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100000017

第17章 内科(14)

3.心痛(冠心痛、心绞痛)苏某,男,55岁。1984年3月12日初诊。心痛有年,屡次复发。近年心前区刺痛频作,痛彻胸背,胸闷憋气,动则气急,心悸乏力,眠食尚可,大便干燥,口干不饮。曾在某医院西医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红少苔。脉沉细略数。以三合汤加减为治: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6克,瓜蒌30克,薤白10克,三七粉6克(冲服),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4剂。复诊:药后见效,心痛未作,胸闷憋气好转,二便和调,但活动后仍感心悸气短。续进原方加琥珀6克,20剂后病安。

步玉如:百合汤治胃脘痛

此方载于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二书,是陈氏采录的验方。他在《时方歌括》中说:“此方余从海坛得来,用之多验。”本方的组成和服法:百合30克,乌药9克,水2杯,煎7分服。并谓:“治心口痛,服诸热药不效者。亦属气痛”。《时方妙用》中则载:“气痛,脉沉而涩,乃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百合汤(微凉)”。“火痛,脉数而实,口渴面赤,身热便秘,其痛或作或止,宜百合汤”。可见本方原为治疗胃脘痛属气郁化火,或热积中脘,服热药无效或增剧者而设。早在20世纪40年代,步氏应用本方,并将气郁气滞之胃脘痛分为偏寒、偏热两种。偏寒者,选用辛温行气之方;偏热者,即用本方,每收佳效。如曾治陈姓患者,男,44岁。脘痛而胀,按之痛减,嘈杂,嗳气,泛酸,知饥纳呆,舌苔微黄,质淡红,脉弦细。曾服理气止痛诸方,初尚有效,继则复痛如故。因思此证痛而兼胀,必属气痛;嘈杂泛酸,知饥纳少,服辛温行气之药不效,其病偏热无疑。故用百合汤。服3剂之后,痛胀减轻大半,继服数剂而愈。此外,某些胃脘热痛者,初用清热之药能使症减,但终不彻底,反复发作,经改用百合汤治疗,效果亦十分突出。又如一王姓患者,男,40岁。胃脘灼痛,吞酸,口苦,便干,舌苔黄,脉滑数。服用苦寒清热之剂,病反复不愈,乃改服百合汤。服4剂后,热痛基本消失,继服数剂获愈。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处方中,百合汤确是对气郁化火或热痛者效果较为突出的一首方剂。一般治气痛的处方中,多用辛温香燥之行气药,这对于单纯气滞者较适用。但是对气郁日久而化火者,则不宜继续香燥行气,而当配凉润之品,百合汤即符合此义。一般热痛而火势甚者,治疗可苦寒直折;但如遇热不盛,或用苦寒药后热势已减,则不可过用苦寒。此时当以性微寒之百合配辛温行气之乌药,使其热得清,气得行,则疼痛可止。百合汤疗效卓著,其故何也?在《本草经》中载:“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缪希雍《本草经疏》亦谓:“百合得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陈修园亦谓:“百合合众瓣而成,有百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主气,肺气降而诸气俱调”(《医学从众录》)。百合有治心腹疼痛之功,其关键在于百合入手太阴肺经,能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且百合甘润微寒,兼清热。乌药辛温行气止痛。《本草从新》谓其能“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两药相配,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故对胃脘部的气痛、热痛均宜。

董建华:系列方药疗胃疾

董建华教授系当代著名中医,其对胃痛的治疗颇具心得,所研制的“胃苏饮”等董氏系列方药,临床运用疗效显著。其治疗胃痛经验据其门人杨晋翔报道,董老胃痛辨治规律可以概括为“三期十候七兼证”,即在气、在血、虚证三期;胃气壅滞等十候;寒凝、气滞、痰湿、瘀血等七兼证。董氏胃痛系列方药是按证候属性及其演变规律设计的治疗方案。

1.胃气壅滞证主症:胃脘胀痛,以胀为主,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或餐后加重。次症:嗳气间作,腹胀纳呆,或胃脘痞满,排便不畅。舌脉特点: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董氏胃苏饮:苏梗、香附、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等。

