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9100000025

第25章 学校管理与队伍建设(1)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是一位管理学家,他的理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提出了价值和贡献的均衡理论,他认为生命的法则是均衡,是保持生命体的内在平衡。一所学校要实现均衡,就必须提出价值前提,即要提出学校自己的工作目标、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学校价值的体现就是这些工作目标、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实现,职工要为这些办学目标努力奋斗,作出自己的贡献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学校的价值和教职工的贡献应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教职工要认可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此外,作为学校,还要为社会和谐及社会的正常运转作出贡献,学校的管理不单纯是学校自身的事业,也要承担社会发展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也是一种使命,是一份责任。

师者之师:走进新世纪的中学校长使命——我的治校方略

在学校发展的诸要素中,关键是作为学校灵魂的校长,唯有优秀的校长,才能为师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为教育的腾飞提供源泉与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诚哉斯言!校长是教师的教师,他既是学科的专家,又是管理的专家。校长的灵魂和他对社会最大贡献是他的治校方略以及在其引领下的名师名校。科学的治校方略,来自于校长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领会,来自于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面把握,来自于对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

重庆一中是一所拥有70余年办学历史的中华名校,悠久的传统人文,浓郁的文化底蕴,老一辈教育者不懈的努力,铸就了学校今日的声誉和辉煌,作为重庆市优质教育的典范,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抉择: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新的发展的契机已经到来;社会的富裕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教育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新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多元化的人才标准和培养目标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全球化和国际化思潮也日益深远地影响着当前的中学教育……作为重庆一中的校长,我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也站在基础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怎样应对新的形势,实现重庆一中新的跨越?这是我长期以来严肃思考的问题。我在20年的校长生涯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治校方略。所言之处,以就教于领导和同行们。

一、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每位校长所面对的校情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用先进的办学思想来指导学校的一切工作,并把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校长的办学过程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实践过程,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在教育中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它涉及了校长的政治、经济、哲学、管理等思想,反映了校长对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的认识。我提出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得更好”的发展性教育思想,即让全体学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从而取得最大的成功。作为校长,要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关键要有对教育的独立见解,有对教育的理想,有对教育的不悔追求,即教育理念,它是指导校长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根据重庆一中实际,我提出了坚持民主科学办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坚持继承发扬重庆一中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科技“四小活动”相结合、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坚持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与“三个代表”相结合的5大办学思想。发展性教育思想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行为准则。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引下,学校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在新时期展现了新风貌。

二、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人的发展是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以完满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宗旨是人,动力和核心也是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还是取决于人。学校管理是一个“人—人—人”的系统。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我认为,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以尊重师生、关心师生、理解师生、帮助师生为主要出发点,关注每一位师生,关注他们的个人价值和奉献,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校园氛围。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科学发展观,我提出了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积极稳妥、配套实施的原则,制定了有重庆一中特色、有远见的整体战略规划,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是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也是学校的当务之急。我们在办学中正确处理好人才观与政绩观、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德育与智育、学校硬件建设和教职工收入提高、招生规模与学校发展、质量与成本效益、师生民主法治意识与科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加强服务、学校社会地位声望与综合实力、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科研等10大关系,使学校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前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校长,开拓创新,大胆打开工作局面至关重要。我们在重庆市率先开设国际部,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为重庆一中的国际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在重庆渝北区购置土地,兴建股份制分校的举措也走在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前列。这些战略举措,无不表现出重庆一中远见卓识的魄力和自信。

三、管理哲学和制度创新

教育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而哲学属于意识的最高层面。当校长对学校的领导管理活动达到哲学的境界,也就标志着他领导管理学校的自觉性已上升到了最高的程度。在管理中我体会到,成功的办学需要理论的铺垫,需要勤奋的实践,更需要哲学的思维。成功的校长总是以一种正确的哲学思想作为武器和根本方法,经常观察和分析社会的主线与教育的关系,正确认识办学过程中种种矛盾与困惑,反思自身的管理实践,结合实际对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价值判断,作出科学的选择和抉择,努力地把自己追求的办学价值转化为事实。列宁曾精辟地指出,“思想家”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先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人品决定“产品”。我提出了“名生、名师、名校”的发展策略,认为管理学校应当有3个层次:第一,让老师把事情做规范;第二,让教职工成为该职业上的专家;第三,让全校师生感受到教育是一种生命历程,生命因教育而快乐。学校是有生命的,应该成为幸福快乐的校园,师生都应该在其中获得愉悦感,这也是教育成功的最终标志。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的管理,是建立在教育与受教育者在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和生命意义等多层次共同追求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明确了学校管理是教育性的管理,是开放性的管理,是互动式的管理,是自主性的管理,是学习型的管理,是个性化的管理。学校实现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从“命令管理”向“服务管理”,从“常规管理”向“创新管理”,从“分工管理”向“团队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从“功能管理”向“效能管理”,从“检查管理”向“激励管理”,从“监督管理”向“优化管理”等观念的转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庆一中特色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广大师生人心齐,风气正,团结一心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四、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

