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4300000005

第5章 三门峡:无水的淹没(2)

在时隔十多年后的2004年夏天,我带着在北航上学的女儿,经蒲州遗址,再次来到潼关故城,我们都攀缘下到了冲沟,考察仅存的水关遗址。这里已经完全成了一条“原生态”的河流了,阳光在草叶上跳跃,关门在蓝天下勾出了美丽的弧线。女儿敏捷,爬得比我快,走得比我远。我对她说,从这个角度望望古城水关,完全不同于以往“向前看”的习惯定式,会对我们自身多一分理解和认识。

潼关南街老宅。

原先明清风貌尚存的潼关南街,刚刚“旧城改造”完毕,已经人似物非。10年前我见到的一座过街骑楼,刚刚拆毁,那时拍下的照片是仅存的记忆了。我们沿着古城墙上的马道,登上了潼关西门遗址。北边是滔滔黄河,西望是巍巍华山。而眼前,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从潼关故城北部劈过。更令人扼腕痛惜的是,在古城墙保留较完整的西关内,竟建起了高速公路的蝶形立交桥--残破的更加残破,恢复潼关古城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我没有再去找上次陪我的县委副书记,他或许已经从岗位上退下来了。

现在山海关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而潼关同是“天下第一关”已鲜有人知。如果潼关不曾毁城,如果潼关和西安、秦兵马俑、西岳华山连成了一条旅游热线,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黄河依然,水势浩浩。我在黄河边伫立,狂风扑面,胸中升起一种苍凉无奈的情绪。

潼关遗址内的公路:高速公路大转盘无情地切割着潼关古城--“天下第一关”的修复已不可能。

长河落日,古城变迁,人世沧桑,只有大自然永存。

一首杜甫的诗,潼关便永远活着。

残破的明清古建筑

寻找峡谷与陕州

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被拆毁的县城有5座,其中多数是因虚高的水位线,是被现世的建设热情、大干快上的河“干淹”的。

人们都知道陕西。

陕西省名的由来是什么?

古代“陕”字通“狭”,通“峡”。黄河在中条山和邙山、华山间形成的大峡谷中蜿蜒流过,这里自古以来为中国东部与西部的要隘驿道。陕西即地处黄河峡谷以西。

你可以不爱这穷山恶水,但对这片土地你不能不怀有敬意,你不能有任何轻慢。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三门峡到禹门口,有多少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多少文物古迹。

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人类祖先的居住与生活就与河相伴。公元前2113年,这里就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公元前390年,秦国在这里置陕县,即后来的陕州。

陕州古城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秦、晋、豫三省的交通要道,万高云集。其城址在现在三门峡市区西端三公里处。这座濒临黄河的城池,形势险要,规模很大,景致极佳。古代就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之说。据《陕州志》记载,陕州故城,西汉时修筑,周围十三里一百二十步,东南有城壕,深五丈,西、北两面紧靠黄河,城高十数丈,历史均有修葺。经实地测量,现存遗址与记载相符,其残存的残墙高宽各八米。

据说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受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树下,民感其德,建祠纪念,所以陕州又称“甘棠旧治”。甘棠即豫西黄河边山坡上常见的棠棣。《诗经》中有:“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意思是可不能乱砍伐棠棣树啊,这可是召伯休息的地方。世传召公爱其民而重于德政,曾在棠棣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秉公而断,体恤民情,广施仁政,把这一地区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召公遗爱”的美谈,也流传千古。这真是一幅格调高逸的油画--黄河、甘棠古树与一座城市,真是和谐的组合。

“甘棠旧治”,不再是水利或者文化的简单概念,而是组成民族基因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我们来自何处。

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虢、秦晋之战等,无不见证于陕州古城。这里历代兵事频繁,城池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一直是州郡和县治的所在地。由于地处进出中原的咽喉地带,为兵家必争之地,各个朝代都派能员干将治理。城西是太阳渡,城北是万锦滩,城内有羊角山,还有钟鼓楼、宝轮寺、文庙、禹庙、召公祠、石牌坊,以及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

