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700000017

第17章 至尊红颜、柔肠铁腕——后宫妾妃之谜(4)

马皇后卒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51岁。马皇后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当朱元璋在甥馆时,与义父母及其家人;独立成家后,与义子,与丈夫的子女;做皇后以后,与妃嫔,与宫人,与命妇,与朝臣,与娘家;种种关系,均料理得妥切,与人关系融洽。她能做到这种程度,重要的在于她按“待人以宽,责己以严”的原则去办事,与他人的矛盾就易于化解。马皇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丈夫的尊敬与爱护。她生前,朱元璋为褒奖她,比诸历史上的贤后唐太宗长孙皇后,给她父亲起坟立庙。她死后,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表示对她的敬重和怀念。这一对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妇,互相眷恋,互相体贴,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当皇帝的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还是完满的。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李氏调教天子之谜

李氏(?-1614年),明神宗朱翊钧皇太后。漷县(今北京通州漷县镇)人。她出身卑微,但后来却贵为皇妃,且在儿子继位后成为皇太后。她教子极严,曾是约束小皇帝的一副小夹板;而一旦这副夹板不那么起作用了,皇帝也就开始怠政妄为,明王朝也就会逐渐走向灭亡的道路了。

李氏的父亲李伟靠卖苦力养家糊口,家境贫寒。后来,李伟携带全家迁居到了北京城里。李氏天生聪明懂理,出落得妩媚动人。后到裕王府作侍女,作了朱载垕的小妾。1567年3月,裕王朱载垕继位为帝,是为穆宗,改元隆庆,李氏被封为贵妃。第二年,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穆宗朱载垕驾崩。六月,太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

李太后对神宗要求非常严厉。神宗有时不读书,她就罚他长跪。事见《明史·后妃列传·孝定李太后》:“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当为神宗讲课的老师来到后,她便让神宗复述上次课程的内容,然后自己也坐下来和神宗一起听老师讲课。遇到上朝的日子,五更天她就到神宗的卧室,叫“皇帝该起床了”,命令左右扶神宗坐起,取水为他漱口洗脸,带着他登车去上朝。神宗自幼害怕严厉的母亲,侍奉李太后非常谨慎。这也造成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即奉了太后旨意的诸内臣,往往对神宗挟持过分。事见《明史·后妃列传·孝定李太后》:“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以出。”

万历六年(1578年),神宗大婚,随即亲政。李太后虽回慈宁宫,但并未忘记管教、督促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神宗在西城歌宴,喝酒过多,命内侍唱新歌,内侍推说不会,他竟拿剑击之。左右大惊,慌忙劝解,他才戏割了这内侍的头发,说:“就以发代首吧!”第二天,李太后听说了此事,先传话张居正准备谏疏,命令给神宗起草罪己诏;又召见神宗,令其长跪,数说他的过错。直说得神宗哭泣着请求给他改过的机会,事情才算了结。事见《明史·后妃列传·孝定李太后》:“帝在尝西城曲宴被酒,令内侍歌新声,辞不能,取剑击之。左右劝解,乃戏割其发。翼日,太后闻,传语居正具疏切谏,令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已。”

李太后自己放手任用张居正,在管教年幼的神宗时,常以张居正来吓孩子,要么说:“告诉张先生吧,怎么样?”要么说:“假如张先生知道了,如何是好?”从而给神宗造成了很怕张居正的印象,客观上使张居正得以拥有充分的权力,大刀阔斧地对朝政进行改革。张居正所进行的改革,象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学校、量入为出、节缩开支、丈量土地、推广一条鞭法等,执行得都比较彻底,因而真正达到了“国富民强”,这其中李太后的功劳不少。

郑妃制造明宫三案之谜

郑氏(?-1630年),明神宗朱翊钧的贵妃。她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女强人,野心勃勃,为达到总揽大权的目的不择手段,诡计多端。她搅得朝廷内外不得安宁,腐败堕落,人心涣散,成为明末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她可谓是活跃于万历一朝的风流人物。

