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5400000010

第10章 一代词宗

画外音:

在前面的节目中,康震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过美满的前半生,但是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在坎坷的人生中,李清照用她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文学财富,在今天的节目中,让我们跟随康震老师透过李清照的人生境遇,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入手,一同走入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文学世界。

康震:

我们首先得来看她写的一首很著名的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这词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这重阳节的时候,愁云惨淡,没个好心情,为什么没有好心情?因为我的那个他,不在家,很简单;所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整个这个家里头一切都是那么凉冰冰的、凉森森的,没有一点生气,没有一点生机,就是因为我的他不在家。

怎么办呢?那就喝上几杯酒,暖暖自己差不多快要凉透了的这颗心吧,“东篱把酒黄昏后”正是黄昏时分,更加地思念在远方做官的他。

喝上两杯酒,喝着喝着,突然闻到一股暗香,这个暗香“暗”字用得太好了,偷偷地香,静悄悄地香,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突然袭来的一阵香:“有暗香盈袖”更加让自己不但沉醉,而且混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你再不要问我,是不是这个时候我已经黯然神伤,是不是我这个时候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你且看:“帘卷西风”这是倒过来说的,帘子不可能卷西风,是什么呢?是西风卷帘时,那人儿比那黄花还要消瘦,还要憔悴。这个:“人比黄花瘦”

前面她曾经说“绿肥红瘦”,她要用这个把这个花形容得像人一样很消瘦,很憔悴,要人比这花都瘦的话,这人就有问题了。但是这有问题的人呢,是美丽的,美丽而又情感上很感伤,这叫“人比黄花瘦”,你不能说比喻成别的,那就没有美感了。

画外音:

这首《醉花阴?重阳》,写在李清照和赵明诚两地分居的岁月里,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老家度过了十三年静谧的家庭生活后,赵明诚被重新启用,调任莱州知州,李清照留守青州。又遇重阳节,李清照思念远方的丈夫,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重阳》,在写好之后,李清照寄给了在外地做官的丈夫,那么,面对妻子深情的思念,赵明诚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康震:

据说,李清照把这《醉花阴》写完之后,寄给了在外地做官的赵明诚,寄托自己做妻子的一分相思之情。赵明诚看了以后:写得太好了,怎么就写得这么好呢?先是很感慨,很赞叹,看了半天之后又生出几分惭愧来,这老婆的词写得比自己好。再看一阵子,就惭愧之上生出一些嫉妒之心,怎么能她比我写得好呢?这不成啊,往常总是我赞叹她写的词,那不成,我现在好歹也是国家干部,在外做官,是不是?我也得写几首词,让老婆看看,我赵明诚不但会鉴赏文物、收藏金石,而且在才情方面也不让巾帼,这话说反过来了,本来是不让须眉,他也不让巾帼。

那好啦,怎么办呢?采取点具体措施,痛下决心,不上班了,请假,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边,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在那儿写,制造诗词,制造了五十首词,就和她这个《醉花阴》的。辛辛苦苦写了三天三夜,那也不容易,我们谁写三天三夜能写出五十首来,是不是?写出来了,赵明诚动了个脑筋,挺坏的,他就把那个李清照的《醉花阴》搀到他这五十首词里头,然后找他好朋友陆德夫,见了陆德夫,德夫你来看看啊,最近我产生了一批作品,你给看看我这作品怎么样,陆德夫很有鉴赏力,就托着腮帮子看了好半天。。。:哎呀,你让我怎么说呢?就三句写得好,那赵明诚说哪三句、哪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画外音:

《醉花阴?重阳》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醉花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然而李清照生活在“词”的海洋中,宋词的数量虽然不如宋诗、宋文那么大,但在大多数老百姓心目当中,它却似乎是宋代文学最突出的代表。宋代写词的大家比比皆是,前有柳永坡、苏东,后有陆游、辛弃疾等等。在词坛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士大夫们又是怎么看待弱女子李清照的词呢?

康震:

大家还都记得,在那个《再嫁婚变》的时候,里边有一个人叫王灼,他对李清照《再嫁婚变》这个事极尽嘲讽之能事,指责她、嘲讽她、笑话她,还就这个人,还在他那本书的同一卷里边,他对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是大加赞赏,他怎么说呢?

