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5600000049

第49章 魂归何处(1)

1988年1月13日,作为台湾政治强人的蒋经国突逝台北。一时间,岛内惊呼:蒋经国是被害死的,是被累死的,是被气死的。蒋经国的遗嘱是假的还是真的?众说纷纭。中共中央在蒋介石死时说他是“死有余辜”,为什么在蒋经国病逝时发来吊唁电文?蒋经国的灵柩能否葬在中山陵……

病历堆到腰际之高

蒋经国晚年一身多病,台湾的老百姓人人皆知,台北“荣民”总医院留下的蒋经国病历“已经厚得可以堆到腰际之高”。从1972年出任“行政院长”以来,蒋经国就经常光顾“荣总”。荦荦其大者,就做过眼科手术,又做过100分钟的前列腺手术,这些均是公开的秘密。

蒋经国健康的主要问题,糖尿病日渐恶化,引起眼视网模糊,肾脏发炎和双腿肌肉坏死。据医学权威人士的病理论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可导致出现血管瘤;神经末梢病变可导致下肢肌肉坏死,最坏要锯掉双腿维持生命,否则病毒会往上发展.攻心而死;肾脏病变可导致尿毒症,非常危险。“荣总”蒋经国医疗小组的医师们在研讨过蒋经国健康状况后,即向蒋经国建议,希望他对饮食起居必须严加控制,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为了进一步监控蒋的血糖,特派两位医生,24小时轮流,随时为他检查血糖,只要发现他的血糖含量超过正常值,就立刻给他注射胰岛素。但蒋经国体内血糖含量很难接近正常边缘,其因就是蒋经国不知节制饮食,完全无视医生开出来的饮食禁忌,毫无忌惮地吃各种他喜爱的点心,尤其是在他外出视察时,只要肚子饿了,看到路边摊子上有什么东西好吃,他就去吃,根本不管他什么血糖不血糖。他有一句名言:“我的病由你们负责控制,我吃东西则由我自己负责!”他讲得如此强硬,医生也是无奈。

蒋经国出任“总统”后,工作更忙,用蒋纬国的话说:我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而我哥哥则是为工作而生活,事必躬亲。的确,蒋经国不像他父亲,始终把医生的劝告奉为金科玉律,他一直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加之他是台湾的政治强人,党、政、军、特,凡百要务集于一身,欲罢不能。这位70多岁的老人频繁工作使“荣总”医师的建议成了“空谷足音”。

1982年至1983年间,蒋经国身体明显衰退,晚期糖尿病使他的脸部浮肿与行动不便。1982年3月29日,蒋经国赴圆山“忠烈祠”主持祭“国殇”。行前身体没有不适之感,但在步上祭堂主祭位置时,突感不适,并且站立不稳,必须由两位侍从人员左右搀扶才能站立。后仪式草草收场。

同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纪念日,蒋经国原先预定亲自到“中正纪念堂”主持纪念仪式,事前先行排练,蒋经国在排练时因“中正纪念堂”台阶数十级,登上时体力不支。于是临时决定改由孙运璇主持,蒋经国本人则在慈湖蒋介石陵寝领导行礼。自此以后,他的行动愈益迟缓。1982年和1983年“双十节”,蒋经国不在“总统府”前主持,改在阳台上致词和接受欢呼,不让人们看到他步履艰难的形象。

1986年,蒋经国病情又有所恶化。在例行检查中,医生又发现蒋经国心律不齐,故于4月16日未出席国民党中常会,而去“荣总”安装心律调整器。为免外界猜测,除医生与家属外,只有严家淦、郝柏村、黄少谷等极少数人知道。对于蒋经国日趋严重的病状,医疗小组也束手无策,惟一的办法就是使用胰岛素,但仍无法控制病情发展。由于长期注射胰岛素,他打针的部位,已经由手臂转移到腹部,原因就是他的手臂已经到处是针孔,可说是已经没有地方打针了,所以只有把注射的部位,移到全身面积最大的腹部。因时常要验血,耳垂也有一段时间因为不断挤血,而使日趋=F瘪,连血都挤不出来。由于西医治疗无起色,蒋经国的儿女亲家俞大维自美国带回一个80多岁的老中医,经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审慎研究,决定给蒋经国用中医医治糖尿病。经服用老中医开的三副中药后,蒋经国的浮肿顿时消失,积水消失,行动也顿感灵活了。后来,秦孝仪向蒋经国献策,说脚不好的话,吃鹿筋有效,于是,蒋孝勇就去各处张罗买来许多鹿筋。他们的理论是中国传统的那一套,吃什么补什么。蒋孝勇按偏方要求把鹿筋煮烂,结果里面什么调料也没放,蒋经国吃这碗粘糊糊的鹿筋时眉头紧锁。也不知吃了多少鹿筋,不但毫无功效,病情反而更糟,后来蒋经国也不敢再吃鹿筋了,蒋病逝后还有不少鹿筋存放在七海官邸。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对肠胃损伤很重,蒋经国晚年的肠胃到了可谓无法再恶化的地步。有时因肠胃不佳肝火旺,几天无大便,医生只能让他服用去火通便的药,但这种药一吃下去,马上就出现泻肚子的副作用。有一阵子,他泻肚子泻得很厉害,一天内换好几次床单,有时,连他自己都烦了,大声责问:“你们干什么,烦不烦啊,换了三四次床单。”有时他坐在车内因感觉迟钝,来不及到官邸就把大便泻在车上。有时他说要大便,侍卫人员刚把便盆拿来,他已经拉在床上。尽管肠胃不舒服,他仍执意上班,侍卫人员每次都将几条内裤带上备用。到1987年,蒋经国病情又加重了。

