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8600000049

第49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2)

六、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中医称喉喑,亦称声带小结病。症见声嘶日久,讲话费力,喉内有异物感,常作“吭喀”似清燥,胸闷,舌质暗滞,常有黏痰。多由于长期过度用声,如教师、歌唱演员、或烟酒嗜好重者,以及身体过度疲劳者。检查见声带暗滞,有小结或有息肉。

方一桔梗丹参汤桔梗、茯苓、泽泻、牛膝、海藻、山慈菇各15克,陈皮、半夏、丹参、赤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养阴利咽汤沙参、百合各12克,生白芍、牛蒡子各9克,天花粉10克,桔梗、射干各5克,青果5克,凤凰衣6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

方三凤凰衣、蝉蜕各5克,木蝴蝶1克,胖大海9克,夏枯草9克,赤芍、茯苓、丹参各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水煎2次分服。

方四桃仁、红花、桔梗、柴胡、枳壳各6克,当归、生地黄、赤芍、玄参各9克,地骨皮、桑白皮各15克,牛膝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事项:

①治疗期间防止过度用声,如高声喊叫等。

②戒除烟,勿酗酒。

③食用清淡食品,禁食生冷、辛辣食物。

④防止过度疲劳。

七、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由多种变态反应原刺激而发生,包括吸入物、食物、细菌和物理刺激;无季节性,长年均可发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见鼻塞流涕,可单侧或双侧,可为间歇性或持久性,鼻涕在急性期少而稠,高度水肿期间多而稀,继发感染期,则变为脓性。此外,喷嚏鼻痒常在早晨发生,每每打十几个喷嚏亦不休止,常发作快,消失亦快。其他诸如流泪、头闷胀、嗅觉减退或消失等。中医认为系由肺气虚加之复感风寒或风热而致病。

方一前桔杏苏汤苏叶、前胡、桔梗、杏仁各10克,蝉蜕6克,甘草5克。水煎服。体虚有汗者,去紫苏叶,加防风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

方二过敏煎加味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加白芷、石菖蒲、辛夷、菊花、苍耳子各10克,生地黄10克,细辛3克。遇冷空气过敏者,加桂枝、白芍各10克,生姜4片。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名中医师祝谌予,用本方治疗各种过敏疾患数十年,均获满意疗效。据《山东中医杂志》刘金渊医师报道单用过敏煎治疗32例过敏性鼻炎,均获痊愈。

方三细辛5克,白芷、辛夷、川芎各15克,漏芦20克,薄荷10克。共研细末。以10克生药末加7根约6厘米长洗净带须葱白,捣烂去粗纤维,与药末搅拌,加香油调成浆状,以能自然上滴为度,不可过稀。以此浆状药汁滴鼻,每次滴3~5滴,每日3~4次。疗效:所治10例,收效甚好。

方四加味桂枝汤桂枝、白芍各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另用葶苈子15克,蝉蜕10克研末,分3次吞服,以上汤药送下,1日服完。加减:①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②鼻流浊涕者,加黄柏、黄芩;③鼻塞头痛者,选加藁本、川芎、白芷、僵蚕、辛夷、苍耳子;④鼻流清涕难止者,加五味子、乌梅、诃子。疗效:本方治疗20例,除2例结果不明外,其余18例全部治愈(4例复发,再用上方仍效)。最少者服2剂,最多者服14剂。

方五当归2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黄芩2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党参20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大贝10克,薄荷10克,防风15克,菊花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本人应用可获立竿见影之效,胜过一般抗过敏药物。

灸法

取肺俞穴,以点燃艾条熏炙,缓慢移动而不令皮肤过烫,待患者局部感到温热为止。每次约30分钟,每日2次。

八、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鼻炎常由于伤风感冒、反复发作而引起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症见鼻塞不通,以夜间或侧卧时下部鼻腔堵塞较著,故改由口呼吸。常伴有咽喉干燥,咳嗽,流黏稠或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头胀头痛,苔白腻,脉滑数。