郑贵妃贪图富贵,随心所欲腐化无度,为立太子费尽心机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种种阴谋伎俩均未奏效,郑贵妃曾一度绝望过。但还有一个可能存在,那就是王皇后早日去世。如果王皇后真的死了,正宫一席非郑贵妃莫属,到时候“子以母贵”,母正位中宫,其子自然成为嫡子,皇长子的东宫太子也就当不成了。此时的郑贵妃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于是又开始实施新计划。只是王皇后虽说身体欠安,但却因生性清心寡欲,对人对事都抱一种超然的态度,又加上李太后多方保护,居然熬了一年又一年,最终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与神宗同一年去世。郑贵妃一个个手段都用尽了,一个个幻想都破灭了,绝望之余,她要铤而走险。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二月,李太后去世,郑贵妃再也没有了顾忌,决定放手一搏。于是郑贵妃等人采取了非常手段,这就是次年发生的“梃击”案——此乃万历年间发生的明宫三大案之首案。

五年后,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明神宗去世。皇太子朱常洛在八月初登上皇位,是为明光宗。可他在位仅30天。为什么在位只有这么几天呢?这还得从明末三大案的第二桩大案——“红丸”案说起。

郑贵妃在自己的宫中选出8名最有姿色的美女,送给皇太子,让她们尽心尽力服侍未来的皇上,使他心满意足。皇太子开始放纵,整日耽于酒色之中,年纪尚不足四十,却早已垮了身子。等到即位称帝时,已病得很重了,没过几天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了。内医太监崔文升开了一服泻药,光宗服后腹泻不止,一天要拉三四十次。后来,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一颗红丸,自称是仙丹,光宗服后觉得精神大有好转。过了半日,李可灼又献上一颗,光宗再服之后,睡到次日凌晨,竟然再也没有起来。这就是所谓“红丸案。”

光宗一死,郑贵妃顿感搬去了挡在自己面前多年的一块石头,轻松了许多,认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又有了希望,于是唆使光宗爱妃李选侍(西李)霸居乾清宫,酿成“移宫”一案。

光宗死后,郑贵妃企图当太后垂帘听政。她一面把皇太子暂时隔离起来,不让他登基与群臣见面,一面又唆使李选侍不要搬出乾清宫,以便向朝臣发号施令。但朝中官员们不买她们的账,联名上疏指责李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居正宫,而殿下(指熹宗朱由校)仍居慈庆宫,这种名分倒置的做法,是借抚养之名,行****之实,武后之祸将见于今日”。并安排太监王安从宫内秘密接出太子,突然在文华殿升殿,接受群官朝拜。新皇帝即位,是为明熹宗。第二天,群臣又簇拥着新皇帝齐聚乾清宫,逼李选侍搬迁。李选侍见生米已成熟饭,只好离开乾清宫。不久,群臣又以熹宗名义宣布削去李选侍封号,对郑贵妃也不予理睬。在东林党人控制朝政的几年,郑贵妃勾结李选侍企图垂帘听政的美梦遭到了破灭。这就是所谓“移宫”案。

孝庄下嫁多尔衮之谜

多尔衮(1612-1650年),清顺治初皇父摄政王,军事统帅。满族,爱新觉罗氏。

孝庄皇后,名博尔济吉特氏姓布木布泰(或译作本布泰),孝端皇后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史称孝庄文皇后。

野史传说在皇太极死后,孝庄文皇后为了辅助年幼的顺治皇帝,嫁给了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可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揭发谋篡皇位,遭到了无情的政治清算。但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她自觉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不愿死后与皇太极合葬,便嘱咐她的孙子康熙将她葬在东陵风水墙外。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孝庄文皇后即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科尔沁蒙古是最早归附于后金政权的蒙古部落之一,为了巩固这种政治联盟关系,寨桑采取联姻的手段先后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3岁的皇太极做正、侧福晋。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在分封五宫后妃时,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位居次西宫。崇德三年(1638年),最受皇太极恩宠的宸妃生的八皇子夭折了。两天后庄妃生下了九皇子福临,给悲痛中的皇太极以极大的安慰。这个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崇德八年(1643年),征战一生的皇太极暴病身亡。由于他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朝中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首的针锋相对的两派势力。最后,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的推举,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由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从而避免了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不满6岁的福临登上皇位,改年号为顺治。他的母亲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几个月后,多尔衮占领了北京。崇德九年(1644年),他将两宫皇太后与幼帝福临迎到北京,清朝从此入主中原。入关后,多尔衮继续分兵南下,节节胜利。同时,他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纲,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

可惜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他出塞打猎时突然发病,病死时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下诏书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第二年,顺治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拊太庙。

