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300000060

第60章 犯长安谋身惹凶暴

公元173年,东汉灵帝在位已有五个年头。五年前,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藩剿除宦官失败,导致阉党为患,纲纪废弛,朝政腐败,民怨沸腾。屋漏偏逢连夜雨,外患也接踵而至:鲜卑人在北方侵犯并州边境;东方青州的近海发生了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的第一次海啸;西边凉州大漠,氐族人也在蠢蠢欲动,时有小股部落扯旗造反。

这一年深秋,凉州边境上的汧县,一伙结伴西行返乡的汉族边民被作乱的氐族部众俘获,穷凶极恶的氐人见无油水可捞,打算将他们活埋。众人脸上皆露悲色。这时,突然有一人说话:“诸位,我乃是段公的外甥,就别处置我了,家中必出重金赎我!”说话者乃是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身形不似普通凉州人那般高大,略显瘦弱,但话语里透露着几丝强悍和硬朗,穿着也与他人不同。氐人头目一听,暗吸了一口凉气。这个青年口中的段公即段颎,曾长时间驻守边塞,因镇压羌人起义,威名远扬,西陲各族无不惧怕。在当年早些时候进位太尉,主掌朝廷兵权。转眼,氐人头目敛容作笑:“既是段公之甥,我们岂敢加害,赎金什么的还是算了吧。”说着还对天盟誓,表示要亲自将他送回家乡。青年婉言谢绝,只是要了氐人专用的一只羽箭,作为受庇护的标志,便匆匆转身西去。随行其他人见状,纷纷喊着要跟着离去,却被氐人的马鞭赶回。待转过一个山坳后,这个青年才停下脚步,擦擦额头豆大的汗珠,这时,远处传来边民凄惨的呼救声。青年为之一怔,片刻后,头也不回地继续朝前赶路。

这是记载于《三国志》里的一个故事,这个青年叫贾诩,字文和,时年二十六岁,数年前曾被举孝廉为议郎。彼时因病辞官,从洛阳返回故乡——凉州武威郡姑臧县。据说少年时的贾诩以低调著称,喜欢玩深沉,总是独来独往,很少有人知道他,但凉州名士阎忠与贾诩接触后大为震惊,认定他以后必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张、陈二人都是汉朝开国名臣,以智谋著称,贾诩果真有这样的天赋?从上面一节可以看出,他与段颎根本不认识,只是借助段的声威使诈哄骗氐人罢了。按理,干杀人越货勾当的人不会这么笨,居然会被一个小青年几句鬼话所蒙。估计是为贾诩当时气场镇住,再加上段颎其人在凉州一带的知名度,这种心态上的变化,让他们认定这位“段公外甥”绝非山寨货。贾诩倒是安全了,可苦了同行那帮人都死在了归乡的路上。那贾诩因何不救?有人说这是怕被人揭穿,前功尽弃。若果真如此,那表明贾诩在打算使诈之前就已决定抛弃众人,用计之狠毒,难怪有人评价其为“毒士”(以谋己为先,谋人其次)。陈寿著《三国志》,写及此处也是发出了“权以济事,咸此类也”的感慨。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贾诩是如何在他一生中“毒步天下”的。

尽管是文士,但西凉人骨子里的那种桀骜、雄浑在贾诩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做不出中原士人躬耕读书、抱膝长啸、抚琴焚香的风雅之事,他浑身上下充满青春的热血希冀以所学报效国家,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出仕这条路了。

在汉朝为官并不难,倘若你年薪超过两千石且为官满三年,便可为家族子弟挣得了一张“做官资格证书”;倘若你没有这个条件,也可以花钱买官,前提是你的家财得多于十万钱,又无经商的经历;如果钱权皆无,那就只有走“举孝廉”这条路,东汉时期,各郡有两个推荐名额,都是品德高尚之人,一要孝顺,一要清廉。青年贾诩能以孝廉的身份被推举为议郎,可见他的品行在乡里还是受到认可的,尽管这些优点在很大程度上是装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讲,贾诩的演技不俗。

