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9100000004

第4章 关于发展性教育的若干思考(3)

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关于发展性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摘要:教育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中学教育不仅是为学生接受更高的教育作准备,而且是为他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使他们在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继续发展的能力。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均为发展性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向。

关键词:教育,学生,发展

教育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根本目的,具有原则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我校在1986年制定“七五”规划时曾提出办学的原则性和时代性。所谓原则性就是要按照教育的方针办学,充分认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认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时代性,就是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三个面向”,树立新型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培养跨世纪的人才。

根据办学的原则性和时代性,“九五”期间我们将进行发展性教育(或简称发展教育)模式的探索,并以此作为系统工程,带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迈上新的台阶。发展性教育模式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渐概括出来的,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教育的观念

中学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就个人而言,中学教育还是教育终身化的基础。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就提出:“基础教育本身就不应该看做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在“重新确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方向”一节中指出“应该将教育确认为人类和社会据此能最充分地发挥其潜力的一种过程”。1994年的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认为:“对年轻人的教育和培训应该使他们为职业的发展和专业生活作好准备,以便应付当今的复杂世界。”由此可见,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教育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在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下,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应该起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教育模式的变化。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受“应试”和“选拔”的影响,使教育的功能受到扭曲。过度的考试、竞争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既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学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是“选拔”、“应试”、“淘汰”还是“发展”?我们认为中学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发展”。中学教育不仅是为学生接受更高的教育作准备,而且是为他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使他们在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继续发展的能力。此外,重视了教育的发展性,就是重视了教育的平等。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育的平等成了热门的话题。教育的平等在哪里?实际上教育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所谓的平等都是相对的。学校之间的差别会存在,学生间的差异也是存在的。真正的平等就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使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校的差别和多样化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生个体的发展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学生个人的秉赋是多样的,只有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别,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多层次、多样化人才。我们办教育追求的不是在父母权力面前、在金钱面前和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而是在发展面前的人人平等。就好比种子,不管其质量如何,只要它是一个生命体,就应该保证其最充足的阳光、水分,施以最丰富的养料,使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因此,研究教育的发展性是我们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神圣使命。

二、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角度来分析发展性教育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所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发展的观点是客观事物存在状况的科学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具有丰富的哲理。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普遍联系中,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他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育的发展性,研究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规律,要把握以下几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②发展具有全面性,就是说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单一的,而是德、智、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③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根据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人才素质要求,制订整体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整体素质的层次性和层次中的系统性,按年级制订各年段的目标,是“九五”期间我们在年级综合管理试点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项工作;④发展具有渐进性和飞跃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既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又要打破常规,改进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⑤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顺境”、“逆境”,正确对待“成绩”和“挫折”;⑥发展具有矛盾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研究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重视研究个体发展的特殊规律。

人的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起主要作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辩证法的发展观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而引起的“自己运动”。哲学上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如何在教育中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关注学生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发展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个体从生到死亡,他的心理过程和个体特点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广义来说,发展就是指个体心理变化过程(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学生个人成长不仅是处在生理发育成熟的时期,而且是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的发展性,就是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教育的关系,研究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中学生对发展个性的认识和心理需要。从学习心理发展和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看,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认知、情感、自我意识和品格等心理现象的新的发展之中。因此,我们以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研究如何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同时还要研究如何重视学生情意的发展。

四、教育改革实践的感受

经过10年的教育改革实验,我们重新来认识教育的原则性和时代特点,就是要从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交叉点来认识教育,来研究教育的发展。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就认为“教育是年长一代所施与尚未适应社会生活者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发展儿童之生理、智慧及道德三方面的品质,以适应政治社会及个别特殊环境对于个人的要求”。迪尔克姆突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学校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是使下一代充分社会化,把学生的发展同社会联系起来,同时发展学生个性,使其找到自己适当的社会位置。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我们以前所习惯、适应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之迅速,范围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解决社会变化速度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要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主张个人与社会相统一,是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为人的发展所创造的各种条件,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又是在集体中实现的。围绕教育的发展性展开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把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学校教育多方面功能的发挥这3个方面更好地统一起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人生发展课题之目的。

最后,开展发展性教育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等诸方面教育的共有渠道,是进行发展性教育研究的主战场。教学的发展性是现代教学理论的特点(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现代教学论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明确发展要求,确定发展范畴,以增强教育的目的性,确保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促进发展,必须通过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教学观。