轮椅治台

1987年8月19日,蒋经国未出席例行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此次会议由国民党中常委、“行政院长”俞国华主持。俞国华解释蒋经国未能主持会议是因有轻微感冒。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最忌感冒,主要是身体抵抗力太弱,一旦感冒即有转为肺:炎的可能,在治疗上相当棘手。故只要略有轻微感冒的症状,便要立即休息,尽速促使感冒的症状消失。

8月26日,蒋经国出席并主持了国民党中常会,与往常不同的是他首次坐轮椅到会场。据蒋经国医疗小组(为了蒋经国的身体健康,台湾当局指定由“荣总”成立蒋经国医疗小组。小组成立后由“荣总”副院长姜必宁召集,对外发言则委交彭芳谷副院长,“荣总”院长邹济勋担任总协调指挥工作。除了几位高层的医疗专业人士外,医疗小组的其他成员多视蒋经国健康状况而调整,这些医师各司专长,平时必须配戴电信局的传呼器,一旦有紧急情况,必须随传随到,就是偶尔出远门,也得尽量交待去处)在蒋经国病逝后称:

“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中,经国先生的主要痛苦来自背痛与腿痛。腿痛由来已久,近期则常处于背痛的状态。而且每天疼痛的次数增加,疼痛的时间拉长,常使他禁不住喊着:‘好痛呀。”’

蒋经国特别在意他在民众面前的形象。当他脚痛加剧时,他先试着用手杖,但使用起来极不顺手。1987年初,医师们劝他用轮椅代步,遭蒋拒绝,理由是正式场合如果使用轮椅,不太礼貌。后来三子蒋孝勇对其父讲了坐轮椅的两点理由:“第一,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坐轮椅处理公务;第二,我就这么说,您不坐轮椅怎么办?不坐还是得坐。”病状迫使这位政治强人用轮椅代步。蒋经国深知与会人员此时十分关注,特别作了一番解释。然此消息不胫而走,岛内外议论纷纷,焦点集中在蒋经国健康与接班人问题上。

从岛内外关注蒋经国问题反映出,当今台湾仍属于“天下安危系于一人”的体制,由于未能建立制度化的权力转移,造成政论家与民众不断费神讨论谁是接班人问题、党政军经特权力重组问题……其所引发的并发症,却是蒋经国健康的后遗症。

台湾当局对此议论非常重视,一方面指责内部有人泄密,严禁类似事件发生。另一方面认为既然已为外界知晓,与其任外界胡乱传闻,倒不如正式发布新闻承认。

此间,蒋经国健康状况频频亮红灯。医官程寿山在为蒋经国量血压时吓了一跳,蒋的血压居然只有正常人指数的一=半。程立即报告蒋经国医疗小组负责人姜必宁,姜立即决定把蒋送往“荣总”急救。后医生为蒋输血500CC,才把情况稳住。这次住院后经详细检查,发现蒋经国大部分的内脏功能已经明显衰退,而且有严重坏死的倾向,这个讯息除了蒋孝勇及医生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

同年10月10日,蒋经国乘坐轮椅主持中枢庆祝双十节典礼并致词。这是蒋经国乘坐轮椅以来首次在公众场合露面。为了准备这次活动,不顾病情与视力的极度衰弱,背诵讲演稿。许多听过蒋经国演讲的人都知道,蒋在演讲时向来是不看稿子的。倒:不是蒋经国有非凡的记忆力,而是他对每一次演讲都相当重视,多半在他演讲的一个礼拜前,就开始在家里先把要讲演的稿子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到临场时稍加发挥便能赢得听众。到晚年后记忆稍有减退,一次不熟就背第二次,直到背熟为止。过去的演讲稿有些是秘书起草,有些是蒋经国直接写,到晚年因视力太差,往往蒋口授秘书整理。这次“双十节”演讲稿是秘书王家骅特制的,每一个字体大小都有10厘米那么大,只有这样蒋经国才勉强看得见。为防止蒋在演讲时忘记内容,蒋孝勇特地在会场做了一些特殊布置,即在讲台上制作一个呈弧形的板子,这块板子是为了可以放置那份大字讲稿用的。

