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400000020

第20章 南征北战(4)

前面谈到中国证券市场各家证券公司股票承销业务中的一些往事,谈到各家证券公司往往为了争夺一项承销业务争成一团,搞得非常不愉快。这一情况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不过竞争不像过去那么白热化。但是,在我的证券生涯中,有一只股票的承销业务非常有趣,是在其他证券公司做好全部发行前期准备工作后又送还给申银证券的,算得上是失而复得。这只股票就是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化纤企业之一,该公司改制后的第一任董事长是前中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后来的中国纺织公会会长吴文英,总经理也是由纺织公会副会长兼任。仪征化纤公司也是中国证监会批准去香港发H股,同时在国内发行A股的9家大型国企之一。为了争夺仪征化纤公司的股票承销业务,申银证券投入了不少投资银行的力量,就在我们将要拿下这项业务的时候,发生了意外,这项承销业务最终落入华夏证券公司囊中。

前面已谈到华夏证券和申银证券同属工商银行,没想到的是,此后两家公司之间冲突不断。

申银证券公司浦东营业部原是工商银行浦东分行帮助我们筹建的。但在华夏证券的鼓动下,全体弃申银证券公司而去,成为华夏证券公司的上海总部。

一段时间里,申银证券公司在全国几乎所有的承销项目都遇到了华夏证券公司的阻击。华夏证券希望申银证券成为其子公司,遭到了包括工商银行总行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拒绝。为此,两家公司的关系出现问题。就在此时,申银证券内部也出现了问题,曾派往华夏证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发行部总经理赵鼎夏提出辞职不干了,理由是心脏病犯了,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老赵确实是个人才,青岛啤酒股票承销成功后,我就把他调任发行部总经理,予以充分信任。他带领发行部成功完成了一批承销业务,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他为此常和我说起知遇之恩之类的话。有段时间他心脏确实不好,我曾几次到医院去探望他,劝他安心养病,跟他说“即便你病得不能工作,申银证券也养得起”。赵鼎夏怎么会突然不干了呢?公司有人告诉我,老赵要跳槽到华夏证券,认为那里级别高。还有一种说法是老赵自己注册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想自己干了。我认为老赵是个人才,几次挽留,但他去意已决。我和办公室主任陈可度等人到老赵家里,希望他夫人帮我们做点工作。那时,赵鼎夏住在虹口区曲阳路一带,居住条件一般。那天我们去的时候,老赵正在厨房水斗上铺块木板写东西。我告诉他,个人闯荡社会非常不易,申银证券正处于大发展阶段,非常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我也把话挑明了,不希望他去华夏证券,这对他本人也不是好事,因为新的岗位势必面临激烈竞争,对他的心脏没有好处。我们几个人说了半天,真诚挽留,但赵鼎夏否定了要去华夏证券的说法,坚称身体不好,其夫人也如是说。我们只好改变初衷,同意他离开申银证券。事后,赵鼎夏确实去了华夏证券,担任了公司副总裁,认为级别要比我高。此后,全志杰也收到华夏证券的邀请,向我提出允许他去华夏工作一段时间,我最终也只能同意。全在去了华夏之后担任总经济师职务,不久,即与赵闹得势不两立,又吵着要回申银证券。

赵、全二人在申银证券曾先后担任过发行部的总经理,他们掌握申银证券所有承销项目和申银证券在全国的人脉关系。此后,申银证券掌握的一批承销业务开始转向华夏证券,其中就有仪征化纤公司的股票承销项目。申银证券鉴于与工商银行总行的关系和对老领导的尊重,在这些问题上采取了退让的态度。

1994年3月,仪征化纤公司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格为2.381港元。此时,华夏证券对仪征化纤的A股承销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之中,按计划,仪征化纤的A股应该与H股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发行。但是,此时的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一段火暴行情后进入大幅度调整阶段,上证指数从1994年年初的837.3点,一路下滑,最低点至325.89点,年末收647.92点,因此,华夏证券在1994年全年都没有找到发行的机会。

到了1995年初,上证指数仍在600点上下徘徊。仪征化纤公司H股发行快满一年,眼看对境外投资人“一年内发行2亿股A股”的承诺要落空,仪征化纤不断催促华夏证券公司兑现承诺,签署正式的承销协议。仪征化纤公司在香港发行H股时,已向境外投资人承诺A股的发行价格不会低于2.68元,并承诺采取余额包销的承销方式,也就是说,华夏证券公司这些股票如果销不出去,就只能自己掏钱???下。

当时,华夏证券公司负责仪征化纤项目的正是赵鼎夏。老赵初期也是满怀信心地想干好这个大项目,想在华夏证券公司员工面前展现实力,因为当时华夏证券内部的不少人对公司把申银证券投奔过去的二人都安排在副总裁一级的位子上颇为不满。

