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12

第12章 我的投资心得(5)

事实上,之前有相当多的人都已经对为什么要控制仓位以及如何控制仓位作了相当多的归纳,其中有一些是相当实用和有效的,我的个人经验也非常好地印证了这些观点。

包括我在内,不少成熟的个人投资者,会在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时,保持比较高的仓位,比方说超过六成;当大势处于长期震荡调整时,可以把仓位降低到四成左右;而当大势明确已经走坏了,那么仓位就要降到更低,甚至可以空仓。

以我在2008年的操作为例。2008年对中国来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国内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国外发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休息”,把仓位降低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账户里的股票,我甚至只留了几百股,作为“练手”以及对这个市场保持关注。这种低仓位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我才开始重新深度地参与进去。

用上海话说,这要“屏”,我是屏住了,但是很多个人投资者没有屏住。他们在高位套牢,想在低位补,结果补仓的位子,还是不是绝对的低位,又被套牢了,接着再补,但是由于是一路向下,到最后补得没有“子弹”了,等真正的底部出现了,又没有资金了,这样的个人投资者据我所知,并不是少数。

在具体减仓操作上,我比较喜欢一半一半地减,先出来一半资金,再对行情进行仔细分析,如果判断是会继续向下的,那就再出来一半。股票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东西,不管什么股票,无论是涨过头了,还是跌过头了,最后还是会回归它原有的价值上。

事实上,从不少个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旦满仓了,就会对股票的判断产生偏差,因为满仓的时候,无比希望股票上涨;同时,满仓的话,真碰到了大涨或者大跌的情况,也没有机会增加筹码,也没机会补仓了,总之非常被动。满仓不是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而是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此外,还有一些成熟的个人投资者会把调整持仓结构也看做控制仓位方法中的一种,他们可以将一些交易不活跃、盘子较大、缺乏题材的股票卖出,换成一些将来有机会变成主流的股票进行建仓。

还有部分成熟的个人投资者会按照“长线”和“短线”来安排自己的仓位变化。一部分成熟投资者的观点是,“如果做的是短线,承受能力较强,仓位就可以高些;而如果是打算做长线,那就要盯住手中的股票,在股价跌的时候少量加仓,在股价升的时候减仓”。我认为,这是相当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仓不换股。

以我的经验来看,很多人之所以没能管住自己的仓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碰见了不寻常波动的股票,在这些股票面前,原有的计划、打算没有了,个人投资者的心思随着K线的上下而起伏,其实这就失去了自己的理性思考,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前有过一个统计,2007年1~9月ST、*ST类公司股价异动公司数为76家,占28.04%;但异动次数却高达430次,占比为50.83%。可见ST、*ST类公司股价异动次数更为频繁。另外,在所有异常波动的股票中,异动次数达8次以上的公司有29家,其中23家公司为ST、*ST类公司,占比达79.31%,这些公司业绩均较差,投资风险较大。

事实上,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我不是太建议大家参与ST、*ST类上市公司的投资。那么多个人投资者愿意去参与这类公司的操作,主要是看中了ST、*ST类公司背后的可能被重组、资产注入、借壳上市的概念,更多的人愿意相信,一旦“有戏”,那么ST、*ST类公司股票很可能就会“乌鸦变凤凰”。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个人投资者参与ST、*ST类公司的投资其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很难了解这些公司背后是否真有重组、资产注入、借壳上市之类的事情,也很难从这些公司获得准确、真实的信息,那么个人投资者投资在这些没有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身上,面临的风险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如果说真有投资ST、*ST类公司股票的打算的话,那我的建议是,个人投资者一定要先仔细分析发生重组、资产注入、借壳上市等事项的可能性;接着再分析这些上市公司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故事”,公司的业绩是否会在今年转好,从而“摘帽”。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这些公司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情况,那我认为是可以适度参与的。

长期投资要多长?

