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5200000033

第33章 《挺经》与“刚”(1)

那么,曾国藩这套“挺经”的思想到底具有怎样的内涵?它与曾国藩的家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解玲还需系玲人,我们还是要从李鸿章的话里一探究竟。

李鸿章说:“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我个人感觉这句话里有两个意思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挺了一挺,一场纷争就此消解”,另一个是“开宗明义”。

我们先来看这个“开宗明义”。李鸿章既然说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那么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一定是整部《挺经》的主旨,至少也是可以看出《挺经》主旨的道理。那么,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这就要说到李鸿章所说的“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的内涵了。

因为这个“挺了一挺”在《挺经》中是“开宗明义”的事,所以后来有不少人都对其内涵做过猜测。

比如这个故事的记载者吴永,他是曾国藩的孙女婿,又是这个材料的第一手作者,又是亲自听李鸿章转述的这个故事,可他最后竟然说这个故事所说的道理“意用何在,亦殊不甚明白”。也就是说,想了半天,居然想不明白这个故事要说的道理是什么?或者是想不明白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怎么能做整部《挺经》开宗明义的第一条阐释!

后代有一些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想不通的,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不过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将欲取之,必固予之”的简单道理,意即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一些什么,这就是简单的辩证法,也是非常符合曾国藩的行事原则,因为曾国藩向来是一个“得心应手地运用黄老之道的高手”(黄裳《妆台杂记·关于挺经》)。

但如果只是黄老之学,只是把《道德经》里的道理简单地发挥一下,曾国藩还有必要写这个《挺经》吗?李鸿章还有必要作神秘状地谈这部《挺经》吗?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老农“挺了一挺”的故事应该没有这么简单。

所以吴永也觉得应该没有这么简单,他虽然说“不甚明白”,后来还是反复揣摩了许久,然后又说他推测这条“挺经”的意思应该是:“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庚子西狩丛谈》)这话是说碰到事情别空发言论,别只做个旁观者,要能挺起胸膛负责任,这叫挺身入局。这就是曾国藩的《挺经》开宗明义的大智慧。

说实话,吴永的这个解释也算是不错的,所以后人大多以吴永的负责任的“挺身入局”说作为曾国藩《挺经》思想的根本。但细想一下,传得如此神秘的十八条《挺经》,且被李鸿章这样中国近代史上顶尖人物视为不传之秘的《挺经》,不过只是负责任,不旁观,这又实在让人不免有些疑惑,至少觉得分量不够。一定还有些什么,甚至是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是曾国藩这部鼎鼎大名的《挺经》所要表述的。

还好,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可以帮我们解开这个谜团。这个线索就是第一个提到《挺经》的、曾国藩的好朋友欧阳兆熊。

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里说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四个非常关键的字,叫“言其刚也”。这样一来,全句表述就变成了:

“(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

按古文的理解,此处“言其刚也”也应该是曾国藩自称的内容,这样一来,这个“言其刚”就成了曾国藩自己所说的《挺经》这部书的创作目的了。如此来说,《挺经》这部书的主旨也就很清楚了,它要说的就是一个字—刚。

如果拓展来说,就是—“刚”的艺术,“刚”的智慧,“刚”的哲学。

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即这个“刚”和那个老农“挺了一挺,消解纷争”又有什么关联呢?就算有关系,这个“挺了一挺”怎么能是“刚的艺术、刚的哲学、刚的智慧”的“开宗明义”的表述呢?

首先,我想欧阳兆熊所说曾国藩的《挺经》是“言其刚”这个主旨一定不错,因为曾国藩向来特别重视这个“刚”字。他曾在日记里多次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就是说重视“刚”本来就是他们曾家家训中的传统,他曾国藩当然要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其次,细想一下,这种“刚”的智慧和这个老农的“挺了一挺”还确实是有着内在的统一的。我个人细细揣摩之后,认为曾国藩的《挺经》之“刚”主要包含着以下几层内涵。

第一,这个“刚”不是性格上的刚硬与刚烈,而是一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永所总结的“入局”之“刚”。

一般谈到“刚”,都是指性格上很刚强、很刚烈,动不动就像《窦娥冤》里的窦娥一样,那是很刚烈。事实上曾国藩自己也有这个缺点,他原来性格上就有类于此“刚烈”的一面。比如他的多次自杀在晚清史上就很是有名。

关于曾国藩到底有几次自杀至今还有争论。一般来说,是有三次。

第一次靖港之战。湘军初出山,也是曾国藩亲自指挥的第一场战斗,在靖港城下,湘军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战船都被烧了,兜头一场大败。其实伤亡也不大,但是曾国藩忍不下这口气,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水师大败,愣在那里发呆。愣了半天后,曾国藩突然向船边紧走几步,“噗通”一下跳水里了。这是他的第一次自杀。

