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8300000019

第19章 延伸阅读(2)

1961年暑假,过度劳累的曾昭抡病倒了,住进北京阜外医院。教育部组织阜外、协和、肿瘤三家医院的著名专家会诊,确诊为淋巴癌,采取化学疗法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武大也派专人赴京照料。这时曾昭抡的夫人——北大西语系教授俞大絪心如刀绞,一方面她竭尽全力为曾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另一方面她千方百计地向病人封锁病情消息。经过几个月精心治疗,再加上他原来的体质不错,终于在1961年元月初出院回到北京大学家中。武汉大学领导要他长住北京疗养,遭到了他的谢绝。这时的曾昭抡开始调整今后的工作安排。

为了培养青年人接替他开出的元素有机化学专业课,他把助手接到北京家中,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手把手地帮助这位助手修改教材,写教案,并亲自听取试讲,直到被他认为满意为止。

为了修改出版《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通论》,曾昭抡请北京大学徐光宪先生为自己讲《结构化学》,认真钻研徐先生的教材,并且还写笔记,作习题。

尽管曾照抡已经精通多门外文,为了工作需要,在疗养期间又请北大日语教师为他开日语课,因为他多少年来总为自己不通日文而感到遗憾。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又过了日语关。

为了提高《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通论》的出版水平,曾昭抡在1962年初回到武大后,在指导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之余,坚持两个多月,听完了数学系张远达教授为学生开的《线性代数》课,课堂笔记记了一厚本。并把每章的习题都做完。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大家树立了楷模。

曾昭抡病后,有人多次劝他调回北京,均被一一回绝。他坚持每年回武大两次,每次三个月左右,这时的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培养年轻人上。他多次讲:“培养年轻人是我当前的重要任务,我现在已经体会到,培养年轻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挑重担,然后再扶他一把”。他把教学的重担让给年轻人,并帮助他们保证教学质量;他在完成《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通论》的正式出版之后,把其它五个分册的修改、补充任务分别要助手们去完成;他委任五个科研组组长去抓科研工作,并定期汇报和商定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他把自己的研究生责成有关助手协助指导,并不时了解论文进展情况;对全室28位教师和教辅人员他一一根据各个人的情况指出提高计划和努力方向,不时书面或口头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还带病为大家上《元素有机结构理论》提高课等。

在曾昭抡的率领下短短几年时间,武汉大学元素有机教研室在科研上拿出一批批成果,1963年暑假,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化学化工年会上,他带领助手们在会上宣读的几篇学术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1963年冬,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有机化学讨论会”上,曾昭抡又带领7个助手参加,论文之多仅次于主办单位。他身患癌症,还在大会上做了“元素有机化学进展”的报告,深受大家的尊重和赞誉。1964年秋,他又发起在武大召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元素有机化学科学讨论会”,到会近百人。他亲自写信,邀请国内许多著名学者参加,共同交流学术思想,检阅科研成果,讨论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元素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时曾昭抡从内心里感到高兴,1963年冬,他个人出钱,两次宴请助手们,欢庆大家的丰硕成果,并十分感慨地说:“我在武大这几年的工作是我一生最满意的一段工作”,“我对武大、对大家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曾昭抡在武大培养的这些助手中,有的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成了大学校长,大多数人都成为教学、科研骨干,他们用自己为社会主义祖国创建的功绩告慰导师曾昭抡在天之灵。1964年,曾昭抡在向领导写的一份思想汇取中说:“我虽年老有病,但精神未衰,自信在党的领导下,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10年、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1967年12月8日,曾昭抡默默离开人世,这位一代英才无子无女,其骨灰被他的远方亲属捧去洒入长江。

曾昭抡在武大将近十年的生涯中,为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振兴武汉大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的治学态度和远见卓识、勇于开拓的英才胆略,永远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曾昭抡与俞大絪

俞大絪,浙江绍兴人,英语语言文学家。1905年生于浙江山阴,幼年在长沙、上海生活。1927年与曾昭抡结婚。193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4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1936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巴黎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回国,任教于重庆大学。1946年赴哈佛大学进修。1948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任教。1950年,任教于燕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于1966年8月25日含冤辞世。