华夏证券此时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好了仪征化纤股票承销的一切准备工作,但在发行价格和余额包销两个问题上都不敢作出承诺。

当时,上海金山石化公司的股票已经上市。这家公司各方面情况与仪征化纤公司都差不多,都是副部级的大型国企,也是既发H股又发A股。上海金山石化国内A股由万国证券公司承销,原定发行4亿股,发行价格每股3元人民币。但万国证券公司只销售了2亿股,被迫把A股分成两期承销,余下近2亿股只能择机再发售。上海金山石化第一期2亿多股股票1993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价格随着上海股市的大市行情一路下滑。至1995年初,跌到每股1.5元左右。从当时两个企业的品牌和经营状况来看,上海金山石化要强于仪征化纤,投资者既然可以从市场上以每股1.5元的价格买到上海金山石化的股票,又怎么可能花2.68元的价格去认购仪征化纤的新股?这是华夏证券公司迟迟不敢签订承销协议的主要原因。

华夏证券公司提出不包销,也就是销多少算多少,企业当然不会答应。华夏证券一算账,2亿股乘上2.68元/股就是5亿多元的资金,尽管华夏证券当时的注册资本是10亿元,但实际资金实力远远不如申银证券,万一这些股票卖不出去,华夏证券自己掏这些钱是很困难的。在仪征化纤公司的一再催促下,华夏证券公司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华夏证券公司如果要做仪征化纤公司股票承销这单业务,损失将达数千万元。因此,赵鼎夏等人建议公司放弃这笔业务。

我已从各个渠道得知仪征化纤股票承销难产的信息,并让公司负责投资银行业务的同事高度关注此事,作好重新接手仪征化纤股票承销业务的准备。此后,我派人向仪征化纤公司传递消息:“如果华夏证券放弃这项承销业务,我们申银有兴趣再接过来。”仪征化纤公司闻之大喜,立即约我前去面谈。为了表示对华夏证券公司董事长黄玉峻的尊重,我去仪征化纤的路上特意打电话给黄董事长:“黄行长,听说仪征项目你们不干了?”电话那头答:“阚总啊,干不过来啊。你知道,我们就这么几个人。”接着,他又说:“阚总啊,这可是我向他们推荐你们申银的!”

我带着几个助手来到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仪征化纤公司,全国纺织公会会长吴文英等一批仪征化纤公司的班子成员早早等在那里,给予了我们很高规格的接待。经过一轮洽谈,我痛快地答应了仪征化纤公司的所有要求,即:发行2亿股A股,每股价格2.68元,采取余额包销的承销方式,一个月内签署承销协议,1995年4月之前完成全部承销工作。

我知道,仪征化纤提出的这些条件,都是去年在香港发行H股时向境外投资人书面承诺过的,实际上是一条底线,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此时唯一可以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企业考虑这次承销业务的难度,适当提高承销手续费的费率。对这个小要求,仪征化纤公司痛快答应下来,并答应所募集的资金可以适当推迟些时间给企业,这实际上是企业放宽了我们的承销期。

第二天一早,我代表申银证券公司与仪征化纤公司正式签署了会谈备忘录。至此,华夏证券公司用了近一年时间没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只用了一个晚上全部解决。申银证券公司高效率的工作作风,给全国纺织公会的领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后,我们在全国纺织行业企业投资银行业务中,得到了纺织公会很多的支持。

华夏证券对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与仪征化纤公司达成协议感到非常惊讶。赵鼎夏等人开始还以为我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为他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看不出申银证券成功的可能性,不相信申银证券有比华夏证券更好的招数,更不相信申银证券在一个多月内能够完成仪征化纤公司的股票承销业务。但是,华夏证券公司很快意识到,他们错了。

申银证券与仪征化纤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不到两个星期,媒体报道:“上海申银证券公司组建了一个我国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股票承销团,联合承销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亿股股票,全国有20多家证券经营机构参加了这个承销团。”消息传出,上海石化公司股票价格开始上涨。这一切,实际上是在我去仪征化纤公司之前已策划好的。当年,股票承销市场上的竞争那么激烈,股票一级市场的业务几乎被我们这些大的证券公司垄断了,不少有证券承销资格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小的证券公司始终没有机会涉足股票承销业务,连在公开媒体上刊登的招股说明书上露个名的机会都没有。现在,这些机构见我主动邀请他们加入仪征化纤股票承销团,都非常高兴。我让他们根据各自的能力,提出自己的包销数量,多少不限,而承销费按各自承担的承销数量分配,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在这其中,申银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不分分销商的费用。这种较为公平的运作模式让这些机构感到非常高兴,一个国内从未有过的承销A股的大型承销团就这样组建了。近20多家机构承销2亿股股票,每家平均分不到1000万股,申银作为主承销商还要留下较多的份额以满足自己客户的需求,因此不少小的机构进入承销团,也就能拿到二三百万股的份额。对于这些机构而言,即使一股都卖不去,压这点资金也不算什么。一个难题就这样轻易地解决了。