方一苍耳子散加味白芷10克,薄荷10克(后下),辛夷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10克,瓜蒌皮20克,葱白3根,茶叶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麻黄5克,葛根10克,防风5克,川椒2.5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羌活7克,升麻5克,黄芪15克,白芷5克,苍术5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辛夷、菊花、牡丹皮、天冬、甘草各15克。水煎3次饭后服,每日1剂。

方四三磷腺苷(ATP)行下鼻甲注射。疗效:广州军区驻桂林181医院用本法治疗单纯性鼻炎800余例,治愈率为95.7%,总有效率达100%。

偏方

方一取井边苔藓用水漂净,外以纱布或脱脂棉包裹(大小以能纳入鼻孔为度),纳入患侧鼻孔,每6小时更换1次(间隔时间短更好),一般1~2次即可痊愈。疗效:经治6例,除1例疗效未知外,其余5例均治愈。

方二石菖蒲、皂角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脱脂棉裹塞鼻内。主治鼻流清涕,鼻堵,遇冷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而加重者。笔者用本方经30余年临床应用,屡用屡效,无不良反应。

九、鼻窦炎

本病多发生在感冒、急性鼻炎以后,由细菌进入鼻窦而引起的炎症。症见一侧或双侧鼻塞不通,鼻流黄涕,有臭味,嗅觉减退或消失,晨起或下午头晕头痛,鼻腔及鼻窦区有压痛。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全身酸痛、四肢无力不适、头痛等自觉症状。

方一苍耳子散加味白芷15克,薄荷10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川芎10克,菊花10克,防风10克,黄芩15克,木通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方二三花散金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辛夷花10克,苍耳子20克,生薏苡仁20克,桃仁、黄芩、白芷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当归60克,金银花、生地黄、玄参各30克,苍耳子12克,辛夷、川贝母、栀子各10克,白芷、甘草各6克,柴胡、细辛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煎煮浓缩后加入防腐剂,制成合剂服。方四外治法:龙骨20克,辛夷30克,白芷20克,冰片3~5克,氯苯那敏80毫克。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治疗时,先用硼酸液洗净鼻腔,再用消毒棉签蘸药粉均匀涂鼻腔患部,每日2~3次,以愈为度。治疗期忌食辛辣等刺激品。

方五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鱼腥草、黄芩、败酱草、白芷、辛夷各15克,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甘草各6克。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内服。疗效:治疗100例,显效7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

方六藿胆汤藿香30克,苍耳子10克,加水200~300毫升,文火煎15~20分钟,入猪胆汁搅拌均匀,早、晚2次分服。一般服3~5剂头痛止,诸证消失,后再服5~10剂以巩固疗效。

方七葛根15克,麻黄6克,桂枝6克,桔梗12克,黄芩5克。水煎服,适用于急性期。本方疏风利窍,升阳宣表,尤其在急性期兼有外感表证(感冒)时颇宜。

十、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主要是由化脓病菌经耳咽管、外耳或血行侵入中耳而引起的中耳炎症,分急性化脓和慢性化脓性两种。前者起病急骤,耳内有痒感,继而肿胀,疼痛剧烈,甚至可牵引至头、面、齿部疼痛,听力减退,耳鸣作响,直到化脓,脓汁流出疼痛才稍减轻,并常有发冷、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者系由急性炎症在1个月后未愈者转变而来,症见耳内流脓或脓水,听力减退,耳鸣,平时没有耳痛,只是在急性发炎或耳内脓液被堵塞时,才有疼痛。慢性者可引起化脓性脑炎而危及生命,因此,应引起医生及病者的重视。

方一胆草10克,金银花25克,连翘20克,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薄荷5克,桔梗5克。水煎服,日1剂,连服4~5剂。加减:①脓水夹血较多者,加生地黄50克,牡丹皮15克,石菖蒲10克;②湿热重者,加黄柏、苦参各15克;③疼痛明显者,加夏枯草15克,生牡蛎50克;④发冷发热者,加桑叶、防风各15克。主治:急性型。

