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7600000013

第13章 母亲治病用药如金

母亲治病用药如金,经常只给病人一包药,告诉在三个小时内不见效就宣告这药不对症,马上得想别的办法,不能耽误病。她给病人开药连吃三付的时候都少,从来不开大处方。

经常是病人服过一付药后欢天喜地来了说:“见好了,好多了,再吃两付就彻底好了。”母亲这时就拒绝再开药。母亲说,我治病就治三分,扳过势头即可,如果你想病好,从现在起不用吃药,只需要你调节情绪、定时起居、生活规律……我给病人包药时,他们总说:“多给点吧?你瞧你给的这点药,小匙跟掏耳勺似的,还不够洒落的哪。”要不就说:“多给两包吧,中药慢,多吃点。”

有一天母亲看我研磨钙片,问我干什么?我说我要兑在药里增加药量,省得他们说给的药少。母亲说,中药有效与否不在于药量多少、服用时间长短,关键在于对症,对症了,四两拨千斤,立马见效,一点不慢。

即便是病人谁愿意多吃药?有些不好喂药的小孩子,母亲卷个小纸筒装点药,往小孩嘴里轻轻一吹,沾到口腔上,小孩吐都吐不出,就这么一点药,就能见效。

很多时候母亲甚至不用药,对患有胃炎、皮肤病、痛风等症的病人,母亲常常不急于给他们开药,而是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因为这类病往往是精神上的压抑、紧张造成的。当人们用幸福的理由说服自己而身体却做出反抗时,理顺身心比吃药来得重要。

母亲说,什么药也抵不上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药只是帮一下忙,但不能代替人的自身调节,也不要帮完不走跟着添乱,把正气扶起来了,一切自然就向好的方向发展。

按母亲的不吃药、少吃药的原则,目前人们用中药做保健品的做法她肯定是反对的。长期用中药平衡阴阳,废退了人体自身的平衡能力,构建一个虚假的平衡,一旦这一虚假平衡保持不住,呈现出来的就是“中毒”症状。

母亲用药如金绝不是出于“是药三分毒”的观念。我遇到过一位中药药剂师,她说“是药三分毒”,告诫人们不要随便乱服药。她不让人们乱服药是对的,人们现在把中药当成西药一样用是错误的,不辨证就乱吃药,所吃的药就是毒。对症了,便是毒药也不呈毒性。

当我手持公安局开的证明,买毒药回来加工,用毛巾把头部包起来,结果还出现中毒症状,可给危重病人大剂量服用,不仅不出现中毒症状,还起死回生,那么,所谓的毒性哪去了?对健康人是毒的,对病人就不是毒?这用西医的理论就解释不了,可用中医的理论就能。

药是平衡阴阳的,正所谓以药石之偏纠阴阳之偏。对一个阴阳平衡的健康体来说,用上药,打破了阴阳平衡,就出现了中毒症状。可对需要借助药力平衡已失衡的阴阳时,这药就能起到平和的药所起不到的作用,这时你要是就这个病体谈药的毒性就没有意义了。这一方面说明中药绝不可乱服,一方面说明,中药只要对症就无毒。所以,不讲阴阳五行就无法使用中药,而西医想把中药毒性去掉的作法是不能为中医所用的。“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往往就是中药药剂师也讲错。

中医常使用毒药。母亲先后拜过三位师傅,每行医一段时间,她就拜一位名医学习三年。她最后的师傅我小时见过,姓田,我叫他田姥爷。他的诊室里,病人总是满满的。他像一位将军一样,开药如调兵遣将。田姥爷用药“霸气”,巴豆、砒霜是他的常用药,血崩的人他敢给开“破”药,他敢让“十八反”到人肚子里反……田姥爷这一代中医治病是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敢放手、放胆,但到了我母亲这一代中医就谨慎得多。

母亲也用毒药,但所用毒药较之田姥爷就少得多,而较之别的医生则要多。她在大医院当医生时,卫生局批下来的“毒药”,药房不收,说医院不让医生开“毒药”。母亲到卫生局要了“毒药”自己用来配药。医院说母亲无组织、无纪律,让她写检查。对此母亲不理解,检查还是我父亲替她写的。

我估计现在中医院的医生已经没有使用“毒药”的了。毒药的购买也是国家控制的,要由公安局开证明,而现在开证明也没处买了。而毒药占母亲用药的好大一部分,我想象不出母亲如果没有这些毒药还能不能治那么多病,还能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母亲看病的效果好,和她的药好有很大关系,她总是不停地收集和储藏中药。如果她在大医院,使用药房的药是否还有同样的疗效呢?

