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300000003

第3章 “如母石”之缘(2)

(丹吉补充说,因为他师父甲木英旦活佛当时很有声望,受人尊重。他当时在进行佛事活动条件最好的延福寺,又是在十世班禅身边工作过的人,所以桑吉拉布坦就找到他,商量让骨灰重见天日的事。后来甲木英旦用这些骨灰制作了舍利子,六世达赖在圆寂235年之后,终于重新得到香火供奉。)

桑吉拉布坦:做灵塔的时候我们去了塔尔寺问一位活佛,当时他说要做和以前一样大的,我们说没钱,活佛说没事,你回去之后就有人给你钱了。结果我们回来一下车,就听到消息说做灵塔的宝石都丢了,正在发愁。贾拉森活佛知道了,说我这还有五六斤银子,给你们做,结果大半用的是银子,其他用的是红铜。2000年灵塔做好了,之后就安放在了南寺。

4、 石头里藏着心灵的秘密

无法忘记的是,和仓央嘉措一起走进我心灵的,还有那块白色的石头。对我来说,它的强烈的吸引力,除了让我想起“母亲”之外,就是它的洁白、温润、坚硬。再次走进西藏,除了那白云、雪山、哈达、羊群、民居……眼睛看到的最多的颜色,似乎就是“白”了。在西藏,似乎到处都是“白色崇拜”的痕迹。

哈达无疑最能体现西藏人对白色的喜爱。据说那洁白的颜色,是雪山白云般纯洁无瑕的感情,是表达感情的最好载体。有句谚语说:“朋友不求多,就求挚友一个;哈达不求多,就求洁白一条。”

在雪域高原,白色是雪山的颜色,也是西藏最高的山神的颜色,代表的是力量和尊贵。所以,献哈达是十分隆重的礼节。一般给盘坐的僧人要放在膝盖上;给高僧活佛献哈达,只能放在他面前的桌子或脚下;只有给平辈、晚辈献哈达,才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

在过去,有些穷人即使为了省钱,不给小孩子献哈达,但也必须用白色的糌粑在肩头点一下代替,以表示吉祥和祝福。据说在过去,有的西藏妇女在祭神时,头上也会缠一撮白羊毛表示恭敬。过去用鞭刑惩罚犯人时,只要在受刑人屁股上放上哈达,就表示要替他说情,请鞭下留人。

在新年或喜庆的日子里,西藏人的酒水容器要用白羊毛缠绕;当作贺礼的整羊肚子里要塞满白羊毛,羊腿贺礼要缠白羊毛;屋顶的经幡上要缠白羊毛,房梁要用白色糌粑点上图案,墙上要用白颜色写吉祥文字和符号,就连房子也要用白色重新粉刷一新。

当地人告诉我们,西藏人过年时家人或宾客出门,要按男左女右在肩膀上点白糌粑,表示一路平安。人们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当一个人八十高寿的时候,才要穿上白色的衣袍庆贺一下。

在西藏,迎接新娘时,要给新娘披上白色的毡子表示祝福;拜师时,要给师傅送上一块白色的丝织品;有人家里生了男孩,一定要在门口墙头放上一块白色的石头,表示吉祥。

是的,在西藏,石头有着非同寻常的涵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块石头其实也一样。沉默亿万年的石头,是人和神灵对话的最好媒介。

石刻是西藏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灵语言。传说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前,曾在河里沐浴,看到光芒反射到一块石头上,呈现出六字真言,从此定都。这种源于灵石崇拜的风俗,形成了西藏的“玛尼石、玛尼堆”文化,即到处都能看到写有六字真言或画有佛像图案的石头或石头堆。

有人说,到处可见的玛尼石,是荒凉高原给路过的人以安慰和支持。通过石头的语言,赋予无处不在的石头以人格,人与雄伟荒凉的大自然交谈沟通,把人的信息传递到未知的自然那里。

在西藏,人们认为周围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灵魂的,包括山、林、石头和日常用品。人们往往把自己的命运和它们相连,认为对其他生命的善意就是为自己积德。如此,我们就能理解仓央嘉措对一块石头的钟爱。一块随身的石头,也许是最好的积德对象,因为石头会记得每个善念,对着这块石头,人可以随时观想、寄托自己对于所爱之人的喜欢和怀念。

西藏的历史是与群山相依相伴的历史,人们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是老人们讲的山的传说,唱得最多的是山歌,走得最长的是转山的路。在每个西藏人心中,山是活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就像家里的一个长辈,梦中的一位恋人,心中的一个偶像。山与人的界限,是分不清的。据说曾有登山队问当地人有没有上过珠峰,当地人不解地问:“登上去干什么?”

