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100000053

第53章 妇科(5)

方药:益母草30克,当归30克,赤、白芍各20克,川芎20克,炒桃仁15克,蒲黄(布包)10克,五灵脂(布包)10克,炮姜6克,木香6克,肉桂(后下)3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上方乃由四物汤、生化汤、失笑散化裁而来。其中益母草、当归、赤白芍、川芎、桃仁养血活血,祛瘀生新;蒲黄、五灵脂活血行瘀,散结止痛;炮姜温经化瘀,且可引药入营;木香行气,肉桂温经,甘草调和诸药。随症加减:下血块多,少腹痛甚者,若患者无宿疾,禀赋强壮,可酌加生大黄、牛膝、红花增强破瘀攻下,荡涤留滞的作用。脾胃虚弱,素禀不足者,加山药、白术、陈皮健脾益气,补虚扶羸。出血日久,阴虚发热者,可加生地黄、牡丹皮、地骨皮、黄芩育阴凉血,解肌清热。肾气素虚,腰腿作痛者,加桑寄生、熟地黄、杜仲、川断强筋骨,利关节,滋肝肾。

哈荔田:活血化瘀疗子痫

哈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在治疗子痫时,采用活血化瘀之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子痫为妊娠晚期严重疾患之一,多以养血熄风,滋阴潜阳为治疗大法,以《妇人大全良方》钩藤汤为基础方。对此,哈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子痫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肝风奔逆于上,阳气不能柔养筋脉,使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也因此而滞涩不畅。同时,阴血的亏损也必然使阴血运行无力,导致血脉滞涩,络中血瘀。因此,在子痫的发病过程中瘀血的因素是存在的。故对于子痫病的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选用适当的活血化瘀药物,以疏缓经脉,调畅血行,导血下流,调养冲任,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同时,活血化瘀药物能佐助镇肝熄风之品,起到补阴益血,滋养胎儿的作用。使用化瘀药物的目的是在于舒筋活络,畅运血行,因此不可攻破以损胎元。在辨证时需有以下指征方可用此法进行施治:患者素性多郁,继往月经不畅,经期腹痛,下血夹块等,发病后出现唇青舌紫,舌有瘀斑瘀点,浮肿伴见赤缕红丝,以及腹痛,肢体疼痛,心悸烦热,口渴不欲饮。常用药物为:丹参、琥珀、赤芍、寄奴、乳香、没药、苏木、茜草等,一般多选一二味配伍应用(产后可酌加牛膝、蒲黄、五灵脂之类),并配以麻仁、郁李仁、黑芝麻、桑椹等滋阴润便类药物,则效果尤佳。如果瘀血诸征不明显,可酌用当归、泽兰之类养血和血。

病例:1952年仲秋,天津王某之妻,24岁,妊娠已近7个月,肢体面目浮肿,头痛目眩,泛恶欲呕,一日突然出现神志昏迷,肢体抽搐,目吊口噤,全身痉挛,时作时止,四肢抽搐有力,面青唇紫,诊脉弦滑,舌质暗红,边有瘀斑,问之有烦热心悸,头痛睛痛等症。哈老对其夫曰:“此子痫也,倘反复发作,则对母体胎儿恐有危害。”其夫坚请:“但求保全大人,胎儿虽殒勿须顾及。”哈老遂书下方:熊胆0.6克,研末,冲入竹沥水15克,即服,无熊胆可以蛇胆或鸡胆代之。并服汤方:当归12克,杭芍24克,刘寄奴12克,桃仁、红花、麦冬各9克,黑芝麻、钩藤各12克,紫贝齿15克,僵蚕、地龙、条黄芩、川黄连各9克。先服1剂,观其动静。第2天早晨其夫来告,服头煎后抽搐渐平,服2煎头痛亦减,哈老嘱其再服原方1剂。服后,患者脉缓,神清,抽搐、头痛未再发作,只是口干纳差,热势如前,遂拟育阴清热,养血活血,兼舒筋化湿之法,处方:秦当归12克,赤、白芍各9克,天仙藤12克,香附6克,南红花、宣木瓜各9克,茯苓皮15克,麦冬、肥玉竹各9克,女贞子、桑寄生各12克,黄芩、黄连各6克,白僵蚕9克,六神曲12克,连服2剂。数年后,哈老路遇王某携一小儿,言其妻二诊方后诸症悉退,搐未再发,足月顺产1男婴,即身边小儿也。

