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200000010

第10章 岭南地区木偶戏 (1)

广东、海南木偶戏由福建、河南等地传播而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明代已经相当普及。

岭南地区木偶戏的种类很多,计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和布袋木偶等,分布活动于粤语、潮语、琼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方言区。多数使用所在方言区的戏曲剧种的舞台语言和音乐唱腔演出,也有一些使用当地的土话和民间歌谣演唱。各个种类的木偶雕制、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但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

广东杖头木偶戏从流行区域看可分为两路,一路是流行于粤西地区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粤西杖头木偶戏,另一路是流行于海南岛内的海南杖头傀儡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它们都到过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演出。

广东提线木偶主要流行于兴梅、潮汕地区,以五华提线木偶最为著名。铁枝木偶由布袋木偶演化而来,是我国木偶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品类。广东的布袋木偶戏据说来自福建,新中国成立之前只流行粤西的少数县分,传播不广。

第一节、粤西杖头木偶戏

一、简要概述

宋元时期,粤西陆续有福建移民进入,至今一些地方仍有福建村、漳州街、闽浙会馆的遗存,木偶戏艺术也随之传播至这些地方。从现存的《吴川县志》、《石城县志》、《化州县志》等古籍中,可以看到当时粤西杖头木偶戏早期活动的社会背景和演出习俗。

粤西杖头木偶戏的发展,可以分为单人杖头木偶班,中型杖头木偶班和大型杖头木偶班3个阶段。

二、单人杖头木偶戏

单人杖头木偶班于明未清初已经盛行,俗称鬼仔戏、扁担戏。单人杖头木偶班为一人挑一担,鸣锣,前囊后笼,表演前以扁担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楼阁,下垂蓝布,人、笼皆在其中。笼内作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单人杖头木偶戏是从闽南传入的指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演变发展而成的,其武打演技手法与闽南指头木偶戏的演技手法大同小异,演出《大闹天宫》,甚至在情节和演技各方面都基本一致。

单人杖头木偶戏演出轻巧简便,“一根扁担挑走一台戏”,戏箱平时装放傀头杂物,演出时便是艺人置座施技的戏台;挑戏箱的扁担平时是运输工具,演出时成了支撑戏篷的梁柱。单人杖头木偶艺人更是一专多能的表演大师,他们集唱做念打于一身,一把口既唱男腔又唱女声,还能模仿狗吠马嘶;一双手既要不停地敲锣打鼓渲染气氛,又要持续地摆弄傀头做出行、坐、跳、打各种动作,还得腾出手来给傀头更换衣冠。这些聪明的艺人为了解决一人在同一场面操纵众多人物所产生的矛盾,便把木偶装上身竹、手竹插在演区边沿的木架上,需用某个木偶便能迅即取出表演。这种把指头木偶改装成小杖头木偶的做法,鲜明地体现了粤西单人杖头木偶戏同闽南指头木偶戏的区别,也是前者从后者演变的明显标志,这是粤西杖头木偶戏发展的最初阶段。

单人杖头木偶班主要活动于社会最基层,甚至在人家庭院之内也能演出,流布于粤西的吴川、电白、茂名、高州、廉江、化州一带,班子数以百计。其杖头木偶的高度约为30公分,一般每班有20至30个;为了便于表演武打,每班还保留几个指头木偶。它的唱腔叫木偶腔,与当地土调山歌相近,基本调于只有l个,唱腔根据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在拖腔加以变化,讲究吐字,只有简单的击乐伴奏。使用的语言有黎话(海南话)、话(客家话)和白话(广州话)3种。唱念采用说书加唱的形式,唱词多为7字句。演出剧目多是取材杨家将、岳家军和三国、水浒等演义小说中的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的《粱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不认妻》等。一般没有固定的戏文曲本,只靠艺人口授意传。近年有些单人木偶班进行改革,表演现代题材和儿童题材剧目取得可喜的收获。

