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9700000025

第25章 人类居住环境(1)

198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贫困与饥饿》报告中推算,危害人身健康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的营养不良人口为3.4亿人,从事体力劳动却得不到足够营养的人为7.3亿人,两者共11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4。

爆炸的人口是人类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人类为了多一块土地,就更多地砍森林、垦草原、填湖海,甚至掠夺式地开采地上、地下各种资源,这种为生存进行的搏斗,能给予人类的只是暂缓的贫困和饥饿,带来的是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失衡,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条件更为恶劣。目前在人口密集的亚洲、经济较发达的欧洲,没有被开发但有开发价值的可耕种土地已经不多了。因为地球1/4是陆地,但其中的高山峡谷、沙漠、沼泽等地是没办法种粮食的。为了生存,人类不顾一切地向自然界索取,掠夺式“开发”比比皆是。

有位记者根据实际所见,讲述了这样的事实,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海在海地登陆时,曾在他的航海日记中这样描述它:“在这个岛上,险峻的山峰连成一片,每一座山看上去都很美,数千种树木覆盖着群山,葱茏挺拔,就像5月的西班牙,有的树上开着花,有的树上结满了果实……”完全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海地的国名就是以当地的民族语言“绿色群山”的意思命名的。而今,昔日哥伦布所称颂的情景已荡然无存,映入眼界的是人口拥挤的城镇,看不到树木的光秃秃荒野。1923年调查时,森林面积还占国土的60%,1980年的调查显示,森林面积只剩下了1.7%。由于森林丧失,土水无法保持,土壤贫瘠化,扩大的土地面积反而65%减产。而且雨季山洪直下,道路农田被淹;旱季则全岛一片干旱。

人类不适当的开发生产,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森林减少等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水与干旱等灾害增多,根据美国海外救灾局统计,全世界20世纪70年代比60年代的各种灾害发生次数就增加了1/3,受灾人数和死亡人数更是成倍增长,尤其干旱的死亡人数,70年代比60年代增长了20多倍,受洪水之灾的人数也增长了3倍,达到近2千万人。而1982—1985年非洲大干旱,一次受灾人数就达3500万,1987年印度干旱、孟加拉洪水之灾受害人数又都远超过70年代的灾害。从受灾人数和死亡人数看,欧美如果是1,则人口众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亚洲则是15。如从受灾死亡人数排,几乎全是发展中国家在前面。

沉重的人口,降低了人类的抗灾力,过度垦殖,使土地退化,一些国家粮食产量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平均亩产也在增加,但是它还是落后于人口的增长。我国国土面积、粮食总产量都与美国相近,但美国是2亿人,我国12亿是它的6倍,人均粮食仅是美国的1/6。人均耕地也从1950年的018公顷到今天的不足0.1公顷。

人口的过度拥挤使城市绿地减少,生活垃圾堆成小山,空气污浊,流行病肆虐,城市缺少基础建设设施、交通阻塞、噪声扰人,人类健康受到威胁。

人们为了在城市争得一席住地,不惜把自己装进层层叠起的钢筋混凝土的笼子里,城市中越来越拥挤的建筑把土地变成了水泥,城市成了“混凝土的森林”,城里人由于生活条件太“文明”,除癌症等发病率远高于农村外,还有“空调病”“微波辐射病”等怪疾病。

地球人口的迅猛增长,加之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使得每人稍增加一点点消耗,数十亿人就是可观数字。近年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对能源、燃料消耗速度更快了,使矿产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据统计,按美国目前消耗的速度计算,世界上很多矿产将要耗尽。如锌只能用半年、铅用4年、石油7年。为了寻找新能源、新技术,又使得原有燃烧产生的废气还没控制,新的电磁辐射、放射污染等又相继出现。过多的人口、迅速扩展的人类活动范围,使得不仅地上地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体也难逃大劫,世界上1/3的淡水被污染。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品种也在惊人的灭绝着,20世纪70年代动物消亡的速度是每天1种,而今已是每小时1种,一天24种了。

“民以食为天”,僧多粥少迫使人们加快向自然界掠夺,甚至“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其结果事与愿违,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恶性循环。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告诫过,“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统治者征服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噪声对于人体的危害

二次大战后,当人们饱受战争创伤、百废待兴的时候,工厂中隆隆的机器声、公路上汽车的鸣叫声、火车汽笛声、人群的喧嚣声……都曾是人们赞颂生产复苏、大地恢复生机的代名词;是人类春天来临的脚步声。