2.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胀痛,攻窜两胁,遇恼怒则发作或加重。次症:嗳气频作,胸闷善叹息,时有胁肋胀痛,偶作泛酸嘈杂。舌脉特点:苔薄黄、脉弦。方用董氏疏肝和胃汤:柴胡、白芍、香附、枳壳、金铃子、延胡索等。

3.胃热内蕴证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脘部灼热拒按,得凉则舒,遇热加重。次症:烦渴多饮,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脉特点:舌红苔黄或黄厚,脉弦数有力。方用董氏清胃散:黄连、黄芩、山栀、枳壳、槟榔等。

4.湿热中阻证主症:胃脘痞闷而痛,泛恶呕吐,嘈杂吞酸,心烦口苦。次症:胸闷纳呆,口黏而腻,身重肢倦,尿黄,大便黏滞。舌脉特点: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方用董氏连朴苓草汤:黄连、厚朴、茯苓、通草、藿香、佩兰、陈皮等。

5.胆胃不和证主症:胃脘堵闷疼痛,口苦或呕苦,胸胁苦满,泛酸嘈杂。次症:胸脘烧灼感或偶感胁胀,口干便结。舌脉特点: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方用董氏清胆和胃汤:柴胡、黄芩、清半夏、竹茹、陈皮、枳壳等。

6.寒热错杂证主症:胃痛暴作,喜温喜按,但伴有烧心口苦或胸脘灼热,泛恶呕吐,痞满嘈杂。次症:不思饮食,渴不思饮,肠鸣便溏。舌脉特点: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白相间,脉弦细。方用董氏温清饮:荜澄茄、香附、黄连、清半夏、山栀、吴茱萸等。

秦厚生:渗湿逐饮汤治胃脘跃动(痰悸心动)

胃脘跃动,即胃脘停饮而引发的心悸,一般伴有心悸、失眠、头晕等症。其病机是心下停水,心主火而恶水,水气凌心则引发心悸。这种心悸,发作在心窝下,不是心脏病的心悸。秦氏常用渗湿逐饮汤治疗,疗效颇佳。半夏10克,风化硝10克(分冲),茯苓31克,花槟榔10克,猪苓31克,郁李仁16克。方中郁李仁、花槟榔、风化硝用于泻水逐饮,茯苓、猪苓渗湿利水,茯苓兼以健脾安神,半夏降逆止呕,以助饮走下焦。这个方剂是在小半夏加茯苓汤、指迷茯苓丸、小陷胸汤等方剂的基础上,取其方义,精简提炼而成的蠲饮温阳之经验方。

病例:唐某,男30岁。1970年10月6日就诊。主症:心悸已有7年,自述胃脘处尤甚。曾服用西药“洋地黄”及中药“安神补心汤”若干剂,毫无效果。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心脏跳动间歇,因迁延日久,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舌苔稍白腻,但不垢不厚,舌中无苔,脉右关弦滑有力,二、三至即有一停,食睡尚佳,二便正常。辨证属胃脘跃动,嘱服“渗湿逐饮汤”7剂,方中特将风化硝加至16克,郁李仁加至31克,忌食生冷。二诊在10月13日。患者自述,服药后,日泻10余次,最多一天达17次,注下如水,心悸有缓,足见停水为患。泻后不觉乏力,反感轻松,食睡更好,均为水邪既去,脾阳振奋的现象。又嘱服前方7剂而愈。后患者述:数年前,喜好足球、篮球,每至全身大汗,运动后常以冷饮为快,久则觉心悸、心跳。嘱自此以后,永远忌饮凉冷,加强锻炼,注意出汗排泄,追访至今,病未再犯。

朱良春:黄芪配莪术治慢性胃疾

良春先生擅用虫类药,秉承近代名医章次公先生之遗法,还对补攻相对的黄芪、莪术别有心得,认为慢性胃疾和积聚有其共性。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瘕,此其所以效也。”朱氏对此颇为赞赏,并加以发挥,尝用生黄芪20~30克,莪术6~10克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脾大、肝或胰腺癌肿患者,颇能改善病灶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某些溃疡、炎性病灶消失,肝脾缩小,甚至使癌症患者病情好转,延长存活期。朱氏临床具体运用这两味药物时,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灵活掌握其剂量、配伍,如以益气为主,黄芪可用30~60克,再佐以潞党参或太子参;如以化瘀为主,莪术可用至15克,亦可加入当归、桃仁、红花、地鳖虫等;解毒消积常伍参三七、虎杖、白花蛇舌草、蜈蚣。临床实践证实,凡属气血虚衰,瘀阻作痛者,以二味为主,随证制宜。胃痛多趋缓解或消失,食欲显著增强,病理变化亦随之改善或恢复正常。可见其大有健脾开胃、扶正祛邪之功。