做了议郎,贾诩需要一点政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无奈天不遂人愿,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让他只好离职回家休养,还在凉州境内上演了一出“胜利大逃亡”,不过他的人品也败了一大半。贾诩这一回凉州就没了音信,15年后,当董卓入洛阳掌握了军政大权后,贾诩以太尉助理的身份又冒了出来,出任平津都尉,后又很快被提升为讨虏都尉。这事仔细推敲起来颇有几分可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好容易靠举孝廉获得官职又因病去职回到家乡,他靠什么摇身一变又成了太尉的心腹?套用时下的说法,贾诩有一个不错的“干爹”——董卓。列位不要忘记,黄巾起义爆发前后(184年),董卓正好在凉州陇西一带进行活动,并借镇压黄巾军发迹,扩充实力,大捞政治资本,从而一举打入中枢机构。贾诩作为董卓的半个老乡(董是凉州陇西人),又有一定名气,投到董卓帐下充当幕僚是极有可能的。再加上董卓本是粗人,需要出谋划策之人,贾诩正堪其用。

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正受重用,驻守在陕县,贾诩主动提出去牛辅那里“实习”。不久诸侯联军伐董,牛辅派遣李傕、郭汜、贾诩出兵,一举击败孙坚,贾诩在这次战斗中虽未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但完成了两件事:一、在履历上增加了军功;二、与李傕、郭汜二人交上了朋友。为人低调的贾诩对天下大势看得很明白:董卓以暴治国,难以长久,自己不可能去当炮灰,多个朋友多条路。

一年之后,董卓在长安被王允、吕布设计除掉,牛辅也死于乱军。董卓的追随者此时分布于各地,听到这个消息,人心惶惶。偏偏王允偏执劲上来了,定要斩草除根,对李傕、郭汜、樊稠等一帮人下了“杀无赦”的指令,大伙儿心一凉,决定就地解散。贾诩及时阻止了大家:“你们单独出逃毫无疑问是自投罗网,即便是一个手无寸铁的亭长也能擒住你们。现在我们必须形成合力,杀向长安,一路上还可以收编人马,还要亮出旗号‘为董公复仇’。假如能成功,以后就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见《后汉书?董卓传》);就是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董卓手下是土豪出身,思维简单,就靠着李儒、贾诩两个算无遗策的主,现李儒已死,贾诩自然被奉为“圭臬”,李傕等人对他言听计从。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杀到长安,干掉王允,赶跑吕布,夺得大权。

表面看,贾诩这番话是为李傕考虑,要这帮人团结协力拧成一根绳,实则有他的打算:其一,李傕等人纵然不是方面大员,凭一身武功行走乱世应当不成问题,贾诩则不然,文弱书生一个,单独行动,若再次遇到如氐人那样的叛乱分子,只怕没有第二次的好运可以蒙混过关,他必须跟着“大部队”行动;其二,贾诩蛰伏十余年,为了就是一朝得意,投靠董卓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选择,但至少目前情况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境地,若就此落单,对于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来说,几乎就提前宣判了“死刑”,贾诩当然不愿意一错再错。从这件事上足可见贾诩的心思缜密。

只是,贾诩高估了李傕等人的自制力,这帮土匪走投无路之际被人点明一条活路,两眼放光,如饿虎扑食般杀入长安,哪里还顾念什么人伦大义,兽性爆发,逢人就杀,把长安城生生闹了个血雨腥风。裴松之在为《三国志》这段故事作注的时候,对贾诩提出过严厉批评:“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好容易才平灭了董卓之乱,就因为贾诩一句话,祸乱再起,国家有灭亡之险,人民有屠戮之灾,贾诩之罪,罪大恶极,“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裴松之的点评有些夸张,但从贾诩进言的初衷来分析,他人性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即是:谋己优先,15年时间跨度,让贾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保留在凉州边境的汧县。在这里,笔者突然阴险地联想到了某位大哲的名言:不流血怎么叫革命?其实无论是董卓、李傕,还是王允、吕布,追究他们是否有革命意识不太重要,他们最清楚的是要想保住自己,杀点人算什么?想必贾诩的思维也和他们是一脉相承。

