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200000004

第4章 中国木偶戏艺术特色(1)

中国传统木偶戏蕴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在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

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杖头木偶高于提线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仅有7寸左右,靠艺人两手托举表演,操作技艺特别,不同于提线和杖头木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木偶戏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演出传统的戏曲节目外,还表演话剧、歌舞剧、连续剧,甚至出演广告等。与此同时,木偶戏也面临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

第一节、中国木偶造型艺术

一、造型特色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

元、明、清以来,木偶戏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泉州嘉礼戏,漳州布袋戏,广东杖头,潮州铁枝,合阳线戏,吴桥扁担戏,四川大木偶,花样翻新。或行当齐备(生、旦、净、丑俱全),或工艺精良,或精雕细琢,或旷达写意,风韵各异,出现了江加走、徐子清这样闻名于世的雕刻大师。民国以后,尤其近几十年,木偶戏由民间走向专业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剧场,木偶造型逐步现代化,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高度,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二、发展阶段

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这是中国木偶造型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第二节、中国木偶舞台美术

一、传统舞台形式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为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儡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

二、当代舞台发展

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七、八十年代以来,木偶变革突飞猛进,突出“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强调动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传统戏《金鳞记》、《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现代戏《英雄小八路》和儿童剧《马兰花》,均属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第三节、泉州传统木偶的制作工艺

一、传统傀儡头的制作工艺

泉州传统傀儡头像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包括雕刻和粉彩两个方面。

木偶头的选材一般为樟木,最好选用樟木根,因其木质细腻,且不易被虫蛀蚀。木材锯成约略大于傀儡头像的相形体积,用斧削去多余部分。然后,在正中垂直处标出准线,再将双侧部位削斜,定出五形(眉、眼、鼻、口、耳)。这一雏形,称为“粗坯”。

“粗坯”虽粗,却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工序,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粗坯“形成以后,接着便是循序渐进的精雕细刻。这道工序,主要在于抓住傀儡头像的类型特征,着重表现骨骼、肌肉所构成的曲线细节,所以特别讲究精细。

精雕细刻完毕,紧接的一道工序便是磨光。磨光手艺必须轻细,不能操之过急。经磨光后,便可以进入粉彩阶段。

经过磨光处理的“头坯”,如发现有裂缝或间隙,便要先用调匀的粘土补塞填平,待其阴干,再行磨光。然后,裱褙一层棉纸或薄绸,这样可以防止“头坯”破裂。棉纸或薄绸阴干以后,即可以渐次加盖调成稀稠适中的粉土。

加盖粉土是一道十分费时和特别细致的工序,十分强调均匀。每遍盖完,一定要待阴干,才能再盖。加盖粉土,一般要重复十余遍。粉土盖完,必须再次修整、磨光。最后,根据传统色调的基本要求,进行彩绘和上腊,并在傀儡头像左右太阳穴处各钉一枚竹制“头钉”,作为系线之用。至此,傀儡头像才算制作完成。泉州傀儡头像刀法洗炼,线条圆柔优美,造型生动传神,其精美程度,为其它傀儡戏头像所难比拟。

江加走作品

二、传统傀儡构造与制作工艺

泉州传统傀儡构造,由钩牌(操线板)、悬丝(8—16条)、傀儡头(含盔帽)、躯干(含服饰)、四肢(含鞋、靴)等部分构成。所用材料,以木、竹、丝线、布帛为主。

躯干称为“笼腹”,由“上腹”、“下腹”组成而成。“上腹”为胸背,“下腹”为臀胯。“上腹”、“下腹”之间,由两片布相缝接,是为腰肢。“上腹”、“下腹”,均由簿竹篾编织,中空,状似“竹笼”。“上腹”顶端,居中留一圆孔,以承接傀儡头之脖颈部。故头可转动无碍,腰可俯仰自如。“下腹”胯部装一横木板,称“脚桥”,用以系联双脚。脚由麻绳编织、故称“麻编脚”。脚底另缀木刻之足部。

