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100000026

第26章 南宋豪放词风的强音(2)

这首词写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时,上片列举了孙权、刘裕的丰功伟绩,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起兵北伐,收复了长安、洛阳大片国土。二者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辛弃疾向往这些英雄,希望有一番英雄壮举。他虽然曾是过英雄,也豪迈过,但此一时彼一时,作者写这首词时,已在乡间闲居了20余年,风华向上的大好时光一去不复存在,但是自己恢复失地和故国江山的雄心始终没有减退过,现如今,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内心是赤诚的。为此,作者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南宋士气,铲除畏敌如虎的怯懦心理,剔除软弱无作为的畏惧情绪,以便鼓舞人们的斗志。下片又借用刘义隆、王玄漠的失败事例,警告当权者韩侘胄要吸取古人教训,不要贸然行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草率出兵必然失败。然而韩侘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听辛弃疾的建言,轻敌冒进最终惨遭失败。这种现实与历史上的事例何等相似乃尔!作者在结构全词的过程中,回忆了昔日北方起义,抗击金兵的英雄壮举。结句中又以古代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自况自喻,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时至今日,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仍然是十分强烈,雄心不改。一个威风凛凛的自我形象赫然屹立人们目前。这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也正是他本人的英雄肖像的写照和缩影。这首词写景抒情及咏史巧妙结合,托古讽今,表达了作者的深谋远虑与报国豪情,气势浩然慷慨。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大量的典故,据宋岳珂《桯史》载:辛弃疾写就此词,“特置酒招数客。使妓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岳珂便以“新作微觉用事多耳”回答。辛弃疾亦苦苦推敲。笔者认为,岳珂的指责是不确当的,因为尽管词中运用了较多典故,但这些典故都是紧紧围绕地点而言的,除了廉颇的故事之外,都是相关镇江的历史史实,词人身处镇江,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辽阔苍茫的原野引起了不尽的哀伤,自己为之奋斗的恢复中原,抗金复国的愿望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图伟业落空了,自己的壮伟之气无法发泄,往往借登高望远一展自己的心结。站在北固亭,眼望四周,自己已进暮年,何时才能图大业呢,于是景情相融,悲从景中生,伤由情景来。这些围绕一地而来的典故,只要恰如其分,多点又何妨?为此,岳珂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其实词人正是借这些典故表达自己的块垒的。有了这么多典故,才显出这首词的厚重和多彩,说服力和感染力才得到了加强。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是空前的,这恰恰是这首词的长处所在。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一评价是比较公正的。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上边这首词写于同时同地,并化用前人成句,自问自答,句式灵活,表达的仍是对中原的怀恋,对失地的无比强烈的情感,词中对孙仲谋的大力歌颂,就是对统治者宁可苟安也不思恢复的软弱行径表达了不满。语言轻快活泼,感情饱满欲胀,风格雄浑豪放,同样具有震撼古今的气魄和艺术感染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也是登临之词,表达的同样是悲愤之意。南渡已多年,却一直担任与抗金恢复毫无瓜葛的闲职,北望恢复无时无日,报国的一腔大志无地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忧从中来,悲从中来。上片选择的意象全为暮秋景致,用清秋、落日、断鸿、西风等意象,为自己的悲声作了渲染。景与情和谐的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下片开始转入抒情,连引三个历史典故,层次一转再转,表达了自己茫然无据的心绪。一是说自己不能与古人相比,古人可弃官归田,而自己是有家不能归,乡思之情很浓。二是对古人的批评,我绝不会学古人不问国是,只顾一己私欲。三是自己要学古代贤德高尚之人,为国为民分忧,为一己私利于国于民而不顾是他不耻的。四是借用桓温北征之事,表达自己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无望的气愤,真是对不起自己平生之雄心壮志矣!有何面目大谈历代英雄。以上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情绪一下子达到高潮。最后一层是自然过渡到结尾,表明了登临之意。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伤悼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叹,与上片遥相呼应。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自由挥洒,激昂悲壮的风格,词的内涵相当丰富深厚,虽然苏轼与他并称,但辛弃疾词的豪放内容是南宋生活的大写真,现实主义与浪漫情致有机结合一体。他的词反映了南宋的社会矛盾,内容相当厚重,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浑厚的内容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震撼力,就是他写的是真情,描绘的是真事,议论的是自己抗敌救国的主张及策略,他的报国无门却壮心不已的失落英雄的心声,高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人的强烈共鸣。同时,他的词中的形象就是他本人,写他所想所思所为,就真切具体的多了。不像有的豪放词人那样,虽然粗声大气,情激高呼,但少了一些真情,多了一些矫情,读之虽有振臂一呼之势,却无空谷足音的韵味。当然,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超群的秉性天赋,经验学识的丰富广博,才使其所以然,才创作出了“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的惊人词作,其词不仅“异军突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并且以文为词,发挥并扩大了豪放词境,为豪放词留下了不朽之作,为宋词也开创了别天洞府,占据了词坛辉煌的一页。

