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3700000002

第2章 先把眼光对准镜子(1)

李小龙一生只拍摄了四部电影,分别是《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全是卖座的作品。他在拍摄第五部作品《死亡游戏》时,不幸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这部《死亡游戏》,李小龙仅拍摄了约三分之一。事实上,虽然电影已经开拍,但剧本却尚不完整,李小龙心目中的构思是:他饰演的角色进入死亡塔,要上塔的最高层(第五层)取得一样宝物。

在第一层,李小龙要迎战50位高手,这段戏还没有拍摄。第二层到第四层的戏已经拍摄好了在第二层到第四层,他分别战胜了合气道宗师池汉、咏春派高手、伊诺山度等武林高手。当然,故事的结局是李小龙把所有高手都打败了,取得宝物。

虽然在第五层是的对手还没确定,但“宝物”已经确定了。据说该件“宝物”体现了李小龙具有哲学意味的构思:当他打开宝盒时,里面原来是一面镜子,镜身铸了四个字:“认识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在雅典达尔菲阿波罗神庙门廊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此言平实而充满哲理,耐人寻味。

要认识自己,并非易事,正如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先生所说:“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都不容易,但最困难的是认识人类本身,尤其是认识自己。”现实生活中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自我膨胀或自轻自贱者大有人在,实际上这些人都没有正确认识自我。

我们常说做人做事要有“自知之明”,然而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来难。要做到既不高估自己、又不低看自己,实在有相当的难度。

在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关于青蛙的故事:一只小青蛙外出时,看见一头牛。回家后,小青蛙告诉妈妈,它看见一只“哞哞”叫的动物,那只动物肚子很大。

青蛙妈妈吸了一气,问小青蛙:“它有这么大吗?”小青蛙摇了摇头。青蛙妈妈再次使劲地把肚皮鼓起,问小青蛙:“现在呢?”“还小得多呢。”小青蛙说。

青蛙妈妈不服气,义猛吸了一口气,把肚皮撑着像个皮球:“难道比我现在还……”青蛙妈妈的话没说完,气就从她的肚皮上泄出来了——它的肚皮撑爆了。

寓言中这只不知自己有多大的青蛙妈妈,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失去了生命。而在另外一个寓言中,…只鹰却因为认识到了自我而展翅翱翔。

有一只小鹰从小就在鸡群里长大,它一直以为自己不能飞翔。一次,它在河边无意中看到水里的倒影,发现自己和天空中的鹰一模一样,于是它每天苦练飞翔,终于有一天,它飞离了鸡群,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俯视众生。大卫·布朗是美国最赚钱的电影制片商之一,但他曾三次被解雇。在好莱坞,他曾一跃成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第二号人物,直至他导演《克里奥佩特拉》(埃及最后一个女王)一片。不料这部影片极不卖座,接着公司大裁员。于是,他第一次被解雇。

在纽约,他在新际美利坚文库担任编纂部副总裁,但因他在工作中与一个不学无术的门外汉发生冲突,他第二次遭受失业。

后来他义返回加利福尼亚,被重新任命为20世纪福克斯制片厂的高层职务。后来,因董事会不喜欢他提议所拍摄的几部影片,他再一次被“炒鱿鱼”。

经过三次失败,布朗开始认真思索他的工作作风,重新审视自己。他认为自己在做事时一向敢言,肯冒险,喜欢凭直觉处事,遇事有独到见解,这些都是决策者所必需的素质,是老板的作风,但不是身为雇员该有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在大机构里服务,于是他自立门户,拍摄了许多影片。

事实证明,布朗是个天生的企业家,他在别人手下做行政管理人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潜力和特长无法得到发挥。他的成败经历告诉我们,要客观、正确和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做出合乎实际的选择。

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和在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要和自己的个性、风格、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相吻合。如果不了解自己具有何种素质、属于何种类型的人才,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不了解自己的人,不仅事业上没有起色,而且还会不自觉地浪费自己宝贵的天赋。

美国曾有人把一些工科学生的个性、学习成绩、智商与他们毕业5年后的收入做比较,结果表明,事业成功和个性的关联居中,和智商的关联最低,和学业成绩的关联最高。调查者以个性适合与否为标准,把工科毕业生分为适合和不适合两种,调查结果显示,个性适合的毕业生平均收人为3000美元,个性不合适的毕业生平均收人为2076美元。调查者义以智商的高低为标准,把毕业生分为A、B、C三类,调查结果发现,A类毕业生平均收人为2400美元,B类毕业生为2500美元,C类毕业生为2100美元。