方二金银花50克,连翘25克,淡竹叶20克,玄参20克。水煎3次,分3~6次内服。

方三取粗大蚯蚓数十条,用清水洗净并浸泡15~20分钟后,放入消毒器皿中,撒适量食盐,稍时变成金黄色地龙液(食盐应适中,使渗出液相当于生理盐水浓度),用滴管滴入患耳2~3滴,每日1~2次,滴前先拭净耳内脓液。疗效:治疗9例,分别滴药3~8次,2~5天全部痊愈。

方四取鲜猪苦胆(内含胆汁)1个,白矾末60克,绿豆50粒。共装入胆囊内封闭100天,待胆汁阴干,表面生长菌毛时,取出胆囊内药物,再将黄柏、苦参各9克,用香油炸焦,加入冰片9克,麝香0.3克,和匀细末备用。1号药加黄连3克,2号药加锦灯笼3克。用前先将耳内用脱脂棉拭净脓液,再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浸泡患耳2~3分钟,拭净患耳,尔后用适量药粉吹入内耳深部,慢性中耳炎用1号药,急性中耳炎用2号药,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3次痊愈(如无麝香可用冰片5克代替)。

方五将核桃仁打碎压榨出油取油16毫升,加冰片3克溶解,用消毒棉签蘸油搽耳内患处,或将此油滴耳2~3滴,然后用棉球塞住外耳道,一般每日1次,5~10天可愈,每次用药前先用盐水洗净耳内,并以棉球拭干再滴核桃油。疗效:以本方治疗27例化脓性中耳炎,全部获愈。

方六枯矾研细末,用时洗净耳道,然后以枯矾粉撒入薄薄一层即可,隔天1次。疗效:兰州医学院一医师用本方治疗26例,16例治1次治愈,其他多在2~3次获愈。

方七黄连素片4~5片研细末,加香油少许调成糊状,用火柴棒缠上脱脂棉,蘸药涂入耳内,每日2次,3~5天可愈。

方八枯矾、丹参、龙骨、冰片各0.2克,麝香0.1克。共研细末。用药前先将耳内脓水用脱脂棉拭净,然后将药末吹入耳内,每天喷吹2次,2~3日即可痊愈。

偏方鸡胆汁滴耳,每日3次,每次1~2滴。

据临床报道本方治慢性中耳炎11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病程最长者达7年。

同类推荐
  • 肝胆病对证自疗

    肝胆病对证自疗

    编者结合自己长期临证经验,详细介绍了肝胆病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肝胆病的辨证思路和分型辨治医案。本书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体现了中医治疗肝胆病的传统良方和最新进展。
  • 伤寒三字经

    伤寒三字经

    全书共分八章,阐述了《伤寒论》的源流和学术成就,六经辨证的诊治思想以及伤寒病瘥后的调理证治。其三字经部分以音韵顺口,三字一句的形式编写而成,并在每段后详加注释和验案实例。体现了作者对《伤寒论》的深刻理解和精要阐释。
  •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不孕症名医秘验绝技

    从西医和中医的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对不孕症的认识及诊疗方法。后4章作者列出了收集、整理的各名家治疗不孕症的名医秘验绝技、专家经验良方、常用中成药及食疗妙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及广大不孕症患者阅读参考。
  • 全本黄帝内经

    全本黄帝内经

    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黄帝经常与他的臣子岐伯等人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设问作答,予以阐明。他们的谈话被人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便有了《黄帝内经》。
  • 现代护理美学

    现代护理美学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融入了美学、护理学、文学、心理学、礼仪学、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相关知识,体现了本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满足了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我家的兔子它成精了