兀然耸立在黄河之滨的宝轮寺三圣舍利宝塔,是陕州老城东南隅仅存的“标志”。

宝轮寺始建于唐代,原为“三圣舍利宝塔”,据记载藏有佛舍利。现塔为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造,距今已有800多年。此塔平面方形,共13层,高26.7米,外形仿照唐制,内部结构则承袭宋塔的建造方法,是融合唐宋密檐式塔和楼阁式的艺术特点和结构方法,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塔式。塔内有塔心室和砖砌梯道可以登临眺望。宝轮寺塔与蒲州的莺莺塔,同是我国四大回音建筑,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与长江三峡中被三峡工程淹没的古城奉节相仿,陕州也是一座诗城,可以说,是“唐诗之路”的一个起点。

中国古代官员多作家诗人,其文化素质之高、人文精神之盛在世界各国无出其右。当他们踏上通往京城帝都之路时,一扫旅途劳顿,诗情如潮涌流。无论春花还是秋月,无论骑驴还是摆渡,无论愁苦或者喜悦,都能入画为诗。

唐太宗李世民春日游历陕州,迥望原野河川烟霞村树,信笔写下了《陕州咏》。后来韩愈、杜甫、柳公权、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杜牧,以及宋代的司马光、王安石等都先后游三门峡、走栈道、过陕州。唐西台侍郎上官仪、昭容上官婉儿的故居在城东北隅的上官巷。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即写于潼关至陕州间的石壕村。

三门峡大坝水库中,还可以隐约看到黄河峡谷中岛屿的残迹。(1962年)

1960年,三门峡水库大坝蓄水,陕州倾城居民搬迁,古城属于“清库”之列,房屋全面被毁,繁华的市井顿时变成了一片空旷无人之地,唯有狐兔出没。甘棠树自然砍伐殆尽。

近年,想起要搞旅游,记起陕州城其实从未沉入过水底,遗址尚在,于是重新被辟为风景区,修复古塔、石牌坊--来不及拆除的宝轮寺塔,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稀可辨的古城轮廓和残址,展示着一种鲜烈的美,默默地诉说着苦难沧桑。目睹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感极而悲。现代中外水利“大师”们,就没有一点自责与愧悔吗?

人们已习惯于沉默。

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

我想告诉你黄河峡谷中曾有另一种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从西奔来的黄河,至三门峡突然收窄,两岸石壁夹峙,河中石岛屹立,岛上有大禹跃马的清晰蹄印。两石岛把大河水流劈成三支,形成人门、神门和鬼门三个峡谷,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劈出的。黄水奔腾咆哮,冲出峡谷。

迥望四周,还有古栈道、庙宇、碑刻等。黄河南岸为高庙乡,可见过去曾有宏???的古建筑群。

1952年,中国从苏联请来专家综合组,帮助规划黄河治理。遗憾的是苏联专家为水工专家,主要是搞水利工程的,他们擅长修建坚固的水坝,但对整个河流的治理并不擅长。当时,苏联专家随手一指,对随同的中国同行说:“三门峡是个难得的好坝址!”中国水利专家也频频点头认同。

没有人说三门峡是黄河上最壮观的奇景,是最好的旅游景区。除了云集的水利专家,对如此重大的工程考察和论证时,其他学科专家竟无一席之地。“老大哥”不懂中国的历史,不懂中国的文化,不能苛求。难道那些学富五车的中国专家学者也不懂吗?

在三门下游400米处,又有石岛三座,其中一名砥柱石,河水至此,激起巨浪--“中流砥柱”由此而来。是谁,彻底毁灭了我们民族母亲河中的“中流砥柱”?