调查表明,个人能否成功,个性是关键因素。智商高的人的个性如果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他的升迁机会甚至会少于智商比他低的人。古人云:“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截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若用己所长,中人也会成事,若用己所短,高也会见绌。

清代诗人顾嗣协在他的《杂兴》诗中也对此有过比喻:“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荏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然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认清自己。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大,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化学教授,但他在分析自己的才能时认为:我绝不会成为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成为一个一流的作家。因而他选择了创作科普读物。果然,据统计,40余年间,他写的书多达240部,而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却微不足道。当然,丰厚的版税收入令他过上了优渥的牛活。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囚斯坦,在一次实验课上弄伤了右手,教授为此而口义气:“你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学呢?”爱因斯坦回答:“我觉得自己在物理学方而有种特殊的爱好和才能。”以后他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证明了他对自己的认识足正确的。

美国物理学家肖克莱与巴丁、布拉顿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在晶体管研究方面,他展现了极高的理论思维能力,晶体管工作原理的理论就是他提出的,晶体管问世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肖克莱预见到了社会对晶体管的需求,1954年,他辞去了贝尔电话实验室的职务,到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一家肖克莱半导体研究所。开张之时,8位青年科学家追随他,充当他的助手。这是一家商业性的企业,但是肖克莱不会做生意,对于企业如何赚钱、如何与对手竞争、如何与同事一起商量,他都很不在行。他的企业不像是商业性的实体,更像是个纯学术机构。没过几年,助手们因意见分歧,一个个离他而去,企业入不敷出,渐渐难以支撑,最后被人收购。肖克莱苦心经营的这家企业,最后以失败告终。

肖克莱有杰出的研究才能却未必有出色的经营才能,科学研究和经营谋利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肖克莱缺乏这点自知之明,贸然从事自己不擅长的工作,舍己之长,用己之短,他的失败在他离开科研机构、办起商业实体之初,就已经潜伏下来了。

树根千姿百态,艺术家要善于利用树根的天然形状,顺势雕刻成栩栩如牛的各种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与树根一样千差万别,十人十面。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相应择业才能顺势成事。希腊哲学家把认识自己看作生命的一个重要日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事业可以使自己真正发挥潜能,从而得到最大的回报。认识自己的方法

如何认识自己,是摆在每个追求成功的人面前的巨大问号。我们必须掌握可靠的认识自己的方法。以下为认识自己的“自我反省法”。

(1)真心地问一问自己的个性、志趣、能力、爱好、人生取向等等究竟是什么,以便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自我镜像”。这种自我镜像将会直接影响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或行为方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很容易走极端,或自大,或自卑,难于中肯。客观的自我镜像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形成的。

(2)做自己能够做到的,起跳前先看看高度和自己的适应度。别人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想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虽说人的潜能发展是无限的,但在一定时期以内,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时段的奋斗目标应当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制定宏伟的计划很容易,激情有时也很容易澎湃,但是成就自己却需要实实在在的可操作计划,需要恒久的热情。人有时之所以自取其辱或自折其志,大抵源于缺乏自知之明,缺乏正确地估测自己当时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我们能做什么,应该自己心里有谱。

(3)不要撇开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点,一味去攀比或羡慕别人,你要成为你自己o别人是什么样的,那是别人的能力和机遇所致。很多时候,葡萄的确是酸的——因为我们吃不到——但我们可以转到别处去吃荔枝或苹果,这符合我们的个性和能力特点,何乐而不为呢?人应该是有弹性的和会变通的。

(4)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所要认真对待的就是仔细地分析自己的优点,确定自己的长处。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样样都能干的通才。因此,与其费尽心机地去改变自己的短处,不如尽力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印度《五卷书》上说:“最难的是自知,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谁要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就绝对不会陷入困境。”一旦我们能选准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工作或事业,我们将能乐在其中,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常说痛苦,事实上痛苦就是干自己不愿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一个醉心于绘画的人,绝不会把每天的绘画工作看作是痛苦的事;反之,一个对绘画毫无兴趣也无特长的人,每次走向绘画工作台,无疑像是被绑赴刑场一样。