于载畿:黄蜈散治宫颈糜烂

于氏是山西医学院著名妇科专家,倡导中西医结合,20世纪50年代与中医合作运用张锡纯活络效灵丹治宫外孕,受到过卫生部的表彰。宫颈糜烂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于教授使用黄蜈散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黄蜈散药物分1号、2号、3号,黄蜈散1号方:黄柏64%,轻粉13%,蜈蚣7%,冰片3%,麝香0.7%,雄黄12.3%;黄蜈散2号方:1号方中去麝香;黄蜈散3号方:1号方中去轻粉;黄蜈散加减方:硼砂19.74%,硇砂6.58%,朱砂19.74%,炉甘石19.74%,冰片32.89%,麝香0.66%,珍珠粉0.65%。黄蜈散的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各药去杂质,黄柏、蜈蚣焙干,分别研成细末,过100目筛后,按上述处方规定的剂量混合备用,在研磨冰片时,为避免其粘于器皿上难于取下,应将冰片与其他药物一起研磨。研磨用的钵体,要用酒精进行消毒,药物研好后密闭存藏。药物适应范围及使用方法:黄蜈散1号方适用于异质细胞的宫颈糜烂患者;2号方对一般宫颈糜烂患者均适用;3号方适应于对轻粉过敏者;对少数颗粒和乳头较大者以及糜烂面与周围境界清晰者加用黄蜈散加减方。使用的具体方法是:用窥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后,用干棉球拭净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在预先制成的专用棉球上(扁形,较宫颈稍大,中央贯穿长棉线,无菌干燥),撒药粉1克左右,而后用长柄镊子将撒药的棉球送入阴道,使药粉面紧贴于宫颈上,棉球的线头要留于阴道外,24小时后,患者可自行将棉球拉出。轻者1周上药1次,重者1周上药2~3次。对重度糜烂及乳头型和颗粒型患者,在治愈后应继续敷上药3~5次以巩固疗效。月经来潮及怀孕期间停止用药,治疗期间应尽可能地避免性生活。本药物使用的总有效率为98.9%,疗效较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又无禁忌证,因此广大患者极乐于接受。

邵经明:针刺三穴治痛经

邵氏认为痛经有虚实之分,行经之前或行经期间小腹作痛者,多属实证,其中又有气滞、寒凝之分,治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经期后始感腹痛绵绵者,多属虚证,治宜补肾养肝。

