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000000025

第25章 扰乱经济(2)

只是,高建明也有自己的原则--做顾问,只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不参与具体的调查。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也一直有些纠结。一方面,自己就出身于江湖草莽,发迹于地下钱庄,现在参与这样的咨询工作,等于在清查他曾经的母行业,着实有点犯堵;另一方面,高建明一直觉得,地下钱庄并不是一无是处,虽然是灰色产业,是利益链条驱使下的民间赚钱行动,可在某种程度上,对民间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解了燃眉之急。但现在面对热钱冲击,他很清楚,这会对整个国家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讲,他又是义不容辞的。

事实上,高建明也一直在关注热钱的动向。在他看来,这次的案例仅仅是热钱进中国的一种途径之一。资本项目下的FDI(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贸易信贷和贷款,都是热钱热衷的流通管道。虽然流入渠道五花八门,但热钱流入的操作,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地下钱庄积极策划、参与甚至亲自运作的身影。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配合下的地下行业为利而动,力量大得惊人,10多亿美元,在他们的热情配合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监管有时让人觉得只是个摆设。

很多人在辞职离开某个公司之后,总还会有意无意之间去关注这家公司的动向。高建明也一样,虽然脱离了以套汇为主的原始地下行业,但他还是时时刻刻在审视着这个行业的一举一动。包括身边的那些老友,很多还在继续着这个行当,所以也能够经常听他们讲述近来的一些情况。比如他从一个证券公司的朋友那边,就听说过热钱过境的雄伟场面。

当时是2006年3月,某经济大国的一家对冲基金找到了他所在的公司,寻求合作。当时国内正值证券公司竞争加剧,除了那些重量级的大公司之外,剩下的小喽啰的日子都不好过。有这样的国际大基金登门造访,还带来发财机会,简直就是福神附体。对方还没提条件,这边就嘴上连说“没问题”,心下暗喜“巴不得”。

结果,这家基金一提要求,证券公司有点傻眼--一个月之内,需要将7亿美元的资金安全入境,并进入到国内近千个股东账户!

见惯了小散户勒紧腰带立户入市的这家小证券公司,哪见过这种级别的投资基金?太有魄力了!

朋友每每回忆起这7亿美元进入股市时的操作,都心有余悸。当时,他们也在考虑,如果按外商投资的办法来操作这笔资金,时间绝对上来不及。最后经过反复设计,他们锁定了贸易渠道(5亿美元)和地下钱庄直接结汇(2亿美元)这两条成本最高、但效率也最高的入境路线。

但是走贸易渠道风险也不小,前提是你1元的东西卖100元,必须保证没人追究才行。而且,要保证资金安全,那么涉及到的5亿美元,就必须通过众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做多笔不同的贸易,来分散操作。因为按照中国的监管制度,只要境外有50万美元以上要进入国内,就会进入到有关部门的监控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走贸易渠道的操作难度也不小。

不过,最终这家证券公司还是创造了一个月让5亿美元通过贸易渠道安全入境的奇迹。为了避开监管,他们将每一单资金都通过不同的单位周转几次。最后朋友还对高建明笑言:在这么大的客户需求面前,我们这小庙根本就不专业,以后啊,我还得求助你这个专业人士。

7亿美元中的2亿美元,不出高建明所料,是通过地下钱庄的运作进入国内的。最快的一笔,据说在3天之内就出现在国内的指定账户,最慢的也在三个星期之内入账。

随后的热钱操作,可算是让高建明的朋友大开眼界了,即使是见过大场面的高建明本人,听了朋友的描述,也暗自心惊。

外方操盘手在资金到位之后,重现了一场壮观的《骇客帝国》场景:电脑同时打开几百个股票账户,所有的买卖数量都设置为自动匹配,然后数字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唰唰变化着。

而且还有一个特没有技术含量的细节:为了分散账户,他们在某市的某个大学里直接租用了几个学生的身份证件开户,这样,股东账户名单,居然出现了1986年出生的“少年英豪”,个个都手持上百万市值的股票,而他们当时年仅21岁!

从朋友口中,高建明迅速判断,7亿美元仅仅是一家对冲基金的热钱,2006年中国股市还没有启动新一轮牛市行情,总体还在被国内机构不断唱空,而且为了挤压股市泡沫,国内机构在有关部门“请喝咖啡”之后,纷纷开始抛售如工商银行等权大盘重股,仓位极低。但这段时间内,股市快速上涨的势头却显得没有一点犹豫,非常雷厉风行。由此可以想到,光靠这7亿美金或者是国内散户的力量,不可能有如此表现。显然,其他国外基金也已经入境中国,而且资金量大得可怕。

再返回到数据分析,当年中国已获批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总投资额仅90.45亿美元(合700亿元人民币),而当时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是2.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仅靠QFII这点儿毛毛雨,根本没能力去拉动大盘上扬。但热钱砸盘的行动就好像事前商量好的,步调出奇一致,在机构们抛出工商银行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减持工商银行,还反其道而行之,略有增持!这说明QFII只是前线炮灰,其背后还有很大数额的境外资金在跟进。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在国内股市至少会游荡着近千亿美元的热钱!