待到长安的局势稳定下来,李傕封赏有功之人,考虑到贾诩当初替他们确立过战略总方针,慷慨地授予其侯爵。贾诩推辞说:“这不过是救命之计,谈不上大功。”李傕觉得过意不去,又想封他尚书仆射,贾诩再度礼让:“这个职位太重要了,是百官的典范,受天下人景仰,我只是个草根出身的人,名不正言不顺,不足以使人畏服,就是接受了这个职位,我也对不起朝廷。”甭管这番话是虚情假意还是肺腑之言,贾诩还算知道些好歹,知道见好就收。李傕只好改拜贾诩为尚书,负责中央选举工作。于是,贾诩在“献诡计”之外,又展示了自己行政业务方面的能力,他把战乱前一些被遗忘、废止的政策条款给恢复了,安排让官员各司其职。李傕等人对政务一窍不通,都放手让贾诩办,难免被触及到一些私人利益,贾诩照章办事,李傕也不好说个“不”字。事实上,这正是贾诩的过人之处: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甚至是颠覆一些行为,用事实和舆论保护自己。换句话说,贾诩的“大原则”是“谋己”,但他的“谋己”不在赤裸裸地掠夺和占有,而在“因势变通”搞平衡。

同类推荐
  • 荡孽

    荡孽

    大洪水前,人神共存,乍暖还寒。山海之间,魔孽同舞,睥睨尘凡。且与我携手,一同步入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荡孽之纪!——这是上古之世寂然折起的一页,虽荒不蛮,有死无殇!
  • 魂萦边城

    魂萦边城

    十字路口,那没过军队的街道,也并没好到哪儿去,同样满是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人流。拉着顾客的车夫们奔跑的速度本已不慢,而车上坐着的顾客却还在催促他们再快些。
  • 兄帝

    兄帝

    他本出身将门,可是他生下来不久,却家破人亡,被捕入狱。他本安然出狱,可是他找到了组织,却惨遭背叛,狼狈出逃。他本意图归隐,可是他已甘于平凡,却遭遇乱军,美梦惊喜。身负血海深仇,一心想要维系天下,保天下太平,然而人性本恶,明了以杀止杀的他终于举起了屠刀,个人荣辱皆视若敝履,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替自己的兄弟博杀出一个太平盛世,千古明君!
  • 我是甩锅帝崇祯

    我是甩锅帝崇祯

    废材男主穿越到有武力值的明末,发现自己才是最弱的。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王简刚穿越而来,连大明这座两百余年的帝都都丢了,又有哪个地方还属于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有几个人自认自己还是王臣?人们都希望摊上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可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摊上了一个甩锅帝。王简说:朕是皇上,只要是朕说的话,那都是对的;只要是朕做的事,那也都是对的。要是有错的话,也是你们办事不力!
  • 重生在乾隆年间

    重生在乾隆年间

    讲述一个小人物重生于乾隆年间的故事。建立一个QQ号:2545018614
热门推荐
  • 再逢彼时暖意将迟

    再逢彼时暖意将迟

    青梅竹马小清新,分分合合续情谊再逢彼时,暖意将迟,微微试探,能否再续前缘?
  • 萌韩

    萌韩

    此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尽毁;贞操、德操、节操,三操俱丧。职业妹控出售邪恶三斤、兼职混蛋贩卖变态八两。读书有风险,点击须谨慎。一入此坑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本院禁止未满十八岁以及卫道士入内。最后,欢迎来到萌学院,我是萌主宋谦。
  • 今天也为季先生心动