10月11日,蒋经国又拖着病体应郝柏村之请求视察在湖口基地举行的火力示范“侨泰演习”。由于这次没有民进党捣乱,蒋经国心情较舒畅,称赞演习“100分”。后又召见郝柏村予以表扬。这次活动也被电视曝光。

蒋经国这两次露面效果不佳。他在中枢庆祝“双十节”典礼上的讲话极短,在“双十节”大会上只讲了170个字,无论与会者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均感意外。至于当天接见外宾,画面上显露蒋经国有疲惫之态,足引起大众瞩目和议论。著名台湾问题评论家李达先生对蒋经国此举评论道:

“蒋经国已78高龄,有着相当不轻的糖尿病宿疾及并发症,理论上,他并不需要只是为了证明什么而勉强自己公开露面,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他若不公开露面,必将更加使人猜测,于是他只得勉强自己露面。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残忍的安排,虽然也是无奈的残忍。”

吐血而亡 蒋经国乘坐轮椅出席会议的状况并未延续太久。1988年1月6日,星期三,按常例蒋经国准备出席国民党中常会。但就在这天,一向身体硬朗的蒋方良突然病倒。蒋方良得的是气喘引起的心肺衰竭,情况一度非常紧急。蒋孝勇及侍护人员都劝她赶紧上医院,她却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蒋经国一个人去住院。后来蒋经国亲自劝蒋方良说:“方!你一定要去医院,一定要去……这样好了,我陪你去好不好?”蒋经国这么一劝,蒋方良只好同意,但惟一的条件就是由蒋经国陪她一起到“荣总”“总统”病房里住几天。结果这一天蒋经国没有出席国民党中常会,而是去了医院。当时七海官邸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大家注意力由蒋经国移到蒋方良身上,担心蒋方良会不会出意外,先蒋经国而去。谁知一周后情况却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1月12日,和平常任何一个星期二的晚上一样,蒋经国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是与每周三国民党中常会开会日有关。

谁都知晓,蒋经国是非常重视中常会的,国民党奉行“以党领政”的信条,一切决策均出自于中常会。所以每逢中常会,蒋经国总是借机发表一些重要政策性的宣示。每次会前他都要作充分的准备。因此,蒋经国的健康与国民党中常会例行会议有关。每逢星期三是开会日,蒋的食道敏感的老毛病一定会准时发作,严重时只能请轮值的中常委代他主持。直到他死的那一天,他还是念念不忘要去开中常会。

1月13日清晨,“总统府”机要室主任王家骅赶到七海官邸时,蒋经国身体未表现出异状。当蒋招呼王时,王家骅将事先从《联合报》、《中国时报》及《青年日报》中选好的重要新闻读给蒋听,蒋当时斜靠在床上。王家骅读完后说:“报告先生,现在才8点多,离常会开会时间还早,您先休息一下吧。”蒋答:“好。”过了一会,蒋告诉王家骅说:“昨天没睡好,精神不大好。东西也不想吃,今天常会有什么议题啊?”其实蒋经国是知道中常会议题的,他这样讲的目的是考虑他是否亲自去主持会议。王家骅后来回忆说,我了解他的意思,就说今天常会不要去了,您昨天没睡好,留在家里多休息。蒋回答:“这不大好吧,我上个礼拜常会就没去了。”王说:“这倒没关系,您现在休息,精神好了下午出去打个转,找秘书长谈谈;不然礼拜六到复兴岗‘国军’自强会议讲个话也成,侍卫长都已经去了解过了,复兴岗会场没有台阶,您坐轮椅可以直接推上去,到时候您到会场和大家打个招呼,几句话给大家鼓励鼓励就离开。”蒋说:“那你就跟李秘书长讲,我今天常会不去了。”尔后蒋经国重新躺下休息。然而没有多久,蒋经国就醒了,他说他睡不着,有点恶心,又吃不下饭。随即他呕了一阵子,但没吐出什么来。当时他不停地上下床,在轮椅和床铺之间徘徊。侍卫请医师诊治,当时在官邸的“荣总”医生姜洪霆为他打点滴。此时是上午9点多,蒋经国表情非常痛苦地对侍卫翁元说:“你们找人想想办法,我实在痛苦得不得了啊!我全身都不舒服啊!”恰逢那天姜必宁与肠胃科专家罗光瑞不在台北,副官赶紧打电话给姜必宁与罗光瑞,请他们迅速北上。但过了一会蒋又睡着了。上午11点多钟,蒋孝勇赶到官邸看望父亲。蒋孝勇后来回忆说:“父亲那时睡得很好,不但睡着了,还打呼。”他随后下楼到小餐厅,告诉王家骅和侍卫说,他要去士林官邸陪老夫人(指宋美龄)吃饭。