但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有人告发多尔衮生前曾谋篡帝位。诸王大臣纷纷响应,群起攻击。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如果孝庄真的曾下嫁于他,多尔衮又怎么会一下从巅峰跌入谷底呢。

同类推荐
  • 钓鱼:知道这些就够了

    钓鱼:知道这些就够了

    脱身繁尘俗世,体悟沉静淡然,享受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钓鱼--钓胜于鱼,品的是山水之间的意境,要的是鱼咬钩、手提竿的得意。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解读科技难题

    解读科技难题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技发展、科学探索的知识问题。
  •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本书分为九章。前五章介绍了生活中的衣妆、饮食、住宅、旅行及使用方面的环保知识;第六章介绍了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第七章讲的是心理防护;第八章是关于绿色消费与营销;最后一章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问答。
  • 科学宇宙自然百科

    科学宇宙自然百科

    智慧创造着文明,知识丰富着社会,好像太阳和月亮,照亮我们绿色的地球。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沐浴着智慧和知识的阳光雨露。
热门推荐
  • 武王山河

    武王山河

    于山海乱世,人族受到了天外陨石的影响开始了修炼之路
  • 鹊桥仙一

    鹊桥仙一

    这是一个发生在南朝的故事,故事里有貌美的女子,风流的儿郎,有家国天下的热血,也有两项契阔,白首不移的动人爱情。从南朝少年状元郎,一步步走至文臣之首,护幼帝,诛奸臣,历两朝。世人都言,仰南星,天高不可得,可有一个人,从来都不用仰望,南星一直都在她的身边。希望这些名字终有一日在我笔下也能成为活生生的人物,他们在南朝或北朝,在某个时代,有血有肉,那里四季各异,有诗文酒会,有谷园宴饮,文官武将忠心不二,圣心澄明,不出奸邪。那里的女子皆有自己的风华绝代,吟诗颂词,泼墨为画,那里的儿郎坦坦荡荡,于三月,沐春风,御白马,经洛都,和歌而归。???
  • OF THE EPIDEMICS

    OF THE EPIDEM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通过列举了家庭教育的50个细节,为家长们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极具操作性的参考范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使家长避开一些长期以来理所当然的误区。通过这些细节,家长们能学到一些充满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跟孩子共同成长。
  • 英魂之刃之天下为公

    英魂之刃之天下为公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基本(水、食物、空气等)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高层次的(爱和归属感)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再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张崇,生在和平年代的大陆学生。生来便不必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所担忧。而天赋异禀的张崇,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句话来说,就是张崇不仅是学校中的“学神”,游戏中的业余“大神”而且还有着强健的体质、优秀的朋友圈…诸如此类。)正是凭借天赋和自身的努力,张崇渐渐享受到了实现高层次需求的成就感。?而这样的“天才”,一旦穿越到游戏世界中,必将留下传奇般的丰功伟绩。张崇是幸运的,他得以穿越到了群英荟萃的英魂界,这便促使他不得不竭尽他所有的才智,以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张崇无疑是个异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以一种令人可怕的速度成长。难以想象,一个集中了火的热情、水的灵动、草的坚忍和风的不羁的人,将会干出一番怎样的大事业!?……?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洗礼中,张崇,完成了他的自我实现——不,那是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
  • 绽放与蔷薇上的青春

    绽放与蔷薇上的青春

    校园青春,豪门家庭,八个人四段恋情,本文纯属虚构并非真实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不爱权谋爱诗酒

    不爱权谋爱诗酒

    世界上最顶级的特工,一次不可思议的穿越醒来的时候已经变成夏国皇子正是迎娶敌国最美丽的和亲公主当日本以为是娇妻在怀,却不料落入了一个百年阴谋玩弄权谋,不畏生死,泡妞交友,只为追寻真理十四年老书虫老作者的最近创作,请放心食用稳定更新,若读者支持必不负所望读者福利群:909209164
  • 都市帝王

    都市帝王

    四大家族一场名争利斗的片段,一次掀起世界的狂潮,四大家族主宰这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四大家族的变化直接导致着整个亚洲的利益趋势。无论是从遥远的古代还是现在的生活,都是煮酒论英雄,成则王,败则寇。千年不变的定律。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追求更好的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谁都想当英雄,可是。英雄是那么好当的吗?每一个家族利益的背后有事多少腥风血雨?
  • 北城无少年

    北城无少年

    繁华的一线城市,每天的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你,但是,我想我还是会等你,毕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