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6500000001

第1章 篇首(1)

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声音若隐若现。啊,我的阿拉善,苍天般的阿拉善……

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啊,我的阿拉善,沧海般的阿拉善……

沙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啊……啊……

——阿拉善民歌

大沙漠,我无法忘记的地方

我热爱青山绿水、峻岭大江,也热爱荒凉的沙漠。这里总是闪耀着神奇的金色光芒,是太阳的世界,风的世界,沙的世界,是既炙热而又寒冷的地方。在大沙漠里,人们会加倍地感觉到造物者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金钱、权势、享乐、安逸……都远离而去,剩下的仅仅是和大自然一样赤裸裸的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于是,沙漠与神有缘,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沙漠绿洲。

第一次进沙漠是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时候,我走进了中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访一支石油部门的女子测量队。我万分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大沙漠里也有许多生物在顽强地生存,也留下了春天的足迹。这里有碧绿的骆驼草,嫩绿的梭梭柴,灰绿的芨芨草,枝上挂着小红果的铃铛刺,以及白蒿、三芒草、苔草和许许多多楚楚可怜地开着小花的植物,婆娑的沙柳像一群正跳着草裙舞的少女,花棒总是满身都欢欢喜喜地绽放着红色、粉色、白色的小花,沙漠里有跳鼠、沙鼠、蜥蜴和刺猬,听说还有珍贵的野马和野骆驼。

在广袤的沙漠里,我第一次骑上了新疆的骏马,我看到了天边骆驼队如诗如画的剪影,倾听过悠远的、天籁般的声声驼铃。也第一次领教了沙漠变幻莫测的气候,中午,会热得像火烤,而晚上,又会冷得像冰窖。虽然有时会下一点雨,但更多的时候,雨滴在空中便消失和蒸发。沙漠里永远充满着烈日、大风和干渴。而在刮大风的日子里,这里真正变成了炼狱。山呼海啸,宇宙变成了黄色的波涛,连骆驼都不敢前进,人变得比蝼蚁还要渺小……

但不知怎地,从此沙漠竟对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广袤、贫瘠、漠风呼啸、黄沙滚滚的大沙漠,带着史前的洪荒,带着严峻的巍然大气向我的梦想中走来,因此,当听说一支地质勘探队准备穿越我国的第一大沙漠、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时,我便坚决要求随队采访,领导以“安全”为由一口拒绝了我,虽经我多次请求,但最后仍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成了采访生涯中极大的遗憾。

能够进入塔克拉玛干已经是30多年后的90年代初,为了反映举国瞩目的石油大会战,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在这个面积达33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多浙江省)、位居世界第二的流动性大沙漠里,我真正领会了沙漠的坦荡、深沉、雄浑和壮丽。这里有连绵起伏、千姿百态的沙丘,穹形的、鱼鳞形的、金字塔形的,还有巨大的沙垄和沙丘链,高一二百米,甚至300多米,大风刮起来时,大沙漠一改平时的单调和静默,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狂暴起来,瞬息万变,惊心动魄,宛如风暴中波涛冲天的大海。那些巨大的沙丘,常常会像中了魔法般飞驰而去,转眼间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塔克拉玛干有著名的“龙卷风”,风圈的直径大约10米左右,卷起的沙尘有几十米高;还有一种“妖风”,平地而起,来去无踪;当然,最可怕的是“黑风”,风起时宛如一堵黑墙陡地挡在人们面前,白天立即变成了黑夜,太阳立即失去了光辉……

关于大风,当地人还告诉了我这样一个神秘的、富于哲理的故事:

远古时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一个很大的王国,它的都城是一座富丽的城堡,国王的宫殿用金砖铺地、玉石砌墙,城里人烟凑集,城周田园似锦。但是有一天,突然刮起了黑风暴,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一直刮了九九八十一天,风停后,城堡不见了,流水干涸了,田园消失了,留下的只是黄黄的、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从此以后,每到清晨和黄昏,沙漠里常常会传出人喊马嘶、鸡鸣犬吠,甚至城堡也会突然出现。有幸进入城堡的人,总是会被这里的奢华和财富震惊得目瞪口呆。但是,如果谁想拿走一件,城门便会立即自动关闭,等你放下财宝,城门又会自动打开。后来,有个年轻人,骑着比旋风还快的骏马闯进了城,他惊喜地望着那些奇珍异宝,并且被一块巨大的、璀璨光彩的水晶石吸引住了,终于控制不住地抛出套马索,往水晶石上一甩便飞马向城外跃去……但在他人马跃到的那一瞬间,两扇城门便陡地阖上把他连人带马紧紧卡住,他骇异地急忙丢掉了手里的套索,城门才又打开,让他死里逃生……