【知识小百科】客家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客家”之称出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个他称。“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所知,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部分人还并没有接受这个名词,如在赣州一些县,桂东南和粤西等操相同语言的人自称“涯人”。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据时期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福建客家人被列入“闽籍;但是现在都已经接受“客家”称呼,和祖先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一起团结奋斗,已经不分你我。

另外有一种看法是,客家人称自己为“客家”,是对对方的尊敬,对自己的一种鄙称,显示了客家人好客的传统。

客家人非常团结合作,在中国大陆多居于闽、粤、赣地区,故有浓厚的山区文化,客家人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三、中型杖头木偶戏

中型杖头木偶班活跃于清代中叶,戏班人数已由1人发展至3至9人,木偶大小不一,有些还夹集一些小杖头木偶表演。活动地区以粤西的吴川、电白、茂名、高州、廉江一带为最盛。它也像单人杖头木偶班一样,艺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农闲节日才组班从艺一中型木偶班使用的木偶一般高度为50至60公分,演出时没有舞台,用4张八仙桌合并排放便能演出。表演者唱念类似单人班,打击乐已有一人专事负责,多半没有弦乐伴奏、间或有些用一两件乐器作简单伴奏。但是廉江一带的白戏木偶则比较讲究,乐手约占成员的五分之三,用胡琴、月琴、笛子“三件头”伴奏,其唱腔音乐悠扬动听,曲白生动风趣,使用白话(广州话)演唱,戏班通常有传统曲本和表演排场艺术。高州一带的木偶腔以当地的山歌为基础而发展形成,分为茂南、茂北、茂西几路。话地区唱歌,曲调听来悲切;雷话地区唱的是不同于雷歌和琼剧的曲调,秀美动听,唱时运用帮腔。演出剧目与单人班大体相同,亦无固定剧本,艺人依据故事情节随机“爆肚”便可演出,所以又叫“说戏”。

四、大型杖头木偶戏

清朝中叶粤西杖头木偶戏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出现了15人至20、30人不等的大型杖头木偶班,随之产生专业制作木偶的民间艺人,在剧目、音乐唱腔、操纵技艺和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提高。出名的木偶班有升平乐、钧天乐、胜凤仪等,著名的木偶戏艺人有郑寿山、李春田、李梅初、李洪等,著名的木偶制作艺人有叶绍青、叶文芳等。

大型杖头木偶班的演出范围,由粤西地区扩展到四邑、中山、东莞、宝安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中华民国以后,这些戏班逐渐改唱白话粤剧,其活动地区更扩展到两广的白话地区。大型杖头木偶班又称大鬼头、大光灯(演出用大光灯照明),起初唱白均用舞台官话,所唱“正字”,实即古老粤剧的唱腔,朴实浑厚,刚健有力;随着粤剧白话化,这些戏班也逐渐改唱白话粤剧,唱腔、伴奏音乐多向粤剧借鉴吸收而有所发展。舞台装置也有所改进,大多把台前正中的竹帘改为绣幕。传统剧目估计有近千个,早期剧目与粤剧的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相类,还有许多从演义、小说改编的剧目。这时的木偶雕刻大有进步,造型美观,脸谱有浓厚生活气息,创造了活的眼、口、鼻、颈、牙以及能流泪、流血的木偶结构。尤其是“白鼻仔”(丑角)的造型最独特,有多种形状,不但眼珠能转动,眼皮还能张合,表情十分逼真。木偶的操纵也有许多绝技,如《三气周瑜》的周瑜木偶会吐血,《黄姑破肚》的黄姑木偶打斗时能砍断对方头颅,《三上吊》(又名《吊辫偷盗》)的小偷木偶把辫子吊在绳子上,打上活结,艺人掌握好这根绳子,便能做出观音坐莲、扎架,翻筋斗等许多真人无法表演的动作。