俞大絪对英国语言文学有很高的素养和深入的研究。在1931年曾研究过约翰·曼斯菲尔的作品,1943年又研究英国当代诗歌倾向。从事英国语言文学教学近30年,曾开设过英语选读、英国小说等课程,主要从事高年级英语教学。晚年集中精力编写教材,培养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课,进行个别辅导,耐心指导、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使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她运用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和英国语言文学素养,潜心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英语》第五、六册,受到各方重视和好评。

俞大絪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陈寅恪的表妹。俞大絪在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以饱学擅教闻名。她把守英语基础阶段学习的关口,一方面巩固并加深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又善于引导学生逐步从语言学习过渡到英、美文学(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随笔等不同体裁)的学习。与此同时,俞大絪为北大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制订每个人的进修计划和阅读书单,为他们讲课,组织课堂讨论,个别批改作业,进行辅导、检查。她的热情、认真、细致和严格而又循循善诱的态度和方法,为北大英语专业造就和培养了一只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

曾昭抡和俞大絪结婚40余年,两人一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尽管有时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期分居,但从来都没有影响过二人之间的感情。曾昭抡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俞大絪在上海任职。1958年曾昭抡来到武大,俞大絪一直留在北京。曾昭抡夫妇没有子女,但互相关心的程度有增无减。每年寒暑假曾昭抡从北京回武大,俞大絪每次都替他安排具体生活,体贴入微,包括鞋子若干双,放袜子的箱子,放衬衫的箱子,衣服、大衣挂在什么地方,每天的食谱,服药时间等等均写成卡片,贴在醒目的位置,并交保姆一分,叮嘱再三。特别是曾昭抡1961年患癌症后,俞大絪开始动员他调回北京,曾昭抡十分珍惜自己三年来的辛勤劳动成果,没有同意。从此以后,每次她都送曾昭抡到武大,把生活、休息、服药、定期体检等安排就绪后才回北京。

国防化学奠基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兵是1950年底开始建立的。要建立一个兵种首先,要培养一批干部。作为技术兵种,技术干部与指挥干部同样重要。曾昭抡为兵种首批技术干部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1年初,在现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化学兵学校。那时候,曾昭抡就主讲国防化学的主要课程。后来据他的学生描述:“我们一行就到了他的办公室,一进他屋,就有一个特殊的感觉。身为高级行政首长,办公室内除了柜子内装满了书外,他的办公桌上也堆满了书,有中文的,更有西文的;有政治的,更有技术的,化学的。他本人穿了一套灰里带白的极普通的干部服,毫无架子地起身请我们坐下。当场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印象……”

曾昭抡当时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起爆剂、火药、炸药;(2)防化学(有毒气种类、防护器材、对毒气的化学分析等)。在实验室里,曾昭抡每次都亲自指导做国防化学的实验。他时常教导学生,一定要非常小心,桌面上不能有即使很小量的雷汞残渣,否则干燥后极易引起爆炸。曾昭抡对防化学也很在行。早在解放前,他就翻译出版了一本名为《化学战通论》的书。该书详细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化学战进行的情况,全面讨论了化学武器的技术、防化学的技术、化学战的战术以及对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舆论。在化学兵学校成立初期,此书就被列为教学重要参考书。

曾昭抡不但给学生传授有用的技术,而且在思想作风方面也给众多学子以深刻教育。他对工作的态度十分认真。曾昭抡身居高教部副部长的高位,但却经常带领学生查资料、写讲义、开实验,一丝不苟的实干。代课期间,他经常一早从家中出来,先到高教部,拿了教材,就坐上小车到沙滩来了。据说,这位副部长就在从家到高教部的路上,买了几个烧饼,然后在来沙滩时在小车上吃了,作为早餐,一到化学系就开始上课。他身上老是穿着那套已泛白的灰布制服,脚上老是那双旧皮鞋,有时还是一双布鞋,一点儿没有首长派头。

因为这些缘故,许多同学与曾昭抡有着亲密的师生关系。即使后来他在政治上遭到很不公正的待遇时,许多同学仍然很尊重他。曾昭抡到武汉大学后,尽管在政治上处境很坏,但他仍然以一个科学家与教育家的极大的毅力钻研他爱好的化学,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不久,他主编出版了《元素有机化学》丛书,该书与化学武器与防化学在学说上关系也很大。

缅怀曾昭抡

在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曾昭抡先生百年华诞纪念日,我作为他非嫡系弟子和半路从师的学生,想利用这个机会表达对先师的无限崇敬之心和深深怀念之情。

我一生最信奉的格言有两条:“树高万丈,落叶归根。”这是讲乡情。另一句:“才高八斗,蒙育有师。”这是讲师情的。因此,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在何地,不管是荣升之时,也不管是身处逆境,我永远不会忘记乡情,也永远不会背叛师情。我以下的发言,就是对曾师——一位才华横溢但又是身遭不幸的伟大化学家、教育家的缅怀!