针灸方法治疗痛经多以关元、三阴交、太冲三穴为主。关元属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具有温补肾元,散寒调经之功。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具有健脾疏肝益肾之功。太冲属足厥阳肝经之输(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经之功。以上三穴是邵氏多年临床常用的有效穴,用治痛经均有止痛之效。其针刺手法是:关元直刺2寸左右,得气后,使针感向下传至外阴部。若为寒凝所致者,可手握针柄固定不移,用静功发气于指,以使针下产生热感。三阴交沿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刺1~1.5寸,可使针感向下传至足跟底部。太冲直刺0.5~1寸,针下有酸胀感为度。治疗时间多从经行前3~5天开始,每天治疗1次,一般需要治2~3个月经周期。若行经仍痛,可继续治疗,以痛止为度。临证配穴:若患者病程短,病情轻,仅偶尔发作,可单用主穴治疗,若患者病程长,痛势较剧,周期发作,则应根据病情择宜配穴。若见腹痛拒按之实证,配合谷、中极、地机,刺用泻法,寒象明显加灸。若见胸乳两胁胀痛可配内关、阳陵泉、气海,刺用泻法。若见经后腹痛绵绵,喜温喜按,伴见腰困酸痛者,多属虚证,可配肾俞、足三里,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喻喜春:刺络放血疗痛经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活血养血、通络止痛之功,喻氏临床用此法治疗痛经,无论虚实,皆有疗效。喻氏常选胃经、任脉、膀胱经、脾经、肝经穴位及阿是穴进行刺络放血。所用工具为粗、细三棱针,大、小火罐。针刺时间多在患者经前3~5天和月经后第10天开始,连续治疗5天,每月共2个疗程。对偶发或轻者,可治2~6个疗程,严重或慢性者,可治6~12个疗程。刺络方法有四,临证可任选一方。①天枢、中极,用粗三棱针点刺后拔罐,各吸血5~15毫升。腹壁紧张有丰富脂肪者可用此法。瘦而松弛的腹壁难以吸住火罐,改用它处穴位。②臀部痛性皮下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为阿是穴,或腰臀部有明显络脉者,用细三棱针刺后拔罐,共吸血10~20毫升。③三阴交处,痛经病人多在此处有硬节和压痛,可用细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或用小火罐拔出血2~5毫升,往往可当即止痛。④大敦,先用手揉捏大趾后,再用细三棱针点刺,挤出血1~3毫升。若出血困难,可先用热水浸泡或用止血带将足背部缚紧使之充血后,再放血较宜。病例:唐某,女,43岁,农民。1987年2月12日就诊。诉近7年来月经来时小腹疼痛,经后即减,用热水袋敷之稍减,月经色浅量少,腰腿酸软,妇科检查有附件炎症,局部有压痛,无包块,脉细沉,舌苔薄白。此为气血不充所致胞宫不荣而起,治宜调养气血,取双臀部硬结性反应物,用细三棱针点刺后共出血约10毫升,每天1次,共3次,疼痛消失,又在月经干净后第10天及下次月经来前2天,开始各治疗3次,共3个月时间,计6个疗程,观察6个月不再痛。

钟梅泉:梅花针治疗痛经

《素问》云:“凡十二经络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可见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故运用梅花针叩刺皮肤,能达到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钟氏临床选用梅花针治疗痛经,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部位、叩打方法、手法运用介绍如下。治疗部位:以腰、骶部,下腹部、带脉区、关元以及阳性物处为治疗痛经的主要部位。如兼见肝经证候加胸椎8~10两侧、期门、三阴交。兼见脾经证候加胸椎5~12两侧、中脘、足三里。经治后症状基本好转者,为巩固疗效可选取脊柱两侧,重点叩打腰、骶部,下腹部、带脉区。叩打方法:在穴位表皮0.5~1.5厘米直径范围内均匀叩打最少20下,一般40~50下。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下腹部由肚脐水平线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皮区,自上而下叩打8~9行,横叩4~5行。手法运用:需根据患者体质虚实择宜选用。体虚之人开始用较轻刺激,然后改用中等刺激或较重刺激,一般以中等刺激为适宜,在月经来潮疼痛正作时,应采用重刺激手法。手法要求用腕力弹刺。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休息半个月;随后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使用梅花针治疗痛经需掌握治疗时机,一是在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治疗,二是在月经来潮疼痛时,采用较重手法叩打腰部、带脉区和小腿内侧,每天治疗1次,常可当即止痛。

病例:贺某,女,18岁,未婚。每当月经来潮,下腹痛,腰酸痛,持续3~4天,服镇痛片无效,常需卧床休息数天,月经后,症状消失,历时已1年余。14岁初潮,4~5天/24~26天,量中等,白带较多,性情易烦急,食欲尚佳,二便如常。昨日来潮,下腹疼痛而来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脸色黄白欠华,脉细稍弦,舌苔薄中腻,腰椎2至骶椎1~2两侧有条索及泡状软性物。证属血虚气滞,冲任失调而致痛经,拟舒肝解郁,调理冲任为治。

当即采用梅花针重刺腰部、三阴交和期门。针刺毕,腹痛即消失。

刘柄权:针灸至阴穴治疗痛经

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具有通经脉,理下焦,调整胞宫的作用。刘氏认为至阴穴是治疗妇女胞宫疾病有特效的腧穴,临床遇有痛经患者,多以针灸至阴穴之法治疗。刘氏运用本法的时间是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针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针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针治手法以捻转为主,提插要轻。寒者加艾条灸,出针时按其针孔。热实者不加灸,出针进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