蒋孝勇走后不久,蒋经国就醒了,他问了副官几点钟后,就说他中饭吃不下。又问:“孝文呢?”副官回答:“孝文先生在餐厅用餐。”蒋又问:“孝武呢?”副官回答“孝武先生现在在新加坡”。大约12点40分,蒋经国对副官说他恶心想吐,副官说“您想吐就吐吧”。没多久,蒋经国开始大口吐血,医护人员紧急抢救。蒋吐完后躺下休息。12点55分,蒋又坐起呕吐,大量鲜血从口鼻中冒出来。吐完之后,医生紧急施救,然而蒋经国再没有醒来。王家骅进卧房后,蒋已毫无意识,但医生仍在急救,因为床旁的脉搏监视器的心电图仍稳定地闪动着,每分钟70下。医生们不能放弃,于是接上人工心肺机继续抢救。但是任谁都知道,那不是蒋的心跳,而是两年前装置在锁骨下方的心律调节器所发出的信号。

中午l点钟,蒋孝勇赶回七海官邸。他冲进卧房,站在父亲床前望着挥汗急救的医师与毫无声息的父亲。他跪在父亲床头,磕了三个头,告诉尚在急救的医师们:“好了,不要再救了”。他知道父亲已离开了人世。据姜必宁在蒋经国病逝后的国民党中常会上报告:由于蒋经国“突然大量吐血,迅即引发休克及心脏呼吸衰竭,立即召集医疗小组以人工心肺复苏术挽救无效,延至3时50分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告逝世”。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十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十

    本文主要讲述了林则徐、关天培、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李鸿章等名人之事。
  •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书豪,体会疯狂。林书豪最开始出名的时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稣”,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这么叫了,约定俗成了影响深远了,都是有点道理的。这里面有说他神奇的意思,有说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参照某个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云云,或者穿着多少号球衣的上帝本人,说到头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厉害了。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马歇尔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马歇尔

    马歇尔是美国三名陆军五星上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职务,协助罗斯福总统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800万美军协同盟军在全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同德、意、日军队作战,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他出任总统特使,赴华“调处”国共两党冲突,未能成功。回国后他又任国务卿,实施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马歇尔,1880年12月31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马歇尔是3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哥哥姐姐都不喜欢家里多生出来的这个小弟弟。
  • 自然之子达尔文

    自然之子达尔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热门推荐
  • 清凉与宁远

    清凉与宁远

    一场长达10年的暗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寻回前世

    寻回前世

    《寻回前世》是一本穿越小说。21世纪,杀手界的精英竟穿越到废材身上,真是悲催啊!就让我来改变这个事实吧。
  • 春天是结束亦是开始

    春天是结束亦是开始

    这是春天真正的起点,而非终结,以出现在她寂寞行路上的那个人温暖的触碰,第一个有力的拥抱开始,将一切从头来过。
  • 零之异世界

    零之异世界

    “有过痛苦,才能明白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凌墨抚摸一把头发,轻笑道。“走吧,世界还很大”旁边一位颜容倾城倾国的女孩淡笑一声,朝着无边无际的前方走去!
  • 半甜的悸动

    半甜的悸动

    情感是生活的调剂品,少了乏味,多了伤感,内心的渴望,纠结,最终放下或埋在心的最深处…
  • 千城夜之寒

    千城夜之寒

    “刹”字,以利刃斩杀猎兽之人。异兽愈来愈少,自然便创造“千刹”,强大的自然之力掌握在手,生死只在瞬间,少女能否保护异兽?
  • 秋天的南风

    秋天的南风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我说不出来什么是爱,我只知道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是真的,吃醋也是真的,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也是真的”
  • 我们认识彼此吗

    我们认识彼此吗

    我们认识彼此梦中的你吗?你在我的梦里,却是现实中真实的你,缘,妙不可言。
  • 求活之愿

    求活之愿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一个很小的愿望。我要好好的活着,在我那小小的山谷里,有座小房子,有那个暴脾气的老头子,还有..还有那群每天叽叽喳喳的小鸟,我们一起活着,好好的活着。可是,为什么你们要说我是异类不该存在?我想好好的活着!为什么他们会说我是祸害只应抹除?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我即生,那么我就该努力的好好的活着!千般战斗,万般厮杀,我为的只是活着!为了这小小的愿望,我只想活着!
  • 今天不下雨

    今天不下雨

    一个独立带崽的单亲妈妈一个恐惧婚姻的大龄剩女在这座城市里各自寻找真我终将在迷雾中看清自己拒绝孤单是否等于拥抱爱情?回归爱情的终点一定是一场婚姻?让我们在这个混浊的世界里做个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