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5400000036

第36章 清代文学(2)

·施闰章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科进士,授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与山东莱阳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诗风淡素高雅,影响颇大,时称“宣城体”。擅写五言诗,温柔敦厚,辞清句丽。有《施愚山文集》、《施愚山诗集》、《蠖斋诗话》、《青原山志略》等。

钱塘观潮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1〕。鸱夷有遗恨〔2〕,终古使人哀。

【注释】

〔1〕溯洄:逆流而上。〔2〕鸱夷:一种皮袋,相传战国时代的伍子胥忠谏吴王夫差,可是夫差听信谗言把他逼死,并把他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投入江中。后来传说伍子胥化为“潮神”,乘素车白马于潮头,因而,钱塘江潮又有“子胥潮”。

【阅读提示】

康熙七年(1668)秋,作者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诗就是描写此行观钱塘江八月大潮的见闻和感想。“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颔联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钱塘江大潮滚滚而来的雄壮气势。“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颈联用对比的手法写人,观潮人心惊胆战,弄潮儿却艺高胆大,以此来衬托钱塘潮的声势。“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尾联用伍子胥被吴王赐死、化为钱塘江潮神的典故,忠而见疑,有志难伸,寄寓了对世事的感慨。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原籍山东诸城,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生于官宦家庭,五岁入塾读书,二十二岁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论诗创“神韵”说,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著有《带经堂集》、《南海集》、《蚕尾集》、《渔洋诗话》、《香祖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另编有《十种唐诗选》。

秋柳(四首选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1〕。

他日差池春燕影〔2〕,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3〕,梦远江南乌夜村〔4〕。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5〕。

【注释】

〔1〕白下门:白下城门。白下,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北。江苏南京,曾是六朝首都,到清代已经衰落,被诗人作为抒发今昔盛衰之感的对象。〔2〕差池春燕影:谓燕子往来交飞于春柳之间。差池:参差不齐。〔3〕黄骢曲:《乐府杂录》记载黄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工谱《黄骢叠曲》,以示悲悼。〔4〕乌夜村:晋代何准隐居之地,其女儿诞生于此,后来成为晋穆帝的皇后。此典喻指盛衰变化、乐极悲生之意。〔5〕“莫听”二句: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诗意。总难论,谓其中愁苦至深,难以尽言。

【阅读提示】

《秋柳》四首是王士禛的成名作。顺治十四年(1657),二十三岁的王士禛到济南参加乡试,与济南文坛名士集于大明湖水面亭,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和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王士禛因此闻名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已逝去,到处是幻灭的悲哀,这是《秋柳》四首所表现的共同主题。本诗是《秋柳》四首中的第一首,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典,通过典故的捏合,加以引申或创造性的发展,表达曲折委婉的思想感情。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早年即以诗论和选诗著称。论诗主格调说,与袁枚的性灵说相对立,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诗歌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

梅花

残雪初消欲暝天〔1〕,无枝冷艳破春妍。

山边村落涧边路,篱外幽香竹外烟〔2〕。

自我相思经一载,与君偕隐已多年。

惜花兼怕催人老,扶杖更深看不眠〔3〕。

【注释】

〔1〕欲暝天:即“天欲暝”,天色将晚,黄昏时候。〔2〕“山边村落”二句:山边、村落、涧边、篱外、竹外,到处都有梅花的幽香。〔3〕看不眠:看不够。

【阅读提示】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历代文人咏梅的佳作很多。沈德潜对梅花似乎也有特殊的感情。沈德潜提倡“格调说”,主张创作要“言之有物”,表达“温柔敦厚”的“诗教”。这首咏梅诗,大致也体现了这一思想。本诗大概是他六十岁之后,六十七岁之前所作。沈德潜大器晚成,六十七岁才考中进士,这在一般人肯定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可诗人虽也满腹感慨,却“怨而不怒”,借对梅花的吟咏,表达了与梅为伴、共同隐逸的清高思想,同时对自己年已老而事无成,抒发了无限的感慨。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晚年罢官,退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工书法,自创“六分半书”体。擅画兰、竹、石等。诗歌抒情写意,痛快淋漓,善用白描。所作乐府诗,言近旨远。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有《郑板桥全集》。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1〕