很明显,权重股是他们建仓的主要目标。

他们为什么看多中国股市?

答案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根本不是来中国坐庄个股的,而是来坐庄整个A股的!

4 绑架房地产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其实,说到住,中国人的要求也不比吃喝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所谓的“天”都大,都重要。

看似饥渴的热钱,其实根本就不打无准备的仗,临行时早就无数次进行了关于中国经济形式、发展模式、产业行业漏洞、金融体制的研究。在进入中国之后,他们除了在中国的股市兴风作浪之外,也知道很多中国人为了买房都彻底癫狂了,哭爹喊娘,甚至恨不得把爷爷级的从坟里挖出来凑钱。正是这种所谓的刚需,让他们发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早期一个比较独特的“肛需”:

首先,地方政府为了财政创收,不惜把未来三十年的用地都拿出来盖房子。而银行对此也极为配合,毕竟政府的事儿是公事儿,觉悟一定要跟上。于是,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零首付”按揭的怪事儿。

正是这个“零首付”,极大地触动了一批有头脑的人士,他们或者是银行内部,或者是政府至亲,大家纷纷跑出来,一分钱不用拿就能先住新房;也正是这个“零首付”,才造就了中国第一批身家千万或过亿的炒房客。

那年,上海打工的刘磊遭遇了低谷,相处近6年的女友因为他没有房子而最终选择了房子(和有房的人走了),情绪低落的他,由于心不在焉,公司的项目上又出了差错,老板义无反顾,选择了开除。

生性就有些偏激的刘磊这下真被打击倒了,感情和事业有点彻底崩塌的意思,悲催的小伙子一个人信马由缰,溜达到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一看到盖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越想越窝囊,就准备爬上尚未封顶的楼房,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当他经过装修华丽的售楼处门口时,一个职业售楼女叫住了他,问他是否是来看房的。刘磊更气了,随口而出:“看,看什么看,我像买房的吗?”

售楼女还是一脸笑容:“哎呀,先生,现在正好是零首付活动,买不买的先看看呗,定金都不用呢,看好直接签合同,办理贷款。”

零首付什么意思?

从来没动过买房念头的刘磊一头雾水,脱口就问:“不用先花钱,就能先贷款入住?”

售楼女笑盈盈地点头,伸出玉臂就把他拽进了售楼处。

刘磊也豁出去了,反正都不想活了,就看看到底是什么猫腻。

结果,事情就这么简单,刘磊信手挑了一套三居室,售楼女马上登记注册,留下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电话,告诉他回去等消息,一个星期之内需要配合办理贷款手续。

就这么简单?

没错,买房很简单,简单到没人相信。这年月,买樱桃多尝两颗,人家都会赠送白眼,这种事儿能信吗?

信不信且不说,这一闹,弄得刘磊没心情去死了。

过了三天,售楼女就打来电话,通知办理贷款手续。

就这样,失业中的刘磊贷了18万,买房了,至于什么收入证明等,刘磊根本没参与!

我们反复强调,刘磊性格有些偏激,他知道这18万贷款期是一年,中间不用按月还贷,期满本利全还。但是他始终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姿态,等哪天一死了之,还什么钱呀!

就这样,半年之后,刘磊还没舍得死,结果就拿到了钥匙。反正单身一个人,连装修都免了,简单铺了点地革,弄个破床,就住了进来。

一旦有房了,人的心态就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半年中,刘磊没再去琢磨怎么死,而是开始琢磨如何好好生活。重新振作的他,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开始了有房族的生活。

不过,他心里还是始终在打鼓,贷款期限到了之后,怎么还钱?

再一想,反正自己没花一分钱,还不了的话,大不了银行收走了事。于是,心下也就释然了。

然而,房子住了大半年,住出感情了。到了还款期,刘磊反倒更加执著,根本就没打算放弃房子。于是,爹妈、亲戚、朋友等地方,洒了刘磊一路汗水,到处借钱!

这天找到一个银行工作的同学,谈起了凑钱还款的事儿。没想到银行同学却给了他一个诡秘的微笑。接着就给他出主意:其实贷款不用还,有更好的方法。

刘磊根本不信,一脸不高兴,你不愿意借给我钱,也不能用这种借口啊,贷款不还,银行可是六亲不认,要收房的。

银行同学还是笑:“你这房不是零首付吗?”

刘磊说:“是啊!”