(5)坚信自己有无穷的潜能等待被开发,设想有一个个“新的自我”将被开发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大约只开发了5%,还有绝大部分未被开发。每个人都拥有潜能,这是上天赐予人最大的恩惠。我们应当相信:只要认真坚持去做,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因为我们肯定具有这方面的潜能。

(6)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可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但是自己的命运最终只有靠自己去把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或特长,尊重自己,仔细地聆听来自心底的呼声,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背离自己的个性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一味地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容易导致“削足适履”的悲剧,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最大蔑视。

当然,真正全面、客观认识自己,光依靠以上的“自我反省法”还不够,因为一个人最难发现的是自己的劣势。下面再介绍几种借助外力认识自己的方法,读者可以组合运用。

第一,征询意见法。向自己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和师长、同事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第二,心理、职业测验法。书本上和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心理、性格和智力等各式各样的测验,不妨试一试,作为参考。

第三,感觉法。对无把握的事,自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畏惧情绪;与此相反,如果你对所做的事感到确有信心做好的话,说明你在这方面或许有一定的才能。

第四,实验法。用事实作证明。有小说作品才是作家,有绘画作品才是美术家,有发明创造才是科学家。小张是从事统计上作的,但他心里却总想当个作家。他把剩余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小说创作。终于,有一天,他写的一篇小说发表了,接着又发表了第二篇、第三篇。这一事实使他认识到自己是能写小说的,是可以成为一名作家的。从已成的事实中,他认识和发现了自己的才能。当你尚未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才能时,不妨对有兴趣的学问或工作做一些研究或实践的尝试,看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成效显著,就证明你有这方面的才能;如果成效甚微,甚至没有成效,那可能就说明你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第五,比较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才能。如果没有可比的对象,也可以拿自己做过的各项工作来比如有人多才多艺,那就要看他身上哪种才气更大,哪种特长更出类拔萃并被社会承认。

第六,考试法。目前除了学校用考试来测验学生的学习优劣外,一一般企事业单位也已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来选拔和录用人才。诚然,单纯的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你不妨将考试作为认识自我的一个参考指标。

此外,自身的各种实际状况是客观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

以学历来说,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有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有的没受过高等教育;即使同是高等教育,也会有高低层次之分,如有学十、硕士和博上;所上学校的等级也不一样,有的毕业于清华、北大,有的毕业于一般大学。当然学历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正水准,但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所学知识的多少及具有的专业特长,因此,这也是评价自身的客观标准之一。

其次是智力。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分为五种类型:智力超常和低常者各占1%,智力偏高和偏低者各占19%,智力中等者占60%。一位心理学家对一所大学的学生的开发思维能力进行研究,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方面评价,发现学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和周围人比较,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智力情况。如你的学习与工作成绩在全班或单位里属佼佼者,说明你的智力起码在正常以上,这样你就不必害怕到一些竞争力强的行业和单位中找工作或创业了。

还有一些非智力因素也是认识自我的重要环节,如一个人的气质、意志和风趣等均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具有同等智力和学历的人,在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性格温顺、易受干扰者,往往终生没有什么发明、发现和创造,而性格怪僻、固执和多疑者的创造性捷报却纷至沓来。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者的性格与所从事的工作不适应,后者的性格与所从事的工作比较适应。前者能较好地处理家庭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如在服务行业或医护行业,他们可能会成为出色的服务员或白衣天使,而在科技研究领域却可能一事无成,因为从事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冷静的批判、独立的思考、精细的观察和坚持不懈的探索,这些与学历和智商无关,对个人的成功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难以值得信赖的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D301次1、2、3列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掉落,毁坏严重,4列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列车厢损毁严重。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 进退——处世生存的12个应变法则

    进退——处世生存的12个应变法则

    本书是一本实用和便于掌握的处世生存的成功学,是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最合适的进退之道。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涉及人生处世生存的方方面面,及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人们该如何在“进退”上做出正确的抉择,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很快就能得心应手地抓住要领,掌握精髓,从而避免自己走向极端,获得梦想的实现,使自己人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 唯一的失败——极地英雄启示录

    唯一的失败——极地英雄启示录

    本书将带领我们同探险极地的英雄们一起,重温那充满刺激的极地旅行生活。当我们跟随这些智慧、勇敢的探险家们一道旅行、一起思考时,我们分享着他们的冒险、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失败、他们的成功、他们的眼泪、他们的笑容。我们看到了燃烧在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植村直己等人胸中的那种熊熊的、不可扑灭的火焰。这种火焰一直在激励着他们和各个时代的探索者们,驱使他们离别平静、枯燥的已知世界,去探索那充满魅力和危险的未知世界。
  • 青年人成大事的7种心态