很早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一个关于长期投资的故事,说的是美国一个老太太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买了一些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之后她也不记得放哪儿了,在她去世之后,后人在箱子里发现了这些股票,这时候可口可乐的股价已经涨了不知道多少倍。

毫无疑问,“长期投资”是目前股市里相当流行的一个词,但是多长时间才算“长期投资”呢?我个人认为,这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限制,并不是说,一定要持有一只股票三五年才算长期投资。很多人都比较认同一个观念,那就是将“短期投资”与“投机”联系起来,而将“长期投资”和“捂着不卖”联系起来。以我这些年来的经验看,并不见得说,“捂着不卖”就能赚钱。

事实上,我认为,拿一只股票反复做做波段,也应该算是长期投资的一种表现—我是很看好某只股票,但是市场是有波动的,那么我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买入,再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卖出,通过反复做波段,将成本降低,也不失为一种长期投资的方法。不过,前提是一定要“吃透”这只股票的特性、基本面。如果是拿一只陌生的、没有关注过的股票做波段,那无疑就是盲人摸象。

由于巴菲特的成功,更是坚定了很多个人投资者模仿巴菲特的“操作”:买入后就长期持有,涨了也不抛,跌了也不割肉。对这部分个人投资者的做法,有些时候我会不理解。因为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长期投资或者说长期持有股票也是要看具体对象和具体情况的,长期持有并不应该是“买入就不抛”。

有一家基金公司作过这样的统计,以上证指数1991~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 年,会发现10 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 年前,这就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但是从常识上来说,“长期持有”的前提应该是对某只或者某些股票进行反复比较、挑选和分析,而不是说随便买入就开始“孵”。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介绍国际著名投资大师成功经验的书籍,比如巴菲特等人的,我也仔细拜读过一些,对我的投资思路的确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长期持有”这种策略。

但是即使包括巴菲特在内,在选择长期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时,往往也是以对股票进行深入分析为前提的,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巴菲特建议,应该将重点集中在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被低估”显然是巴菲特挑选股票的重要要素。

所以,我往往会挑选那些“值得放”的股票来进行投资。事实上,对于如何正确对待“长期持有”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过相当不错的经验总结,我曾读到过一篇由国内比较知名的基金公司兴业全球人寿基金公司的一位投资专家撰写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这位投资专家就对个人投资对“长期持有”的理解误区作了详细分析。

这位投资专家认为,目前关于“长期持有”存在四大误区,即“盲目持有而不考虑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盲目持有而不考虑企业质地”、“盲目持有而不考虑企业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盲目持有而不考虑估值水平”等。我个人认为,第二条和第四条尤其重要。

在日常交流中,我的确经常能够碰见这样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对长期投资理念比较盲目,以为只要把股票拿在手上,股价迟早都会回来,从而产生赢利。上述的这位投资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谬误,因为很多个人投资者把所持有的那些垃圾股也算做长期投资。因为,这类题材股、垃圾股往往都有很美丽的“故事”,总是和“重大并购”、“重组”等令人兴奋的字眼同时出现,但背后其实没有任何业绩支撑。买这种股票的投资者,其实不是“长期投资”,而是在“压宝”。

彼得·林奇曾说过,好公司也要在很好的位置去购买,长期投资要求买入并长期持有那些价值被低估并且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位投资专家就认为,如果股价已经充分反映而且透支合理价值,就不值得长期投资了,在这个时候,投资者应该做的是卖出而不是继续持有,更不应该买入,“以为只要是好企业的股票,不问价格就买入持有,也是国内投资者对于长期投资的常见误区”。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回到开头的那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幸好她买入的是可口可乐,而非其他早已经破产关门的企业。而在国内,有没有可能出现与可口可乐类似的公司呢?我觉得贵州茅台可能是一家与之比较相像的企业。

“放过”连续涨停的股票

那么多年来,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抓黑马股”的能力是比较差的,也不太能找得到那种一连很多个涨停的股票。说实话,面对这种股票,我不是没有动过心,涨停毕竟是相当吸引人的,但面对连续涨停的股票,我最终采取了“放弃”的策略。

但对于板块股来说,在大趋势向好的情况下,从第一个涨停板抓黑马,等它回调的时候再介入就完全可以。例如四环生物(000518),在2010年6月23日,它ST脱帽消息出来后,开盘直接涨停,我先在涨停板买入一部分,因为“盘子”比较大,于6月29日回到了4.08~4.25元,我在这个价位再买入一部分,就这样成本降低了。然后T+0反复做,到了7月15日的时候,它又出了业绩又有赢利了扭亏了,所以改变了它以前ST不良的面貌,像这种股票又安全又可以赚钱。个人投资者必须每天观察涨停板股中有什么题材可做,如果是投机性的涨停就放弃。

