致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传统的遏制策略似乎不再适当,而一套全球化的视觉文化似乎在所难免。”发轫于西方的文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视野,以精英文化为主体的诸种文化现象不再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主要对象,恰恰相反,这种分析和研究把注意力转向了被以往的理论活动所排斥或推向边缘的领域——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视觉文化传播领域,为影像文化的传播获得了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前提。

杨:文化研究对于大众文化的高扬是出于反对高雅和大众之间分隔的立场,视觉文化研究则有意识地摆脱了这种二元的对立,为自己获取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开放式对话体——视觉的整体情境。

孟:前苏联学者巴赫金所指出的民间文化狂欢化状态,其实就是一种视觉化的形象狂欢。在这种视觉化的形象狂欢中,视觉形象本身不但颠倒了各种官方文化的原则和美学标准,而且具有全民性和广泛参与性。这种症候显然与消费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视觉文化因此呈现出的“浅显”与“通俗”也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到底是雅俗共赏,还是雅俗分赏?匈牙利美学家豪泽尔所提出的“合理的文化构成”这一精辟的观点,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要追寻一种合理的文化构成,他将文化构成分成三个层面,两个向量。所谓三层面,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其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为共时态的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历时态的分析。这三个层面、两个向量的交织就形成了文化构成论,其价值在于,寻求视觉文化传播发展的合理构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

杨:当影像成为审美体验日常化的最主要媒介时,也就引发了对美的泛化和审美的泛滥的质询。当电视影像生产过度、过剩时,也就意味着审美疲劳,甚至审美暴力的出现。这样的潜在危险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加速奇观社会的形成,会加剧视觉文化霸权。这显然也直接影响着文化构成的合理性。

孟:从根本上来看,大众文化是注重眼前,注重消费的。精英文化则是指向未来的。如果只是精英文化,都是指向未来,人们怎么从现实的生活中获取满足、进行调整?电视与报业、杂志等媒体的竞争往往在一个方面居于弱势:我们仅仅把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这恰恰是美国电视的文化观念。有意思的是,在欧洲,电视往往被作为精英文化的载体。在如何看待电视文化问题上,美国的观点与欧洲的观点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中国的电视观念应当如何调和?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成功的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三大精品巨制《故宫》、《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对于调整当前中国电视文化观念、净化电视生态环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整个视觉文化构筑的文化形态中,在多种媒体构建的传播生态圈中,在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的各级电视机构序列中,包括在一家电视台的频道之间,频道内部等等这些层面寻求合理的文化构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化总是要不断提高,人们审美趣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我觉得合理的文化结构是不会失衡的。

杨:这种文化结构的平衡状态常常会遭遇经济冲动的激荡,只要电视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盈利模式还依然单纯地依靠广告投入的时候,经济运行的决定作用会下意识地压制文化的构想。虽然有一些保护性的措施,显然在整体收视份额挤压的状况下,这样的保护是脆弱的,只能是低水平保存,而不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去发展、壮大或者形成有意义的建设。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被单纯的视觉影像复制的时候,人类通过电视完成对世界的真实把握基本上成为一种“拟象”。

孟:我们都说当下是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构成中坚是信息产业,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形态产业分析看,以影像媒介为主体的产业主导和产业链已完全形成。在语言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中心的文化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都是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符号生产”中,影像符号生产的经济价值格外引人注目。在这样的语境中,本雅明的“复制”理论才愈发引人注目。他认为,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业化的大规模的影像“复制”才成为可能,是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复制宣告了“原作”已不复存在,艺术成了“仿象”,因此,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工业化“复制”的影像正在强有力地介入、包围和控制人们的生活。这验证了费尔巴哈的判断:“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

杨:也正是因为复制,全球才有可能接受同样的影像消费,也才使影像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使影像创造出了新的视觉文化产业。眼下,您担任着2008奥运会中国形象的传播战略课题组组长,如何看待视觉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孟:我曾经和一名学生合作了一篇文章,就是对中国申办奥运的宣传片进行文本分析,从视觉文化传播的视角探寻为什么2001年是一次成功的中国游说。1994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拍摄的申奥宣传片中有一个场面,晨曦微露,阳光漫射进树林,老大爷拎着鸟笼在遛鸟,唱着京剧,京味十足,相信很多人印象深刻。但是据说这个申奥片在评委中引起很大的反感,因为他们从这个画面中读出了中国人对动物的一种不友善的态度。