除用典之外,辛弃疾词中善于将比兴、比喻、象征、比拟,将语言技巧推到极致。在豪放词派中,苏轼词中已有大量的比兴手法运用,辛弃疾却把这些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准。如用“斫去桂婆娑,”(《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比兴铲除那些阻挡抗金北伐的黑恶势力。“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更难消几番风雨》)中玉环、飞燕的下场比兴奸佞小人同样有如此下场,如《沁园春》: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飞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词的上片描绘了灵山雄伟峭拔之势,以及小桥流水、苍松翠柏的优美环境,衬托自己不满意闲适生活的心情。下片抒写灵山给人舒适美好的感受。这首词的意象组合很别致,以有生命之物比兴无生命之物,以人之情感赋予无生命之情感,十分高妙。为此,杨慎极为赞许“说松而又谢家,相如、史太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词品》卷四),这一评价,肯定了这首词的比兴手法的妙处,妙到无人达到的境界,这就是创造性。作者将马比山峰的连绵,赋予灵山若“奔驰的态势,化静为动,用比拟手法把灵山写的多姿多态,把灵山峰雄伟峭拔,蜿蜒曲折的概貌写的活灵活现”。“跳珠倒溅”中把水珠拟人化了,下片头六句中,“争先见面重重”本写雾散峰出的现象,但词人以写人的活动“争先见面”作比,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灵山群峰如众多青少年见亲人般拥了过来,把灵山的苍松翠柏比成谢安家的子女一样庄重大方,挺拔俊秀,灵山的千姿百态,如司马相如初到临邛时那样车盖如云,从容文雅,潇洒巍峨。作者用不同的人物来描绘同一种景却极为罕见,因为在古代文学中用多种事物比喻人的各种优秀品质是不乏先例的,但用众多的人物描写灵山群峰的风貌,则是辛弃疾开得风气之先,也显十分别致新颖,这是辛弃疾的一大创举,不仅如此,词人还以文拟山,这又是比兴手法的创新。词人还用韩愈评柳宗元散文之语,“雄深雅健”来写灵山的高俊、深邃、幽雅,这种以人拟物之法,能把物写的富有灵动;以文拟物,即可赋予自然景物深深的韵味,所以这里的拟物、比喻、比兴恰如其分,超然圣手,让人感到了新奇,感受了美,感受了灵山的美妙的滋味。其实,“说景即是说情”,辛弃疾词有很多地方用拟人手法描写青山,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畴昔此山安居,应为先生见晚,万马一时来”(《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数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这些词句句写山,又句句写人,写人写山,写山写人,水乳交融,他是以山的美丽妩媚来衬托自己的心灵纯洁高尚和不朽品格的。同时还用“缺月初弓”比喻小桥,用“龙蛇”比喻参天松柏,用“风雨声”比喻松涛之声,实在妙极,让人从没感受到的奇妙。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论到:“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正是作者灵活多变的运用赋比兴,才使这首词传神,新颖,情景交融,让人咀嚼回味,慎思而玩索,越玩索味道越浓厚,感染力越强大。

