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6200000035

第35章 十五分钟身败名裂(4)

艺人的功能就是为大众提供幻想的投射。麦当娜在全球的所向无敌,是因她一直带领大众的欲望而并非屈服在别人的欲望肚脐眼下。说她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好,是深谙欲望规条亦未尝不可——她明知“女孩”会有她的“有效日期”,但“女人”可以不断“重生”。“女人”的无边力量在于“性”可以让她变成魔术师,使男人被她的千变万化所迷倒,“女孩”却只能是城堡中等待被拯救的公主,永远要以弱者一面示人。阿娇的“悲哀”是一出道便被塑造成“被动”的欲望投射角色,如今这角色的外衣一被拿下,即使廿七岁的女性无论如何也不该被认为不能有自己的性/情欲,但碍于香港人习惯了没有成年人与青年,又没有青年与儿童之分的文化(电视是其中一例),可怜的一个女人,却仍要像做错事的小女孩般向校长、校董和家长会认错。愚昧之最,是有教育界和家长大声疾呼因阿娇的“失贞”和“道歉”太“虚伪”而令教育下一代更艰困——这些“善良”的受害者们,难道半点也没想过“偶像”和“明星”的真正用途不是“宣教”,却是“宣淫”?“淫”者,是服务大众在平凡和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各种性幻想。如果不是有着这个巨大任务,艺人为何都要有着“性感”的条件?以TWINS这个组合为例,由当年出道的形象(纯洁),到后来的“扮大人”(《女人味》的MV你记得吗?),没有一样不是售卖“纯洁”的性感和诱惑。阿娇当然可以站出来大剌剌说“我的私生活被你们拿来消费我可以不追究,但你们也不要逼我说出‘我有眼无珠,我冇面目见江东父老,我错了!’”,但基于现实环境不容许,她的“我以前很天真,很傻”即使有点交差,但只要我们都明白潜台词是什么,它还是可以被体谅的。

只是为人师为人父母者一把年纪还把人生与社会看得那么表面——不懂思考问题之余,还将责任全都推到他人头上才是真的可怕。陈冠希照片风波的确如车港作家健吾所说的“战线太多,也不知道先说哪件事好了”,但我看反映最清楚的事情不多不少,不折不扣只有一件:我们就是陷于“洞穴之困”之中。一群被锁链锁在山洞中的人,对着墙上被火把投射的树、山说三道四,就是没有人敢挣脱捆绑走出山洞,看看真实的风景。当有人走了出去,他或她便成为“叛徒”。惩罚“叛徒”或异类容易,把自己陷于无底的抑压深渊,才是浩劫之“源头”,历史中的抓女巫和异族清洗,有哪一次不是由“为了大众”而开始的?

照片只是投射物,即使它们这次不出现,总有一日我们还是要面对被困在怎样的洞穴里,有着怎样的封闭心灵,和由此衍生的惶惑、恐惧。

2008年2月13日、2月15日

陈冠希作为比喻的A TO Z

A IS FOR ANGEL/ADULT/APOLOGIZE

天使是来自西方的观念。他是男性的使者。人们把天使转化成女性,本身已具有“性”意味,就像肥皂泡出现在洗碗盘中与音乐影带里是两回事,一个的产生是基于化学反应,另一个是借化学反应的视觉来比喻容易破灭的美丽。

虽说阿娇的“天使(纯洁)”形象在陈冠希照片风暴中被彻底粉碎,但若从“天使”为何由男变女的本质问题上来看,“她”的角色其实就是一个“性使者”——在出道歌曲《明爱暗恋补习社》中阿娇已穿上泳衣。撇开阿娇是个成年人,今次事件容或令人发现“天使”也有性生活,但既然“天使”只是一个角色,扮演她的演员私下有着正常人的生活,既然如此,她哪里有错,为何因此要向大众道歉?

抑或,大众是想以要求阿娇之名上演一出公审戏,又名《特区十大酷刑》?