例如有消息出来,涨停之后打开,收盘一路下跌而且放量,我基本上放弃,让有高技术的人去赚钱。

对大部分个人投资者而言,追涨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当有利多消息传出时,股市行情就会向上攻,股市上就开始人潮涌动。一些个人投资者认为连续涨停可能预示着大的上涨趋势,于是对连续涨停股票采取积极追买的策略,一旦涨停打开,这些投资者争着抢入。深圳证券交易所曾在2007年作过一个统计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的这种追买策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在“买涨”和“买跌”之间,我往往会选择后者,即“买跌”。但我会要求自己,基本上保持一定的仓位,如果到了一定仓位,不管涨跌,我都不会再买入了。

尽量回避新股炒作

无论行情好还是不好,我总归会留出一部分资金去打新股,这么做,并不是说我认为新股“铁定”会涨成什么样子,而是我把“打新股”这种形式当成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手段。如果打中了,并且有获利,我一般会挑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价格卖掉;如果没有打中,我也不会去参与炒作新股。炒新股,以我的经验看来,风险是相当大的。

最近几年来,炒新股最具有标志性的时期可能要数2007年间中小板新股密集上市那段时间。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个股可能要数大族激光(002008)、中工国际(002051)、得润电子(002055)、德美化工(002054)、同洲电子(002052)和沪市大同煤业(601001)、中国银行(601988)、ST长控(600137)等个股。

在我的记忆中,对大族激光和中工国际两家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印象是很深刻的。前者是首日开盘不到3秒钟,就创出了48元的高价,421.74%的涨幅;后者是上市首日下午股价开始飙升,不到半个小时股价由17元涨至50元,最终以31.97元收盘,较发行价上涨了332%。

如果这两家公司的后市表现非常平稳的话,也不见得会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它们的股价像“放烟花”般的表现,让我觉得即使是对风险相对比较小的“打新”也要保持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在随后两周时间里,大族激光连续下跌,最低跌至24元,跌幅达50%,将首日买入的投资者整整“套牢”了两年;后者则是紧跟着6个交易日跌停,重新跌回17元左右,在50元附近买入的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最高达到66%。

事实上,对于不少个人投资者来说,参与新股申购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虽然中签率极低,但仍有很多人积极参与其中。但是我也注意到,目前在数量庞大的申购大军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投资者只关注诸如哪天有申购、什么时间申购中签率会更高等表面因素,却忽视了对所申购新股公司的深入分析,也就是说忽视了新股申购潜在的风险。

2011年1月份连续出现的新股首日交易即破发的大量案例,无疑就说明了这些问题。

深圳证券交易所曾对“炒新”的投资者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了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参与“炒新”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第二,参与“炒新”的投资者多为初次尝试上市首日买入新股。

因此,无论新股的股价如何暴涨,最终仍要受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约束,回归理性估值。如果投资者获取信息渠道较少或自己专业分析能力有限,尽量回避交易首日炒作新股,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股市变幻莫测、扑朔迷离,每天浪花汹涌翻天覆地。庄家可能就在其中洗盘,因为庄家资金量大,再加上散户在明、庄家在暗,所以想跟住庄家的脚步是相当困难的。我时常都会用交易软件中“F10”来看看,最近有哪些主力是新进的,大概是什么价位进入,看看是不是有社保、保险资金、有名气的基金买入等信息,再慢慢等到大盘大跌的时候买入这些股票。

股市不停地在重复历史,有些K线很多时候会以相同的形态出现,每只股票都有各自庄家的脾气。所以要了解庄家的手法,你一定要多看多熟悉,对于操作很有帮助。

同类推荐
  •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总经理提升领导能力的266项修炼

    本书主要针对现代经理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做人、做事、社交、口才、关系沟通、习惯性格等方面,诠释出了领导人能力得到提升的N项修炼方法,使读者掌握卓越的领导技巧,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
  • 北大清华学得到:领导素质的培养

    北大清华学得到:领导素质的培养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软实力

    软实力

    本书概括出八个具有经典意义的软实力基本构架:意志力、影响力、应变力、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亲和力等,阐述了领导者如何运用软实力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 博弈

