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300000031

第31章 关于西藏人精神世界的对话(1)

1、 对话藏族女作家、著名民歌学者德庆卓嘎

德庆卓嘎:仓央嘉措的诗歌代表了西藏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不过他的诗只有一部分是情歌,更多的应该叫“道歌”。佛也是人,仓央嘉措也是人。但是他更多的是把自己的苦闷和对佛法、对社会的一些看法用诗歌表达出来了。

聂晓阳:他在藏区知名度很高?

德庆卓嘎:高得很!西藏人很尊敬他!

聂晓阳:为什么呢?大家为什么这么尊敬一个曾经“不守清规”的活佛?

德庆卓嘎:他虽然是个活佛,但是他说话是直来直去的,老百姓想什么他都会帮老百姓说出来,因为他是从老百姓中出来的,所以老百姓觉得他是自己身边的活佛,都很尊敬他、喜欢他。

聂晓阳:就是说尽管他地位很高,但是他的情感、他的立场是老百姓的。

德庆卓嘎:对,他的情感和立场是老百姓的。本来他是宗教的领袖,高高在上,但是他和老百姓的心是相连的。所以人们特别尊敬他。

聂晓阳:后来他被抓走之后老百姓还保护他。

德庆卓嘎:嗯,人们觉得这个达赖很好!

聂晓阳:仓央嘉措诗歌里,那个“玛吉阿米”究竟应该怎么翻译?有人翻译成少女,有人翻译成梦中情人,这些翻译对吗?

德庆卓嘎:《东山顶上》是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我们过去跳舞时都唱过,诗里是说十五的月亮从东方山顶升起,妈妈的脸浮现在我的心里。这里玛吉阿米就是母亲的意思,什么少女、情人啊那都是误解。

聂晓阳:最近内地出了不少有关仓央嘉措的书。我了解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不光他的诗歌有意思,他的身份有意思,连带着他的文化、他的世界观、他的价值观也很有意思。昨天在八廓街上,我看那些转经的老年人,他们穿的衣裳不是很干净,但是眼神很纯净,很满足,让我觉得特别慈祥亲切!但是在北京,每个人穿得都是笔挺的,但是许多人行色匆匆,一副很不耐烦、也不太友好的样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我觉得在西藏传统文化里一定能找到一些答案,为现代大都市人找到一把快乐的钥匙。

德庆卓嘎:的确,藏族人对人很和善友好,这是他们的宗教。一般的藏族人再穷,他朝佛的时候、他祈祷的时候,他首先要祈祷的是六道众生幸福,世界万邦和平。他不会祈祷说我现在遇到什么问题,请菩萨帮我解决什么问题,也不会祈求什么发财啊乱七八糟的,绝对不会。你不信的话直接可以问他们。一个再穷的拿棍棍要饭的老太太,也许她早晨有吃的,晚上就没有了,但是她也不会和菩萨祈求说,求你晚上给我点吃的这样的话。

聂晓阳:那他信仰菩萨的目的是什么呢?

德庆卓嘎:信佛不是为了求佛保佑,而是为了相信佛法的道理。你相信这个道理,你的生活就有了主心骨,人生就有了目标和动力。佛法的道理,一个是轮回,一个是因果。藏族非常讲究轮回。年复一年,时间是轮回的;春种秋收,庄稼是轮回的。生老病死,生命也是轮回的;还有因果关系,藏族人认为,你前生是什么看看现在的福报就知道了,你后世是什么看看现在的表现就知道了。也就是说,你现在很好,工作顺利身体康健,那你就是前生造福了。你下一辈子生活怎么样,取决于你现在的心意、言语和行动。所以,人不只有这一辈子,生命是轮回的,你这一辈子对人好,老实,看到穷人就帮忙,你下一辈子就会比现在好得多。

聂晓阳:这就是西藏文化的一个核心,是全体老百姓都相信的东西。

德庆卓嘎:是啊。你看西藏人转经、和善、对人好,就是为的下辈子更好啊。他一切都是为了下一辈子。

聂晓阳:我看到在八廓街上很多人在磕长头,很辛苦的。人们为什么要注重这个形式呢?