“你这样,让你父母也办个零首付贷款,以两倍的价格买你的房子,期限也是一年,不用按月还贷……”

“什么?两倍的贷款,那就是两倍的利息!你这坑爹呢?”刘磊有些急眼。

银行同学还是不紧不慢:“兄弟,害不了。你父母到时可以不还款呀。”

“那房子还不是被收回去了……啊,天哪,不对,你是说,银行把贷款转移到我父母那里,我卖房的36万,扣除我贷款的18万以及利息等,还会凭空给我差不多17万,是吗?!”刘磊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嗯,你个猪脑子,才算明白呀!哈哈。”银行同学大笑起来。

就这样,在银行同学这种内部人士的帮助下,刘磊很快完成了转贷父母的手续,自己凭空住了半年,还拿到一笔可观的钱!

感情银行是这么开的,房子是这么买的!

刘磊彻底顿悟,像参透大光明心法一样,心里说不出的豁亮。就这样,刘磊在其后的一年之中,连续买了3套零首付房子。后来,还真有几个傻得可以所谓投资客要买他的房,刘磊就加价出手了两套。手里剩下的两套(连同转贷给父母的),到了还款的日子,就再次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就这样,他不断地用银行的钱还银行的债,而自己上班、拿钱,什么事情都不耽误。

实际上,刘磊自己还不知道,像他这种有银行关系的,或者是银行内部人士,都这么干,很多人手里都有房子在转,而且买个十套八套的,都不好意思和熟人打招呼!

后来,随着按揭政策的逐步完善,“零首付”完成了打造炒房客神话的历史使命,渐渐淡出了房市舞台。

但是,刘磊曾经在闲暇的时候也独自琢磨这些“童话”故事,有时怎么想怎么不相信,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荒谬又让人欲罢不能的事情呢?我们买房,资金一直在银行那儿转来转去,开发商怎么赚钱呢?

终于有一天,又和银行同学喝上了小酒。当然,这时候刘磊已经是手握百万资产的富人了,喝酒的场所不再是当初的大排档路边摊儿了。

哥俩打开心扉,刘磊一直以来的疑问才得以彻底解开。

原来,很多开发商都是表面风光、现金吃紧。他们一般拿地的时候从来不掏钱,钱都是从银行贷款;而盖房子的钱,则先由建筑承包商垫资。开发商是完全的“空手道”。这里面操作的关键步骤在开盘前,一般楼盘都要搞一个“内部认购”,这实际上就是开发商召集公司的内部员工以及一些经常性“合作”的炒房客,甚至有时候干脆从招聘会上收集众多应聘者的身份证复印件,然后用这些人的名义来买房子,而且依靠过硬的银行关系,全部用按揭贷款来买。而且内部认购时,报给银行的价格要比实际的内部认购价高出30%。

因为,开发商手头没钱,只有通过内部认购,才能先收回一部分现金,用来支付两成首付、拿地和建筑费用等。比如,要想收回1000万,就必须以1300万的房价向银行贷款。这样,银行发放的贷款就是1300万×0.8=1040万;开发商除去拿出一些打通银行关系的好处费之外,就能够拿到1000万。

我们经常听到的开发商囤房,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标准的流程。这一套猴拳玩下来,在开盘之前,实际上开发商就通过内部认购成功盘回盖房子赊欠的投资,而把所有的风险都转交给了银行。

这样,到了开盘之后,开发商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压力。因为他们买地的银行贷款和盖房子的建筑承包商垫资都已经归还。后面的操作,就是开发商自己当炒房客了,一旦有人买,售出价肯定会高于银行贷款价;如果一直没人买,就不断把房子加价转贷,形成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的闭合环路。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由于已经收回了所有成本,所以后面的贷款并不需要每一次都加价30%那么多,只要按照整个房地产的上涨幅度加价就可以了。

这个里面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因为,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楼市上涨幅度低于当年的贷款利息的情况。

在这种买卖双方的循环炒作之下,房产价格上涨,基本上就是铁板钉钉子。什么刚需、什么建筑成本和地价不断上涨是房价飞涨的原因,这些都是扯蛋!其实在这种金融游戏规则之下,房价必须上涨,否则银行那些贷款就是死账。

反观那些有真实住房需求的老百姓,就确实很惨,明明已经超过老百姓的真实购买能力了,还在涨价。因为,在这个金融游戏当中,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百姓的!

对于这样的市场,热钱自然不会坐视。他们摸清了其中的玄机之后,甚至兴奋得夜不能寐。时不我待,人傻、钱多,还不速去?于是,他们便赶快装上钞票直奔中国!

地下钱庄也不想丢面子,一看外国资本来了,当然烟酒糖茶大肆接待,只要我的地盘,路路通畅,只要我能消化得了的汇兑任务,势必完成。于是,大量的资金进入内地之后,和射箭项目差不多,目标都是十环--中国房地产。

但是,他们知道,如果按照原先这种炒房的做法,即使中国在政策上不会有所警觉,他们也只是吃炒房客的残羹冷炙!