大家好不容易把他救上来后,醒过来的曾国藩却不肯换满是江泥与水草的湿衣服。原来他起了必死之心,还要接着跳。手下赶紧弃船登岸,移师长沙附近的妙高峰。即便如此,曾国藩还是不肯换衣服,穿着江泥和水草的纪念装埋头开始写遗嘱,还让他最小的弟弟曾国葆去买一口二两银子的薄皮棺材来。

左宗棠听说后专门从长沙跑来把他当面臭骂一顿,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曾国藩说起来也是湘乡一号人物,肚子里还撑不下那几十艘大船吗?曾国藩尽管听,却不说话,依旧埋头写遗书。直到第二天前方战报传来,塔齐布湘潭大获全胜,全歼太平军主力,并一举攻下湘潭城,这时候曾国藩才收起了必死之心。

在整个湘潭战役中,靖港之战不过是局部战斗,曾国藩作为三军主帅,甚至不能等到主战场的战斗结果,靖港小小一败就要死要活。原因只在于其性格太过刚烈。士可杀不可辱,初战失利,他便引为奇耻大辱。

第二次自杀,在江西,在鄱阳湖。当时,曾国藩碰到他平生一大克星—石达开。综其一生作战来看,他一碰到石达开就要打败仗,所以在江西湖口被石达开杀得大败。情急之下,曾国藩又要跳湖自杀,被手下拼命拦住。大概曾国藩的手下已有经验,知道大帅有跳水的爱好。曾国藩被手下拦住后愤然上岸,到了罗泽南大营门口,大喝一声:“牵匹马来!”

古时作战,陆上交锋就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一样,大家面对面扎下营垒,彼此相距也不甚远。罗泽南的大营正对着太平军的大营,相距也不过数千米。曾国藩在大营门口,翻身上马,仰天一声长叹,然后一言不发,唯怒发冲冠,一抽马鞭,冲着太平军军营策马狂奔而去。这架式是非要入敌阵只求一死,要么就是想撞死在太平军军营外面。但他一介文臣,马术了了,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拦了回来。这是第二次自杀,又没死成。

第三次自杀,在安徽,在祁门。曾国藩不听李鸿章之劝,非要把老营扎在祁门的盆地里,却被李秀成、陈玉成二十万大军团团围住,眼看置之死地而不得生。曾国藩百般无奈之时,又开始写遗书,同时又让弟弟曾国葆去买二两银子的薄皮棺材了。

曾国藩一代大儒,为什么面临挫折却总是最先想到自杀?就是因为他性格中有着太过刚烈的个性因素。他总是觉得士可杀不可辱,于是,死成了这位刚烈大儒大辱大败后的第一反应,可见他的性格里一定有刚烈的一面。

但是,如果他所说的“刚”只是性格上的刚烈,那么,说十八条“言其刚也”的《挺经》能精通造化,就实在太过荒唐与可笑了。

其实,曾国藩还有一次自杀,不是明的,是隐性的,类似于自杀,只是不为人所注意,且与前此三次很不一样。

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形势正当危急,慈禧太后点名让曾国藩去收拾这个烂摊子。这时,朋友故旧都劝曾国藩不宜去趟这淌浑水,连大儿子曾纪泽都写信劝父亲要三思而行,并提醒老爹这一去有可能晚节不保。事实上,曾国藩正是在天津教案后被举国上下骂为“卖国贼”的,连他自己事后也后悔地写了一句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那就是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天下士大夫的清议了。但是,曾国藩出发前却在给儿子的信里袒露心扉,以为国家有难,自己身为直隶总督,虽然知道此行不利,甚至有可能因此身败名裂,但也无可推托。所以他临行之前,先做了一件事,又让手下买了一口棺材,还是二两的薄皮棺材,然后大笔一挥,写下一句“大将不辞刀头死”,然后抬着棺材就上路了。

这看上去也同样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但和前三次的自杀却不一样。明知道是一个死局,还要挺身入局,这就不是简单的性格之刚烈了,而是一种临事的大勇气、大担当。这种大勇也是一种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碰到事情,知道难,甚至已经预见到一个悲剧的结果,但是必须担当,必须面对,必须不能逃避。这叫什么?这就叫挺身入局!这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也是人生的第一条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同类推荐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
热门推荐
  • 晚秋凉

    晚秋凉

    离离原上草,当上天用它那巨大的手掀起一场事与愿违的漩涡,卷入了两个人,一个是离离,一个是原上草。难以想象,世上会有离离原上草,可这是事实;因为她姓陆,她不喜欢陆,难道就要与原上草擦肩而过?当危险再一次降临,他们是否还能休戚与共?母亲的死,闺蜜的背弃,这无数的事件搅在一起,掀起滔天的网,盖住了人心,也盖住了仇恨。
  • 龙珠之至尊崛起