病例:谢某,女,24岁,未婚。1986年4月15日就诊。自诉:患痛经3年,经期前下腹疼痛,难以忍受,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经期尚准,伴有腰痛,小腹有冷感,恶寒,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诊为寒邪凝滞经脉,不通则痛。针至阴穴(两侧),刺入1.5分深,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加艾条悬灸。针灸后15分钟疼痛缓解,30分钟出针,急按其孔穴,已无痛,次日复诊,疼痛已止,继用上法治疗,3诊时已来月经,并无痛。第2次月经周期再次治疗而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郭贞卿:宣郁通经汤治痛经

组成:酒炒白芍、酒洗当归、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芥子、香附、郁金、黄芩、甘草。这是傅青主的方子。主治经水未来时腹先痛,而且经中夹块。掌握住经量偏少,舌质红,苔白黄,口干苦,脉数,心烦,易怒这几种症状,有的虽有虚寒之象,但温法不效,可在月经期中服上方,平素服温补祛寒之剂,只要有肝经郁火证存在,皆可服之,效果可靠。

同类推荐
  •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妇产科疾病护理与诊治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妇产科疾病护理与诊治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一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特别是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有些人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 安全用药心中有数

    安全用药心中有数

    本书由三甲医院的一线临床药师编写而成,共3章,主要涵盖安全用药、合理服药、科学管药三部分内容,有利于广大读者对一般用药有更科学的了解,明明白白地用药、管药,确保用药安全、科学、合理。全书文字流畅,内容丰富,涉及药品为日常用药,贴近生活。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热门推荐
  • 材料3

    材料3

    一本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介绍的莫名其妙的小说。
  • 交换后的那点一二三事

    交换后的那点一二三事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就是一部纯正的少女系列的小说,什么?!你说这明明就是赤裸裸的耽美系列!开玩笑吧!虽然说她是个调戏男人、想去开后宫的变态,但是这货是个女的!什么?你问我是谁?嘤,我是被抢走身体无奈的寄住在这个女人身体的真·男主!(ps.这是一本无下限而且非常坑爹的小说,看着请加有耐心,并且无视作者的拖拉,谢谢合作)(pps.此文纯属原创若有雷同纯属见鬼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与武汉同在

    与武汉同在

    加油武汉,我们与你同在,愿你早日康复,祖国妈妈会一直爱着你的
  • 其实我是召唤师

    其实我是召唤师

    一个毫无斗志的白领,因为车祸穿越到四方大陆,成为辰家二公子。本想当个富二代虚度一生,怎料出现系统。滴!达成成就,发放奖励【懒人修炼功法】【特殊召唤】等等。那就带着系统探索世界隐秘。
  • 莽汉颂

    莽汉颂

    胡适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柏杨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他却有独立的思想抱负,想尝试一条不同的路。白居易有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若是王莽非王莽,一生成败谁人知---------瑛红燕瘦赵飞燕,色艺双绝王昭君,逆世王莽,惊天大逆转。祥瑞加成,不死御免,且看王莽如何划开一片朗朗乾坤。
  • 离离树上花

    离离树上花

    “箫沐,我对你的爱就像是飞蛾扑火,不死不休……不过还好,我不是一只飞蛾,而是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她,凤离,仙帝的掌上明珠,六界第一闯祸精是也,身边桃花朵朵开,她却只恋一只花!哦不,是一块傻木头!他,箫沐,是她从三岁起便认定的男子,从此,她誓要让他做自己的夫君!!
  • 惊世帝后倾天下

    惊世帝后倾天下

    本是21世纪风华正茂的秋汐言却意外来到这个架空的朝代,开启了懦弱原主的逆袭之路。
  • 蓝圣雪

    蓝圣雪

    她是玄女宫的最后一个宫主,她是女娲之女的化身,他是崆峒派的未来掌门,他是轩辕皇族的遗嗣,他们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终究是一场无法挽回的错误……
  • 第一神乐师

    第一神乐师

    她,沉安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公主——凤凰公主。满是家国恨的她,眼中全是仇恨,并无心谈儿女情长,她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吗?他,更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翩翩少年,风华绝茂的景国太子,向来不近女色的他却为了她情犊初开。——《第一神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