德庆卓嘎:你只看到他们在磕头,实际上他们嘴里还在念佛祈祷,心里还在想着要做善事,同时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也都有含义,比如双手合十拇指向前的意思是得到佛的智慧,手放在头顶是希望轮回之后下辈子还能做人,然后手在下巴处停一下,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出口伤人,最后把手在胸前顿一顿,意思是要反省自己心里边有没有起恶念,有没有想做坏事。一个人不但不能做坏事,就连想做坏事的念头也要清除掉。最后人五体投地,就是为了表示虔诚,同时把地里的灵气吸入到自己身体里面,帮助自己得到慈悲和智慧。所以,这不仅仅是个形式,这个磕长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当然同时也是一种对身心意志的考验。

聂晓阳:这个解释很有意思,很值得思考一下。现在大都市里的许多人就是太漂浮不定,太“不接地气”了。

德庆卓嘎:很多游客只知道好奇照相,也不知道磕长头是什么意思。磕长头不光是表达一种尊敬,更重要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聂晓阳:所以才要把这种文化的好奇变成理解,这样才容易有更能持久的好感,受到启发。现在在内地,一些人不管当多大老板、多大的官,他们没有信仰,精神没有依托,内心很空虚,对人也好不起来。他们对人就是一种功利的心态。可是来到西藏后,我仔细观察这里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我觉得他们看上去没什么钱,但是他们表情很祥和,眼睛很清澈,神态很满足,觉得很幸福的样子。所以,我很想知道,西藏的一般人怎么理解幸福,他们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德庆卓嘎:在我们的文化里,人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人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人的痛苦不是社会造成的,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比如说,你穿了好的衣服,我也很想要,那我就会非常痛苦,而这种痛苦就是我自己造成的,我本来也可以不痛苦,但是我嫉妒了,所以就会痛苦。知足是幸福的根源,这点很重要。

聂晓阳:可是有的痛苦的确是别人和社会造成的,比如小偷偷了你的东西,你会觉得很生气,可是这主要怪小偷,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啊。

德庆卓嘎:我们单位里的汉族同志经常和我说,你们藏族人怎么这么会安慰自己啊?我的一个邻居家里的东西被人偷走了,如果心态不好的话那要被气死了,甚至气病了都有可能,可是我的邻居不是那么想的,他觉得可能是他上辈子欠了人家的债,现在小偷把他的钱都拿走了,太好了,他把账还清了,轻松了!你说如果这样想,还会有痛苦么?所以,痛苦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造成的。

人不满足的时候都是痛苦的,人和别人攀比竞争的时候,也必然会有痛苦在前边等着他。拿我来说,我们单位给我分了套很大的房子,我不要,还给单位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又没有那么多东西,要那么大的房子有什么用?现在这个小房子够我住了,我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为什么还要为个更大的没有什么用的房子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聂晓阳:是不是说适合自己的就是幸福的,不一定别人有什么,我一定也要有才能幸福。

德庆卓嘎:我只要自己满足就行,别人有的我不羡慕,一点也不羡慕。

聂晓阳:很多单位里的人都会为分房子啊、评职称啊吵闹得一塌糊涂。

德庆卓嘎:在以前,我们单位藏族、汉族大家都很好,一家人一样,涨工资什么的都互相让,可是现在,许多人都争抢,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聂晓阳:也许正是因为藏族传统文化里的知足、友善、谦和、平静,才吸引了很多人拼命阅读西藏文化方面的书,形成了一股热潮。

德庆卓嘎:是这样的。

聂晓阳:十年前,可能很多人主要是觉得西藏很神秘、很美,是抱着游览和好奇的心态来的。可是现在,西藏的文化比风景更加吸引人,越来越多的人,比如我,想了解更深层次的西藏。

德庆卓嘎: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西藏神秘。为什么呢?你不了解的东西就会觉得神秘。当你了解了之后,还有什么可神秘的呢?比如刚才说的磕长头,如果只看到表面的形式,那就只能看到神秘,别的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觉得你要把很多表面的东西弄清楚,这样才能把心看透。

聂晓阳:我现在越来越理解到,作为一个人,有钱、吃好、穿好、住好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幸福,对人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内心的自由和快乐,你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愿望,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这看似简单,其实比追求物质的满足难多了。在这方面,西藏人似乎很突出,他们把物质财富看得比较轻,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不是这样?

德庆卓嘎:比如我吧,我把大房子让给别人,别人高兴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做了好事,满足了别人的愿望,这是比自己换大房子还高兴的事。在西藏,绝大多数老百姓从本质上说,也都是这样的。

聂晓阳:一般的老百姓也有这么高的觉悟,他们不会眼红别人,嫉妒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吗?