“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王灼《碧鸡漫志》

这有三个重大评价,第一,太有才华了,太有才了,怎么有才呢,第一,直逼前辈,前辈的很多大文学家,我看这水平都跟她比较接近。第二,就是在当朝的士大夫中间,这样的创作才华水平也不可多得。第三,至于说本朝的女作家里边,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第一,绝对第一。你想为什么要找王灼这个人来评价她呢?因为王灼是在品行操守这方面是否定李清照的,但他否定归否定,在才华方面他绝对是肯定,这个人说的话我们觉得是很可信的。那么清代还有一个学者叫李调元,他这个话说得就更严重了,他怎么说呢?“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

李清照这个词写得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在宋代那些女作家当中,她卓然自立为大家,水平绝不在黄庭坚和秦观之下,不但俯视巾帼,就是她的水平可以俯视同期的女作家,而且压倒须眉,甚至对于当时的男性作家来讲,她的水平甚至盖过他们了。我们之所以列举这些评价,就说明什么呢?就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边,本来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李清照的才能不但得到了同一时期男性这些作家的认同,而且他们的评价还很高,这就说明李清照的诗词的创作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可能有的人说,这个古人说话有时候也是很夸张的,李调元这么说,什么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太玄了吧?我们说一点都不玄,为什么?你来看看李清照是怎么评价同一时期,她的那些前辈的词人的,她在她所撰写的《词论》这部词学理论著作当中,对她之前的、宋代的几乎所有的最著名的大家,都展开了批评,那你就看她站的起点就跟人不一样。

北宋前期著名词人柳永,这是很有名的了,我们知道他写的这个“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哪。李清照说,柳永的词,的确对于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而且他的词和于音律,音律和谐,但是他的词语言品位太低、太庸俗,不好。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这是宋代初期的一位词人叫张先写的,李清照说,张先等人的词偶有佳句,偶然有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整体来看不成气候,算不得名家。宋代的几位大文学家晏殊、欧阳修、苏轼苏东坡,李清照怎么评价呢?说这几位文学大家学问渊博,他们写词这样一种小小的文学样式,就好比是用个勺子在大海里边舀水一样,太轻松了,很容易就写出来了。但有一样,写得是挺轻松,写出来的是不是词呢?这个问得就很要命了,她认为欧阳修、苏轼等人写的那些词不谐音律,这个音律不谐和,严格来讲,属于长短不一的诗,不是词,那不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吗,写得再多也没用啊,李清照的《词论》对在她之前的几乎所有最具代表性的那些大词人都评判了,好像我们觉得有点大不敬,为什么呢?她对所有的人都是五五开,说点好的,然后紧接着就是说他这不成,各打五十大板,有的人连一句好话都没落着,有些甚至在根本上就否定了他的成就。

画外音

在《词论》中,李清照对前辈大家的批评,确实让人吃惊,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们的词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难道在李清照眼里,就连词也算不上吗?那么,在李清照的眼里,真正意义上的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康震:

在她看来呀,那些词人写词的缺点,都是诗和文的特点,跟词没关系。在李清照的心目当中,词是什么呢,词是跟音乐紧密相关的一种音乐文学,如果跟音乐没关系,不合音律就不是词了,当然因素不只是这一个。那换句话说,在李清照的心目当中,她所认为的那个词的审美的标准,恰恰就是说,如果她反对的那些都反过来,就是她的标准,她的标准是什么呢?韵律谐和,品质高雅,意境浑厚,布局有方,情感细腻,含蓄稳重,情调雅致。

哎,这就是她心目当中词的审美观点。你不要说以文为词,用写散文的方法来写词;以诗为词,这些她认为都不是词自己真正应该有的特点。换句话说,对李清照来说,词必须要保持自己之为自己的那些特点,否则词跟诗跟文都一样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那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我们就说,李清照对前人的批评,是为了树立自己“词,别是一家。”词,它有它自己别有洞天的一个特点,她为了树立这个标杆。当然了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我们先不去论它。关键在于从这个事上我们能看出来,李清照是一个有理论勇气,有理论的锐气,而且有很敏锐的理论的眼光的这么一个人。换句话说,李清照之所以能够胜过须眉,能够压过同时期的其他的男作家,不仅仅是因为她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而且还因为她有自己独立的理论见地。

所以你看章 她要跟她的那些好伙伴们,姐妹们要离别了,离别的时候很感伤,这一感伤,人的方寸就乱了,心都乱了,心一乱了以后就忘了什么呢,忘了她要走,人家是来送她的,深一口浅一口,浅一口深一口,只是喝个没完,到最后就像咱们经常说的一样,说不定是本来是你送人家上火车,结果呢,被对方送得上了火车了。这就叫什么呢,这就叫生活的细节,她惜别伤离方寸乱,方寸一乱忘了临行,就忘了要走了,本来说好的下午五点的火车,是不是,喝着喝着喝到八点了,还说早着呢,没事。细节,对生活日常细节的捕捉,李清照非常地敏感。

画外音:

《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光,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康震:

第二是什么呢,她很善于用平常的、很通俗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这个细微的情感变化,譬如说我们很熟悉的: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节选)