这个故事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它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在塔克拉玛干刺目的阳光下,我曾看见过怪异的海市蜃楼——茫茫沙海中竟出现了清波荡漾的大河、郁郁葱葱的森林,甚至还有亭台楼阁……我也曾听到过一些年轻的建设者被沙漠吞噬的悲惨故事,曾看到过骆驼留下的森森白骨,它们由于饥渴和疲惫,再也无法赶路,甚至无法站立,便被沙漠吞噬了生命。

但是,塔克拉玛干又并不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所称的“死亡之海”,它并不是只会吞噬生命、只有“一片茫茫流沙”的地方。

在沙漠腹地,我看到了著名的塔里木河。这条沿途接纳大量泥沙、常常四处漫流的河流,经过沙漠的过滤,竟有意想不到的美丽。河水是温柔的绿色,两岸红柳、胡杨、沙枣婆娑的身影映在河水中,浓荫蔽日,形成了华美的绿色长廊。红柳的枝头上缀着一串串胭脂色的小花;胡杨的叶片有的翠绿,有的金黄;沙枣树上结着累累果实。河水在大漠中悠悠流过,百多米宽的河面红光碧影,水波不兴,只有时而飞起几只野鸭,打破了这恬静,但却让这美丽的画面更加生动。

钻井队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告诉我,塔里木河里有许多鱼,有人拿大头针弯个鱼钩,挂上块馒头,一扔到水里,鱼就忽忽地往上咬,一甩竿就钓起一条。他们还说,塔里木河的鱼特别肥,拿刀剖开,厚厚一层膘。河边的树林里有野鸭、野鸽子、老鹰、狐狸、狼、跳鼠、黄羊、野骆驼等等。

塔克拉玛干还有美丽的天鹅湖。

我去天鹅湖那天,正下着微雨,戈壁、沙漠、湖水都静谧而忧郁,原始的、未经雕琢的风光,像梦一样朦胧,也像梦一样美。

天是浅蓝色的,沙丘是金黄色的,戈壁是灰黑色的,而湖水却是让人心动的绿色,温柔得宛如少女的眼神。微风掠过,湖水抖动着,轻轻地泛起一阵涟漪。当时正是初秋,细看起来,湖水只带着淡淡的浅绿,而湖中的芦苇、湖边的细草和树木都一派碧绿,这碧绿中又镶上了初秋的淡黄和金黄。湖边的胡杨树下站着几匹护林人褐色的骏马,一动不动地在打瞌睡。几株已经枯萎的胡杨是白色的。整个风景宛如一幅油画。

正是在塔克拉玛干,我第一次见识了美丽的胡杨林,而且立即被深深地震动了。

这是一群被誉为“活着,一千年葱绿;死后,一千年挺立;纵然倒下,一千年不朽”的“沙漠勇士”,每一次看到它们时,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震颤起来。胡杨表现出的那种对恶劣环境的抗争,那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总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并且带来许多启迪。

我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沙海,沙丘像波浪般起伏着,它让人想起大海,但和大海又是那样不同,它让人感到的更多是恐怖和畏惧。特别沙漠里那暴戾的、反复无常的气候以及干旱,更让人感到它的难以接近,似乎任何生命在这里都是难以维持的。

然而,这里却有胡杨!它们不是匍匐在沙面上的蒿草和灌木,也不是那些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它们枝繁叶茂、胸径宽阔,是真正的“参天大树”,而且不是一棵两棵,是浓荫蔽日、绵延不绝的森林!

这难道不是沙漠的奇观,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韩国一位盆栽艺术家曾说:“树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健康的树是会笑的。”这句话说得很对,我真地感觉到,胡杨是会喜悦、会悲伤的。幼年的胡杨自有一种稚气和水灵,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它们嫩绿的叶片闪闪发光,枝条摇曳着,似乎在迎着烈日和漠风欢舞。而长久的干旱或被雷击电劈之后,老树皮开肉绽,枝条耷拉着,全身似乎被痛楚弄得僵硬了,我似乎可以听见它们痛苦的呻吟,而一些直指苍天的枯枝似乎在高声呐喊和抗争……

在沙漠或走向沙漠化的地方,我更多地看到这样一些胡杨:枝干完全干枯了,像戈壁滩上的盐碱地一样泛着白色,仿佛能点着火,下半部的枝叶也枯死了,但当你仰视上半部时,却会惊异地发现,它仍然是葱绿的;甚至有的枝干已经裂开,中部是空空的,只剩下半边树皮,完全是一棵枯树,但顶端仍然长着绿叶,虽然那绿色中也带着悲壮的灰黄或灰黑,仿佛在挣扎着呼唤生命……有的胡杨奇形怪状,树身不高,但极粗,往往两三人合抱都拢不住,早就枯死了,但仍然巍然矗立。