母亲给过我一块“鹿胎膏”,是猎人打野鹿获得的鹿胎,拿来由母亲熬制的。药制好了,猎人给我母亲留一部分作为酬劳。母亲在治诸如不孕症等妇女病时使用,效果很好。母亲告诉我这药不可多吃,每次只吃黄豆粒大小一块。我有时吃上这么一点,就能感受到药力很大。这一块“鹿胎膏”我吃了好多年。许多年后,当我也想给女儿备块“鹿胎膏”时才发现,我根本不可能弄到货真价实的“鹿胎膏”了,虽然我到养鹿场去买,可吃一大丸进肚也没啥感觉,方知道母亲的药有多么好。

最近我在鹿场又弄到一块“鹿胎膏”,放置常温下几天竟腐烂了。这让我奇怪不已,鹿场人回答我说“鹿胎膏”必须要放到冰箱中保存。

由此,我知道中医为什么衰落了,如果我母亲活到今天,她的疗效也不一定能有当年那么好,因为她没有应手的药可用。现在的医生不可能像我母亲当年那样亲自动手采集、在民间搜集一些中药。我小时常帮母亲把有的药放到酒里,有的药用玻璃纸包好用蜡封上……母亲给人看病之所以那么胸有成竹,那么自信,和她箱里备有这些药不无关系。

第一章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

见过母亲一次大手笔,因为这事与我有关才留心和记住了。

我中学毕业时,当时的形势是我必须得下乡。对时事政治一点不懂的母亲不想让我走,想要我留城,我笑母亲愚昧,痴心妄想。母亲却找到主管官员的干女儿,对她说;“我知道你干妈常年卧病在床,告诉你干爹,我包两个月把他老婆的病治好,条件是给我女儿留城。”那个官员不信母亲能把他老婆的病治好,当即就答应了。母亲手到病除,两个月,让他老婆行走如常。官员大喜过望,不仅给我办了留城,还分配到国有工厂上班。

这次治病,母亲把压箱底的药都拿了出来,还用了一些“霸气”药,所以效果显著。

小时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加之对中医没什么兴趣,更讨厌整天一屋子人,闹哄哄的,我对母亲做的事并不关注。即便是这样,如果母亲出门几日,来的人找不到母亲,就有人拉着我不放,他们倒是不考我脉象,而是详细述说病情,让我给想想办法,任我怎么解释说不会也不行,都说:“龙王爷的儿子还会三把水呢。”没办法,我就给摸摸脉,只是做个简单判断,辨个表里寒热,别给治反了。然后打开母亲的大药箱,里面的药都是母亲开的方,我去抓的药,又由我加工制成,母亲给人看病时,又多是我当药剂师,给人包药,吩咐服用方法,所以大致还是知道每样药治什么病,何况我还背过几部医书,不是一点不懂。

于是,就给人拿了药。母亲回来知道了,并没有过多责备我。如今想来,可能是我没犯大毛病。

母亲死后,病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涌来,推不掉的,我就给拿药,吃不了药的婴儿也都给扎了针。可能是母亲在天之灵阻止我的行医。有一天,我突然想,那仅有几斤重的婴儿,小身体红红白白的,如果迎着阳光举起来,真是半透明的,我那针灸针扎下去,那么深,扎到哪去了?