收到丈夫的来信她特别高兴,心里头很欣慰,是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同样地思念对方,只是地方不一样,我在这儿想你,你在那儿想我。现在我收到你给我的来信,我心里头很高兴。可是刚刚才高兴,突然又想到毕竟他不在我的身边,我还是如此寂寞地一个人在这里,所以说什么呢?所以说“才下眉头”那一段相思之情刚刚从眉头上消散而去,“却上心头,”突然地在那一瞬间,那一种相思之情,又苏醒过来,再一次占据了我的心头。一瞬间的变化,很难写,就跟拍照一样,人的瞬间的感情和表情的变化,你很难捕捉到,照相机都很难捕捉到,更不用说写词了,写词不但要捕捉到,你捕捉到了,还要让人家听得懂,她这里边说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哪个听不懂,谁都能听得懂,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就更难了。所以寻常话语,就跟白话一样,但是捕捉得非常准确。

画外音: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人比黄花瘦,”到“惜别伤离方寸乱,”再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那么,在李清照流传后世的七十余篇作品中,最具艺术创造力的是哪一篇呢?

康震:

李清照在词的方面,她的这样一种很高的艺术的创造力,为她词境的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应该说她的词的艺术的表现力最为集中的,是体现在最著名的《声声慢》这首词之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那么这一首《声声慢》,可以说写尽了李清照的内心的痛苦。这个词特别奇妙,劈头而来,就是连续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这是一种大胆的写法,也是一种天才的写法。“寻寻觅觅,”是动作,什么意思呢?今儿在房子里呀魂不守舍,一会走到这个房子,好像要找什么,一会又走到哪个房子,要找什么,一会儿又走回到这个房间里头,怅然若失,茫然若失,不知道丢了什么,也不知道要找回什么。

孤独的人,长期寂寞的人,都会有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本来心情就很坏,本来就已经很孤独,又赶上乍暖还寒的时候,暮秋时节,是吧,冷暖天气交错,冷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暖风,这天气刚好转暖了,突然又来了一阵凉风,乍暖还寒的时候,天气变幻的时候,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最难平静,很难平静啊,最难将息。睡也睡不着,怎么办呢?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风急。晚上的时候,这一阵秋风来得更猛了,喝点酒吧,喝上三两杯酒,抵挡抵挡这傍晚的风寒,哪儿抵抗得住啊,你今儿就是把一坛子酒喝了,也挡不住,为什么呢?不是风寒,不是风急,是什么呢?是你的心寒,你的心里边急。喝酒打发不走愁怨,正在郁闷的时候,忽然看到一群大雁南飞,想起了自己沦落江南,她跟那大雁倒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正相识:“却是旧时相识,”那大雁在她眼里,已经变成了从北方的家乡南来的同伴。

下来说:“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已经不是“人比黄花瘦”了,那个黄花瘦,那个花儿还在枝上呢,现在是什么呢,“满地黄花堆积,”已经连瘦都没有了,花儿已经死了,已经全部散落到地上,“憔悴损,”看着这些花儿,已经憔悴了,已经死亡了,已经枯黄了,已经失去了生命了,谁还会把那花儿从地上捡起来,插到自己的头上来装扮呢?我现在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谁又会来倾听我诉说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呢?没有。我就像这满地堆积的黄花一样,没有人去倾听我,也没有人理睬我,就这样孤单单地打发着时光,这样一种“独自守着窗儿,怎生得黑”一直要捱到天黑的这种情感,如果不是离乱之人,如果不是长久地经历着情感上的孤独的折磨,是不会写出这样的词句来的。这个时候,老天也来凑数,下起了小雨,必须是在黄昏,必须是打在梧桐叶上,必须是点点滴滴。然后她说这般模样,这个样子,怎么能够用一个愁字来说得明白呢?换句话说,怅然若失的寻觅,冷冷清清的房间,凄凄惨惨的内心,冷暖交错的天气,黄昏时候的风寒,还有满地憔悴的黄花,旧时相识的大雁,以及点点滴滴的梧桐细雨,难道是用“愁”这一个字,能说得明白的吗?说不明白,也不想再说明白。

所以我们说,这首词,我们在读它的时候,觉得非常地顺畅,读这首词的时候,没有感觉到非得在哪个字上用一个什么注释,没有,全部都是寻常话语,说的都是大白话,每一句都很寻常,但又好像不寻常,每一个字用得都非常地明白,但是好像又经过了千锤百炼,这就是李清照在艺术上的一个很高的成就。

画外音: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康震:

我们应该这样说,李清照因为有她独立的品格,有她坚强的个性,有她细腻的感情,还有她开阔的眼光,以及她很有造诣的艺术的创造力,这所有这一切聚合起来,才形成了李清照在婉约词派上的“一代词宗”的这样的地位。