谢海洲:木香槟榔丸治多种胃肠病

临床上谢先生治急慢性胃肠炎症,擅用木香槟榔丸,多在木香槟榔丸的药味分量上调整。木香槟榔丸消食化滞,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缓痛,青、陈皮行气消导,大黄、黑丑消食杀虫,知母、黄柏滋阴坚肾,吴茱萸、黄连行气制酸,调和寒热,香附、芒硝行气消胀,本方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的肠胃病。腹泻久痢,以黄连、木香、白芍为主,遇到顽固的加灶心土(取自灶囱),每用一大块(约四两至半斤重)先煎去滓,以其汁代水煎药,还可用于呕哕恶呃、吐逆等症。休息痢加鸦胆子仁用红枣肉包裹(将大枣压扁去核,将鲜鸦胆子去壳),每枣装5枚,若为结肠炎另加锡类散内服。

谢海洲:锡类散内服治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为内科常见之慢性疾患,以腹痛、便溏兼大便脓血为主症,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甚觉棘手。口咽、大肠均为水谷之通路,锡类散为解毒消炎,止痛散肿之良药,对促进口咽部溃疡卓有功效,谢氏常想,能不能用于胃溃疡?遂考诸经典,研究诸文献,《灵枢经·胀论》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素问》分而论之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天气者,呼吸之大气也,为肺所司。而肺和大肠相表里,其脉“下络大肠”,“经别上”,“循喉咙”。地气者水谷之精气,为胃所主。胃与大肠并属阳明,脉夹口环唇,“入齿中”、“循喉咙”。口、咽喉、大肠既俱为水谷之通路,又同为肺、胃脏腑所主,通过经脉相连,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病理变化互相影响,思之再三,于是使用于临床。初曾灌肠试用,喜获良效,但门诊使用,多所不便,乃改口服。初时用半瓶(0.24克),后改服1瓶(0.48克),每每收功。

病例:欧阳氏,男性,39岁,某工厂技术员。因久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虽屡经治疗未见显效,深以久泻及不能进食为苦。1978年7月来诊,观其面色萎黄憔悴,症见腹痛、便溏夹有脓血,日七八行,食纳不香。察其舌质淡胖,苔白带腻,脉象细弱。证为脾虚不运,湿浊内停之证。乃处以健脾渗湿之参苓白术散加减,并辅以锡类散内服。经治2个月,腹痛除而泻止,大便已成形,只日行一二。沉痼之疾,基本向愈,嘱其服饮食调理。半年后来告,已进一般饮食而无所苦,仍劝其注意饮食调理,并加强体质锻炼,以善其后。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

《内经》曰:“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蒲氏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盛衰。防治外感病须助胃气。蒲氏认为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若惑于炎症之说,滥用苦寒解毒之品,则有伤脾胃之弊。因此蒲氏谆谆告诫说:“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要辨证准确,中病即止。”他认为调理脾胃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键。伤寒后期脾虚气滞,法宜甘温调脾,可选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异功散之类;补脾当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法宜甘寒养胃,可选麦门冬汤、益胃汤之类,益胃当先柔肝,可加白芍、石斛、甘草。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蒲氏认为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五脏无论何脏之虚关于胃者,必以胃治,不关于胃者亦当时刻不忘胃气这个根本。俾后天资其生源,中气斡旋得复,顽疾始有转机。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证,多从脾胃立法。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等,可见胃气在临床的实际意义。蒲氏进一步认为,脾胃虚弱之病,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重则欲速而不达,反致虚弱更甚。曾治一久治不愈中阳虚弱之低热患者,投升阳益胃汤,每日煮取15克,而获效甚速。蒲氏常云:“东垣创补中益气汤,黄芪一味,劳役热甚者方用一钱,余药量皆为数分,即因中虚不任重剂之故,医者不可不察”。