这么从解剖上一想,想到我的针扎到肝,扎到肾,一下子就怕了。再来婴儿,把襁褓一打开,我心先怯了,手也抖了,说什么也不敢扎了,此后,我就逃避行医了。

母亲死后,我病倒了,人说是伤力,我不知该怎么治,胸腔内疼得像用刀捅的似的,无处逃避。我想,这么猛的病用温和的药肯定不行,可用猛药我这体质也不行。母亲曾告诉过我是桂枝汤体质,终生不适合用川乌、草乌这类药。这时我就想,为什么别人能用的药我却不能用呢?说不定就能出奇制胜治了我的病呢。于是,我给自己开了一个“小柴胡汤”,抓了药,就吃了。

结果糟了,我真的吃错药了,胸腔不疼了,变成实心铁板,想喘口气都难,五脏六腑全板成一块,吃不进东西,透不过气,危在旦夕。这下我只得以毒攻毒了,我又开了一个方子,把母亲告诉我终生不可用之药川乌、草乌都用上了,我觉得非用此类药不能破开。这付药下去,铁板被击碎了,恢复了大刀阔斧式的疼痛,我不敢再轻易用药了。

到省城上学,我到大医院,中西医全看了,全都没办法,用了些药,等于把我犯过的错误再重演一遍,我只得还自己治。我谨慎地每次只开三味药,用茶缸装着,沏上开水,当茶喝。这一喝就是大学四年,病好了一半,另一半就好挺一些了。

那时,有点后悔没好好学中医。

母亲死后,本以为中医与我就再无关系了,可身体与母亲同样先天不足,后天亏损的我,虽经体育锻炼,维持一个表面健康,但生的孩子内质还是弱。在女儿还不能吃中药时,我们是医院里的常客,女儿一年住六七次院是常事。让我恼怒的是,孩子的病总是越治越重。

一次,孩子病得要死了,心衰,打强心剂抢救,儿科主任说孩子能否活命很难说,西医的方法用尽了,孩子奄奄一息。

我急了,告诉医生给孩子输我的血。医生们嘲笑我说:“你的血也不是药,不能治病,没有用!”我坚决要求输,医生只得按我的意思来。我想,我从小得过那么多病,几次从生死边缘上挣扎过来,我的血中,一定有抵抗这些小儿病的抗体,我急于帮助女儿抵抗疾病,我的血是有生命的,不可能不履行我的意愿……孩子病得血管都找不到了,在脖子上的静脉扎了九针才送进去针头,孩子放在桌上,头垂在桌下,哼都不会哼了。

血输进去两个小时后,孩子睁开眼睛找饭吃。

这次的后怕,使我不敢再指望西医,我开始寻找和请教中医,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训练女儿吃中药。我不敢自己给女儿开方,而是多找几个中医,分析、对比他们的方子,选出比较稳妥的,试验着给女儿吃,这使我又一次后悔没有学习中医。

在我给女儿安排防治方案时,我给在外地的舅舅写封信,他也是中医,但我受母亲影响信不过他,我只在信里问他一些常识性问题。不过舅舅回信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孩子这么频繁地患病,闹肺炎,是不是受热了?不要让孩子背部受热。我一下子悟到我让女儿热着了。

北方寒冷,人们都愿意把孩子放置火炕上。我也不例外。但与我不同的是,农村给婴儿铺的是草褥子,而我给女儿铺的是棉褥子。我以为给孩子铺草褥子是落后做法。为了检验两者差异我马上弄来干草做了个褥子,同棉褥子一起放在火炕上做实验。结果是草褥子的散热性和保温性非棉褥子可比。我不由地感慨一些看似落后的事物可能更有科学道理。

此后,女儿身下也铺着草褥子,身体也好起来了。只改变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因素就获得了这么大的转变。

同类推荐
  • 疾病早期信号及预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疾病早期信号及预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何从身体表征诊断身体状况?疾病的早期信号,早知道,早预防。许多疾病都有初期、中期和晚期几个阶段,而且疾病的发生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如果人们能够在疾病萌芽之时就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多半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或者能得到控制。比如额头皱纹突然增加,预示肝脏负担过重;脸色发黄,还常伴有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肝炎;足关节肿大可能预示患有糖尿病、风湿病;面色过于红润,可能患有心脏病;身上黑痣一直在变大,则可能是皮肤癌的前兆等。
  • 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为让每一个生命晚期的人都得到关爱和帮助,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临终关怀事业。本书通过人们对生命尊严的需求的揭示,提出具有指导性的临终关怀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从临终关怀的概念与观念、临终关怀运动与发展、临终关怀模式与机构类型、临终关怀服务特点和内容、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评价、临终关怀护理实践、症状控制、临终患者心理关怀及其家属的忧伤辅导、死亡教育等全面系统阐述了临终关怀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 口腔疾病知识问答