B IS FOR BLOWJOB(KJ)

BLOW JOB是今次事件的第一主角。在陈冠希面前,“淑女”也会变成大众从未见过有此神态的另一个人。当陈为对手BLOW时,镜头下的“天使”与平日模样又是大不一样。两者都巩固了男性的优越感。但更触动大众神经的,应是前者——它一直被认为是取悦男性的“手段”,因为它是“肮脏”的,加上镜头前“甘之如饴”的都是知名女艺人,大众——不论男女——的心理难免不会又爱又恨,又妒又羡。陈冠希选择记录这种性行为,谁说不是出于追求心理满足多于肉体满足。

C IS FOR CECELIA/CONSUMPTION/CONSPIRACY

张柏芝的罗曼史将来不难成为回忆录、畅销书、电影、电视剧。所以找她拍电视剧《周璇》是注定失败——在命途多舛的金嗓子之前,张只有更larger than life。在这方面,她与谢霆锋确是“地设一双”,分别只在一个是后天培养,一个是生下来便要成为“名人/艺人”。

张在照片风波中没有“破坏(个人)形象”的问题,只有“(伦理)角色冲突”的矛盾——丈夫是圈内人,自己又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自由”已经不属于她了。所以传媒对张的消费,一直指向(捣碎)她的“家庭”。

是“策略”,也是“阴谋”。

D IS FOR DESPERATE/DESIRE

DESPERATE HOUSEWIVES一直没有最佳中文译名,因为DESPERATE是种只能意会,不能直译的状态。不是完全没有,广东话的“猴擒”、“擒青”便能传神地道出我们的饥饿。

陈冠希照片事件是一次“香港人有多DESPERATE”的鲜活写照。DESPERATE FOR的,也就是极度心痒难熬和饥渴的,是这边厢很想得到——否则不会演变成照片没有“源头”—但又不屑不齿相中所见事物;很想跟人讨论交流,但又要先表明道德立场;很想事件有更重口味的发展,但又不愿反问自己为何有此倾向;很想有人为事件付出巨大代价,但又不认为自己的消费态度也会有代价;很想很想得到很多,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想和最想要什么。

Desperation的源头,正是搅不懂“想”和“要”。原来陈冠希比我们更清楚什么是他的“想”和“要”。

E IS FOR EDISON/EGO/ENVY

如果那个人不是陈冠希,谁会更有“资格”与一众疑似或涉嫌与案有关的女星拉上“性”关系?说到涉嫌,现在是任何女星都有可能,因为陈冠希有条件令不可能成为可能。说真的,我倒想知道陈的同辈艺人怎么想——假设男性的天性之一是“竞争”。尽管在事件未发生前,他的一言一行均已是引发妒忌的火种——“赚够两千万美金便退休,现时已距离不远”云云。陈冠希某种程度上是集《鹿鼎记》的康熙与韦小宝于一身。他既是CEO,又是街头小子,的确会叫还未找到自己的年轻男性“晕眩”。“晕眩”源于失去方向感,陈冠希之所以激怒很多男性,是因为这些照片令他们相信没有事物不可能,但一照镜子,又要承认因为条件不及陈冠希,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作为这次事件的受害人之一,陈却被视为罪魁祸首,说到底可能还是与他的条件给很多人带来了身份焦虑和自卑感有莫大关系。

F IS FOR FETISHISM/FRIENDSHIP

照片是“物件”。又因为被拍摄的对象(物)经过“构图”会给观者带来欲望(与满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镜头来透视一个人的灵与欲。

由手机附带摄录功能,到每个部落格上都少不了照片浏览,充分说明这是个“物”比“人”重要的时代。聆听不再比观看重要。而“观看”作为感官之一,确是更能令我们掌握生命的“价值”:说话不可能被量化,但食物、风景,统统都可以。由此可知,“经验”已失去了被心领神会的意义,它(们)就是要经历首先被“物质化”,再加以炫耀,继而才能所谓“分享”——其实是害怕“口讲无凭”。

每个人都要手执保障自己/证明自己的TOKEN(筹码)才能自觉存在,彼此友谊(以及其联结)如是也由恋物来维系。

G IS FOR GILLIAN/GUILTY/GIRL

香港文化并不鼓励“女孩”变成“女人”。一听到别人尊称她为“女人”,大多数廿岁以上的香港女性均会流露出闻到异味,或踩到异物的神态。早上几年,可能还附送一声“啋”。“女孩”与“女人”之差,在处女膜。

香港女性一方面甚少受离家文化影响——不像台湾、大陆,为了求学、工作,女性一样要离乡背井,独立便是第一步。虽说那不代表就是“精神独立”,起码被一般人认为需要照顾的性别也要面对独立生活。香港女孩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不让她们替自己负责,却是一味鼓吹等待幸福——终生被“爱”你的男人保护。而换取“幸福”的代价,就是让男人把本来是“女孩”的你变成“女人”。