入清以后,粤西杖头木偶戏班社之多,难以统计。仅廉江县的牛骨五乡就有比较固定的班子20多个,每晚三五成群练演木偶,锣鼓管弦传遍乡里,堪称木偶之乡。由于木偶戏盛行,不少地方形成了木偶圩,如吴川之黄坡、长歧,电白之观珠,廉江、化州交界之那疏等地。每逢年节,木偶班子云集摆档,农民有喜庆神事,便到这里请戏演出,群众称之为戏圩。中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木偶艺人生活无着,有些弃艺务农,有些远涉重洋出国卖艺,剩下的班社也只好改组为“阴阳班”维持生计,即白天演木偶戏,晚上艺人化装登台演人戏。

五、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东高州一带。其风格颇具粤西地方特色,其独特古朴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许多观众留恋忘返。

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较盛行木偶戏,这时都是木偶艺人在街头演出的“扁担戏”,由一人挑着一担戏箱穿街过巷或穿村走乡,演出时也是一人操纵一台木偶戏,唱、做、念、打,均由一人负责到底,也就是俗称之为“单人木偶戏”,高州市的单人木偶戏,几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久而不衰。

建国初期,高州市(原茂名县)就成立了“茂名县红星木偶剧团”,成立茂名市之后,交由茂名市接管,后因65年经济困难时期而被迫解散。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后期,高州单人木偶戏已影响了茂名、化州、电白、信宜、梅菉,及整个粤西地区,据统计,这时已有二千多班单人木偶戏,也是广东省演出单位之中最多的剧种。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

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

单人木偶的戏台,布置十分简单,用一根扁担竖插在戏箱前面,角与顶端用铁杆和木条搭起一米见方,一米多高的框架并围上色布,中间挂起帷幕,两边挂起令幕(侧幕),前后隔开,分台前台后,然后将戏箱和戏台置于八仙桌上,后台侧除放满全套木偶外,还有锣、鼓、钹、木鱼及打击乐器。演出时,艺人坐在幕后戏箱上,一手操纵木偶,一手敲打击乐,一边动作一边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纵,如果遇上开打重场戏,如《水漫金山》、《三调芭蕉扇》等,艺人则要使出浑身解数,两手一面操纵木偶,一边击鼓鸣金,还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声调去说唱,刹时,台上台下,鼓角齐鸣,杀声震天,尤其高难度动作人物的翻滚和跳跃,忽上忽下,错落有当,令观众们掌声不绝。由于单人木偶戏行装简单,搭台快捷,上山下乡也十分方便,戏金便宜,演技奇特,颇受群众欢迎。

除了单人木偶戏外,还有多人以上的小班、中班、大班,小班由1~3人组成;中班3~6人组成;大班由10~15人以上组成。一班木偶戏,有30多个木偶头像,分:生、旦、净、丑、武、生、小生等角色,木偶杖头嘴眼耳鼻手均可活动,头部和手都装上竹棍,由艺人操作,表演拂水袖,开合扇子,踢球,书写,对打等动作,逼真生动扣人心弦,惟妙惟肖。

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同类推荐
  •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可以说,中国报社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生死抉择”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发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个顺口溜:“一流人才做发行,二流人才做广告,三流人才做记者”。原《南方体育》总经理张曙光对此评价指出:“这句话当然很容易引起争议。我们的目的是想在报社内部建立起重视经营的意识,包括培养经营人员自我尊重意识,强调广告和发行的重要性。当然,即便发行和广告再重要,这个观点要被多数人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党报内,编辑部门的地位仍然高于经营部门,但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刊,发行、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行、广告甚至比内容还重要,经营部门的地位跟采编部门并列,甚至比采编部门更高。
  •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本书按照植物组织培养育苗的生产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实验室)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操作、离体培养体系建立、脱毒苗培育、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以及植物组织培养育苗生产管理。通过这些项目将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政治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政治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中考英语词汇考点手册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的音养与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为了帮助中考学生突破英语词汇这一大难关,强化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我们特编写了本书。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热门推荐
  • 篮球剑圣