    龙珠之至尊崛起

    一个在大学混吃等死的普通大学生因一次意外得到了传说中的龙珠,从此屌丝逆袭开始了,玩转世界的黑道,我是世界至尊,泡遍世界美女,我是情圣,打遍天下无敌手,我是世界第一。
  • 铠甲之时

    铠甲之时

    “拒绝我,你不会后悔吗?”“后悔,从你开始提这一点的时候我就开始后悔了。”“也就是说,在我提起的时候,你就已经做了决定了?为什么?”“老实说,在做完这个决定时我极其纠结。”“那你为何拒绝我?”“因为我蠢,而且会一直蠢下去。”。。。。发现没人看自己书的作者君决定放飞自我▄︻┻┳═一∵∴(∵_,∵)>>
  • 神界故事

    神界故事

    人间之上有仙、仙之上谓神……神土浩瀚,自灾神化劫,神土分割南北,以本心观世界者谓己为正,以本性者,行事悖于旁人,谓之为邪,自始正邪相称,南北割据,双方并世称雄。
  • 我要逃成杀帝

    我要逃成杀帝

    十年不为人知,处处充斥着危险的妖山中生存着。十年归来,家仇人亡必报之。一个孩童自绝境中归来。一人两兽自杀戮与逃亡中的成长。注:不女主,不后宫,不圣母,最多只会加入一两个异性同伴。我知道自己文笔差,但是我现在也在努力提升自己文笔,争取让大家看着更舒服,加油!
  • 冷皇禁脔:毒妃蛊君心

    冷皇禁脔:毒妃蛊君心

    初见之时,他是潜入将军府的刺客,她是将门之女。再见之时,他是楚国最有权势的王,她是皇宫婢女。他初登大典,她迫入冷宫,阴谋的面纱逐步揭起……终于,当她身中利箭从高台上坠落之时,他伸出手却没能拉住寒风下狂坠的身影,冷漠如斯的帝王终于是失声痛哭。后来她明白,从一开始就是阴谋,自己只是一颗棋子。却不知道,因为她这一颗棋子,坏了他整盘棋……
  • 荆棘天使

    荆棘天使

    天使、恶魔、血族,所有能代表梦三生的奇幻元素都将一一呈现,这段跨跃了种族的爱恋,铸成一段新的传奇!
  • 快穿之男神皮又甜

    快穿之男神皮又甜

    【甜饼无虐1v1】新书《精分怪他有点萌》已开。 神秘人的灵魂意外困在位面世界,狂想升职的颜歌进入位面,开始拯救(升职)任务!可是颜歌没想到,神秘人居然想和她点燃爱情的小火苗?!颜歌:“不好意思,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工作狂。”神秘人:“真香听说过没?”颜歌:“真香是哪个工作项目?”神秘人:“……”不久之后,某仙女吃着打脸的真香,一本正经道:“甜甜恋爱,仙女一定要拥有。”
  • 星洒灵域

    星洒灵域

    这是一个神秘交织的世界,白雪纷呈,四季如空,诡异的力量让人耳目一新。他,因为为了躲避仇人的追踪,从小就和父亲生活在一个偏僻安静的小地方,过了一个没有世俗笙箫的童年。但是,好景却是那么的短暂,在知道自己身怀血仇,还有父亲的离去,爱人的逝去。一切看在眼里,却是那般的无奈。究竟怎样的努力,怎样的经历,才能唤醒他心中那些深藏的秘密。他也迷茫过,他也放弃过,可是在经历种种血雨风花,世态炎凉后,却还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了巅峰。但是巅峰的后面却又是另一番的风景。究竟何时何镜才是尽头呢?一切精彩,就在---星洒灵域!
  • 嫡女为谋:重生之倾世毒妃

    嫡女为谋:重生之倾世毒妃

    她的重生,只为复仇!一纸圣昭,她从相府嫡长女沦为低贱庶女!高高在上的相府主母,公主殿下,逼她嫁与他为妻!五年倾心相付,助他荣登九五,他却说她心如蛇蝎,毁她容颜,喂她服下剧毒。被囚十年,最终等来的却是皇儿惨死!烈焰焚身,她死不瞑目,携恨重生,誓要血债血偿!亲爹冷漠视她如无物?兄弟姐妹对她千般算计,包藏祸心?渣男渣女更是卷土重来万般毒计齐齐上阵?呵,洛无忧冷笑一声!官要罢,仇要报,债必讨!公主又如何?皇子又如何?就算皇帝老儿的江山,她也定会踩上一脚!此生,她不做贤妻,誓做毒妇,定要乱了这大秦江山,且看这辈子谁斗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