于是,打退一盘散沙的炒房客,被提上了操作台。

比如,摩根和高盛就不约而同(没准是约好的呢)来到中国,不约而同开始了买楼行动。

首先,他们锁定区域和目标,用几十亿狂砸,开始了疯狂的收购行动。而且,他们的收购价都比市场正常价格高一些。

同类推荐
  • 一切从改变开始

    一切从改变开始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遗忘了。其实,每个员工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所以每个追求梦想,渴望成功的员工,都应该时刻记住: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然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
  • 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

    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

    讲述员工激励引爆员工潜力的32条策略。企业成功与失败的真正区别,经常在于是否能激发出员工的热情和聪明才智,要做什么才能帮助员工找到彼此共同的奋斗理想,以及如何在企业经历了诸多变化之后,还难维持这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 为爱成交

    为爱成交

    时代在变,有一种职业永远不变,那就是销售。大到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小到人与人之间口口相传的商品购买,每个人都是销售员。国家经济繁荣的体现就是销售成为商品流通的心法内功,至关重要而又化于无形。这样一个国家经济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里,职业销售者又有什么理由做不成交易、拿不到订单、赚不到钱呢?销售者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需求,通过专业的销售秘诀和精妙的语言征服你的客户,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买单?《为爱成交》将为你打开不一样的销售世界,揭秘世界500强成交的核心秘诀!
  • 勤脑的懒蚂蚁

    勤脑的懒蚂蚁

    把握人生的机遇,认识生存的环境,实现美好的理想,这一切不仅仅要靠行动,靠奋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靠思想,靠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懒蚂蚁理论对每一个渴求成长、进步、成熟与成功的人士而言都有重大的启迪价值。《勤脑的懒蚂蚁:中国企业家学理论解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是一套我们真正需要的教科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今天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思想动力,也是一个人创造卓越人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必备素质。做有思想的懒蚂蚁,不仅仅是对企业家的要求,而且也是对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士的人生要求。
  • 京东的秘密

    京东的秘密

    本书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位商界领袖的创业传奇,更完整呈现了一个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经济大时代的画卷。揭开众多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亲历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革,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进刘强东,一起遇见真相。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媳妇儿好像是一个大佬

    我家媳妇儿好像是一个大佬

    “媳妇儿,我有了进入天降秘境的资格,等着待我获得机缘变强实力后,我让你成为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嗯嗯,我等你!不过,我不会告诉你,这天降秘境是我为你专门开的。”“媳妇儿,这七色神花,世间仅此一朵,是我特定为你夺来的,你喜欢吗?”“嗯嗯,喜欢!不过,我不会告诉你,这是我不要了的东西。”“媳妇儿,待我成仙,我便带你去到那浩瀚宇宙星空!”“嗯嗯,我好感动!有此男人,妇复何求,不过我不会告诉,这浩瀚宇宙星空都是我家的。”
  • 仙剑奇侠传之世纪穿越

    仙剑奇侠传之世纪穿越

    本小说是原著情节中加插的一段反穿越的剧情,本剧目含有小部份玄幻寻宝推理情节。主要是描述原著剧情中后期到了男主角李逍遥因接受女娲要其返回到十年前考验的时候出现了时空崩溃现象而反穿越来到了距现今3000年后的新世纪,从而使女主角赵灵儿为恢复让时空崩溃搞乱的过去时代,受女娲所托也来到了现今这个年代找寻李逍遥,期间所发生一系列的恩怨情仇……【由于笔者兼职的关系,小说更新速度有所怠慢,还望各位读者见谅,每章更新速度视每月闲余时间而定,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谢谢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上花开不眠忆海

    陌上花开不眠忆海

    简介:这个故事你信则有,不信则无。在这儿你得不到权利,金钱,美貌。但你可以得到信仰,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邪圣

    无敌邪圣

    通常死过一次的人总是能够创造奇迹。苏然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少年,但他持刀闯乾坤,无论仙神,照杀不误!天若不公,他灭天!地若不厚,他灭地!直到星不暗,月无缺,日普照!
  • 终于终遇

    终于终遇

    七天即将到达终点,活了这些年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想法。就算只剩七天,亦不会改变。唯一的遗憾……
  • 末日之新的秩序

    末日之新的秩序

    末世来临,新的秩序。人类是否能在黑暗中重生。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还是人类的破坏。
  • 洛雨痕

    洛雨痕

    在人妖共存的世界,洛雨拥有使人死而复生的能力,她满怀仇恨报复抛弃母亲的狐王,在一步一步走向报复的同时看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邂逅了许多有个性的朋友与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