那大家可能会问,老师那你说了半天李清照的词的创作,词的成就,那以前有很多的作家也写婉约风格的词,李清照跟他们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说这个不同是很大的。在此之前,婉约词的风格大体被定型为含蓄婉转,缠绵细腻,而且大多是男性作家写女性的题材,写女性的相思,有的比女性写得还女性。李清照不一样,李清照笔下的这个女性的形象,不再只是那个呆呆地待在屋子里边,终日以泪洗面的僵化的形象,而是一个什么呢?而是一个有自己真实的感情,有自己真实的忧愁,并且能从忧愁中读出愤慨,能从她的感伤中读出倔犟的这样的一种婉约词。换句话说,在她的婉约词里边,有一种骨气在支撑着,也就是说,她的婉约词里边所写的女性,都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她在临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李清照这一生啊,应该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是我觉得,现在,她不必再感到遗憾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写的词,她写的诗和文,早已经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李清照曾经为她没有子嗣、没有后代而感到痛苦,但是现在,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学并没有绝嗣,而是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永远流传下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一道风景。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李清照。

画外音: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南宋绍兴二十五年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等,著有《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同类推荐
  • 大师徐悲鸿

    大师徐悲鸿

    这是中国第一本徐悲鸿传记,1985年在我社出版,并在《当代》杂志连载,是徐悲鸿诸多传记中,角度最客观、写作最早、史料最全面和直接的一本书。徐悲鸿的大弟子吴作人将徐悲鸿的相关人物悉数介绍给作者,作者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写出了画家和教育家的徐悲鸿、中国绘画界第一个中西融合的徐悲鸿,写出了新中国美术奠基人的徐悲鸿。写出了他的精湛画艺、坎坷人生、爱国情怀。是一本提倡爱国主义的佳作。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热门推荐
  • 目光所及皆是幸福

    目光所及皆是幸福

    我的爷爷是一个执拗的人,艰苦的岁月炼就了他的坚韧不屈,时代的车辙下是他难以放下的尊严与荣光。平凡且不平凡,庸俗且不庸俗,都是令我心神激荡的慷慨悲歌!
  • 论河豚的一百种使用方法

    论河豚的一百种使用方法

    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艺苑雌黄》落魄小姐x河豚妖精?河豚,可佩,可拿,可撩,可食……反差萌,无虐点,日常打怪无限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沫蓉蓉

    夏沫蓉蓉

    网络中他是神秘歌神,她是业余歌姬。现实中他们在书苑相遇,在校园邂逅,从形同陌路到彼此相知相爱,经历了变故与未知,从欢喜冤家到彼此理解与支持,从高中至一辈子从此不离不弃。@夏墨@柳蓉蓉
  • 聪明女人枕边必备

    聪明女人枕边必备

    男人的快乐在于制定规则,女人的快乐在于打破规则。一个精致的女人是一个追求细节的女人。本书是一个成功的中年女性,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后,得出的经验:关于作一个聪明女人所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全书分修养篇、事业篇、爱情篇、家庭篇四部分,教导女性如何成功,如何成为一个聪明的女人。
  • 胭脂仙

    胭脂仙

    睡个觉也能穿越?她一觉醒来成了修仙界的……蝼蚁半路上被人认作徒弟,据说师父在修仙界很有名,她撇了撇嘴,没听说过踩了狗屎运加入了顶级的修仙门派,她有着一张妖孽的脸却没有所谓的妖孽的天赋,反而愚笨。经常犯错,好在师父淡定身边桃花(朵朵)多多,可惜……(哎,来一朵被人掐一朵)心酸成长,一路破风斩浪=================================
  • 论道兮

    论道兮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天道无极,无人探兮。
  • 最穷的仙界首富

    最穷的仙界首富

    镇妖环!环镇万妖,万千灵石雇真灵...牧哥儿,心黑手狠,奸计百出灵石美女全收!虎崽子,一代妖奸,带路党。帮寻主人祸害无数妖灵......且看由灵石决定实力,决定猖狂的普通小子修仙路————尽在本书中---------------------------------------书友交流扣群;48590576叫好的大爷,您随便丢俩灵石来喝倒彩的道友,在书评区给喷一下不丢灵石,又不喷一下的修士,小心被杀人夺宝。PS:凡人牵宠物升级夺宝,抢灵石流不喜点叉!
  • 大宋汴京风云

    大宋汴京风云

    展昭被一个面板附身,本想通过做任务来挣钱安家,谁知却一路破获了大宋各个邻国安插在汴京的情报网……
  • 小妖修炼日志

    小妖修炼日志

    我是一个没有大理想的小妖怪。有一天,一个仙子指着九重天的凌霄宝殿对我说,如果你能坐在那个正上方的位置,我就嫁给你……于是乎……我悟了……从此,颠倒乾坤,纵横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