(发表于《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抗争与合作

    抗争与合作

    随着国家正式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传播正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策略。通过对江苏省J市的田野调查,提炼出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传播策略:强制型传播、灌输型传播、交易型传播、监督型传播和对抗型传播。最后本书提出一个理想型的乡村治理模式——协同型传播。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名著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热门推荐
  • 落日夕颜

    落日夕颜

    他们的出现只是为了在她的世界打开一个缺口,却不想陷入了她沉淀了千年沧桑的眼眸。洛子轩,那个被世界抛弃了也抛弃了整个世界的男人,把她视为唯一,为她生为她死,完美的守护让她放下了所有的防备;宫廷夜,一代霸王,残忍而又无情的他,曾放任她转入后宫的战争,在她离开后才知道自己爱得有多深;穆慕煜,多年来忍辱负重,誓要夺回皇权的他,为了江上舍弃了美人,终是将自己陷入了一生的思念之中;莫非,曦之大陆第一大战神,誓死守护着穆棱,多年来为穆棱皮甲上阵,在遇到了她之后心却有了动摇;还有他,他,他···多人的真心对待能否换来她对这世界的留念?
  • 我为你跳动的心

    我为你跳动的心

    【热情洒脱女学渣VS纯情自卑男学霸】她叫浅夏,小学时喜欢了一个人,初一告白,被拒了。之后就喜欢和男的玩,但从不越界,只是朋友。高一开学,浅夏看见他同桌的第一眼就觉得他很好看,宇宙不同,到后来的慢慢沦陷,再到爱他爱的无法自拔。浅夏整个高中除了学习就是他。风风火火的告白,高调张扬的宣示主权。追逐与被追逐,到底谁输谁赢呢?爱就要大声说出来,不要让自己的青春留有遗憾——浅夏【第一次写书,很多地方都很生涩,大家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评论,我会改进的,谢谢大家!】
  • 剑之帝

    剑之帝

    一舞长剑动风云,斗破盘龙战乾坤,只手遮天谁为帝,唯吾剑道是至尊。张浩然,一个丹田被废的外门弟子,却凭手中长剑走上了绝世强者之路。剑道的文明已经湮灭数千年,在这个武道昌盛的时代,张浩然无法修武,却机缘巧合下走上剑道,从此以剑为名,一往无前!天若阻我,我便灭天,神若阻我,我便弑神!踏遍苍穹,荡尽魔寇,睥睨天下,笑傲苍生!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当宇智波鼬来到超神

    当宇智波鼬来到超神

    来自地球的穿越者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了宇智波鼬,遇到六道老头卖挂,结果却来到超神学院???好尴尬啊????(这纯粹是我大脑发热写的,随缘更)
  • 无敌生存

    无敌生存

    一男子不小心被撞西,没想到在灵魂中居然有招神游戏。哎呀妈呀,一定要小心,不注意小命就没了。艾玛,这是大美女。
  • 魂伤:覆手即雨

    魂伤:覆手即雨

    大龄剩女车祸身亡,灵魂竟附在肇事者身上,残忍车祸背后另有隐情。试看她如何在贵族学校与黑道之间游刃,在友情与爱情之间徘徊。一个个谜底的揭开,是血淋淋的伤疤,还是人性的沉沦?青春与柔情相伴,血腥与刺激并存。
  • 养只小奶狗

    养只小奶狗

    那天,苏颜汐看着远处坐在树下的男孩,一向不对恋爱感兴趣的她微出了神。同是那天,白泽目睹远处的女孩将一群人撂倒并看向他时,心中毫无波澜,低头继续看书……几年后在校长办公室,苏颜汐正接受校长的教育,一名男孩推门进来,苏颜汐回头……,!!!校长跟白泽说了几句就让他去新班级报道了……后面校长的大道理她一丁点也没听进去,一直想刚刚的男孩……校长:你有没有在听?苏颜汐:没有。校长:……,你出去!女追男!!!不喜勿喷!!!新人作者希望多给些建议!!!
  • 一灭神王

    一灭神王

    漫漫强者之路,是少不了磨难,少不了天才尸体的堆积,他如何一步步踏上王者至尊
  • 浮世九倾

    浮世九倾

    他是如今权倾天下的锦渊世子,也是曾经亡国落难的前朝皇子。她是如今搅弄风云的神秘少女,也是曾经深宫迷茫的西凉帝姬。起初,他们是彼此生命中唯一的光。后来,他是她心里一道抹不去的疤。最终,他是她这辈子的命中注定。沈九卿:时光刚好,我还没有错过你。陌枫华:岁月不老,你一直是我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