同类推荐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详尽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外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如何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内容。
  • 医院感染管理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科建设管理规范

    本书结合了近年来卫生部发布的感染管理相关规范内容,体现了感染管理新理念新进展,并着力于具体操作的实现。为广大专职人员提供了一本实用性强的工作规范。
  •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血液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血液科速查手册》一书。《血液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五章:(1)血液科常见症状的诊断(第一章):包括症状的特点和由该症状引起的常见、少见和罕见疾病。(2)临床常见血液科疾病的诊疗(第二至四章):包括血液科常见疾病的概述、主诉、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本书针对30岁以上女性易患的41种常见病、慢性病,介绍实用的中医经络治疗方法,通过调理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有效治疗并且快速康复的目的。
热门推荐
  • 青帝本纪

    青帝本纪

    无尽轮回,谁与共度?念君之心,苍穹难容。
  • csgo之我能一换一

    csgo之我能一换一

    “张路,你去换simple!”glave在语音中说!拥有了极限一换一的能力,就这么任性!渐渐的他发现这样打比赛没有意思,他决定,玩些有水平的。“他很强!但我更强!”屡次被张路换掉的simple在采访中说到。“a队拥有这个角色是他们能够在2017获得冠军的必要条件!”vp队员在采访中说到。“我要回国!带着我家乡的人们征战major,拿下冠军!”在获得2017年major和mvp后,张路决定回到家乡,带领cncs征战沙场!
  • 天生最强

    天生最强

    在兽谷林长大的他,终年与野兽为伴,不懂语言,不识文字,不知人间烟火,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人类;当他离开兽谷林,步入现代大千世界,他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楚天生;天生最强,站上人生巅峰,这其实早已注定。。。
  • 快穿到我怀里来

    快穿到我怀里来

    温软忘记了一个人。然后她就被绑定了系统:绑定系统,帮您实现愿望哦!活像个拐卖小孩的人贩子。温软:好。于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某个大佬:呵,没有我追不到的媳妇!哒哒哒跑到媳妇面前撒娇求抱抱了。系统:....没眼看。【1v1甜宠】【软软娇娇小可爱vs腹黑宠妻无限大佬】
  • 灭星司

    灭星司

    荧惑守心之时必有灾,荧惑人。‘死星’一般的巨型战舰闯入太阳系,地球人被逼无奈躲进地下,期待着未来。然而荧惑人强大的属性插件、元素内核造就极限士兵,动能武器、天基武器、太空武器的火力下,地球人泛起绝望,但总有例外。
  • 天下三之贪念

    天下三之贪念

    缘生缘灭,皆为贪念。。。。。。。。。。。。
  • 画仙志

    画仙志

    为保清白跳井而亡,再醒来却发现自己并非行走奈何桥,而是魂魄被困画中。浑浑噩噩多年,有懵懂书生撞入旧宅,拿走了她藏身的那幅画。之后,她慢慢发现当年自己被恶霸欺凌的真正原因。她想要复仇,可在这时候发现自己的老父仍旧活在世上,却在仇人手下讨生活。一时间,她陷入了两难之地。当她沉溺于复仇的泥淖之中时,一个和尚出现了,将她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PS: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也称作“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能否兴旺,以及对外的社会形象。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本书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教授最新力作,列举了数十个优秀家风故事,让读者感受优良家风的熏陶,明白“家风是什么”,并且确立自己的家风,让子孙世代受益。
  • 彼岸的花都

    彼岸的花都

    此岸与彼岸,人世与花都,两重世界一个灵魂,相互影响,轮回不止。花都和现世本毫无连通,可不知何时,两个世界出现的互相吞噬的现象,于是,能互相穿越的门出现了,然儿,无论是互相吞噬,还是时空门,这都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在做着不为人知的计划,少年“灵”被所谓的预言所引领,被推入这巨大的未知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所谓的预言又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影响时空?小说带你走进伪科学。
  • 御天西游

    御天西游

    重生在西游世界做了花果山的山大王孙悟空的长兄女娲的后世看孙御天如何制霸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