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始终是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学校为全部学生和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在教育市场上,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品牌教育都是稀缺的教育资源。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体现服务的观念,追求精致的服务,实现零缺陷服务。******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就是服务”。我把领导的责任定位在为广大师生服好务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对师生的发展负责;学校办得优与劣,主要看学生是否愿意在这里学习与生活,主要看家长对学校工作是否满意,主要看社会对教师水平是否有好的评价。现代社会,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已越来越为更多的教师所接受。我认识到,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与干预。作为校长,不能仅仅为师生下达任务,而应当着眼于发展,根据他们的需要为其提供服务,并通过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服务师生是我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我提出管理干部、教师、职工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的主动性,面向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实施服务内容的广泛性,坚持服务行为的长期性。校长的生命在于师生,只有让师生把你当成自己人,取得他们的认可、信任,才可以当校长。只有团结人心,调动人心,才能万众一心。管理是行动的哲学。学校管理是人的管理,也是制度的管理,更是情感的管理,始终要体现人文关怀。名师名生不是靠制度管理出来的,而是靠他们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内化为自己的动力。我在管理中充分信赖他们,沟通情感,鼓励竞争,适度宽容,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以学校目标激励人,以事业发展成全人,以优厚待遇吸引人,以人格魅力感召人,以纯真情感维系人,使教职工有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进了学校发展。

五、尊重规律和依法治校

校长办学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以端正办学方向,可以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使教育教学健康发展,可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教育规律来自学校这一事物的内在特性、本质关系,来自学校各类活动的根本特点。尊重规律,就是要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就是要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就是要从教育内容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教育方法和形式,开展工作。谈到学校管理,许多校长都颇有同感,多年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按照上级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制度为准则,以上面的指令为依据,以控制为手段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我深切地感到,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必须要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管理,即按照国家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按照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因此,我们首先树立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观念,破除“家长制”、“一言堂”的陈旧观念,按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行为,努力做到以德育人,以法服人。我们不断提高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能力,要求师生们自觉遵纪守法,用法律来维护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有计划地在师生中开展了法制教育工作,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建立健全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把依法治校落到了实处。我们实行了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让师生积极参与管理学校事务。坚持民主决策、民主执行、民主监督,从集权管理走向分权管理,从教师管理走向学生自治管理,从校内管理走向社区管理,以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取代过去的“管、卡、压”做法,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照章办事的校园环境,推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学校文化和品质升华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学校是文化的载体,教育是文化的传播手段。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任何一所名校,总是以积淀深厚的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作为支撑的。我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地使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传承文化、光大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以师生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取向、群体意识、行为规范构成的关系,是一个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包括学校的环境、设施,也包括学校的精神和学校的形象。一群人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氛围,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氛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体验、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学校文化既担负着育人职能,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我认为,未来学校的竞争,是校园文化的竞争。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每一个角落都应渗透文化的气息,充满着文化的符号。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学校的校风校貌。我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形成了“求知求真”的校训,“爱国爱校、尊师爱生、朴实勤奋、改革创新”的校风;确立了“根植传统、内涵发展、科研兴校、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树立了“崇德、敬业、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励志、笃学、乐群、力行”的学风。让学生在校园中接受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精髓的熏陶,正成为学校建设的目标。我们追求最优化的基础教育设施,设置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建立最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品意识,切实把学校建成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花园、学园、乐园,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科研先导和学习组织

名校意味着什么?它首先应该是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名校靠名师支撑,名生靠名师铸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基础教育是一个对接整个社会系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代表发展趋势的大教育,是形成个体社会化最基本素质的教育。目前学校的科研工作可以概括为“2231”。第一个“2”,即两个目标——教育科研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素质为目标;第二个“2”,即两个系列——教学改革系列和科研系列;“3”即3个层次——课题分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以及学科组或者教师个人的课题(分别探讨大教育规律、局部教育问题和行动法教学实际问题);“1”即以整合课堂资源、构建教育模式为目的。近年来,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反思性实践等理论和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考。教师已不再只是技术理性主义观点中的教育活动或思想的执行者和技术人员,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来应对教育教学等活动。建设学习型学校组织,既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要求。我认为,教师是高文化素质和自由型人群,一个优秀群体的形成要具备3个条件:①群体成员知道做什么?②群体成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③群体成员知道怎样去做?一般说来前两点大家都容易做到,而第3点易被忽视或不易做到,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开展培训工作。为此,我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一年熟悉,二年起步,三年合格,四年优秀,五年骨干,六年成熟,七年有影响,八年成名,九年成师,十年成家,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大家大师,使教师实现由苦干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打造合作型和创造型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拥有一批专家名师在重庆市内外享有盛誉就证明了这一点。