胡杨的脚下绝没有肥沃的土地,有的只是贫瘠的、干渴的沙丘或盐碱地。它们饱经烈日、风沙、干旱的摧残,或皮开肉绽、遍体鳞伤,或被流沙淹没,被电击雷劈。但是,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只要地下有一点点湿气,它们便会顽强地生存下来。

没有什么树会像胡杨一样,让人如此强烈地感觉到生命的苦难和顽强,让人这样地尊敬。

如今,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沙漠里已经出现了大片大片干枯了的胡杨林,宛如大火焚烧过,焦灼的躯体挣扎着、喘息着,它们遗留在沙海中,远远望去,竟让人想到有成千上万个逝去的英灵,正在大漠中傲然巡行。

2001年以来,我投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创作,为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和《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连续对三江源地区、长江上游七省及黄河流域九省进行了考察,2007年,我再次重点考察了许多沙漠化地区。在考察中,我不但看到了枯死的胡杨组成的“怪树林”,也看到了许多被流沙掩埋的村庄和城池。我不得不沉重地思索着沙漠化扩展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同时,也感觉到了人们为遏制沙漠化进行的顽强而惨烈的抗争。于是,沙漠化问题便成为我作品新的主题。

在沙漠里,仰望夜空,月亮和星星都更加明亮,啊,面对浩瀚无边、美丽而又残酷、静寂而又躁动的大沙漠,我能说些什么呢?

20世纪后期,人类在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对生存环境恶化的忧虑也日益强烈。工业革命后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带来了气候危机;人口迅速增加,大规模开垦土地,使土壤退化的进程加快,土地荒漠化愈演愈烈;过度砍伐、过度捕猎及其他原因带来了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于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全球变暖、荒漠化和生物多样研究三大前沿课题。

什么叫“荒漠化”?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这个词是法国科学家奥布里维尔1949年提出来的。1977年,联合国正式使用了这个词,给予了它新的定义,并且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荒漠化会议,9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阻止荒漠化行动计划》,投入上百亿美元,目标是到2000年使全球的荒漠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当时联合国对荒漠化的解释是:“土地的生物潜能衰减或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以后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穆斯塔法·托尔巴博士又对荒漠化进一步解释为:“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地区生态退化的一个过程,土地生产能力完全丧失或大幅度降低……”

与荒漠化相联系的便是沙漠化(desertization)。

荒漠是干旱、贫瘠、植被稀疏的地方,不仅包括了沙漠,也包括了戈壁、盐碱地、荒山秃岭、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极严重的地区等等。而沙漠是气候干旱、缺少植被、流沙堆积的地方。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指的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本不是沙漠的地方,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

水,孕育和抚育了人类的四大文明,而沙漠化正在或已经在摧毁着古老的文明。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长期的干旱使非洲撒哈拉沙漠迅速扩展,1972年到1974年一场大饥荒席卷了这里的广大地区,上百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几百万头牲畜死亡,上千万人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沦为生态难民,饥饿的非洲妇女和儿童使全世界为之震惊,成为除两次世界大战之外,近百年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事件。摄影者凯文·卡特曾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挣扎在去救济站路上的小女孩儿……

正是这次大饥荒促成了1977年内罗毕国际荒漠化会议的召开。

会议提出《行动计划》后的20多年,上百万人参加了考察和研究,提出了上千份报告、论文和方案,但到2000年,阻止荒漠化的行动仍然以失败而告终,荒漠化包括沙漠化正持续地缩减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今全球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12亿人口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之下。目前已经或正在经历着沙漠化过程的地区已遍布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而且还在继续扩展,成为全球最突出的生态问题。

据专家们估计,20世纪末,每分钟有11公顷(165亩)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的土地为600万公顷(9000万亩)。

沙漠化是大自然和人类对话的一种方式。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决定了自然的未来,也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我们曾经自诩地宣称“已经征服了沙漠”,“把草原变成了粮仓,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但是并没有过多少年,回头一望才发现我们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由于破坏了生态环境,失去了大自然的庇护和恩泽,我们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古代,我国西部丝绸之路上楼兰、车尔、尼雅等国的消逝,便是沙漠化的“杰作”,而据史料记载,汉朝新疆约有300个王国,至今还有一些王国没有找到遗址。前些年,当一群记者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塔克拉玛干南缘的古城遗址时,遍地的砖瓦、陶片和制作精美的陶瓷碎片使他们喜出望外。而随便用脚踹踹,天蓝色的宝珠、生锈的铜镜、完整的铁环便随处可见。在一个沙丘的向风坡前,甚至有琥珀、玛瑙、孔雀石嵌成的珠宝首饰在阳光下璀璨闪烁,宛如《天方夜谭》中的神话。