三门峡景观完全可以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这是又一本大账和小账。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位领导算了这样一笔账:“我是站在国家的利益看这件事的。三门峡从1973年开始发电,已发了300亿的电量、20多亿元的产值,当然国家投入的6亿多早已收回。从对下游的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的功能看,它的价值超过300亿。”

其实账并不难算。不用计算机,有一个算盘即可。

如果三门峡景观与中流砥柱还在,其旅游经济效益,就会超过今天的三门峡工程经济的收益。如三门峡景区一年游客按100万人计算,人均门票100元,一年就是1亿的收入,而且还可以永续利用。

因此,即使建三门峡工程的理由充分,意义重大,决策没有任何失误,水库非建不可,那么为什么对三门峡奇观本身的价值视而不见?为何不能把坝址西移?甚至大坝设计时只要挪开几公里--几千米又能增加多少造价--就能使黄水咆哮过三门的奇景得以保存!

因此,我又不免想起,一些声称“算大账”的人,有战略眼光、向前看的人,无须遮掩,其实还是目光如豆啊。

即使大的项目,伟大的工程,也往往细节决定成败。

永远消失的唐中都

三门峡水库的败笔远不止于此。

让我们溯黄河而上,走得更远一些,去寻找和潼关、陕州同遭浩劫的蒲州古城吧。

这几乎是无人不晓的王之焕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历史上的鹳雀楼建在蒲州城边。一首诗,成就了一个著名诗人。一首诗,定格了一座名楼--这就是蒲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坐标。

在上中学时,便知道横贯山西的“同蒲铁路”。同是大同,晋北的煤都--蒲就是黄河边上的蒲州。但后来,出版的地图上再也找不到蒲州了。

蒲州城是怎样被抹去的?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两位日本学者写的《山西古迹志》上的一段文字:

“蒲州是山西省西南隅的黄河大转弯处发展起来的城市,县名永济。所谓蒲州,是清代以前以此县为中心统辖着邻近五县的府名。这里南距黄河大转弯处约二十公里。在中条山脉北侧,位于中条山脉所构成的盆地的西端。

“进入汾水流域,可以由此窥视平阳和太原。如果想要从北方进据中原,这里也是必须首先要占据的要地。

“黄河和渭水文化是首先进入这里再渐渐北上的。这里被视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有其道理的。传说帝舜以前在这里建都,尧也在这一带活动过。帝舜烧造陶器的所谓‘陶器’和他从事耕作的历山,也从很早以来被认为是在此地。”

1940年,水野清一和日比野丈夫还是年轻的学者,随侵华日军穿过连天的风雪与战火,在日军刺刀的保护下窜至山西考察。1941年元旦那天,抵达蒲州,在枯草丛中隔河窥望了风陵渡与潼关城。滚滚的黄浪永远令这两个日本人畏惧。这片焦黄广阔土地上的村镇、城市和人民是永远不能被征服的。

这两个日本人当年肯定还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侵略战争服务。这从他们对蒲州的战略军事定位就可以看出。

但值得尊敬的是,战败后,他们一直没有中断对带回的大量资料的研究。考察山西17年后,即1956年,《山西古迹志》在日本文部省的资助下在日本出版。

他们为什么能“脱胎”成为名副其实的学者?是执著于中国河东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古迹和文化,还是对当年侵略的反省与回望?

今天,读着这两个日本人写下的文字,我还是深深地、沉重地感慨。《山西古迹志》在日本出版的时候,当时正值三门峡水库进入决策阶段,红笔圈入了潼关、蒲州、朝邑、陕州等沿黄古城。次年4月,三门峡水库正式动工。现在,我寻找与千年古城相关的资料时,还不得不买来这本书。

写到这里,真是百感交集。

盛夏,汽车在河东的原野上疾驰。永济县是以普救寺、《西厢记》、张生、崔莺莺与红娘闻名的地方。普救寺在导游的小册子中被称为“爱情圣地”。此外,还有近年来重建的鹳雀楼。

普救寺、鹳雀楼、蒲津渡和蒲州古城的地理方位,在我的心中早已记得娴熟。当公路边掠过几个大土墩和一大片水湾时,我的眼前顿时一亮,连喊:“停!停!”