西藏人相信,在神山的属相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十三圈的功德。所以,在这些年份,会有一些行动不便或体力不支的人,委托别人替他们转山。委托的办法很有意思,就是在路上拣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交给委托人,让他或她把石头当作信物带着一起转山,这样就如同自己转了神山一样。当然,在转交石头前,要把石头握在手心,放在额头深深祈祷。

在西藏,石头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除夕的时候,孩子们会按照大人的吩咐,拣9个小石头放在门口,这代表9个尼姑。每个石头面前放上石子,这代表石碗。这些被尊称为尼姑的石头,是当晚家家户户最尊贵的客人,过年的饭做好后,第一个要端给她们。但是随后,人们要用捣火棍把石头一一掀翻,嘴里还要祈祷:请尼姑们回家吧,大人们都要一本正经地做,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

在念青唐古拉山下,我们看到草地上到处是一个个的小石堆。藏族司机云丹告诉我们,那是灵魂离开肉体后暂时的家。他说:“人死后灵魂如果没有地方去,会祸害家人,这样的石堆可以使灵魂在转世前暂时寄居。”西藏人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堆一个石堆,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方便灵魂就近安家。

原来,石头上可以寄住逝去亲人的灵魂,而逝去的亲人,会赋予石头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生命。

我们还得知,西藏人相信一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甚至所有念头都会被记录下来,人每做一件善事或者有一个善念,就相当于在天平一端放一块白石头;每做一件恶事或心生一个恶意,就相当于在天平另一端放一块黑石头。白石头多,人死后直接进入天道或继续往生为人;黑石头多,人死后就会被直接打入恶道,进入地狱或者成为饿鬼、牲畜。

西藏有的地区还有这样的习俗:村里有人去世,在尸体去往天葬台的路上,在凡是要经过的人家门前,主人都要在门楣和两旁门框上贴一些牛粪,在牛粪上嵌几块小白石头,他们相信这样可以防止死者的灵魂进入家中。

农民春播举行开犁仪式,也要在地里安放白石头,他们认为白色的石头有威慑能力,能驱魔吓鬼,放在田地里不但能抵御冰雹等自然灾害,还能保佑庄稼丰产丰收。由于有特殊含义,这种白色石头在有的地方被称为“地龙妈妈”,或“金子石妈妈”,这也反映了当地人把白石头当作地龙化身(土地神)或金子化身的观念,体现了西藏人对白石头的敬畏和崇拜。

在过去,无论贫富,每个男人都要在右耳垂带一小块绿松石表示斯文高雅;结婚时,男方要送给新娘一块绿松石作为定情物,表示占有。常人看石,最先想到的是值不值钱,而真正爱的人只问自己喜不喜欢。对自己真正喜欢和真正打动自己的石头,那它就是另外一个生命,或者另外一个自己,是和自己惺惺相惜的终身伴侣。

信仰的虔诚带来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在电影《入殓师》里,“父亲”的台词打动了不知多少人:在很久以前,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会找跟自己心情一样的石头,然后赠予对方。收到的一方会在石头里得到感触,然后去了解对方的心。例如光滑的石头,就能想象他平静的心。凹凸不平的石头就代表担心对方……在电影的结尾,被误解的父亲临死前手里紧紧握着的,正是儿子小时候送给他的一块石头。

一块石头,也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又可以是最离不开的。信仰可以赋予石头生命——只要有人的地方,石头就被雕成大大小小的佛像。藏传佛教更是把石头视作有灵性的东西。我们认识到,一块石头,白色的石头,能带给人多大程度的心灵平静和愉悦。

也许,心性不是只有人才有,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体悟心性,就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老子从水体悟到做人,而每个人对于一块白色石头的体悟,也会有所不同吧。但是,就像我们在西藏所学到的那样,对着一块石头,一个人看到的其实正是自己最真实的本心。

5、 扎西尼玛:什么引领着我的精神世界

在过去的三年里,有个人一直在路上,风里雨里,酷暑寒冬,他都带领着一帮人沿着仓央嘉措的足迹,捡拾仓央嘉措曾经钟爱的白色的石头。这个人就是扎西尼玛。

在201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和他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问:说说你对这种石头的看法吧。

扎西尼玛:首先是有缘人才能得到这种石头,这种缘分的基础就是热爱。

问:你第一眼看这个石头是什么感觉?