    今天也为季先生心动

    老易新书《陆先生的深情不负》已发,欢迎跳坑【治愈高甜】可萌可甜可凶残的网红漫画家沐小橙把自己嫁了。嫁给了那个传说中冷血无情、偏执狠戾的极品大佬季淮深。她家季先生温柔沉稳,颜值爆表,每天都在践行老公的二十四孝。身体力行,宠妻如宝。某日,沐小姐下了直播,语气笃定:“季先生,我的粉丝说,你肯定对我蓄谋已久。”季先生俊美矜贵,把人揽入怀里:“乖,叫老公。”【腹黑百变小甜心vs偏执阴暗极品大佬】在我阴暗的世界里,你,是唯一的曙光。敲黑板:男主暗恋文,甜宠治愈,季先生他很撩很宠。
  • 一千亿次的回忆

    一千亿次的回忆

    从千金小姐,跌落谷底,人生好像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啧,真是狼狈,昔日高高在上的林小姐,如今混的不怎么样嘛。”“阿楚,我想你了。。”本来她只想平淡一生,却被最亲近之人设计,安稳一世,却被京城据说“高冷如斯冷酷无情”的御少穷追不舍。“为什么是我,御少”“只能是你。”(男女双洁,身心干净,带虐,不喜勿进)
  • 重生之天才药剂师

    重生之天才药剂师

    地球二十二世纪,末世时代,妖兽横行,人类濒临灭绝危机。恩泽斯大陆百年难出的天才药剂师林凡,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在了一名不能解开基因锁的少年身上。生与死的考验,人类的未来,谁能主宰?一瓶瓶小小的药剂,成为了林凡立足于末世之时的最大资本。
  • 仙情关

    仙情关

    炼魂炉里轰声大作,冒着浓黄的烟,片刻后炼魄炉里也响动不停,惊醒了瞌睡中的司命。他轻晃羽扇,睁开朦胧的睡眼,掐指一算,蓦地直起身子,从藤椅上弹起来:“糟了!糟了!这命格……”…这魂魄是神是魔,皆无定数。仙人通过积累功德绩飞仙,依依是天煞独眼巨蟒,杀之能够积累更多功德绩。深深爱着依依的旱海为救她不惜放弃原本掌日星君的位子,遁入魔道成为魔尊,与天界做对,利用忆川水眼的力量毁灭天庭。依依不想三界因她大损,果断吞入忆川水眼,拯救苍生,结果导致投胎不能忘记前世回忆,在痛苦和挣扎中,她想改变世人对她的偏见,改变世间对她的规则。
  • 公主嫁到:犯上恶魔冷少

    公主嫁到:犯上恶魔冷少

    摘星楼上,成为亡国公主的她身披血红嫁衣,以身殉国。再度醒来,双目失明的她被误认为二流艳星,面对陌生的世界和众人的指责唾骂,她百口莫辩。一双眼角膜让她重见天日,但满含杀意与恨意的警告却言犹在耳。“女人,若敢亵渎这双眼睛,我让你生不如死!”
  • 吾家有夫始长成

    吾家有夫始长成

    按照旧时婚约,景殊嫁给了靖王府世子——一个傻子。却没想到,婚后的生活意外的和谐。景殊:小傻子,过来。某世子:媳妇~景殊:把饭吃了。某世子:不嘛~景殊淡定的看他一眼,一把把人抓过来,二话不说端起碗,硬是给他灌了下去。某世子:嘤嘤嘤~虽有波折,但最终还是在这乱世之中活了下来。殊殊,这一世换我来护你可好。
  • 修真高手闯花都

    修真高手闯花都

    此戒名叫神戒,是天下第一宝物,他的神奇之处太多太强了,就连他曾经的主人都没有能完全挖掘。这枚神戒是天地间自然形成的,只是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磨练成了现在的戒指模样。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到我们鸥云这一代,终于到了一个集大成的者手中,神级戒指,完全开启它的能力。
  • 穷鬼猎手

    穷鬼猎手

    魔法师、巨龙、猎人、刺客…来自深渊,俯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