    博弈

    生活艺术的表现需要把握细节细节虽小,却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生活讲究细节就是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位生活中总是有无数的烦恼困扰着你吗?你的他好像不如过去那样爱你了;工作了几年,升职却老也轮不到你;打拼这么久,小金库依然不见壮大;疲劳法力终日相伴,体重也随着年龄一同增长;揽镜自照,皱纹不知何时悄悄爬了了你的眼角……不要担心,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为你带来贴心的指导,替你的生活排忧解难。
  • 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书讲述了移动互联网产生原因、背景与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测。移动互联网如潮水一般席卷着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受其极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商业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加速器。其滂沱气势正革新着旧有的世界与秩序,成为当下时代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何在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深化自己的影响?如何依靠移动互联网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服务,为生活和工作添加动力?……
热门推荐
  • 趟过祖母河

    趟过祖母河

    民国初期,川南一僻壤名曰桃花湾,大地主聂公为求一女,在50岁那年娶回十姨太茹茜,生下一女聂兰。聂公故世后,茹茜离开聂宅,回到老父亲“李秀才”的破院。应姑母李氏之邀,茹茜送聂兰去钟县女子中学读书。聂兰爱上“一子双挑”的有妇之夫袁开俊,甘愿为妾,生下一子仁秋。国民党撤退前,开俊抛妻别子逃亡他乡……
  • 命运星海

    命运星海

    宇宙中的每一颗星辰,都不一定会遵循它们命定的轨迹,荒芜陨落,还是熠熠生辉?命运,就在一念之间。/故事集//视角据世界而定//虐恋情深/甜宠爆笑/温馨治愈/偏执疯狂/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嫡女裳华

    重生之嫡女裳华

    季家嫡女季裳华,倾国倾城,蕙质兰心。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的女儿这样聪慧美丽,正如盛世中辉煌盛开的花,耀眼夺目。”可是,花还未绽放开来,就被人折了下来,渐渐凋零枯萎。一朝相遇,与君相识。嫁他七年,助他夺权,最后却面临被废的下场。更被她的好妹妹卖入青楼!“若非看你有利用价值,以为我会娶你?”好妹妹嘲笑她:你不过是我的垫脚石罢了!父亲冷漠绝情:若非你有利用价值,你以为我会给你好脸色?一朝重生,重回十四。斗继母,惩渣妹,不该你们的东西不要想!虐渣男,惩渣父,欠我的终究要还!曾经的柔软心肠不复存在,她要将害她之人推入深渊!她要让那些人看看,这一世,她如何用两生书写出一个盛世裳华!可是,却有人想不开看上了她这棵毒草。季裳华:我以前一直以为你眼神很好,如今看来是我错了。某世子:不不不,你没错,不然我如何能在千万人群中找到你?季裳华:齐大非偶,小女子配不上您。某世子:我看谁敢乱说?明明是本世子配不上你。季裳华:.......我善妒。某世子立刻表衷心: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独饮..........季裳华风中凌乱,她一定是看见了被鬼附身的世子殿下...........
  • 校花之明星保镖

    校花之明星保镖

    我是明星我悲哀,怎么别的明星没我帅,唱歌唱得听死了,怎么个个会泡妞,而且泡得速度比我,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但还是继续走上我泡妞之路。
  • 带着损友玩穿越

    带着损友玩穿越

    在一次意外中柳雨墨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她损友的柳雨墨却在一次巧合中遇见了她的损友苏沐微。且看她们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不断搞事情的
  • 快穿之玄幻空间

    快穿之玄幻空间

    一次意外经历,穿梭于不同的世界。第一个世界,古代文,第二个世界,都市,第三个网游,身份揭示,第四民国文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碧海青龙传系列二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的时光在此刻停滞

    我们的时光在此刻停滞

    从小一起在上海长大的两个人——陈然和佟悠,陈然住在弄堂里,佟悠住在小区里,两家离得很近。两人从小学到现在的大学都在一起,二人在大学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携手度过了。在生活点滴里暗生情愫,当他们历经曲折终于走到一起时,却因为职场关系不得不分开。陈然和佟悠都会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