八、和谐学校和超越自我

唐太宗的名臣魏征说过:“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敛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配置学校的人、财、物资源,优化群体组合,创造和谐的校园。一个学校的人员不可能都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固然与领导班子的和谐合作有关,也要求师生、学生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互适、互补、互促。学校与社会一样,存在许多矛盾,人际关系中也有许多微妙的东西,如行为、态度、友情、气氛、冲突、障碍、需求、沟通等,都需要一校之长去灵活地化解。和谐融洽人际关系在校园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条彩带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教师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俗话说:“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的责任。我认为,和谐学校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享受教育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让群众获得优质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在,人们对校长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领导不再被看做只是针对现状执行上级指示的被动管理者。相反,今天的校长要担负起塑造学校,使之成为教育的显著标志的艰巨任务。的确,作为校长,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呼唤勇敢、卓识、敬业的领导人的时代。任何一位校长的任期都是有限的,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却可以成为无尽的长河。所以任何一任校长都是教育发展的无穷链条上的一个中间环节,起的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优质学校的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与不断成长的过程。作为教育发展新时期的中学校长,要不断地根据学校的使命来考虑自身的使命,在国家、社会和家长的共同需要中寻找到平衡点,要立足时代高度,拓展世界眼光,着眼全面发展,富于创造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紧跟时代步伐,立于时代潮头,使思想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只有这样,学校的工作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发展才有新跨越,才能以开阔的视野,不断探索学校新的发展点,才能富于创造性地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发表于《重庆教育》2006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亦新亦旧的一代

    亦新亦旧的一代

    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做了透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值得审思的问题。清末民初的社会思潮,重大的政治事变,中西文化的冲撞,学术思想的演变,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现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少之间的代沟,新旧不同的读书,旧八股与新八股,私塾与家教,尊师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个性、学识、心理、经验、行为,等等。言语委婉,启人心智。
  • 立德树人: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思与行

    立德树人:一位大学党委书记的思与行

    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关键时期。深入探索高教发展规律,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不仅成为知识的高地、人才的高地、创新的高地,而且成为精神的高地,成为追求真、善、美的殿堂,从而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切实担当起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本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重大课题,做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针对加强高等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开展了具体实践,并总结了相应的发展规律和宝贵经验。
  •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

    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学术界所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科学和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契约”。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就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知名大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日本世相系列(套装共2册):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

    一代名记笔下的世纪末图景,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被岩波书店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影响日本战后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畅销日本多年。《妻子们的思秋期》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饱食穷民》是日本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终于走出了战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时代,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减少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仅仅是从“贫困中的贫困”转变为“繁荣中的贫困”。在这个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新时代依然陷入穷忙和债务缠身的极限状态的人们,被称为“饱食穷民”。他们既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又是这个残酷竞争社会的牺牲品。
热门推荐
  • 超级天才在仙界

    超级天才在仙界

    家庭贫困的学生应为某种奇缘穿越一个叫九州的灵世界
  • 妹惑天下

    妹惑天下

    天下尊者,玉公子也;天下贵者,重名公主也。看公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玩弄朝廷,运筹帷幄,顺便把纨绔妹妹收下。妹妹篇:这个男人好漂亮,这个男人身材好棒棒,这个男人好性感,这个男人好想把他扑倒,这个男人........为什么是他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阳教化集

    重阳教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灭噬天罚

    灭噬天罚

    大学生李凡救人的时候,被吸入湖底漩涡,穿越到真武大陆,得到了武神培养系统,以李一凡的身份走上了武者之路,生死路,踏歌行,气贯苍穹,兄弟情,儿女情,武道传奇,期待去征服大家。
  •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霍爷的心尖宠

    霍爷的心尖宠

    作为霍爷的心尖宠,苏白是懵逼的。众人大呼苏白配不上!学历,样貌,家世,样样都配不上!然而很快就被打脸了,脸都肿了。一众知名老教授们:“滚滚滚,我们家小教授也是你们这些无知的人说得起的?!”网友们:“眼瞎的货!抱走我们家小仙女,手动再见!!”苏家:“???楼上的!小可爱是我们家的!谁说我们家小可爱家世不行?当我们苏家是摆设吗?!”众人摸了摸肿得老高的脸,“我们错了!”霍爷宠溺一笑,“你们没说错,错的是……应该是我配不上她。”众人:……为什么还要撒狗粮!!!【情节虚构,请勿当真!!!】【若涉及专业知识请勿较真!!!】
  • 暴君的鬼医

    暴君的鬼医

    南朝皇上元湛,在遭遇一次外袭时,不慎受伤。后,得一民间女……
  •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全集

    该书旨在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本书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如情绪的控制、性教育、完善自我、自卑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分析,简明透彻,便于操作。既是人们对自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咨询,也可作为人们了解别人内心神秘世界的有利武器。
  • 吾为刀狂

    吾为刀狂

    地球上一个平凡的少年,因爱而自杀,却意外穿越到一个只有刀劲的异界大陆。但上天却给他一副不能修炼刀劲的身体。但上天也给了他另类的修炼刀之极的方法。且看一介废物登上这异界的狂刀巅峰。刀之力:1-3段为低级,3-6段为中级,6-9段为高级。刀劲段位:刀者——刀客——刀侠——刀霸——知刀——炼刀——化刀——刀极——无上刀神本少的群QQ:196474532写作高手来啊,读者来啊,粉丝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