曾几何时,人们的颂扬调子减弱,渐渐被怨气所代替,继而成了人们对环境状况不好,反应最普遍、最激烈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人类劳动或兴奋之后需要休息,睡眠是消除疲劳、休息大脑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过大的声音都使人难以入睡,体弱多病者及老人对噪声更为敏感。当人睡眠不好时,精神难以恢复、工作效率低,长时间这样会出现多梦、失眠、头晕,以致神经衰弱。在高噪声环境工作和生活的人,有一半以上会不同程度地得这种病。诚然,人类离不开声音,但是过大的声音会使人厌烦,妨碍人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声音、各种突然的令人不愉快的声音,都是有害的,我们把这类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虽然没有污染物质,它的传播对环境来说也不积累,声停即止,但它对生物的感觉器官有害。当噪声超过85分贝时,人们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人产生噪声性耳聋,在超过90分贝的环境中长期工作有20%以上会耳聋,95分贝以上近30%得噪声性耳聋。但如果噪声只是瞬间的,危害作用常可恢复。很多实验还表明,现今人类心脏病增多、高血压常见与噪声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心率改变、血压升高有直接关系。噪声还使人的唾液、胃液减少,胃酸降低,一些研究说,吵嚷的工作环境里肠胃溃疡病患者比安静环境工作的人多5倍。喧闹环境会使女性性机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使胎儿致畸、流产率增加。肿瘤专家认为噪声也是使人类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元凶之一。

噪声对动植物也有明显的影响。有人用小白鼠做试验,当噪声达到110分贝时,小白鼠像疯了似的乱撞,噪声再升高小白鼠即死亡。20世纪60年代时,美国F104喷气机作超音速飞行试验,每天飞8次,高度为一万米,6个月后当地农场的1万只鸡被轰轰隆隆声“杀”死了六千只。我国也发生过飞机场相邻农村鸡不下蛋或蛋产很少的情况。高噪声也使牛羊烦躁不安、奶产量减少。

有人还观察植物在高噪声环境下生长缓慢或枯黄。

一般噪声对建筑物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火箭、飞船、超音速飞机发展,噪声对建筑物的影响日渐被人们注意。研究表明强噪声在低频范围内对建筑物有严重影响。超音速飞机在飞行时由于后时刻发出的声音叠加到前时间的声音上,发出的轰轰声就破坏力强。比如1970年德国韦斯特城堡及其附近曾因轰轰声发生过387起建筑物受损事件。美国也对噪声损害建筑物作过统计:在3000起事件中,抹灰开裂占43%,窗损坏占32%,墙开裂占15%。英、法合制的协和号超音速运输机试飞时,航线下的古建筑物发现有震裂受损的情况。噪声还依据其声级大小、频率不同,对仪器设备产生干扰、失效乃至破坏作用。

当今,噪声控制已是世界上各国都很重视的问题了。由于噪声在不同地点、时间里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不同。比如,同一噪声在无人的沙漠就无关系,而在人群则不行;在白天闹市大声说话不突出,而夜间就要受到谴责。所以,人类研究控制噪声以及制定相应的法律,都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控制标准不同。目前,控制噪声标准一般分为听力保护标准、机动车辆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又因各国的发展水平、科技支持状况、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因为标准定得太高,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支持等于虚设。一般说,发达国家噪声控制标准更为严格。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及科技的发展,噪声终会得到有效控制,使之对人及环境少造成或不构成危害。

废气污染

20世纪以来,各种机动车的品种、数量急剧增加,尤其20年代出现汽车以后,它们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夹带了忧患。

机动车的动力来自各种固体或液体燃料,这些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废气,不断随着“车”洒向大气,这种污染已成为一大公害。1970年美国对空气污染物的排出量作了一个估算,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吨数几乎占了一半。

我国也曾对汽车尾气作过测定分析,表明其中CO超标明显,铅和飘尘和致癌物苯并芘类都十分值得注意。据对1978—1980年我国大气污染构成研究,可以看出,在氮氧化物中机动车辆污染占了15%~20%;而美国1970年仅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就占总排放量的40%。这种氮氧化物正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气体。

机动车对大气的污染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它们排出的废气最接近地面,很容易直接被人吸入体内,这种污染游击队最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交通警察,汽车在交通路口受红绿灯的指挥停车怠速时,此时排出的尾气污染最厉害,因此在交通要口污染物浓度高,对交通警察的健康危害最明显。

其次,儿童更易受伤害。机动车废气中的污染物很多,如飘尘、碳氢化物、氮氧化物、铅化物、硫化物等,它们或引起呼吸系统病变、或是致癌病因,特别是铅进入血液导致人机体代谢障碍,损害细胞组织、器官与神经系统。