过去只有承销B股时,才会举行承销协议签署仪式。这次为了仪征化纤股票的承销,我们特意在上海新锦江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协议签字仪式,请了很多新闻媒体,排了一长排签字桌。我代表申银证券公司与仪征化纤授权代表、总裁签署了主承销协议,接着与参加承销团的机构都分批签署了分销协议书,纺织公会众领导和一批嘉宾到场祝贺。这一消息经过媒体炒作,马上引起一批股票投资者的关注,心想仪征化纤的股票发行价都要2.68元,上海金山石化股票怎么可能还是1.5元,一时间,上海金山石化股票交投活跃,至仪征化纤股票公开发行时,上海石化股票的每股价格已经突破3元多。

申银证券作为仪征化纤公司股票的主承销商和上市保荐商,实际在整个承销业务中的工作量非常小,因为包括招股说明书的起草在内的大部分工作都由华夏证券替我们完成了,因此很快就进入了正式承销阶段。

1995年3月,仪征化纤公司2亿股A股通过上网定价发行和公开门售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初期我们还打算准备点资金,包销一部分余股,但实际上承销工作几乎没遇到任何困难就圆满结束了,不少参加承销团的机构还后悔份额要少了。

1995年4月11日,仪征化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当天开盘价为2.9元,最低价2.89元,最高价3.75元,收盘价3.42元,较发行价涨幅达27.6%,首个交易日总成交1.21亿股。此后不久,仪征化纤公司的股价突破每股5元。至此,对申银证券公司来说,仪征化纤公司股票承销业务可以说获得了完胜。

这件事在华夏证券公司内部引发了很大的震动,也给华夏证券此后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被动的是赵鼎夏,他受到了来自公司内外强大的精神压力,在不久后的一次业务洽谈中,老赵心脏病突发,倒在谈判桌上。赵鼎夏走的那年只有48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令人深为惋惜。早知这样,我无论如何都要拦住他去华夏证券,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今天说来,也可算证券创业路上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

向外扩展

从第一张B股的发行开始,就有境外证券机构到中国股市淘金。在整个过程中,有的人淘到了金,有的人则失望而归。

发行B股

发行B股是我们在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搞证券时提出来的。当然,最初还没有想到人民币特种股票这个名称,我们只是希望能把股票卖给境外投资者,给国内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我们提出这个想法的最初起因,就是境外投资者想买我们的股票。1986年,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办股票买卖,1986年11月邓小平同志把飞乐音响股票送给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的故事经过报道后,就不断有境外人士前往静安证券业务部参观。其中有些人对中国的股票非常好奇,有的希望买一两股作为纪念,有的胃口很大,掏出上百万美元要投资中国股票。买一两股不难,我擅自做主让静安证券业务部给他们办理,但碰上那些要买很多股的,我就没法做主了,只能婉言谢绝。后来,从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来的客人对于投资中国股票的事谈得越来越认真,我们也就开始认真对待了。

郭纯喜欢写文章,我就让他不断给市里打报告,汇报情况,谈我们的看法。在1989年9月16日给市体改办的一份报告中,我们明确提出:

目前上海的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在工业、商业、科技、贸易等方面都有雄厚的实力,而且社会稳定,人员素质也较高,因此外商对上海还是很青睐的。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向外国人适当开放本市的股票市场,开拓新的吸收外资的渠道,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已和一些外国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就购买中国股票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人员培训、操作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具体谈道:“代理发行中外合资企业中外资那部分的外币股票,一些外国公司愿意购买我国的外币股票。”

同类推荐
  • 平襟亚传

    平襟亚传

    平襟亚(1892—1978)评弹作家、小说家。名衡,笔名网蛛生、襟亚阁主人、秋翁,江苏常熟人。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师,1915年到上海,初在《时事新报》等报刊撰写杂文,1926年撰长篇小说《人海潮》,翌年创办以出版长篇章回小说为主的中央书店。曾为《平报》、《福尔摩斯报》等撰文。1941年创办《万象》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弹词写作,先后编创的长篇弹词有《三上轿》、《杜十娘》等多部,曾演出于书台,其中部分并成为保留书目。另有弹词开篇《焚稿》等多篇。本书作者通过收罗史料,用优美的文笔真实再现了平襟亚平实而又多彩的一生。
  • 十二生肖与事业运程