内蒙额济纳旗著名的黑城、陕北定边的统万城等等,也都是在沙漠化的进程中消逝的。

同类推荐
  • 鲁迅诗歌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诗歌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本书为作者及几为同仁对鲁迅诗歌的一个注本。作者以现代旧体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着弄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鲁迅诗歌读本,旨在尽力提醒偶遇的人们鲁迅的诗歌是很美的,这是不能错失的华章,然后,提供一点可有可五的提示。全书共分三部分:旧体诗、民歌体诗、新诗,对鲁迅诗歌全集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子女“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从而使子女们成“龙”成“凤”呢?我们不妨向古今名人请教。本书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中精选出近两百位名流人物,讲述他们的受教育经历或教子育女的故事,希望您能从中学习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未来成功者。
热门推荐
  • 紫幻境

    紫幻境

    昆仑之巅,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眼看昆仑一派就要输了。
  • 欲学绯绯

    欲学绯绯

    初中3年,她只爱她。他是学霸,有他固有的思想;她是学渣,但她品格极端。她不相信她会得不到属于她的那份爱。她开始出去浪,一次次自欺欺人,,,
  • 情深不负深情

    情深不负深情

    重生前,原伊以为心尖上的男人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生物。重生后,原伊狐疑的看着步步紧逼的男人只为将她宠的不可一世。郁烨靠在门边,好看的凤眸挑了挑,"伊伊,我们谈恋爱吧。"郁烨抬起手揉了揉女孩的秀发,"伊伊,我们约会吧。"郁烨坐在床边,颠倒众生的俊脸勾起一抹不怀好意的笑,"老婆,我们生个小猴子吧。"
  • DNF无限邂逅之凌驾命运

    DNF无限邂逅之凌驾命运

    十二使徒逐一现世,无情灾难接连降临,是创世神既定的宿命,还是说另有阴谋?不甘被鬼手束缚未来的天才剑魂冽风;阿拉德唯一可以驾驭鬼神本尊的鬼泣冥澈;迷茫的黑暗中苦苦修行,只为寻求希望之光的阿修罗夜默;燃烧生命为的是反抗不幸,失去力量的狂战士凌战,是否还能重燃热血?命运让四位鬼剑士成为了兄弟,奇迹般地又邂逅了全天下拥有超凡能力的勇士,森林精灵、暗精灵、虚祖人、天界人、魔界人,甚至其他平行世界的勇士。妄图单凭体术击败强大念气的格斗家天武,必须要燃起那击穿一切的烈火;冰冷的心感觉不到人间的温暖,孤僻的机械师锘,手中掌控着关乎天界存亡的科技;宁愿背弃大天使米歇尔的教诲,也依然选择拯救迷途知返的恶人,被神遗弃的圣骑士海希,又有谁会来拯救他?……所有人拼命修炼,在互相帮助下摆脱了束缚自己的不幸命运,所有人又齐聚一堂,只为将不可逆转的宿命枷锁击破!凌驾于创世之神既定的命运之上!让我们重新开始冒险,看各位天赋异禀的冒险家们,从幽暗密林都刷不过的菜鸟,如何变成将使徒踩在脚下的勇士。
  • 郭麒麟与沈然

    郭麒麟与沈然

    纯属作者臆想,非真实事件,杠精勿扰,纯属娱乐。
  • 浮舰

    浮舰

    赤道火山突然大爆发,几座城市被吞没,珠穆朗玛峰上青苔变成了小草,太平洋海平面突然上升两米,冰封的远古病毒逐渐融入海底等等。这只是一个开始,人类将面临生存或者死忙的游戏……
  • 御色绯雾

    御色绯雾

    被败家舅舅逼去陪同盗墓,谁知误闯密室,妖孽男子附身,这该如何是好?!从此,她不得不接受他的威胁,替他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本书讲述了: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风俗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共十一章,从绪论出发,分别介绍了婚嫁饮食风俗,生育饮食风俗,岁时节日的饮食风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饮食风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饮食礼俗,饮茶、饮酒习俗,筵席风俗和饮食禁忌,以及饮食风俗的交流与嬗变等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暴复苏

    狂暴复苏

    神话传说大多是抽象扭曲的,灵气复苏自然不会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当灰雾笼罩大地之时,一个个沉睡的基因被唤醒,开始争夺那唯一的主导权,一场疯狂的“进化”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