婴幼儿吸收铅的速度比成年人快10倍,儿童消化道对铅吸收量比成年人高5倍;我国一项调查也表明,同样环境下12岁女学生的血铅水平比女教师高40%~50%。据美国调查,全美目前约有三四百万儿童受到铅污染影响;国外还报道,80%的城市儿童眼病与汽车铅毒废气有关;儿童血铅水平高的智力比血铅水平低的孩子低得多。有的学者发现,当儿童血铅浓度超过36微克时,近一半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大气中的铅还直接影响树、草生长,这也会通过食物链等间接危害人类。

机动车行驶的噪声是当代又一大公害。城市中70%的环境噪声来自交通噪声,它作为随时随地变换大小、种类的游击污染,日益使居住、工作在城乡交通干线邻近的人和牲畜日夜不宁。20世纪70年代北京当时的机动车噪声为全国最高,虽然机动车总数只有日本东京的1/33,可平均噪声级却比东京高10分贝,被称为“噪声城”。近年汽车及各种机动车数倍、数十倍增长,虽然对控制噪声采取了很多措施,交通噪声仍是困扰城市的环境问题之一。

城市热岛现象

地球气候变暖使得夏季更为酷热,而城市最为突出。美国洛杉矶市区年平均温度比周围农村高0.5~1.5℃、纽约市比郊区高1.1℃,德国柏林高1℃,我国济南市夏季气温平均比郊区高3℃,这就使得本来就建筑林立、声音嘈杂、人口拥挤的城市像一个个大蒸笼,让人倍感难受。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的温度由高逐渐降低,以城中人口聚集、工商业的交织地区温度最高的现象,叫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现象的原因最直观的是城市工业、人口集中,生产和生活的热源多;由于建筑物稠密,不利热气流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一个地区;城市里大量的建筑、道路把大自然的土地、绿草都盖住了,甚至一些小溪、湖池也被挤掉了不少,而土地、绿林及水体都远比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更能吸收、储放热量,这样一方面城市中放热多,而人工造成的环境条件又吸热少、还不易流动出去,当然城市的温度就像火上浇油更热火了。

城市热岛现象可以造成局部地区气候异常。过高的气温会使城市上空多云,使人闷热难耐,我国南京、南昌等城市都发生过几十人或几百人死于高温天气的情况,高温还使得一些高温作业工人更为艰苦,甚至难于上岗,不得不停产或减少工时。城市高温多云使雨量较郊区多,而雨水落到水泥建筑或道路上,并起不到滋润大地的作用,而急需降雨的农村却相对减少了水量,对农作物不利。

要解决城市热岛问题,必须从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合理建设做起。城市不宜过大;人口不宜过于集中;建筑物之间应留有足够多的空地,植树绿化,也便于空气流动;适当增加一些娱乐、观赏和给人以宁静的水面积,以调节地区小气候。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建设,城市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30平方米的已不少见,美国华盛顿市人均绿地为45.7平方米,瑞典首都为80.3平方米。北京虽然近些年大力抓了城市绿化,但还只能是良好的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新的城市、乡镇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城市建设也得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市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眼前和未来都要利于人民的生活、健康,以及生产能持续发展。如果过去由于我们对环境问题缺少认识,在城市建设上已做了些傻事,留给了当代和后代很多遗憾;那么,21世纪的主人们,可绝不能把城市建成“水泥森林”了。

放射性污染

自从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以后,当地居民中肿瘤、血癌发病率明显增多,世人也知道了放射性物质这个新名词,开始重视放射性的危害。放射性污染,通常指人类活动排放到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物,使环境的放射性水平高于了天然本底或超过国家标准,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威胁。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世纪真言

    人类学世纪真言

    从1999年开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之下,开辟了一个《人类学学者访谈录》的专栏。经过4年多时间的努力,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访问了20多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人类学工作者,并以翔实长篇幅刊登于专栏中。由于我一直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忠实读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访谈录都浏览阅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行内故事,因此也常常对这些访谈录有先睹为快的感觉。如今,徐教授将这30多篇访谈录汇编出版为《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学者们的“坦言”。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
  •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

    本书从各个方面对化石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介绍,并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可以让青少年对化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一些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的科普知识。
  •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本书从各方面对世界各大沙漠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全面地了解沙漠。
  • 求知文库——发明大家