德庆卓嘎:当然也会有这种负面的情绪,不过藏族人都信佛教,而嫉妒在佛教里是很重的罪孽,也是烦恼的根源,人们学佛修行,就是为了克服这些负面的心态。

聂晓阳:西藏人怎么看待死亡?

德庆卓嘎:不是很在乎,比如说我,无所谓什么时候死,我不是很在意,就像回家一样。我们讲的是,人死了灵魂不死,离开了还会再来,所以不会过于悲伤。

聂晓阳:现在内地自杀的人很多,藏族呢?

德庆卓嘎:藏族人不能自杀,别人可以杀我,但是自己拿刀子杀自己的人很难得到超度。

聂晓阳:我在上海、北京都生活过,很多自杀的人其实并不都是因为穷困,而是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我想,为什么藏传佛教现在这么受欢迎,大概就是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大家想通过这种教义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思考人生应该怎么过。

德庆卓嘎:对,人生是很不容易的,托生为人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有意义地过。人生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争来争去,和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利益啊、职称啊、地位啊,其实不过都是蝇头小利,没有多大意思。

聂晓阳:既然心态这么好,那么藏族人受了委屈也会抗争么?

德庆卓嘎:当然也是要抗争的,但是不能过分影响自己心情。如果一个人认为有些事情不正确,那么他站在正确的一方,他就觉得不亏心,这也是一种善缘,未来会有好报的。比如两个人打架,谁有道理我就站在谁旁边为谁说话,这是在做好事,自己内心会很高兴。

聂晓阳:藏族真的不过生日吗?

德庆卓嘎:传统上一般是不过,只有老年人到了80岁才过一次,穿上白色的衣服,因为藏族喜欢白色,白色代表心没有一点污染,是透明的、纯净的。

聂晓阳:现在一些大城市,一般人如果在童年少年时代还是一杯清水的话,到了大学毕业后就逐渐变成一杯浊水了,可能到40岁以后就变成脏水了。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信仰,就有可能把这个清水的状态保持到老。

德庆卓嘎:是这样的,在西藏人们很容易把追求精神放在第一位,让你的心没有那么杂,你应该多接触一些藏族。藏族献哈达也是这个意思,代表我的心是纯洁的,没有一丝污染。

聂晓阳:很多人说简单就是幸福,许多都市人有时候不快乐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什么都想得到和占有。所以我要挖掘藏族文化中这样的亮点,把它介绍给别人。

德庆卓嘎:这是很有善缘的事。藏族人信大乘佛教,在藏族的文化里,希望能让别人得到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聂晓阳:不丹是全世界人均收入最少的国家,但也是全世界人民幸福感最高的国家。财富不一定带来幸福。

德庆卓嘎:如果过分追求的话,财富往往还会带来痛苦。

聂晓阳:我印象中拉萨过去很小,街道上有很多流浪狗,尤其是寺庙附近。还有乞丐,靠在墙根晒太阳。但现在拉萨在变得更大更繁华的同时,似乎也变得更加浮躁。

德庆卓嘎:藏族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是狗带来了青稞种子,所以在林芝地区,过年的时候先给狗过年,把过年吃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先喂狗。很有意思的,你应该到林芝去一下。过去喇嘛庙也会喂狗,朝佛的人先拿糌粑喂狗,然后才进庙里朝佛。不过后来政府有个规定,说城市里限制养狗,就不怎么能看到狗了。一个城市没有狗,感觉这个城市没有人情味了。

2、 对话藏族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罗布次仁

聂晓阳:似乎最新兴起来的这一拨“西藏热”,大家关注的东西比较深也比较细了。比如说,大家开始关注西藏文学,而且更多的是从里面寻找生命意识、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探寻人类共同面临的信仰、幸福感等问题。我想了解的是,一方面你是如何看待仓央嘉措的,你周围的人是怎么看待他的;另一方面,你如何看目前这种“西藏热”,从西藏文化本身的角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罗布次仁:仓央嘉措的情歌和他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比较,非常清爽,韵律性强,非常通俗易懂。作为西藏至高无上的佛王,能把情诗写到那个分上,我们敬佩的首先是他的勇气,其次才是他在创作上的突破。在他之外,没有人能够达到仓央嘉措的水平。

聂晓阳:那你觉得现在的翻译仓央嘉措的作品和母语(藏语)的美比较起来,能差多少?