在辛派词人中,都深受辛弃疾影响,有的人模仿,但已步入偏激。因为豪放词派多写爱国词,壮语惊人,虽讲格律但不拘于格律,以散文词法结构句子,吸收经、史、诗、文语言入词,但他们谁也没有辛弃疾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深、那么广,虽然豪壮,但清逸不足,没有能超出者。

二、苏辛词的异同

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辛弃疾继承和发扬光大了豪放词,并把豪放词推到了极致,到南宋,豪放词才蔚然成风,形成气候。苏轼虽开创豪放词,但在北宋苏轼后继乏力,并不完全被人们认可。两人并称,又有上下承继关系,但却有同有异。他们的相同处是彻底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作,在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评说苏轼词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也就是说苏词荡涤了缠绵悱恻的儿女情肠的写作法度,引领人们登高望远,在茫茫旷野之下产生一己之悲情,从而慷慨高歌,在安乐闲适情怀下,抒出自己的强烈呼声,这种高亢之声是超世脱俗之声,是远离尘嚣之外的呼告,是心胸开阔,境域辽远的旷达。为此,他的豪然之气在北宋时和者寡,后继队伍不壮,别人难以学来。辛弃疾的词是“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就是说,辛弃疾在浓墨重彩的描画中,显出雄气伟岸之态,沉郁悲壮之气,具有雄才大略,气魄浩然,直爽痛快淋漓的高唱之势,对时世无拘无束,有如李白的豪放自由一样。用王国维的话说,“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桓温之流臣,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写人的角度不同,层面也不同。辛弃疾描写的人物大多为英雄豪杰,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代天骄的英雄豪杰,所以他所写的都是一时英雄豪杰的形象,如郭子仪、岳飞、孙权、刘裕、谢安、李广等,他认为这些英雄豪杰,才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追求目标,在这些身世不畅的英雄身上,也有辛弃疾一生不幸的影子。苏轼写人多为仙气之人,超逸旷达之人,以“疏狂异趣”的形象为最,大多为飘逸任性之辈,达士、游仙、隐士、居士、迁客等面孔比比皆是,《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渔父》中的“一笑人间千古”,“醉醒还醉醉还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不同的仙气笼罩之下的人物,彰显了苏轼“坡仙”的性格特征。辛弃疾写人大多虎虎有生气,朝气蓬勃,威武雄姿,大多从信念写起,如《贺新郎》中“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写远大抱负的有“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写矫健雄风的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这些人物都是威风凛凛,一副浩然正气面孔,相反,苏轼写人多有超脱习气,老者、练达者较多。

2、写景绘物也不同。辛弃疾最善于在写景中,尽展豪放特征的飞动感,景物都具有奔腾不息的动态美,在这种极富动态美之中,又饱含着自己的顿挫沉郁之情。在描写景物时,虽然笔法清新纯朴,但一种跃跃跳动的律动感无法按捺。而苏轼的写景大多是淡云、微风,细雨潺潺,迷蒙清疏的景色,多用月明清辉的柔和来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虽有青山绿水的澄澈灵活,但仅是为增加画面的寂寂之感。这与辛词的气势磅礴,悲壮激越显然不同。

同类推荐
  • 时间望着我(鲁敏随笔集)

    时间望着我(鲁敏随笔集)

    一部与时间、与日常、与肉身的对望之书,凝结个体经验和智性拷问的自选随笔合集。从浮生逝水到笔触字迹到肉身沉重,作家鲁敏直面自我,在时间的目击下,以往事为证人,回望曲折来路,剖开渺微内核,呈现伤痕与自省。敏感倔强的文风、硬朗犀利的触笔,拖拽着来自旧年月和旧我的重量,向你打开。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 忍看相思满树花