到了2001年,在张艺谋拍的申奥宣传片里,同样有人与动物的场景,一位少女亲吻花斑狗的场面。其实,别说中国人,即便是外国人也会觉得和狗亲吻是太过分的。从林子里的遛鸟到少女亲吻花斑狗,为什么会有这种视觉符号的变化?显然,张艺谋知道这部申奥宣传片面对的是众多的奥运评委,如何让他们理解、认识到中国人的观念发生的剧变?如何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发生的剧变?这是申奥宣传片所构筑的影像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

视觉文化传播的变革和发展,目的就是造就世界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丰富性。我们要在世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中,用影像文化传播来促进不同民族、国度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充分调动人类的总体智慧资源、艺术资源来应对我们面临的生存问题。我们坚持视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就是承认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特殊的魅力、独到的文化形态。

结语

“不能把奇观理解为是视觉世界故意的扭曲,也不能把它理解为是形象的大众传播技术的产物。最好把它看作一种已被现实化和转化为物质王国的世界观——一种被转化为客观力量的世界观。”当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中提出这种思考的时候,他的耳畔涌动的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消费时代繁华嘈杂的脚步声。

今天的中国所呈现的种种视觉文化症候,是否意味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此刻下结论,恐怕还为时尚早。后现代大师们的一些论断,仍然不断遭到中国文化实践的质疑。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以理性的、客观的、激赏的、甚至是批判的视角去考察、去探求视觉文化所积聚的奇观景象,以富有建设性的传播形态和文化生产的理论建构推动学科创新。而另一个与此相关的事实是,当人们还在谈论视觉文化传播的时候,孟建教授的视线已经瞄向了后影像文化传播,在数字化影像向影像本体论发起的冲击波中,开始勾勒数字化影像文化传播观的轮廓。

同类推荐
  •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

    本书堪称C.赖特·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1989年美国社会学界还就本书发表30周年召集学者进行回顾性的专题研讨。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本书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师生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实践,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所选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科学分析和阐述,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 日本世相系列:妻子们的思秋期

    日本世相系列:妻子们的思秋期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本书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
  • 学校径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径赛运动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我的柑橘味女孩

    我的柑橘味女孩

    那年盛夏,顾栀初次遇见余辰,双目交错,可能是一场完美的邂逅……而在一次意外的车祸,顾栀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一年后归来的芊艺,接替了顾栀调香师的位置…白甜芊艺x傲娇余辰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人染灯记

    天人染灯记

    什么天人不天人的,她只知道他是这个皇宫里,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她一定会好好抓住他的,即使她现在还是个孩子。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因为自己而失去了生命——再次相见,他竟然变成了人人敬仰的神人合体?!老天这个玩笑真的是越开越大了……
  •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清代卷)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清代卷)

    这套书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整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驻世仙官

    驻世仙官

    我要这天永不破!我要这地永不灭!我要这众生皆随命运!我要这神佛都尊天意!这是一个维护天庭统治的仙官,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
  • 回魂逆天

    回魂逆天

    职场失意的四十大叔附体十七少年,变身豪门子弟,这一次他狠狠地重新来过……
  • 豪门权少:误惹妖孽首席

    豪门权少:误惹妖孽首席

    【已完结,喜欢的亲要收藏哦!】“利用完了我就跑,简七七,你能耐了啊?”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男人把玩着手中的钢笔,妖孽的眉眼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的斜睨着面前,恨不能把头埋到地底下的女人。
  • 花开花落你未归

    花开花落你未归

    如果说她的爱是飞蛾扑火,她愿意有次轰轰烈烈的美好记忆,余文朗却说:许月初,我们不适合在一起。为什么?是担心毕业之后的各奔东西,她愿意跟随他去各处;是担心现在会耽误学业,许月初愿意等,直到他说可以为止。可你给我的是什么,毕业典礼的美丽女伴,宣之于口的爱情誓言,是啊,她是你的女朋友,我是什么,既然从一开始就不打算跟我在一起,为什么给了我这么多希望,又让它灭亡?余文朗笑了笑说:你跟我谈爱情,你配吗,一个秃子,也相信我会喜欢上你,可笑。新浪微博#岑小姌#是我的同名微博,大家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到那里跟小姌说。
  • 至尊宇宙神主

    至尊宇宙神主

    主角灵魂被高等文明抽出当做祭品。原本要被献祭的他却机缘巧合占据对方身体。融合泯灭星舰,带你去光怪陆离的文明与位面冒险。科技与修士并存没毛病,看他如何一统宇宙洪荒成为至尊宇宙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