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7300000039

第39章 中国人谈爱(8)

三、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非常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生活年代是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16岁考中举人,17岁求学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他在北京会试时积极参加“公车上书”。后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编。1898年被光绪帝召见,是“戊戌变法”主要推动者之一。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冼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时报》、《政论》、《国风报》等多种报刊。他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热情洋溢,议论雄辩,文笔流畅,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他早期主张君主立宪,与革命派有激烈争论。民国成立后,他拥护民国,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斗争中都有重要贡献。他晚年从事学术研究,在历史、思想、哲学等方面写出不少有价值的专著。

他的主要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墨经校注》、《自由书》、《开明****论》、《欧游心影录》等。

在人性论与伦理学方面,他提出:要树立自由人格的“新民说”。他首先认为新民是今日中国第一要务”。“国也者,积民而成。……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民说》)

他的《新民说》有以下一些观点:

(一)“若有欲求其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梁启超要求中国人追求自由,克服奴性,这种思想显然受到西方近代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儒家哲学中,是难以找到的。

(二)“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利己之理亦从而进焉。”

梁启超讲的就是利己和利人的关系,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他要求于“新民”的是:先利群,再利己。

(三)“吾中国人无进取冒险之性质,自昔已然,而今每况愈下也。……一国之大,有病者而无健者,有暮气而无朝气,新民必须克服惰性……吾不知国之何以立也。”

从人类爱的角度看,梁启超的“新民说”着重倡导的是每个人的自我之爱与自由之爱。

中国的儒学传统中,并不是不重视个人,例如《大学》中所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都是对个人的要求。但是儒学所要求“自我之爱”,主要是“正心、修身”,也就是要按儒学的教导,来作自我修养。这样的修养,事实上对人的个性与人性有很大的限制。

梁启超的新民,所提倡的自我之爱,是要求每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思想,有进取、冒险的意志。

这样的自我之爱,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很少见的。在近代与现代中国,都有进步意义。

四、孙中山

孙中山的生活年代是1866—1925年,广东香山人。少年时在夏威夷英国教会学校求学,后来在香港学习医学,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少年时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满救国思想,又在西方接受了民主共和思想。1894年(28岁)他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开始发动武装革命。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和华兴会、光复会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他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此后经历了十次起义失败之后,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获得成功,逼使清帝退位,推翻了在中国维持两千多年的君主****。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避免南北内战,他于1912年提出辞职,让位于北方大军阀袁世凯。1913年3月国民党要员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讨袁而失败。1917年孙中山回国并在广州组织护法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23年他重组中国国民党。192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他不仅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他还提出“知难行易”的认识论思想。

他在哲学思想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竭力宣扬的博爱思想。

关于博爱,他有以下论述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

欲泯除国界而进入大同,其道非易,必须人人尚道德,明公理……重人道,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

据余所见,仁之定义,诚如唐韩愈所云“博爱之谓仁”,敢云适当。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与夫爱父母、妻子者有别。以其所爱之大,非妇人之仁可比,故谓之博爱。能博爱,即可谓之仁。

仁之种类:一,救世之仁;二,救人之仁;三,救国之仁。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

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林家有《孙中山的博爱思想》)

根据以上论述,孙中山的博爱思想有以下特点:

(一)他是将中国儒学的“仁”,特别是韩愈的“博爱之谓仁”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进步思想密切地结合起来。

(二)他将博爱思想提到非常高的水准——“政治极则”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在中国思想界是独特的。

(三)他特别强调“公爱”,而不是“私爱”,也就是对广大民众的爱。

他将救世、救人、救国,都看成是博爱。

(四)他将博爱与他自己所提的民生主义相结合,特别关注中国全体人民的幸福。

因此,孙中山的博爱,不仅是伦理学思想,也是政治哲学的思想。

孙中山由于他一生献身革命,以及积极宣扬“博爱”与“天下为公”等思想,不仅得到全中国人民尊敬,并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五、陈独秀

陈独秀是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他的生活年代是1880—1942年,他出身于安徽安庆望族。少年时考取秀才,后到杭州求是书院学习,并去日本留学,参加反清运动。回国后,创办《安徽俗话报》。1915年,在上海主编《新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创办《劳动报》和《共产党》两种刊物。次年,建立中国共产党,历任第1至第5届党的总书记。1925—1927年的大革命,因共产国际指导的错误而失败,他受到不公正的党内批评。1929年后思想倾向托派,因而被开除出党。“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1932年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坚守气节。1937年获释。晚年写出多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1942年在贫困中去世。

陈独秀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有划时代的贡献,主要是在以下两方面:

(一)对于封建道德的‘三纲’思想的有力批判。

陈独秀对于以“三纲”为代表的儒家的“礼教”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评。1916年,康有为等主张以孔教为国教,陈独秀批判时说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之财产。”“以上所举孔子之道……是否增进社会福利、国家实力,而免于野蛮黑暗之讥评耶?”(《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陈独秀认为“三纲”思想是主宰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伦理道德。这套思想只适合于封建社会,而完全不适合于民国建立之后的民主社会。陈独秀对于“三纲”思想的批评,在当时全国思想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五四”以后,中国社会风气明显改变,人们开始敢于追求正当的男女亲爱,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中国男女青年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解放出来,争得了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中国妇女开始争得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五四”运动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

(二)为中国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介绍、引进西方哲学的哲学家是很多的。陈独秀介绍西方思想的突出功绩,是他抓住了两个既是西方哲学的精华,又是中国所最迫切需要的西方思想——民主和科学。在这方面,表现出他对于西方哲学优越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中国哲学不足之处的深切体会。

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中,最明确地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观点。他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不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民主和科学,即使到今天,依然是建设我们国家的最重要的两项法宝。对于人类之爱来说,民主与科学两者,都是基本的保证。

人类的各种爱——自爱、他爱、孝爱、慈爱、****、对祖国之爱、对大众之爱、对自由之爱,等等,都必须建立在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进步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实现。而没有民主与科学,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因此,陈独秀为中国引进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人实现各种人类之爱,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六、梁漱溟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他的生活年代是1893—1988年,广西桂林人。他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时就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参加过反清革命。他自幼爱好深思冥想,辛亥革命后研究佛学。23岁时,他写出《穷元决疑论》这篇高水平的佛学论文,被蔡元培聘请为北京大学讲师。“五四”时期,儒学思想在学术界受到猛烈批评,他却决心出佛人儒。1922年他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竭力捍卫东方思想。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产生较大影响。1938年他访问延安时,与******进行过深谈。他积极参与中国民主同盟的组建。1949年后的年代中,他是高级知识分子中唯一敢于和******争论的人。“****”“批林批孔”时期,他以长篇发言为孔子辩护。八十年代后,他继续宣传他的新儒学思想,直至去世。

他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的《东西文化论》。

他说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说,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其意思是:西方人的意欲是向前要求。为了改善生活而向前要求,就一定要了解并征服自然,由此就产生科学(赛恩斯,Science);为反抗****而向前要求,就一定产生民主(德谟克拉西democracy)。

中国人的意欲是满足于现状,满足于一种自得其乐的调和、中庸的生活。

印度人的意欲是反身向后的。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也不要求向前去要求,而只要求回到宗教中去超脱人生。

对于未来文化,他认为:在物质方面,可能会有所淡化,而更多地向艺术的创造这条路走;在社会生活方面,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可能会减少,而更多的是依靠情感、道德、伦理来维持社会关系;在精神生活方面,宗教将要淡化,哲学和艺术将占重要位置。这样的未来,就是“孔子的路”。

总之,他是主张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各自的优秀部分。在当代,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正确方向。

他所谓的“孔子的路”,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爱”之路。他的意思是:这是人类未来文化的方向,是世界各国(包括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共同的发展方向。这是非常有远见的思想。

同类推荐
  • 论爱美

    论爱美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那些人们喜爱的东西,那些歌曲、风景或者姿态,它们的美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在美里面有种东西,能让它与死亡抗衡,甚至比死亡更强大。这便是美对我们所做的——让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怀疑,让我们觉醒,重新给我们力量。美是一个个刹那的停歇,在那一刻你会返回最初的自己,你仿佛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只是一瞬,却又仿佛触到了永恒。在这瞬间的永恒里,你超越了禁锢你的现实,获得了自由。只有通过爱美,才能真正感受自己驻留在这个世界中。
  •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化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绝大多数发表在上一个世纪。
  •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大约3500年前,摩西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作为道德准则;后来,这十条诫命成为了西方的社会道德基础。然而,这十条诫命从内容上看,都是针对大奸大恶之事,似乎与常人无关。那么如今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道德准则呢?本书对这些道德律进行了探究,为读者展现了古人的准则背后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立场,并由此与当今的生活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参考。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热门推荐
  • 巩氏族谱

    巩氏族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正一敕坛仪

    正一敕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半夏微凉,不成殇

    王俊凯半夏微凉,不成殇

    真正的童话,不是何其有幸成为你的同学,陪你一路成长,一路芬芳,而是在每一个平淡的而又真实的日子里,褪去青涩和稚嫩,学会勇敢与执着。要相信,我们会像童话故事里,拥有快乐,幸福的结局。
  • 探索未知-化学与环境

    探索未知-化学与环境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至尊坑神

    至尊坑神

    重年归来的帝尊,手握【黑暗真经】,为复仇,踏上铁血征伐。
  • 溯仙游

    溯仙游

    漫漫修仙途,始于机缘,陷于本心,忠于情义……
  • 九天杀

    九天杀

    失魂引,绝望四谛;三法相,九天十地。星月吟,婆罗血树;残谶起,阴阳逆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