“阿娇”是这样文化下的产物,因这次事件使她的“内外不一”曝现人前其实是对这种文化的最大讽刺。社会以无形压力逼使她“认错”,是因为不能接受被讽刺之故。

讽刺什么?当然是封建和自欺欺人。

H IS FOR HYPOCRITE/HYPOCRITICAL

“虚伪”两个字在报章头条上被放大,首先使人深思的,倒不是被它们指控的当事人(阿娇)有多表里不一、言不由衷,而是两个字被看到的背景,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定义。

如果我们都能明白,并实事求是地接受一份报章可以在新闻版道貌岸然,在风月版却是“大滚友”,那么,要求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艺人彻头彻尾是童话中的仙子或公主,便是选择性地提出指控。因为,艺人明显是娱乐工业一部分,“童话”的存在是补偿现实中不能达成的美梦,只有儿童(天真)或思想不成熟的人(幼稚)才会相信看似童话人物的艺人是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卡通人物。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一边如此世故,同时又如此无知?抑或,无知不过是一种伪装,为的是开脱自己的锄弱扶强?以谴责阿娇“虚伪”为例,只要认识问题的本质,任何人都知道她的“虚伪”只是服膺虚伪的娱乐制度,甚至是媒体制度——“她”的“纯情”,难道不是由这些制度按照市场需求而塑造?大众渴望她永远保持贞洁,但在渴望背后又隐藏着对她的性幻想——何尝不是出于充满吊诡和抑压的欲望?

不去反思自己的矛盾,偏去怪罪一个平日尽量替大众“圆梦”,却因一次意外而打碎集体幻想的艺人“虚伪”,请问是谁的不诚实和说一套做一套对社会造成更大的误导和影响?

即使阿娇真是“虚伪”,她“口不对心”的理由已是人所共知,但在这时候还以道德之名摇旗呐喊要她“全盘交代”者,目的却是希望消费过程中更多细节——甚至谋利,那就更是典型的贼喊捉贼,真的很虚伪。

I IS FOR IGNORANCE/(DIS)ILLUSION

陈冠希照片风波的社会意义可分成消费和反思两种。它们当然不是非黑即白。有些是消费占九成,思考才一点点。另一些是消费之余,觉得它带出大量议题和问号,这些议题和问号既不是因这次事件而起,也不会随事件平息后消失,相反,食髓知味者会继续寻找类似题材再接再厉——在物质层次追求“问题”的来龙去脉,结果只会是同一问题的RECYCLING。真要说到一次事件与另一次事件的差异,那也只会是无关宏旨的细节(TRIVIAL)。以今次事件为例,它的本质和过去或将来的名人丑闻可说全无改变,都是把集体的性抑压以消费别人的不幸来宣泄。

不能在不断重复的经验中学乖,是因为没有进步的自觉?抑或,在一个物质挂帅的社会里,跳不出消费框框是我们的宿命?

J IS FOR JUSTICE

陈冠希引起的“公愤”,那个“公”字诚属可圈可点。明明是他的私隐在非自愿情况下被公开消遣,却因为“他害苦了几位女艺人”而必须站出来“向大众交代事件的全部过程”。因为有人名节受到“损害”(DAMAGE),所以,“大众便有知道全部真相的权利”。与此同时,“损害”女艺人的主要证物——性爱照片,却无日无夜不被放在公众空间供大众评头品足,再感叹一下“女艺人何其虚伪”。

如果你会被上述的逻辑弄晕昏头转向、啼笑皆非,我想有此感受的不只一个人。说明了“公义”的定义可以随着利益和立场的改变而转变。“公义”理应源自公理。最显浅的公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从今次事件看,媒体与网民在发布事件最新材料上的不落人后,完全是以满足大众的欲望为出发点。“公义”,成了吃糊的一张百搭牌。

K IS FOR KILLER

奇拿(KIRA)在《死亡笔记》中是替天行道者。如果陈冠希案中真有手执所有照片与录像片段的“杀手”,他的动机又是哪一种替天行道,抑或是要复哪一种仇?