扎西尼玛:那是一种很神圣的感觉。我们走了很多路,到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我发现只有在特殊的位置才能有这种石头。找这种石头,更重要的是要靠一种感觉,也许是我和这个石头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吧。一开始我们请了一些工人,没有一个工人能在三个月内学会认识这种石头,他们辨认不了,最后整来了一大堆没用的。后来,我就和工人们讲这种石头特殊的韵味,教他们怎么欣赏和喜欢,后来慢慢地他们才有所感悟。如果一开始就对这种石头的内涵和意义不清楚,没有更深的理解,就不会有这种神圣的感觉。

问:听说在庙附近会更容易找到。

扎西尼玛:对的,而且确确实实要有缘分才能找到。往往很大的一个地方就只有那么一块。所以,寻找石头的时候,你心中会有一种使命感。

问:你所说的这个石头更深一层的内涵是什么?

扎西尼玛:说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也很简单,那就是从外在到内在,这种石头很洁白,很温润,就像学佛的人一样,身上总会有一种圣洁、沉稳的魅力。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对石头很感兴趣,有所接触,我觉得在所有石头里,只有这种石头让我感觉到一种神圣。我觉得这是佛赐给我的信物,通过这种石头,慢慢地我对佛教和西藏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内心越来越沉静、愉悦。

问:就是说石头成了你精神世界的引路人,指引了你的精神世界?

扎西尼玛:对,对这种石头我不只是停留在欣赏层面,而是通过它来净化我的内心世界。我越来越觉得,寻找和发现这种石头也许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我寻找的是自己的内心,是一种我们还了解不深的传统文化。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以这种石头为载体,感觉和传递我所说的这种心灵的东西。

问:你怎么比喻你所找的石头的价值?

扎西尼玛:对不了解和不珍惜的人来说,它可能一文不值,但是对真正喜欢和理解的人来说,它又是无价的。我觉得它就像西藏人日常用的酥油灯一样,是我在浮躁的现代社会的黑暗中,能够看到的一点点光明。

问:就像心灵灯塔一样?

扎西尼玛:是啊,我和你讲,哪怕是在一片再荒凉的土地,只要发现了一块这样的石头,你就会有一种要留下的感觉,你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就会觉得很亲切。

问:说说这里面的辛苦吧。

扎西尼玛:要说辛苦啊,我已经开坏了两台车了,有一次还掉到了沟里。那次下雨路滑,车忽然就失去了方向,但是说来也奇怪,十几米的深沟掉下去,人一点事都没有。当时车里面一共坐了4个人,都没事,连点伤都没有,真的是非常神奇。

还有一次,眼看着还有40公里就到可以吃住的地方了,可是车忽然坏了,一动不动。那时候天又黑了,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们身上也没有吃的了,本来想着再忍耐一下,马上就到地方了。结果没办法,只好在那等,我们足足在风雨里等了3个小时,终于来了一辆车。那个司机真的是非常好心,我们还没拦车他就自动停下了,主动问我们怎么回事。我说车坏了,他就说要不把我们的车吊到他们的车上,他的是个带吊车的大车。就这样,他把我们带了40公里,终于回到了我们住的地方。

问:这个车好像是专门去救你们一样。

扎西尼玛:是啊,那么长时间就去了那么一辆车,而且他还带着可以把我们的车吊到他车上的工具,我觉得冥冥之中真的是有一种运气。还有,我说的那次掉到沟里,车里面的人都迷迷糊糊的,大家一睁开眼睛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很惊讶怎么会在这里。

问:当时你开车,只有你知道怎么掉下去的?

扎西尼玛:我是知道的,当时心里急死了,刹车也不好用,方向也没有了。那时我们忙了一天往回赶,车后面带的石头太重了,可能是把车压(翘)起来了。不过,当时我真是感觉有种力量在保佑我们。当然那辆车也已经报废了。有时候在沙漠里找石头,到了夏天就特别热,地面反光特别强烈,当然会很辛苦。但是,你不知道我们每次找到石头后有多么高兴!我真的觉得,冥冥之中一种使命感在里面。

问:你们这么辛苦,每次收获能有多少?

扎西尼玛:我们经常一出去就是十几天、将近二十天,每次收获都不等,走远了收获多一些。我们最远走到过玉树方向,收获了几百公斤的原料。

问:那这种石头没有矿么?

扎西尼玛:没有。我早就觉得这真的是很神奇。有时我也在想,这个石头为什么分布得这么广?石头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找到矿带就能找到好料,这个石头是要靠你人去捡的。

问:那这种石头,就像游方的僧人一样?

扎西尼玛:对,非常像。看似万物无常,但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而且一般庙周围会比较多,十公里范围内肯定有,特别是在青海境内,沿途路边都会有。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地方,看到了一块灰色皮子的石头,被那些工人踢来踢去,我一看就说,这块一定不错,结果用锤子敲开了一个边,一看,雪白雪白的。但是说来也怪,工人们谁都看不到,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哎,说起来辛苦,但是心里面还是很喜悦的。

问:是什么喜悦呢?找到宝贝的喜悦?