我下车大步奔去,果然是蒲州古城址。那一大片水洼即护城河。照相、观察和记录城墙的夯土、高度与宽度。我找到了立在此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州故城”的石碑。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兴趣、关注、知识和执著,与职业和所学的专业无关。今天的我是一个政府官员,不再是技术员和记者,奔波数千里,就是为了求证一段今人毫不感兴趣的真实吗?

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写出来。

蒲州古城遗址:荒草之中,掩埋关中唐中都(蒲州)的辉煌。

蒲州城始建于元魏时期。春秋时属魏,其城濒临黄河,“控据束水,山川会要”,西卫京师,东保三晋,历代为兵家必争。唐代与古都西安、洛阳齐名。唐朝的行政建制中,府是一个特别的概念,即中央直辖政区。唐开元元年,升首都雍州,即今天的西安为京兆府、东都洛阳为河南府。唐开元九年(721年)升河蒲州置河中府。两年后,即开元十一年,升并州置太原府。至此,唐代形成了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太原)和中都(蒲州)的格局,直至安史之乱以后。蒲州的地位极其重要,首任府尹姜师度由皇帝直接任命。著名政治家和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后也曾任蒲州太守。

在古城废墟边青葱的麦田中走着,对照着《山西古迹志》中的照片,我研究蒲州城的型制与规模。据记载,蒲州原有大城和子城,大城周围20里。我认定这个大土城的遗址,应该是位于蒲州城东的子城遗存。

纵目眺望,天地一片寥廓。

唐中都瓮城遗址:蒲州城门,仍在远处注视着世人。

宋代在此设河中府河东郡护国军节度。金末,元军进攻中原,大军压境下,金主完颜迁都蒲州死守。蒙古骑兵攻占了山西的平阳、绛州和陕西渭南后,多次攻打蒲州,展开惨烈的反复争夺。1231年,元太宗亲自率军来攻,金守将因兵力不足,退守城内子城,而元人则建起200尺高的松楼,并挖地道百条,全力进攻。无限辉煌的鹳雀楼就在此时毁于战火。明代,蒲州城重建,但规模小得多,周围约8里。但城内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有七庙、二府、二署、二治、二楼”,有文庙、玄武庙等著名的建筑。

古代,位于河东要津蒲州的文化和商业一样昌盛繁荣,千年不绝。捡一两残碑断片就可资证明。

名重天下的《张黑女墓志》是我临写过多遍的魏碑。此碑为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刻,原石已不知所在,传世仅一原拓孤本。从志文看,出土地点就在蒲坂。北朝的刻石书法,以奇肆雄强、古拙质朴的风格为主调,《张黑女墓志》却是难得的清丽秀美,艺术上融灵秀与古朴为一体。清道光年间,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得《张黑女墓志》于山东济南,爱不释手。清末著名收藏家和书法家为这一拓本一跋再跋,推崇备至。此外,蒲州还出土过唐代大书法家李邕的《李元靖碑》。这些都是书法史上的名篇。

蒲州城西紧临黄河,与陕西的朝邑古城隔黄河相望。

黄河出禹门口后,河床展宽。水流经常摆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即指这里。隔河的朝邑,也有1 4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名河西县,也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隋代长喜宫遗址、唐代金龙高塔等等。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公开课,简单地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上课。它是我国中小学校沿袭了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是教研的一种课型,也是评价业务水平的一个“硬指标”。
  • 进退博弈

    进退博弈

    进退之间方显英雄本色,博弈之道尽现历史风云。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热门推荐
  • 那个说等到十八岁的人

    那个说等到十八岁的人

    在我们无数个擦肩而过的岁月里,或许有那么几次,我们都感觉到了彼此,可是一闪而过之后,我们还是错过了。而我,始终相信,有些人,遇见了,就是一生。
  • 我的世界之修仙mod