太多了。正如前述,许多被教育、被灌输必须得到某些东西而又得不到的人都自觉是被辜负、被背叛、被遗弃、被牺牲的“失败者”。尤其在这“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成为名人”的时代里,失败者的伤痕、仇恨并非来自个人恩怨,而是如大坦克车般把他(或她)压扁的“成功意识”。

名人成为被媒体开刀的对象,是身份地位焦虑大幅度发酵的必然结果。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欲望造成我们内伤,受伤更不会令我们明白休养生息的重要,反之,只会加深对欲望追求的逼切感。既然积极无用,消极的满足——如摧毁别人——也能带来成就感。

都说奇拿揭穿艺人的荒淫虚伪,但谁敢说易地而处,“他”不会一样物尽其用?所以,我们就是奇拿,奇拿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不敢挑战建构大众欲望的制度,而只敢让条件容或比我们好,但同样是受害的人活得不好过。

同类推荐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集聚第22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二等奖实力派获奖作者的全新代表作品,分为AB两卷,本书为B卷。获奖者们用极富想象力、个性张扬的文字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述说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写童年里最纯真的快乐,青春里初见般的美好情愫,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坚持,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的平衡,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曾经的叛逆、迷茫、矛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蜕变,与世界、与自我和解。书中作品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文学追求与想象力,以及获奖者们的文学才华,有利于让青少年读者爱上文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中国小说与散文精品赏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兽鸣

    兽鸣

    拥有强大的灵魂力量的人,是上天的宠儿。魔法师,炼金术士,或者偏门一点的祭祀,萨满,又或者现代社会中流传的超能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主角灵魂力量很强,特别强…第一次写书,只想把自己心里的世界完整的构建起来,随时修改,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忙音

    青春忙音

    这个吻很温柔,温柔得不像平时那个王俊凯。“王俊凯……你好像没问我喜不喜欢你啊。”结束了吻之后,他推着自行车送米奇回家,米奇想起来这好像是王俊凯单方面的告白。“你刚刚没有推开我,说明你也挺喜欢我的。”“但是,那个合同怎么办啊?”“你说的那个不许玩动心游戏的合同…”“已经动心咯,怎么办呢?撕了呗。”
  • 刁妻难训

    刁妻难训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睡炕头,她算是得了真传,可为什么是这个混蛋?他自认为自己算不得什么坏人,可也不至于这么倒霉吧!身边居然是这个丧尽天良的女人!第一次把他按厕所里强吻,第二次做伴郎的他莫名的被打?第三次……他居然被强上了!这不绝对不是什么缘分,而是孽缘!……但是为什么他们的父母都知道了,谁来告诉他(她)手中拿九元钱的红本子是怎么回事?逗比正义感女主VS骚包狐狸性男主,本文略欢脱,作者三观已无,请自带防护罩……
  • 重生之贵女无双

    重生之贵女无双

    前世沈眠中了毒倒在血泊里,死在孟韫面前,他白衣银甲,居高临下,语气淡漠,“当年建康城中,沈小姐怒斥金人,孟某至今记得,却不想如今你竟活成这幅样子。”这句话,沈眠记得两辈子,从她垂垂将死到重获新生。重回十五岁的沈眠,发誓要牢记孟韫的话,不再为他人而活,却不想被这个妖孽世子缠上,“孟世子,请你自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子竹同学只是有点儿懒而已

    子竹同学只是有点儿懒而已

    作者君:“子竹同学,对于这本关于你的故事,你怎么看?”子竹动都懒得动一下,直接隔空传音:“懒得看。”作者君强忍着想打他的冲动说:“那,对于木秀高中校花向你表白被你拒绝一事,你有什么要说......”作者君转身直接无语了--没错,子竹居然飘在空中倒立睡着了,都能听到一阵呼噜之声。作者君叹了口气:“算了算了,本次采访就到这里,想要了解子竹的精彩故事尽在本书中。” 欢迎加入作者官方书友群,群号:926773810
  • 知识与智慧

    知识与智慧

    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要知道,现实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
  • 四海燎原

    四海燎原

    这个小说与盗君的无极天尽皆是本人发表无限隐秘巍峨不动城,深海之蓝纷纷现世,江湖之上再现上演了一段血雨腥风。天地人三界的大开的背后是新一轮争霸的开始,还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六王秘境的开启,无尽黑海的降临是要灭世还是要造世。
  • 晴雨令

    晴雨令

    当醒来发现自己的尸体就在面前,自己还得亲手埋葬自己。所以她占了谁的身体?为何这身体使出来的法力怪怪的?且看少女如何逆天转命走通途。
  • 乱世神征

    乱世神征

    青玉案乱世神征深青堰碎空飞絮,琼楼破,世如洗。云翻陆转道难砌,金征天下,社稷流舛。孰为八荒主?烟火登穹彩千缕,一绽天外芳华去。人生循法若傀戏。长生安有?东风黄土,只听后人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