“上腹”肩部左右端连接双手。手臂中夹褶藤片,外层以纸卷叠而成圆柱体,称“手札”。“手札”上为手臂,称“上札”;下为手肘,称“下札”。上下“手札”间,留有间隔,相系以丝线,以便活动。“手札”下端,另配木刻手,手分“死手”与“活手”。“死手”系将指掌雕刻成握拳状,拳心镂空,不能活动,故有此谓。“活手”,系以姆指转向拳心,虎口微张与掌心成平行状,另外四指伸直并排相连,通过孔眼而衔接于掌心之上,然后拴以竹钉,使手能张合捉物。“死手”易于装置刀枪棍棒,故又称“武手”;“活手”便于张合,配合态势传达感情,故又谓之“文手”。

传统傀儡构造之各部分的松紧、比例,需据角色行当与特殊表演之需要作适当处理。貌似简单,实也变化无穷。傀儡构造完整配以精美的盔帽服饰,即可由演师操弄而“活灵活现”于舞台之上。

泉州传统傀儡的构造,是古代傀儡戏艺人长期实践与创造的结晶。泉州傀儡戏表演“与真人无二”的艺术效果与迷人魅力,多有赖于此。

三、其他相关器具和制品

泉州传统傀儡戏在表演中所使用的其他相关器具和制品,还有砌末(刀枪剑戟诸般兵器)、道具(一桌两椅,以及置于桌上的笔、笔架、砚台、官印)、傀儡笼等。泉州传统傀儡所使用的相关器具和制品,早期民间皆有专门作坊或工匠经营和制作。其中,服饰刺绣十分精美,帽盔种类极为繁多,都是旧时民间很有特色的工艺品。泉州市木偶剧团“泉州嘉礼馆”,尚陈列有较完整的实物可供参证。

四、泉州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

江加走作品

木偶头,也叫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

江加走,字长清(1871~1954年),泉州市丰泽区清源街道花园头村人,父亲是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为第二代传人,11岁开始随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授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和创作出了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过万余件之多。

泉州木偶头雕刻形象逼真,刻工精制,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其木偶头雕刻的艺术特征:一是造型优美,形象丰富,结构严谨,精雕细刻;二是颜色调和,纹彩美观,装饰意趣,扮相生动;三是构造精巧,五官活动,丰富表演,妙趣横生。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敏锐观察力和研究,总结出一个脸的形象的美、丑、忠、奸、贤、愚,表情的喜、怒、哀、乐,都在五形三骨上发生复杂变化,并依据对面部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加以概括、夸张和变形,把不会动的“死”木偶头像变成会动的“活”木偶头,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木偶实验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木偶节会演而传到国外,江加走因而被国际友人称为“木偶之父”。江加走病逝后,他的遗作被视为国宝,为我国民间木偶头雕刻艺术留下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深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

第四节、漳州木偶头雕刻

一、简要描述

漳州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二、历史源流

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自明清以来,龙溪地区漳州的布袋木偶戏,于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东门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称“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师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

三、艺术特点

漳州木偶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水虎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

漳州布袋木偶最重要是木偶头,漳州艺人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额、颏骨)。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眉骨、颧骨、下颏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如嘴尖刻薄的媒婆,翘髻角目的老丑,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坠的憨汉。

杨亚洲作品

漳州木偶雕刻除刀功外,对原材料樟木的鉴别选择、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讲究。雕刻一件作品至少要用两三天,若要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花费的时间就更多。而世袭的秘制涂料尤为重要。一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遍,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

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同类推荐
  • 高中文学经典导读(第二辑)

    高中文学经典导读(第二辑)

    本书以文学史发展为脉络,梳理出中外从文学发展初期至近代主要的文学样式和成就。全书共二十二章,分成上、下两册。编排体例上每章由章节概述、作品选读、相关评述和问题探究四个部分构成。编排体例上既有宏观介绍,也有经典作品选读,还有相关评论加以深化认识,有助于学生既全面又深入地了解。
  •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孤独的小螃蟹

    孤独的小螃蟹

    《孤独的小螃蟹》是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的推荐书目,本书中收录了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冰波先生的多篇广为人知的童话作品:《孤独的小螃蟹》《蛤蟆的明信片》《桃树下的小白兔》《秋千,秋千》等。冰波的童话故事,有时会带上丝丝的伤感,但在结尾却都有着一个温情暖心的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实现良好的性格养成方面会有很好的效果。
  •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八年级上册)