衙斋卧听萧萧竹〔2〕,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3〕,一枝一叶总关情〔4〕。

【注释】

〔1〕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区。年伯:本指与父亲同年登科的长辈,明以后泛指父辈。包括:钱塘人,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称“大中丞”表示尊敬。〔2〕衙斋:官署书房。萧萧:竹枝叶摇动声。〔3〕些小:小小,一点儿。吾曹:我辈。〔4〕关情:牵动感情。

【阅读提示】

本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画诗。诗人出身寒微,为官前后均以卖画为生,深刻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诗歌托物取喻,借竹发端,表达了自己时刻惦记老百姓的安危冷暖,“一枝一叶总关情”,说明诗人对民情的体察细致入微。作为一首题画赠诗,既有明志自勉之心,又含相与为善之意。

·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吟咏著述其间近五十年。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强调独创,反对盲目拟古,提倡“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和《子不语》等。

遣兴(二十四首选一)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1〕。

【注释】

〔1〕“阿婆”二句:比喻老年写诗还似少时用心。初笄(激):古代女子成年称及笄,这里是刚成年的意思。头未梳成:比喻诗未改定。

【阅读提示】

《遣兴》二十四首是一组论诗的诗歌,写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好的论诗诗通常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诗歌创作的见解,本诗是一首很好的论诗诗。此诗以自己的诗歌创作为例,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要坚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态度,“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这一思想。

·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广西镇安知府、贵州贵西兵备道。后辞官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书院,潜心著述。长于史学考据,又善诗文,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论诗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抄》、《瓯北诗话》等。

论诗五首(选三)

满眼生机转化钧〔1〕,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2〕,各领风骚数百年〔3〕。

只眼须凭自主张〔4〕,纷纷艺苑漫雌黄〔5〕。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6〕。

【注释】

〔1〕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这里指天工化育万物,如陶匠的转钧。〔2〕江山:天地间。

〔3〕各领风骚:各自领袖诗坛,开一代风气。风骚:风,指《诗经》中之“国风”;骚,指《离骚》。后人常用以合指诗界、诗风。〔4〕只眼:独有的眼光。〔5〕艺苑:文艺园地。雌黄:本为涂抹错字的颜料,后以比喻随便乱说。〔6〕“矮人”二句: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阅读提示】

以七绝组诗论诗,始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后模仿者,有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以及赵翼的《论诗五首》等。赵翼论诗重“性灵”,主张要独抒性灵,敢于创新。这里选的是前面三首。

前两首主要谈创作,表达了诗歌创新只有独抒己见,与时俱进,才能有永久的生命力。第三首谈批评鉴赏,强调文学欣赏要有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出身官宦世家,早岁能文,补诸生。明亡后,流寓四方。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阳羡词派”的创始人,填词一千六百余首,才气横溢,风格豪放,多抒写身世之感和感旧怀古之情,也间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诗亦沉雄俊爽,尤工骈文。著有《陈迦陵文集》、《湖海楼诗集》、《迦陵词》等。

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1〕,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人间多少闲狐兔〔3〕。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4〕。

【注释】

〔1〕寒山:秋山,秋天寒气逼人,故称寒山。堵:座。〔2〕轩举:意气飞扬。〔3〕闲狐兔:比喻社会上的邪恶势力。〔4〕汝:你,指鹰。

【阅读提示】

这首词借咏鹰表达了作者虽年纪已老,但志气未衰的情感。词的上片写景,勾画了一幅苍凉的背景;下片抒情,措辞激烈,呼唤鹰一般的英雄人物勇敢站出来,消灭像狐兔一般的贪官污吏,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和志向。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西区舫、惊风亭长,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聪慧绝人,博览群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修纂《明史》。博通经史,擅诗词古文。诗歌清新浑朴,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论词标榜南宋,推崇姜夔,追求清空淳雅,崇尚格律技巧,开创了“浙西词派”。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卖花声·雨花台〔1〕

衰柳白门湾〔2〕,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3〕。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4〕,如此江山〔5〕!