    我的世界之修仙mod

    这是哪儿?我手上的这是什么?修仙世界介绍书?我的世界修仙mod?管他呢,想致富先撸树。 什么? 修仙只要制作出真气就可以一直升级? 仙器也是只要有材料就能做出来? 碰一下材料就能有制作方法? 这也太我的世界了吧
  • 终极教父系统

    终极教父系统

    他拥有点金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张卫在电脑页面上按下那个yes的时候,就注定了他不会平凡。“大家都认为你你是这个世上最成功的足球教练之一,这不但是因为你已经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而且你还培养了大量的现象级球员,很多人都称你为足坛教父。喜欢你的人认为你是上帝,不喜欢你的人认为你是魔鬼,可是你怎么看你自己呢?”“孩子!一个还没长大,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渴望的孩子。”“你的意思是赤子之心?”“不!熊孩子而已。”
  • 夫子请赐教

    夫子请赐教

    她是温十香,温太师府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娇蛮任性却也心地善良,不认输,不服气,不听话。调皮捣蛋样样拿手,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打架斗殴酒醉,逃课踢馆全会。他叫百里辞,长安书院里的年轻夫子,勤俭节约,温文尔雅,谈笑间风流倜傥,吟词赋博学多才。心思缜密,腹黑难敌。劣根学子遇上完美夫子,一二较量,三番比文,四回斗武,书院里乱作一堂。刁蛮千金对上一介布衣,五千白银遣之不走,六次上门告发恶行。罚跪下蹲日日不少,诗书礼乐慢慢调教。出师离书院,回首百里辞。教书教礼还教追男人,果真好夫子也!十香道:“夫子,请赐教!”
  • 篮球之召唤千军

    篮球之召唤千军

    一个靠着看守饮水机得到总冠军戒指的落魄球员,意外的获得了可以召唤亡灵上身的能力,称霸驰骋赛场的故事开始了......*************************为了方便兄弟们对这本书提建议,有兴趣的可以加群31703756交流
  • 妃子很忙

    妃子很忙

    “皇上,请用茶。”“……”“皇上,请用膳。”“……”“皇上,您不会说话吗?”“……”“皇上,请问,可不可以不要压着我?”“不。”
  • 种魔传奇

    种魔传奇

    人生一世,凡因果种种、恩怨种种、际遇种种、疑惑种种,皆在于人心与天道。世人每叹天之不公,不若问天之不惑。欲问天道,先明视自身,欲及天道,先及人道。且看种魔之后楚余生,如何出尘入世,面对世间的种种善恶美丑、爱恨情仇、把一颗魔心修入道的轮回。
  • 森离微夏

    森离微夏

    突如其来的灵感,突如起来的故事。短篇小说。
  • 八索九丘

    八索九丘

    自古以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玄门正宗不传之秘。自黄帝升天,五帝辞世,三坟五典绝于世间。八索上乘天命,非天命不入世,又称为承天八索。九丘讲究入世随心,大隐隐于市,大都为大富大贵者。承天八索上应天命,脱离尘俗因此世人少知,然天心莫测,人心难辨,八索有传人不甘脱离人世,出山者常有。更有传人为曹操效命,创摸金一派,恐八索师门追究,大都只传风水之法,不传秘术。因此知承天八法不传之秘者少知又少。而九丘入世随心,传有九策。入世者只求己心,不应天命,不体天心,有功无德,每逢乱世,必受大难,门中秘术,也多有外流。因此九丘创发丘一脉,留下传承为其效命。而我们的故事则是从一个八索少年和九丘传人之间开始的。
  • 灵剑神决

    灵剑神决

    人界,被一种天地混合的光力磁场笼罩着。妖族和神域的力量千百年来无法干涉自然世界。直到东道大帝封印时疏漏的妖魂野心再起,人界的命运因此改变。他,带着灵剑,担负起拯救世界的重任。这一路上,无数次风狂雨落。注定只有孤独的修行者无地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