罗布次仁:我认为最多也就翻译出来30%。比如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这句,翻译成汉语很直白,但在藏语里,虽然意思也很直白,但却有一种韵律在里面,而汉语翻译是达不到那种意境的。

聂晓阳:你说的那首诗歌里面的“玛吉阿米”是什么意思?

罗布次仁:从字面理解,玛吉是没生小孩,阿米就是妈妈的意思。应该是指年轻的女子,但是在之前我看的藏文书籍里没有这个词,这个应该是六世达赖喇嘛自己创造的说法。

藏族对仓央嘉措的情歌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他对感情的表露,很直白的情感表示,因为他被选为达赖喇嘛的时间比较晚,他已经15岁了,懂得世俗的生活比较多;另一种理解认为六世达赖的情歌是一种预言性的影射,是借诗歌来表达政治和宗教观念。不过,现在藏族老百姓基本上多是把仓央嘉措的诗歌当成情诗来看。

聂晓阳:你有没有听到过有关仓央嘉措的传说?

罗布次仁:我只是看了他的传记,我看的是藏文版本的,是很早以前看到的,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传记里说仓央嘉措途经青海逃走,跑到内蒙古等地传法。不过,我的确听过一个口头的民间故事:有一天,六世达赖听到传言说他作风不检点,喝酒放荡,导致有一些人在信仰上开始动摇了,于是他就站在布达拉宫顶上,说如果你们不相信我是清白的,那我当场给你们显示一下法力,于是他就从布达拉宫顶上往下撒尿,当尿快要落到地上的时候,竟然又直直地飞上天去。这样以后,民间的传闻就消失了,大家都认为他实际上是清白的。

聂晓阳:这个故事你什么时候听谁说的啊?

同类推荐
  • 一是多少

    一是多少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六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定慧初修

    定慧初修

    本书收录南怀瑾先生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论述的摘要,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观、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做的通俗讲解。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世界太美,可我只是路人

    世界太美,可我只是路人

    我喜欢这个世界,喜欢这个国家,喜欢这个小镇,喜欢这个小镇的一切。我很想驻足与此,可世界太美,而我只是个路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出悠然谷

    走出悠然谷

    山中无岁月,不知不觉陪伴的师傅离夏晓轩而去,稚嫩的阅历能否融入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手机去穿越

    带着手机去穿越

    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系统。而他只有一部手机,普通的手机。他靠着手机成为了小说家。靠着手机成为了音乐人。靠着手机成为了华国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 绯情

    绯情

    她很平凡,他很高贵,他们的一切从一场错误开始,一夜情发展的爱情会有多牢靠,所以她从来没有妄想,就算他对自己好,就算他对自己痴,她还是在这场爱情游戏中冷淡自如,殊不知他却一直就缠着她,至死都不打算放手!
  • 邪魅王爷:丫头,你是我的

    邪魅王爷:丫头,你是我的

    宁千瓷真的是做梦都没想到穿越这种只有小说才有的剧情会发生到她身上。不过通常的小说套路不都是穿到某某废柴小姐身上,然后完美逆袭闪瞎那帮人的钛合金狗眼,最后美男在手上小三在脚下的么。可是为啥到她这就穿越基因突变了啊,身份不知道就算了,可刚来就身负重伤的被追杀,这是几个意思啊!追杀就算了,好歹还有个美男撑场呢,可是这美男为啥这么污赖啊,让她当贴身丫头也就算了,还莫名其妙欠他一大笔债,债主还振振有词的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天经地义你个大头鬼啊!!!
  • 神君不变的爱

    神君不变的爱

    一身仙气的灵峰住着一位神界公主,这一天,突如其来的闯入者,来到灵峰后山,紫灵尾随而至。不慎跌入化灵池。而此时的神殿的天启石,月老簿都发生了改变,这一切圣帝圣后尽收眼底;都露出了担忧之神色。。。。一场跨越神人的一世情,即将有她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而他的一生也随她发生了改变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我真的只是小主播

    我真的只是小主播

    众记者:“请问林杨先生您是如何创作出那么多经典歌曲”“请问您是怎么策划出那么多经典游戏的”“您现在已经是全国首富了,请问您有什么感想”林杨:“我太难了,我就想当个小主播而已”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