    求知文库——发明大家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包括了富兰克林,瓦特,斯蒂芬逊等发明家生平以及发明物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澈水更映骄阳

    澈水更映骄阳

    得知哥哥住院,叶明澈火急火燎的冲向医院,却误打误撞闯进了张家嫡子张敬阳的病房。面面相觑下的急中生智使得两条不同层面的平行线错综复杂的交织缠绵,难舍难分。
  • 傲血铁骨之平民特工

    傲血铁骨之平民特工

    我很懒散!我很善良!一次意外我变了!坚毅刚强,不畏艰险!
  • 穿越现代:王爷么么哒

    穿越现代:王爷么么哒

    他是古代英俊有才的潇洒王爷,本想假死来打消皇兄的怀疑,却不想天意弄人被穿越而来的盗墓者带回几千年后的现代。新文私爱999次:腹黑总裁宠悍妻已经开坑,求包养么么哒……她是现代霸气无敌的傲娇女王,遇到古代王爷却不料在这个冰山面瘫怪面前屡屡吃瘪,她不找回场子她的女王气场岂不是会烟消云散。当闷骚遇到傲娇,该是怎样的惊人碰撞?偶然的机会来到现代既不能暴露身份又不能使用古代那逆天的武功,面对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面对怀疑身份的人重重试探,更有古代青梅竹马的重重爱意,而已经心有所属的他该怎么办?
  • 女配是块香饽饽

    女配是块香饽饽

    ———冥七翘着二郎腿,瞥了一眼哭的梨花带雨的女主,“砍了!”某系统一听就给跪了,“别,这是女主,不能砍啊!”———冥七不耐烦的刚想要直接把来人拍晕,然后再砍了。系统正可怜兮兮地抓着她的手。“这不是女主。”冥七冷冷说道。系统捂着帕子哭卿卿,“但这是男主,也不能砍啊啊啊啊”
  • 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零年》回顾了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世界局势所发生的变化。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出现残酷的权力斗争和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战争的结束带来了各地的解放与欢腾,但通过亲历者的眼睛,大范围的无情报复、遍地饥荒和百废待兴的窘境一览无遗。与此同时,欧洲势力重组,俄罗斯与东欧的共产实力壮大,中国发生内战,美军接管日本,东南亚各国从殖民解放转向威权统治,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预示着冷战的开端。
  • 这也能重生

    这也能重生

    不是吧,这也能玩穿越?一苦逼大学生重生成一个纨绔子弟会发生什么?
  • 黑暗宇宙大冒险

    黑暗宇宙大冒险

    坑人的系统,智障的玩法,被坑得体无完肤的狂浪决定一浪到底,引领智障游戏新潮流。
  • 历海狂徒

    历海狂徒

    危险往往和机遇伴生,萧樯在被卷入车祸的瞬间觉醒了体内的宿灵。那两个人告诉萧樯他们叫华佗和项羽。从此几人的故事就开始了。把妹战敌纵横都市,浩瀚如海的历史中,众多强者在现代苏醒,他们和生前的宿敌会发生怎样的碰撞,过去的故事是否又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一切就在《历海狂徒》
  • 昆仑雪满山河寂

    昆仑雪满山河寂

    别怕,我是临渊,你呢?我,我叫荏苒,时光荏苒。初见,他重伤倒在血泊中,怕她害怕,遂安抚性地冲她笑,轻描淡写将话题转移。我人前人后的喊他临渊哥哥,只是害怕他不再是我的临渊哥哥,只可惜,终究留不住。阴谋诡谲,一夕家破,他在尸山血海中拥住她,别怕,一切有我。少女长大,少年也长成了青年,可他是高高在上的尊神之子,而她不过一神族孤女,何德何能?唯与他并肩杀退千军,趟过洪荒风云罢!往事悠悠万载,孰能摒却相思?玉带溪头梧桐丹,当年曲水流觞。神湮之战后,她神魂不周,辗转人间百年,再次相遇,却只能躲在门后泣不成声,人是物非。我忘了忘记你,只能勇敢去寻你。前世今生,她,还能否等到他一句我爱你?
  • 球王戒指

    球王戒指

    神奇的球星训练戒指,开启了温小云的足球之路。超强的球员属性,最齐全的球员技能,全部聚集在这个中国人身上。坐冷板凳?队友不够犀利?这一切都不能成为温小云的绊脚石。从巴西足球丙级联赛一步步走向欧洲冠军联赛、世界杯。本书绝不墨迹、少量言情、不虐主、不装13、该推倒时就推倒!本世纪最好看的足球升级文,尽在《球王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