扎西尼玛:不是的,是一种发现的喜悦,是从平凡中发现了不平凡的那种成就感。

问:你很厉害,能透过表皮看到里面的本质。

扎西尼玛:这我不敢这么说,但是总之,如果这个石头是一个人的话,这么专心地寻找了这么几年,我确实能感觉到它内心的一些东西。我越来越觉得,为什么仓央嘉措看到这种石头后会觉得震撼,想起来他的母亲,后来终生不离不弃,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石头确实是一种类似灵魂的东西吧。

问:那好看石头有很多啊,为什么偏偏这种石头你觉得有灵魂呢?

扎西尼玛:还是因为它能给人一种神圣感。当然,这也和个人喜好有关。当你非常喜欢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赋予了它人格和生命,给了它灵魂。石头也可以是灵魂的载体嘛。所以,如果说很多人都能像我一样喜欢这个石头,那么他们就都能和它心灵相通,那它的意义就更深远了。人给一块石头赋予生命之后,石头就会有一种灵性在里面,就像《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一样。

同类推荐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热门推荐
  • 控诉

    控诉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本书于1937年11月由烽火社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你逃不开的

    你逃不开的

    滴答,滴答...潮湿阴冷的地牢里,一名瘦弱的男子备用铁链拴在墙壁上,身着单衣,龙邪御记得他最怕冷了,但是,他为什么要背叛他!他对他那么好。“苏子枫,为什么,难道我对你不好吗?你为什么要离开我!”“龙邪御,不是我背叛,是你疑心太重。。。”那男子说一次话就好像增进死亡时间“那一夜,是蓝凤凰陷害我,只可惜啊,你。。。。咳咳”砰!地牢的门被撞开“枫儿!”为首的男子大喊一声,“喂!你们给我滚,现在,我和他有事要说。”龙邪御皱眉怒道“御,你知道,小时候,救你的人是谁吗?。。。。。”
  • 白衣梦想

    白衣梦想

    让你的孩子踢球吧,他将成为你的骄傲——林振东
  • 都市异界王

    都市异界王

    异界火王命数不断减少,为寻生路,来地球一游。
  • 梦幻召唤之书

    梦幻召唤之书

    李尘携带一卷神秘书册穿越到一方陌生的世界。他发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通过心灵为桥梁,神秘书册为媒介可以构建一方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梦!将梦幻西游的场景摆放到梦境中,长安、建邺、江南野外、北俱芦洲……现实中人的精神进入梦境,人就是玩家,他便是GM。“梦里的一切全部由我做主!”李尘端坐在最高王座上俯瞰而下,众玩家脑海中出现一道提示:“开辟副本:征服新世界!”大唐官府、化生寺、五庄观,一个个风华绝茂的弟子从梦境中跳跃而出,气势汹汹开始对现实世界进行攻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星界尊

    九星界尊

    立于苍天之上,手握日月星辰,凝星辰碎神魂,唯有九星界尊
  • 惊夜之晓

    惊夜之晓

    “那些逆天者们,都已经被天埋葬了。那些逆命者们,也被命运的轮盘碾碎了。死亡,就是逆乱者的归宿!”
  • 诸天大征伐

    诸天大征伐

    飞檐走壁、仗剑红尘、笑傲江湖,这是武侠的梦;练气修神、御剑飞行、长生不老,这是仙侠的梦;拳破长空、脚碎大地、热血斗战,这是斗气的梦;矮人精灵、天使恶魔、神魔圣战,这是魔法的梦;飞天机甲、行星武器、星际战争,这是科技的梦……有幸得到大机缘,穿越在诸天世界之中,黄乾阳是选择广开水晶宫,还是努力修炼早日成为仙中之仙、神中之神,亦或者是魔中之魔?
  • 我爱你我的竹马王子

    我爱你我的竹马王子

    (虽然书名不怎么吸引,可是内容会很精彩的,求支持求收藏,求评论,求打分。)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他,对任何事都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除了她!她有点天真,她很善良,是那种傻傻的天真、傻傻的善良,对任何人都很好。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渐渐的她对他的好,变成了另外一种好,另外一种不同于他人的好。在校园里,他曾经帮她挡住一块从楼上掉下来的玻璃,玻璃砸到他身上碎成无数片,有几片划到了她,她吓坏了。他冷着眸,找到了那“罪魁祸首”。他曾经用了一个暑假,来帮她补习,他只希望她能和他考进一所学校。他只希望她能和他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