    口腔疾病知识问答

    本书主要介绍各种常见口腔疾病,及其相关预防治疗方式。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养生。
  • 画说千古中医

    画说千古中医

    起死回生,精于切脉,望而知之的扁鹊;精通各科,创制麻沸散,开世界外科手术之先河的华佗;著伤寒金匮,倡辨证论治,世代呼之为经方之祖的张仲景;巍巍堂堂,百代之师,有药王美誉的孙思邈;踏千山尝百草,治方药济万民,成就百万言本草纲目巨著的李时珍……一代代名医辈出。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CN42-1340/R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热门推荐
  • 被遗忘故事

    被遗忘故事

    醒来时发现在墓地里,悄然无息的被请到了一所无人的庄园。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一切的秘密都是什么?
  • EXO之占有欲

    EXO之占有欲

    首次写甜虐文,不怎么会写,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所欠缺,本文有甜有虐,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哪里有不足也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来,不喜勿喷谢谢。
  • 不存在的源魂

    不存在的源魂

    天,人,灵,魔,神五界共存,一场突如其然的外界侵扰,不得已一同对抗。
  • 飞星传恨(少年游系列)

    飞星传恨(少年游系列)

    他是忽然出现的人,他要报复燕洲。当他看着燕洲的兵将,一一在他面前倒下去之时,却幡然醒悟,他是否要背叛自己的国家?而面对这个不顾一切地爱他的女子,他又要如何交代自己的意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朝朝暮暮亦回眸

    朝朝暮暮亦回眸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高铁站台吻你,你陪我走着你曾经走过的街道,你曾经拍过照片的地方,告诉我你在哪些地方遇到的人和事,然后再慢慢地跟你过一辈子。
  • 等待发生

    等待发生

    原本有大好前程的IT界白领女生,既迷恋山川河海,又沉醉日夜厨房,不甘于“标准化”的人生,毅然摆脱各种世俗桎梏,立志靠自学成为绘本作家。身处浮躁的大环境,退后一步是安逸,往前一步是混沌。她游历,挑战、学习、回归、内省、行动,在种种好与坏的际遇中自渡和他渡,映射出社会、家庭、教育、职场、爱情、亲情、自我在她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看似波折离奇,却皆有因果循环。最后她没有成为绘本作家,却得以看透内心想要什么,与所有和解,找到自在心安的生活方式,也终未辜负他人与自己的等待。谁的人生都不是范本,在漫长岁月中,每个人都在一边迟疑,一边前行。坚持所爱,等待好事发生。
  • 翻天战仙

    翻天战仙

    贪婪,自私。为何仙魂界要有他们来统治。既然不服,唯独一战。战、战、战。以战正身,以战说法。待到战意惊天时,双脚踏仙,两手翻天。讲的是发生在昔日上三界——仙魂界的故事。昔日翻天一族为何沦落,为何昔日上界沦落至此。让我们慢慢来看。
  • 没人比我更懂推理

    没人比我更懂推理

    日常破案,轻松推理。一觉醒来穿越到老哥身体里,继承老哥的侦探事务所。但是老哥的明星女朋友找上门来了,怎么办啊?在线等,不是很急……
  • 爱你于黎明前

    爱你于黎明前

    三世缱绻,却依然无法得一美满结局,究竟是天道不公,还是人世无常?一碗孟婆汤下肚,了却的是前缘,进入的是轮回,可为何?那三世的情终究不得善果?问天,天不知……只道二人于黑暗中相爱,于黎明前消亡……“我爱你,应于黎明前,那黎明前的黑暗,给了我藏起过往污浊的勇气……”“我爱你,于黎明刺破黑暗前的刹那,我愿与你于污浊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