同类推荐
  • 鲁迅影像故事

    鲁迅影像故事

    本书图文互补的阐释了鲁迅生平,包括了自题小像、富土山,鲁迅的一个诨名、鲁迅曾想投靠的人:陈仪、成绩单:中等生鲁迅、鲁迅的笔误一:关于施霖、鲁迅的笔误二:藤野先生、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师从章太炎的二三事、银行家朋友蒋抑卮等。
  •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高追求。且不论曾国藩本人在历史评定上的功过是非,单就其避免空谈而注重实践的处世绝学来讲,这些经典著述是其在亲自实践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验、智慧的总结。曾国藩的独到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热门推荐
  • 流萤逐

    流萤逐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等级划分:萤火、星辰、皓月、灿阳
  • 魔道之破天一剑

    魔道之破天一剑

    大陆分三道,魔,妖,仙道,魔道与仙道速来不呵,千百年来,魔道不断堕落,先到趁机而上,与魔道大战,妖道最次,与仙道联合,一举攻下魔道,从此,世间再无魔道却未曾想到,千年后,一双血红的双眼,一个人的觉醒,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一般,彻底推翻了这个世界……
  • 梦晨

    梦晨

    当他从前世的衣食无忧的贵公子,转身成为今日无权无势、风餐露宿的弃儿想过放弃,可他身上肩负着的是两个人的希望想过退缩,可他不是只拥有一个人的责任,姐姐的那份,他要替她在这世上活出自己的精彩苦过,累过,当他终于要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却没想到,那一朝惊变,他被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是情劫,是命运,亦然,成就了他
  • 机器杀手:绝色冷妃

    机器杀手:绝色冷妃

    【暂时停更】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机器杀手。“腹黑”“狡猾”“无耻”是她的代名词。却因为一场预谋来到一个大陆。以她的冰冷性格应让他人退避三舍,可是这个妖孽是打哪来的,为什么要叫她娘子!还说要帮她暖床?!欢迎跳坑,男强女强情景一:“王爷,王妃把皇上的宠妃婉贵妃的行宫给烧了。”“那就找几个火系魔法师和风系魔法师……再带几桶油,去帮王妃煽风点火,记住,油撒得越多越好!”情景二:“王爷,有人看见王妃去青楼……”“嗯?”没过多久,青楼被夷为平地,某男将某女扛回来,一个翻身将她压在身下,对着她的耳朵吹气道:“娘子,我饿了!”
  • 大毒仙

    大毒仙

    你知道世间最毒的毒是什么吗?告诉你,是欲望!而我用混元大毒经修炼出来的毒,就是欲望之毒!除了欲望之毒,我还能炼出时间之毒,空间之毒,大道之毒,我可以毒翻大罗金仙,毒死混元大罗,所以,我就是那所谓的——大毒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居然当皇帝

    我居然当皇帝

    没想到玩个游戏也能穿越,这皇帝真不是那么好当啊
  • 契约恶魔之书

    契约恶魔之书

    为了保护女友,凌逸与恶魔签订契约,从此,凌逸走上了一条神奇的‘不归路’……
  • 我想是你的糖

    我想是你的糖

    ‘’大哥,你又去哪了?‘’‘’要你管!‘’她是他认了多年的大哥,他是音乐才子,可在她这怎么就……‘’我不想叫你大哥了。‘’‘’~等你站在舞台,我叫你大哥,让你过把瘾。‘’‘’许尚希,你就是个傻子!‘’青梅竹马的恋情什么时候开始,慕非洛自己都不知道,她有什么地方让他着迷。一场只有自己的戏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你眼里的星星只能看我才有,没有人为你鼓掌,那我就做那个为你鼓掌的人。
  • 十二楼

    十二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