【注释】

〔1〕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外,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于此讲经,上感于天,为之雨花,故名。〔2〕白门湾:南京临江地方。白门:本古建康城外门,后指代南京。〔3〕小长干、大长干:均为南京旧里巷名,故址在城南。〔4〕燕子斜阳: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原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如此江山:慨叹语,谓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

【阅读提示】

这首词是作者游南京雨花台时所作。上片写景,寓兴亡之感;下片吊古伤今,化用李煜、刘禹锡的诗词,表达对大明故国的怀念之情。本词构思精巧,以衰柳、江潮、秋草、斜阳等景物,勾勒出一幅表现沧桑兴亡的水墨画,对故国的思念抒发得委婉深挚。全词语言幽雅,用词朴实平淡,但创造了韵致深长的意境。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其父是清康熙朝大学士明珠。康熙十五年(1676)举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善骑射,好读书。诗词俱佳,尤工于词。作词主张直抒胸臆,反对雕饰。

词以小令见长,风格清新,颇近南唐李煜,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著有《通志堂集》、《纳兰词》等。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1〕如环,昔昔都成玦〔2〕。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3〕。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4〕,春丛认取双栖蝶〔5〕。

同类推荐
  •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远方是所有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所向往的,它充满神秘感,意味着未知、冒险、惊喜,但也与痛苦、危机相关。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别人说:走过的路,我们都曾走过,转过的弯我们也庆幸转过。青春的启事,是贴在路口的路标,是不含税费的发票,价值多少,在于你和我曾有过多少辛酸多少微笑。岁月的鞭子抽打每一个人的青春,有些事曾无疾而终,有些事有了圆满的结果。但所幸这么多年,我们学会了安静与独处,用你的名字取暖,与一座城相依为命,在寂寥的时光里独自修行,靠回忆谋生。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梁实秋的自在人生

    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梁实秋的自在人生

    本书遴选66篇梁实秋先生的经典散文,在这本书中,梁先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写出深刻的哲理性,并用这些哲理阐述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无常的世界中发现平凡小事的趣味性。在梁先生看来,有趣的生活不假外求,而是源于内心的幽默与从容。梁先生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世事虽无常,但只要保持心之清净如常,则眼过之处便觉世间一切都有趣味。
  •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翁绍军文选:对非主流大思想家的述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由人物篇、思想篇、评论篇三部分构成。人物篇述评了叔本华、克尔凯戈尔、尼采、王阳明、李贽等中外思想家,深入浅出地勾画了这些思想家的总体特征。思想篇和评论篇通过中西思想学理的研究比较,探索了贯通中西古今之道。
热门推荐
  • 老人的葬礼

    老人的葬礼

    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她忘记了她的前半生,她感觉失去记忆是件很痛苦的事,就像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于是在死亡来临之前,她嘱咐她的儿子,请务必帮她找回记忆,让她心安
  • 刀剑江湖录

    刀剑江湖录

    孩子,你后悔做一只蚂蚁么?我有点迷茫的看着妈妈。这个世界虽然是人类主宰,妈妈说道,但我们蚁族是数量最多的种族,可我们依然弱小,知道为什么吗?我摇了摇头。因为团结!妈妈说道,我们没法去团结所有蚁族。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故事吗?以前有一群蚂蚁咬死大象的故事么?这不是故事?我问道。这是真的,妈妈说道,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蚁族才是最强大的种族,我们能击败任何东西,所以,你不用后悔做一只蚂蚁。我不禁动容,是的,我不后悔。可是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妈妈叹了口气,不过不重要了,恐怕今晚世界就要颤抖,我们都没有活路。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做只蚂蚁,做只特殊的蚂蚁,带领所有蚁族击败人类,统领这个世界。
  • 一起跟我毁灭世界