    忍看相思满树花

    忍看相思满树花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笔触,女性的视角观照社会与人生,小故事聚大智慧,小幽默含大道理,小视角见大意境,于侃侃而谈中感悟大千世界。全书既氤氳女性的芬芳,又透着淳厚的文化气息,是一本男人女人都喜欢看的书。
  • 破冰

    破冰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爱是一人一心

    我们的爱是一人一心

    他和她的相遇,因为她的继父母把她卖给了他,他厌恶她,但是渐渐他和她却.....她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她。而她却把他对她的宠爱一次又一次的当做是他只是对她玩的。而他却因为她慢慢的没了尊严没了高傲,因为他爱她至深,而他却染发他一次次伤心。终于他们知道了。她对他说:“苏沐,你知道吗?我只会爱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你。”他眼角带笑:“嗯,一儿,我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因为我只有一颗心,而那里都是你。”“一儿”“嗯”“我爱你,我对你的爱,能使我倾尽所有。”她眼中闪着泪花吸了吸鼻子努力笑了出来:“嗯,一人一心,这是我对你的爱。”苏沐深情地看着颜心一:"嗯,我希望,我是你苏醒时的那一束沐光."
  • 快穿气运大佬是反派

    快穿气运大佬是反派

    [苏爽宠,1v1,欢脱儿,欢迎入坑]由于睡眠质量太好一觉把自己睡出了窍你敢信?更甚至被一朵花儿强制契约。某花:完成任务你将消除罪恶获得新生。what?好像误入了什么传销组织?不!她不要做任务她要去阎王那报道。星月一入穿门深似海,在发现某哭包花一直在无耻的欺骗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她之后。星月怒了,什么狗屁契约,小天使持证上岗放飞自我,心情好了拆拆cp,做做任务顺便撩撩她家小美人。心情不好拜了个拜崩个位面我们下个世界继续嗨。某花:大佬霸霸,求不崩!!
  • 陈先生的穿梭之旅

    陈先生的穿梭之旅

    我踏上了世界穿梭的旅途,在穿梭之旅中享受真正的快乐和充实。而当我驻足于现世之中,岁月则变得如此多彩。可见之旅,此行非远,不过转身之间。
  • 龙符昆仑令

    龙符昆仑令

    传说“得龙符者得天下”。自大禹握“龙符”遣天将,治九洲之水,娶九尾涂山女后,人、神、兽在万世劫轮回中爱恨纠缠,埋藏时空深处的秘密,不为人知的天机,在昆仑山巅被一一揭露。如果一个人的功成利就并不因为他付出多,而是在于他背后牵引的神秘力量,那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龙符”创出了一个怎样的“神界世纪”?
  • 只为陪你慢慢走

    只为陪你慢慢走

    初中的相遇,注定了今生情缘。并未偷尝禁果,默默等待与守候的爱,终于在六年后开花结果……我,会陪你走完这一生……我,只爱你……我,只为你……(本文也在贴吧上发过,原名为《爱,从清晨开始守望》,所以,本文是我的原创文。)
  • 集结宝书

    集结宝书

    本书讲的是一个高中生在无意中得到了一本书从而展开了在各个世界的旅行。
  • 关于和他

    关于和他

    时间能冲淡一切,哪怕以前关系有多好,最后都会渐行渐远
  • 崩坏稀薄的世界

    崩坏稀薄的世界

    S级女武神夜翎穿越到了一片净土,可没恬适多久她就发现了那恐怖的灾难的先兆。她想阻止灾难的重演,但另一个自己却在推波助澜。崩坏真的是无法抵抗的吗?又或者,她的到来,才是点燃这一切的星星之火。
  • 一卿风月一流年

    一卿风月一流年

    男人眸中暗涌波动,似是有千言万语,犹如把一件丢掉的珍宝找到手,他亮起眼睛“你不能离开我,我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女人清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沉默片刻后说道“我好累”……
  • 亲情与爱情间

    亲情与爱情间

    本书根据本人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本唯一不是网络小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