    青年人成大事的7种心态

    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的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来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是国内首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透视职场的真实之作。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随处可见,可读性非常强;通过职场案例评析出的技巧、法则、经验、智慧,非常有说服力和实战性。
热门推荐
  • 凰命

    凰命

    她注定被埋没在历史,细数她干过的惊天动地的事也不少,怎么就历史无名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机会,抓住机会最重要!终于机会来了(*^__^*),看她如何解救自己。这是一个爱情炮灰的成长史诗
  • 快穿:傲娇男神,玩心跳!

    快穿:傲娇男神,玩心跳!

    【快穿,1v1】由于拒绝了天神大人的示爱,导致世界毁灭,余酒不得不到各个世界去拯救天神大人。#狠戾少年皱眉,凶巴巴道:“喂,过来!看着我的眼睛说话!”#清冷天师无辜眨眼,委屈问:“为什么不看着我呢?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当红小鲜肉眉眼弯弯,声线诱惑:“姐姐,要不要和我谈一场永不褪色的恋爱?”#六六:“要不你就从了天神大人?”余酒:“我还能有别的选择吗?”#爱如毒药,使人沉醉,使人着迷#
  • 誓痕言泪

    誓痕言泪

    男主角陈历林与女主角莫菲从偶然的一次相识,到后来戏剧性地再相见。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网上认识的女孩是莫菲!之后经过不经意间的邂逅,两人经历相知、相爱再到分别的路历程....
  • 吞星河

    吞星河

    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超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一场流星雨给地球带来了力量的传承,但同时也带来了恐怖的虫海。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少年王庭被一座神秘宝塔所选中,凭借这座宝塔他走上了一条通天之路。于蛮荒大地之上狩猎,在深邃海域之中遨游。漫步于妖精的深林,厮杀在异次元空间。在火星之上用钢铁铸成的机甲军团撕碎虫族的几丁质甲壳,在虚无的太空之中讨伐吞噬星球的恐怖魔怪。一切的一切就此展开。
  • 言师

    言师

    “哇噻,你看那边一个红晶的天才少年啊!”小姑娘们叽叽喳喳,挤破脑袋相看看红晶天才的风采。言语匆匆而过,手腕上的金黄,带着一抹彩色闪耀而过,晃得小姑娘们瞪大了双眼,忘了呼吸。“当今之世,唤晶成功者,最快的是十天,而我只用了十一天。”一人在吹嘘自己的天份,引来围观者一阵仰慕之声。沐凡嗤笑,故意大声道:“言语老大,你是怎么用五小时成功唤晶成功?”吹嘘者及旁观者下巴掉了满地。你红晶?我金晶,还好,就高你两阶!你的空间神器能装一个房屋?我的大概能装一个皇城吧!你有九言至尊的爷爷?哦,我的父亲是人皇,寄天语皇是阿姨,人后是俺娘,嗯,没错,五大极者之三!而我,是言语,一个小哑巴,一个注定主宰这个世界的小哑巴!言师十级:一言至十言,九言为尊,十言为极!言晶分七等:白晶,元晶,黄晶,红晶,黑晶,金晶,彩晶
  • 星神塔

    星神塔

    传说中,星神塔就是一处神秘无比的所在,找到了那里,就能超脱轮回,不生不灭,再不受宇宙法则的束缚。
  • 总有刁民想害朕

    总有刁民想害朕

    网站bug,后台抽风,机缘巧合之下,苏小小就穿进了自己亲手写的书里,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故事走向怎么和她预想的不一样?男主想要和女主在一起,所以想要除掉她…男配想要逆袭成为男主,所以想要除掉她…女主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所以想要除掉她…等等!你们都是朕造出来的,还反了天不成?总有刁民想害朕,既然如此,朕就一个一个的都把你们收拾服帖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也叫游戏

    这也叫游戏

    这叫什么鬼游戏?夜一一气之下怒删游戏,差点把电脑都砸了,冷静了一下又默默的捡了起来。我倒要看看你想干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要拐跑李世民

    我要拐跑李世民

    女主文昭穿越到隋唐乱世,与李世民展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