    一起跟我毁灭世界

    一个神奇的女主,在遭遇现世的冷漠人心后,为了救自己的小伙伴去毁灭世界的事情。————后来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另一个小伙伴,这个小伙伴身上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 聊斋之中的和尚

    聊斋之中的和尚

    不问世人,问鬼神,一个和尚从十方庙内而出,走神州之地,问天下情,炼自我意,成一方尊。
  • 末世星空列车

    末世星空列车

    刘承峰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可他的人生却很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限时宠婚:感觉夫人坏坏哒

    限时宠婚:感觉夫人坏坏哒

    新婚之夜以后,他消失不见,让顾南衣成为了众人口中的弃妇。两年以后,他重回顾南衣的身边,他将她压在门后,顾南衣大着胆子说道:“慕寒,我是你妹妹!”原本应该是妻子的人,却变成了妹妹,慕大人发现自己失算了,瞬间化身追妻狂魔。顾南衣渴了,还没说话,水就已经送过来了;顾南衣累了,剧组立马休假还顺带安排了旅游;顾南衣被人欺负了,慕大人亲自上阵,麻袋把人绑了,丢到巷子里狠打一顿!某一天慕大人终于拿到了那本红本本,再一次把人扑到,顾南衣说道:“慕寒,你怎么能这么欺负你太太呢?”慕大人邪魅一笑,戏谑的反问:“不是妹妹了?”
  • 江上赴来时

    江上赴来时

    我的爱情死在了十九岁里,沉了江河,祭了风月。山归时无你云涌时无你风起时也无你沈时沈时在十九岁的年纪里存了封遗书,辗转到男人手里的时候信封都泛了黄,字迹也不清楚了可他还是看清楚了那句整整齐齐娟秀的字“夜是灯火不休爱是人间地狱”这个世界并不温柔也不正确,可幸好山河万里,江月无尽,我终于窥得一点这世间惊鸿。故里等长安,山川遇风林,而我终赴时。顾司峥
  • 大明末代兵部

    大明末代兵部

    故事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有一位执掌兵权的兵部侍郎梁廷栋,他手握兵权,战功赫赫,忠心保国伺主,一次在平叛反明的战争中,途径河南许都鄢陵县南议台村时,皇上崇祯在议事台上阅兵,时赶夏天,天气炎热,士兵们没有见过皇上,都想看看皇上长的啥样子,士兵们一个个都想挤着往前看皇上,把个议事台围的水泄不通,崇祯皇上热得受不了,连说三声让士兵们后退,可士兵们稳风不动,陪驾的兵部侍郎一看把皇上给热坏了,他二话没说,把袍袖向后一甩,兵退四十五里扎营。这时当朝奸臣奏本给皇上说道:“我主万岁你看,您连说三声让士兵后退,他们稳风不动,梁兵部袍袖一甩兵退四十五里,万岁,梁兵部将来他要夺您的江山,那可手到擒来。“万岁一听,心想王爱卿说得对,就准了奏本,传令要斩梁兵部梁廷栋,丞相李项成劝说万岁说道:“我主万岁,梁廷栋斩不得,您巳时斩了梁廷栋,您午时江山不太平。”万岁崇祯不听丞相的话,巳时就把兵部梁廷栋斩了,天刚到午时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城。不听劝的崇祯败到眉山,自用白灵吊死在眉山,死前留下了遗言:“闯王进京坐江山,眉山遗言记心间,满朝文武你杀净,但留丞相李项成。”
  • 神河彼岸

    神河彼岸

    太虚古纪末期,天地间从星空內域中,有八条蔓延无尽星河与大世界的冥河流淌出来。河水蔓延的范围无尽,分向八荒星宇。河水呈现青黑色,其内冥道死气涛涛,常人触之即腐。但这只是开始,十二年后,从冥河内走出大量古代死尸,皆为上纪元天灭所亡之人。他们如同刚刚从地狱走出,其中不乏盖代高手,甚至有上纪元中的无上巨擘。他们刚从冥河中走出,便如同蝗虫般向八方蔓延,那一年,是冥河古纪元年,是灾灭时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