    十二生肖与事业运程

    本书揭示出十二生肖在事业发展中的流年大势和逐月运程,宏观预测出不同生肖者的职业选择、未来追求的走向与趋势,并据此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具体实用的建议。
  •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 古今回族名人

    古今回族名人

    我们不可以把回族与伊斯兰教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不可以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混为一谈,但“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共识。从唐宋时期的“番客”“土生番客”到蒙元王朝的“回回人”(官方文书按其职业称为“回回军”“回回工匠”“回回商人”“回回掌教”等),因为政治上的共同命运,宗教信仰上的一致,生活上围清真寺而居的居住格局,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明代,回回脱离行伍生活,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形成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商业经济为特色的行业特点。
  • 钢铁帝王

    钢铁帝王

    日本历届内阁多年来没有间断过讨论统一钢铁业的大事,为此伤透了脑。1934年2月1日终于水到渠成,日本制铁公司诞生了,历届内阁无休止的讨论也随之结束了。日本制铁公司是以国营钢铁厂为主体,由轮西制铁公司、釜石矿山、三菱制铁公司(即设在朝鲜的兼二浦制铁所)、富士制钢公司、九州制钢公司5家公司合并而成的统一的钢铁企业,总部设在东京九之内邮船大厦内,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由原八幡制铁所长官中井出任,领导班子由参加合并的各公司代表以及政府股份的代表陆军部、海军部、商工省、大藏省、铁道省官员组成。
热门推荐
  • 生必为王

    生必为王

    一出生,便是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结果还没有继承家族使命的天赋。被家人狠心抛弃,家人将他视为全族的耻辱。谁料十六年后他却成了拯救这个世界唯一的希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续天龙

    再续天龙

    余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偶然成为楚家大小姐的贴身保镖进入他梦寐以求的游戏当中。且看他如何在这传统武侠游戏中叱咤江湖!新书《再续天龙》扬帆起航!
  • 校草独宠我

    校草独宠我

    “过来!你是我的!”一位男子冷冷的说。“我是你未婚夫哦,林雨诺。”一位男子邪魅的说。“诺诺,我会好好宠你的。”一位花心大少说。“唔唔,雨诺姐姐,我要亲亲~”一位其实年龄已经16岁的男子说。(还有众多美男独宠林雨诺,我保证结局是完美的,我绝对不会弃文的,我发誓~是不是很专业捏?)
  • 起灭纪元

    起灭纪元

    少年梦中得警示,游移不定之时天翻地覆,上京寻父顺势加入守卫组织,却在一步步走向巅峰的道路上发现新纪元的格局与自己迷雾重重的身世间诡异的联系,是寻根究底,还是视而不见?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洞察生死的纪元,人类与死魔间较量,“生”与“死”的斗争,上古物种的复仇,人类追求的新的未来,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我们,如浮游于天地,只争朝暮,而朝暮之中,自有人物冠绝古今。
  • 小花仙之安安的身世

    小花仙之安安的身世

    希望支持,谢谢各位。希望这次能坚持吧!对不起,对于之前的抛弃我向各位读者道歉
  • 玄幻世界的末日

    玄幻世界的末日

    宋铭穿越到了玄幻世界,却发现这个玄幻世界的剧本是末日。世界异变,宋铭在这怪物横行的世界,该如何生存下去?而在这条生存之路,他渐渐发觉了黑雾之谜……究竟带来的是末日,还是复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欲纵娇妻欠扑倒:总裁大人请准备

    欲纵娇妻欠扑倒:总裁大人请准备

    第一次见面,她吐他满身,他记住了。第二次见面,他害她出洋相,她恨住了。第三次见面,她眼里喷发的火花噼里啪啦的溅满全场……他却眯起漂亮的桃花眼盯着她兴趣浓浓。她是一个典型的女汉子,长了清纯童颜萝莉身材却总是被人说成小孩子,她表示内心好忧桑。斗贱人,撩汉子,耍心计,撒娇卖萌毒舌加腹黑。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她让他怎么不爱?让他怎么不珍惜?但在某一天,他却亲自逼走了她。有人问他:“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他反问:“你吸过毒吗?”这人摇头再问:“忘记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他又反问:“你戒过毒吗?”【女主作死男主宠上天,身心干净一对一】
  • 白棉花

    白棉花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从一个八岁乡村男孩克俭的视角。描绘出抗日战争这幅宏大历史图卷中的一个片段。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一段战火连天的岁月,一朵从天而降的“白棉花”,一位叫“夹克”的美军飞行员,一个懵懵懂懂的八岁少年,一群淳朴善良的乡邻。寻找、呵护、相识、相知、别离还有以生命为代价的援救和保护。一段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催人落泪的故事,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谱写了历史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