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6600000002

第2章 传染病科临床护士基本理论与知识(1)

●知识要求

1.熟练掌握感染、隐性感染、传染性、潜伏期、传染源、传染期概念。

2.掌握传染病基本特征、流行过程环节、流行性、隔离、消毒、检疫知识。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传染病及要求。

●能力要求

1.能根据A系统隔离法与隔离要求安置患者,能正确进行消毒操作。

2.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能进行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3.能对发热、发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

4.能按照传染病区区域划分进行护理管理。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历史上传染病曾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指引下,许多传染病得到控制、减少或消灭,但有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等仍然广泛存在,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新发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也仍将对人类造成危害。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科是传染患者集中的场所。担任传染病护理人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护理措施;二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做到细致、严密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准确配合抢救工作;三是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四是注重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等人群的传染防治知识的宣传;五是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传染病基本概念

●感染●

(一)感染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大多数病原体和人体宿主之间适应性不同,双方斗争的结果也各异,因而产生互不相同的感染谱,亦即传染过程的各种不同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机能。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病原体的侵袭力、毒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四个方面。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酸清除霍乱弧菌),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脊髓灰质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如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

3.病原体携带状态。病原体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如伤寒、菌痢、霍乱、白喉、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为重要的传染源。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于显性或隐性感染之后而分为恢复期与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下或以上,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原携带者。

4.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临床表现,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可暂时潜伏起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结核病、疟疾等。此阶段,病原体一般不排出,这是与病原体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5.显性感染。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一旦出现,容易识别,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

上述五种表现在不同的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体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比例最低,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传染病特征●

(一)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pathogen)所引起,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如甲型肝炎的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HAV),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日本血吸虫的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临床上检出病原体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历史上许多传染病(如霍乱、伤寒)都是先认识其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再认识其病原体的,而且常常需要一个过程。

2.有传染性。传染性(infectivity)是指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各种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无须隔离,而后者有传染性,属于传染病,必须隔离。传染病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这是决定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强度,有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年龄等各种特征。

(1)流行性。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按其强度可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散发性发病(sporadic occurrence)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呈常年发病水平。流行(epidemic)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年常年发病率,而且波及一定的范围,如一个地区、一个省或全国性。大流行(pandemic)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州界。暴发(outbreak)指在短时间(数日,通常为该病的潜伏期内)集中发生大量同一种的传染病,这些病例多由同一传染源或共同的传播途径所引起。

(2)季节性。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季节的影响,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如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夏秋季节,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虫媒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媒介节肢动物活跃季节相一致,如蚊子活动的季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升高。

(3)地方性。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或人们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传染病仅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内发生,这种传染病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多发生于在钉螺容易存在的长江以南地区。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存在这种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人进入此地区就有受感染的可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传染病发病率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特征,也是流行病学特征。

4.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均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属于主动免疫,这种保持性免疫可通过抗体(抗素素、中和抗体等)检测而获知。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也有例外(如流行性感冒)。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但也有例外(如伤寒)。蠕虫病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

(二)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观察期)参阅附录一。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在前驱期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 d。起病急骤者可无此期表现。

(3)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是指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出现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如典型的热型、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肝、脾肿大和脑膜刺激征、黄疸等。本期又可分为症状上升期、极期和缓解期,极易产生并发症。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中,仅少部分转入症状明显期。经症状明显期后,大部分患者随即转入恢复期。

(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如伤寒)或生化改变(如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还未完全清除(如霍乱、痢疾),许多患者的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食欲和体力均逐渐恢复,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

复发与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relapse)。复发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病。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病情加重,体温再次升高,称为再燃(recrudescence)。

2.临床类型。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临床分型对治疗、隔离、护理等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虽然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在病原体及其各种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可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症状体征如发热、皮疹、全身不适、头痛、关节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等表现。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构成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但传染病是否流行还受到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面。

(1)患者。急性患者藉其排泄物或呕吐物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症状多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在不同传染病中不同类型患者其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2)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由于无症状、体征或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发现。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病变。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受感染动物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近年来,我省各大医院的临床营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临床营养科(室)在组织建设、管理、医疗、教学、人才培养、医疗科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服务能力降低,成为医院医疗服务“木桶”中的“短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省卫生厅的委托,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组织省内部分专家编写了《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希望从体制上、工作内容及流程、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人员配备要求及管理、设备仪器、房屋建筑以及质量监督标准等全方位的进行统一规划。
  •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

    本书为医学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读上一篇的有趣的医学科普书。“每月医事”、“医生博客”、“往事”等,其间,据报社编辑、记者反馈,许多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专栏文章也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来,专栏文章积累起来已有百余篇。读者需要就是动力,也是原因,本选题内容便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精选出来的具有科普意义的作品的集结。该书稿主体内容由50个左右小主题组成。每个小题目都是选取自医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非医学专业读者也都知道一些的医药科技发明、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成为一个选题。根据内容特点,书稿分为史海钩沉(事件)、科技的脚步、工具寻踪、另类医史等几部分。
  •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 揭秘血管病

    揭秘血管病

    血管病是当今世界的健康大敌,只有揭开生命的秘密、心灵的秘密、人体的秘密,血管病才会不再神秘了。这是借助血管病这个关注点,一箭四雕地揭开当今人类社会关于生命科学中四大谜团的书。只要人类不改变看眼前、看表面、看利益的自我思维方式,就会被虚假科学钻空子。真正认清生命和心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在那种情况下,血管病将成为无足轻重的简单小事情。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热门推荐
  • 复仇女王的复仇爱恋

    复仇女王的复仇爱恋

    原本是幸福的一家人,却因为父亲的背叛,她们走到了一起。她,冷。她,妖媚。她,活泼。但是当她们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会怎么样呢........
  • 我的爱有点甜

    我的爱有点甜

    酷热的盛夏在紧张、忙碌而又充满高三学子们奋斗的汗水中挥洒而来,从校门口到高三教学楼的那道植满梧桐树的小路上,在炎炎夏日的炙烤下,撒下片片阴凉,送来微微清凉。许憬梦慢慢的走在树下,再次享受着过去的味道,没错,她又再一次回来了。由于高考的分数不够她想报考的专业,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想在自己的青春年华里在再拼一次。告别自己昔日的那些向着自己梦想奔跑的同学和朋友们,回忆着自己平淡如水的高中三年,这次回校还会在再和往日一样吗?是如过去般平淡?还是如未知般精彩?......
  • 武者时代.

    武者时代.

    步入修者的世界,玄妙的双重奏将林邵峰的信心打击的体无完肤,但他却未曾喊停过,背着伤痕累累的负担,一步步走上终点,去仰望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七情六欲终究摆脱不了他的内心,只是一味的拼搏,保护自己身边的一切、简单的道理,无比坚韧的心!
  • 神探演奏家

    神探演奏家

    一不小心成为神探,命运是预言还是业缘?生命里的交响乐,有你,还是意外?相遇之后是惊喜,留着你给的伤疤,去治愈受伤的世界。爱缘取,取缘有,有缘老死有悲苦恼。破一品无明,证一品法身。不执着,亦不执着于不执着,我谨遵佛的教诲,今生来向你告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记叙日常生活和成长的故事.愿我们都成为梦想中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龙三凤

    一龙三凤

    一百年前大魔神幽都王得到上古奇书《裂天决》,修成裂天决后为求突破飞升一路踏着无数强者的尸骸大杀四方血流成河,直至遇上了武林神话中的人物金灵神尊,双方大战打的山河崩碎,整片山林都不复存在了。此役过后双方都没有再出现过了。多年后一个布衣少年从一片山林中走出谱写着江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