    篮球剑圣

    那一年,鲨鱼东游,科比独撑大局。那一年,逃离猛龙,卡特肆虐天空。那一年,降临休城,麦迪天神下凡。……那一年,王锐剑噬天下!——————————————PS:已有完本120万字《篮球统治者》人品保证,求推荐,求收藏!
  • 冠盖京华:嚣狂四小姐

    冠盖京华:嚣狂四小姐

    她是太傅府苏四小姐,亦是凰门会幕后杀主。官拜齐燕国御林大将军,手掌百万铁血雄兵,顽劣大义!当十数载男儿身被揭破,却原来这人儿——绝色无双、冠盖满京华!当朝太子,芝兰玉树;新朝暴君,腹黑狡猾。他爱她宠她疼她护她惯着她;他要她恨她夺她针对她,他们倾尽一切,只为博红颜一笑!【宠文、强文、穿越古文!剧情别具一格,前期欢笑小清新,后期女主成长强大腹黑,男主们各种有爱。正剧,结局不会悲剧!】
  • 快穿攻略宿主今天没吃药

    快穿攻略宿主今天没吃药

    脑回路奇清宿主vs中二系统。慕简绑定了个系统,开始任务。无cp,女主白切黑,隐藏性病娇。——————————————简介什么的我也不怎么会写,你们将就着看吧。不屯稿,写完就发,不定时更,作者学生党,或许文笔也不好,见谅了。q群:829102035
  • 后来我们都笑了

    后来我们都笑了

    我只想说一个我改编了部分的真实故事,以我的视角,讲述他们与我的青春故事。疼痛而又镌刻在石板上一般深刻,纯洁却疯狂甚至赌上性命的感情。它从顾清对黎雨的爱开始,它从我对李暮的追求开始。有美好,有甜蜜苦涩,也有痛彻心扉。爱情总是令人麻痹的,就像米佳里对顾清疯狂的追求一样,变了味,想自私的占有,也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降冥妃

    天降冥妃

    冥王:女儿,需要你的时刻到了。女主冷着一张脸:什么事?要杀妖怪还是抢宝贝?冥主:女儿,你要成为一个温柔的女子,既倾国又倾沉。所以,现在去保护那个叫沉渊的凡人吧。女主默默的看着自己父王。冥主:女儿,这是你天帝伯伯的请求。静默一阵子后……女主:好。望着自家乖(伪)女儿的背影,冥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虚汗。真是越大越不可爱。
  • 末日之吞噬黑炎

    末日之吞噬黑炎

    暗物质的到来,人类成为过街老鼠,上天不在眷顾人类,新的宠儿——丧尸与变异兽,将人类当成他们的食物。重生的到来,是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世界的命运?
  • 网游之见习天神

    网游之见习天神

    读者们见过了传统网游,见过了网游穿越异界,那么,你们见过异界穿越网游么!林立,安德鲁大陆的唯一一名圣域巅峰,自创魔斗术,当他在空闲风暴中意外跳出自己所在的微观世界,穿越到了《混沌》这个游戏中,力量全失,这个异界的最强男人究竟会在这个游戏世界上演何种惊天动地的故事?我是11C,我也是怪物。玩家是我的敌人,11C的装备都免费给我。我可以给你们发任务,但我却不给你们报酬。要来组团杀我?来吧,我林立没怕过谁!因为,在这里,我就是天神!
  • 铜镜美人泪

    铜镜美人泪

    具有诗书气质的静娴去寺庙求姻缘,然后就碰见了白公子,两人撞出情缘,可是完全家境不同的两人会有什么结果?他们的路又是否顺利……
  • 向阳以葵

    向阳以葵

    年少时,夏傅阳后悔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邱葵时隔六年,那个曾经熟悉的人,再次擦肩相遇,没有言语,只是彼此的一个眼神,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和亲切,你的心是不是还在泛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