    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八年级上册)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十五)

    战帝系列(十五)

    “人总会是要变的,如果是当年的我,你就没有机会说这么多废话。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九极教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会成为天下第一教,不二法门将从此被取代,就像当年不二法门取代九极教一样……”勾祸得意地笑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者在归途

    王者在归途

    国服大神,不堪落幕。职业选手,不如我眼。只为做自己,荣耀归来。
  • 苍穹仙尊

    苍穹仙尊

    我林子轩,获得生命之树,因机缘进化为七彩生命之树。得暗黑大帝的传承,修《暗黑元明决》,拥有金龙之身。且看我如何走遍世界。ps:金羽龙麟qq:2930105059小说群:392500623
  • 她不是九公主

    她不是九公主

    前因后果。年未来和边映白跨越人族的爱恋终究没有得到好结果。边映白将狐心给她一半再续前缘,却没想到过时间能使很多事情发生变化。通过QN组织的虚拟世界,边映白才知道原来追妻如此艰难。当扮猪吃虎的边映白遇上冷漠一脸的年未来,他真的表示太难了。还有痴情病娇的逆天男二等着他,他才深刻意识到原来狐妖没有什么好得意的。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见稽古的美食格斗日常番

    见稽古的美食格斗日常番

    这是一个各种美食番,格斗番层出不穷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有世界各国格斗技的较量,也有日常网游当中的中二冒险,当然少不了各种漂亮妹纸。这是主角带着见稽古这种能力,穿越到这样一个世界后不断快速变强,随心所欲快乐生活的故事。水平有限,简介无力,就这么写了——————PS:1.本书将会涉及多个美食番,格斗番,日常番的人物和剧情。例如《史上最强弟子》《刃牙》《拳愿阿修罗》《食戟之灵》《中华小当家》《妙手小厨师》《日式面包王》《天上天下》《请认真与我恋爱》等等。2.本作的现实世界不会涉及到魔法和斗气,但是在中段预计会加入网游的元素,所以也会涉及到类似《美食的俘虏》《无限系统树》《刀剑神域》《记录地平线》《地下城邂逅》等等的情节和人物。PS:以上提到的作品绝不是全部,以后还会增加多少?撒,谁知道呢。3.本作品主角会很无敌,主角可能不是好人,不圣母,不喜请慎入,或点X。4.蛇皮作者渣文笔,本书只为满足作者自己的幻想,更新随缘,不喜勿喷,请直接点X。最后声明:本作中出现的个人和团体名称皆为虚构,现实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快穿之女配青云

    快穿之女配青云

    因为一场宇宙惊天阴谋,碧落黄泉陨落,神镜破碎,天道残缺。远方重名鸟驾驭太阳之火翱翔而来,那一年她一笑,盛世帝庭的樱雪漫天飞舞纷纷落下,只因不敌她颜色之盛。是谁在问,“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以桃花一处开,可好?”九世一浮屠,百万一纪元……她穿过水下隐秘的空间地宫,惊鸿一瞥那屹立苍穹冠绝寰宇的绝世雕像;走过武侠史前之古城,见证圣地孤绝之剑客削山断海;乘着净土航母星空激战,萃骨炼魂,浴火重生;也侧立朝堂,于深山云海间,探秘秦始皇长生不老地心之谜,远古部落之遗民……漫天神佛,星空揽月;最后她离开深藏深山老林中的道观,寻找遗失之路,登青云!#本文女强,披着科幻皮的玄幻风,有男神有女神,主暧昧,无cp。#
  • 重生之至尊纨绔

    重生之至尊纨绔

    他,是帝国神秘部队暗影的教官。却因为一次失误而重生到了一个十足的纨绔上。他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却被一些恶毒小人打扰。同时围绕在他身边的美女如云,看她们怎么为了这个“纨绔”争风吃醋!
  • 秦皇地国

    秦皇地国

    赢政寻仙未果,逝去后,灵魂重生到现代高中生秦政的身上,现代社会的复杂与黑暗,逼的秦政大学肄业,逃离京城,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他,能否再次创造出一个帝国出来?即使只是地下的,但我相信,他能!因为,他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