    我家的兔子它成精了

    这是一个妖与人的爱情,曲汐作为一个生活一成不变的社畜,夜跑时遇见一只迷路的兔子就捡了回家,没想到捡回去的是一只妖,从最初的害怕到习惯,再到成为朋友,最后成为恋人,一路有喜悦有悲伤也有很多考验。
  • 诛神之风云纪

    诛神之风云纪

    一个旷世奇才,一个史上最年轻的王侯,最后一个神,他天赋异禀,但却因为一个神,成为了废材,拥有上古绝脉,但却修为全废,五年他强势崛起,这个曾经的天才重新被正视……殊不知,他已经是最后一个神,是新一代荒的传承,为知晓自己扑朔迷离的身世,他被卷入三次神战,神战使得四大古世家纷纷出动,各方势力云集,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条战神的路!
  • 冰火神帝

    冰火神帝

    冰与火,天生对立;血与泪,生死相随;当一切都在他的身上出现之后,自蓝色星球而来的他又该如何抉择;天罗大陆,广袤无垠,天才万千,武者无数,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能登临巅峰吗。带着心爱之人遨游苍穹吗。
  • 盛宠娇妃

    盛宠娇妃

    沈家的娇娇女沈晏重生了,前世恩怨烟消云散,拥有驭兽异能,奇怪异人门客的帮助,重生路上风生水起。无意间搭救了大名鼎鼎的苍梧楚家嫡长子,楚苍越他绝情凉薄,志在天下。却在她面前,竭力伪装,精心算计,只为她心。他知道她是天上太阳,可以温暖照亮所有人。但他就是要为了一己之私,将她锁在身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弃王妃弃王爷

    废弃王妃弃王爷

    一次失败的恋情让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命运的齿轮将她带到了古代。她有了新的身份:流沙国的七公主、和亲到紫鹰国的王妃——沈若离。她是王妃,亦是名存实亡的废弃王妃。她决定为自己好好的再活一次。王爷?我还不稀罕呢!重生后,一切都改变了,她不再是那个对他爱得死去活来的人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爱情观,会让她做怎样的选择?
  • 落世红颜

    落世红颜

    眼角一朵清丽兰泽,独一无二,她是集三千宠爱为一身的第一皇妃;曾经烫过的疤痕,咆哮火海,她是国破家亡狼狈涣散的亡国公主。不为人知的却是她娘亲身怀六甲被扫地出门,她是一名被父抛弃的普通少女。从亡国公主到一朝皇妃,身后的血路铺却的是宫廷风云,乱世权争。当仇恨与情权亲情纠葛,当宫斗与哀怨昔时缠绕,她所沐浴的是怎样的一场鲜血淋漓?一传女子的落世传奇,落实红颜带你领略一场惊心动魄。华屋丘墟,划破梦里依稀,曲终人散之时,待许下择木方宁。真爱与仇恨如何执着,如何放下?清秋蔓延千里,雾水烟尘路遥茫。
  • 火爆冲突

    火爆冲突

    为了梦想和亲人,收获友情和兄弟,渴望金钱和地位,在成长中每个人都走过弯路,但是弯路的尽头一定会有种力量把你拉回正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貊貊日记

    貊貊日记

    一本单纯的小小恋爱日记。记录着我和田先生的点点滴滴细小的事情。
  • 被诅咒的古董

    被诅咒的古董

    民国初年,上海滩有名的古董商人程万山,在拍卖行主事的帮助下,拍得了一个明朝宣德年间的祭红釉盘,据说这个祭红釉盘有个不详的诅咒,但凡拥有之人,都会家宅不宁,甚至死于非命。程万山虽不相信诅咒,但在他身边,光怪陆离之事接踵而来……梦游时杀死家中的丫鬟、在好友的尸体旁醒来、周遭的人接连死亡……程万山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紧紧盯着自己。令他胆寒的,还有那首总回荡在耳边的歌谣……所有的一切,究竟是“鬼魂”作祟?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主导这一切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