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008

第8章 高雅怡情的琴棋墨砚印专著

礼乐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西汉时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就作有儒家音乐专著《乐记》,汉成帝时被收入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

《乐记》约5000余字,包括11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乐化篇》和《师乙篇》。

《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他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时,有宰相段文昌之孙、太常少卿段成式之子段安节,山东邹平人,自幼善音律,能自度曲,后为诗人温庭筠之婿,任朝议大夫,官至吏部郎中、沂王傅。

段安节撰有《乐府杂录》,又名《琵琶录》、《琵琶故事》,共一卷。首列乐部9条,次列歌舞俳优3条、乐器14条、乐曲13条,最后是《别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此书兼及歌、舞与俳优,留下了唐代历朝著名歌者和乐器演奏手的事迹,及舞蹈、技法、百戏的有关史料。

唐代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唐代开始设置,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唱、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它是唐代宫廷乐伎聚居之地。教坊乐伎大多是女子,演出歌舞和乐曲,为皇家宫廷服务。

唐玄宗开元年间,著作佐郎、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崔令钦撰《教坊记》1卷,是唐代记述唐代教坊制度和逸闻的笔记。

羯鼓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中原,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及宰相宋璟等,都善于击羯鼓,以绝技著称,鼓曲因此风靡一时。

唐宣宗大中年间,洛阳令南卓经常与著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宴会游玩,谈起当时传入我国的西域民族乐器羯鼓,白居易、刘禹锡便劝他写出来,于是南卓就撰写了《羯鼓录》。

《羯鼓录》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848年,后录成于850年。此书保存了关于唐代乐器羯鼓的珍贵资料,与《教坊记》一样,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典籍。

北宋时期,在文艺之风盛行的江苏苏州朱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取名朱长文,希望他长大后能以文立世。其祖朱忆官至刑部尚书,家有藏书2万卷。朱长文19岁中进士,因坠马伤足,家居凡20年,饱览群书,筑藏书楼为“乐圃坊”,当时有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

有宋一代,文教大昌。文史政治的实施,使宋王朝文化自初始之时就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呈现出一种博大精深的人文气息,以致文教风流,浸润两宋。朱长文秉承着文人士大夫著书立说、彰显雅趣的传统,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琴史专著《琴史》。

《琴史》共6卷,前5卷为历代琴家的述评,从先秦到北宋计156人,末卷为专题评论。作者将历代散见的有关材料首次作出汇集和整理,按一定体例编辑成书,并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

除《琴史》外,朱长文还有《乐圃文集》100卷,以及《琴台志》、《墨池阅古》等音乐类专著。

到了明代,琴乐类专著主要有严澄1614年的虞山派传谱《松弦馆琴谱》,初版收22支曲,再版陆续增至29支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词的风气。本书为《四库全书》所收的明代唯一琴谱,在琴界有较大影响。

清代时,1677年休宁人程雄选定《松风阁琴谱》,收11支曲,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支曲。后人评价说:

谱中所增诸法,多出雄之新意,指法亦较他谱增倍。醉渔诸曲,更欲曼衍声调,以博趣于弦轸之外,可谓心知其意者。

“琴棋书画”是古人注重精神生活的四大雅事,因此,棋类和与书画相关的墨、砚、印,也成为日常评议的话题,这方面的文章、专著非常丰富。

古今之戏,流传最为久远者,莫如围棋,一般游戏都是为了热闹,而围棋则是“取其寂静”,这是对心智的考验与磨炼。

围棋相传起源于尧,到了春秋战国时便已有史料记载围棋活动了,一些关于围棋的简单理论也时有出现,“举棋不定”的典故便出自于《左传》之中。秦汉以后,随着围棋被重视的程度的加强,围棋论述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

宋代对围棋的喜爱,之于前朝历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宗直到宋徽宗,都对围棋情有独钟。“上若好之,下必甚焉”,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之下,宋代围棋活动极为普遍,老妪山翁、贩夫走卒皆可对弈,并涌现出了以一代棋坛宗师刘仲甫、李逸民为代表的大批杰出国手,宋代也成为第一个围棋圣朝。

宋代是我国围棋走向成熟、系统的开端,也是我国古代围棋的第一次高峰,后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化,围棋战术逐渐成熟和提高,对战理论也趋于系统和完善。

宋代的印刷出版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这一切都呼唤着我国围棋史上一部经典著作的诞生。宋代李逸民编写的《忘忧清乐集》正是集围棋千年发展大成的第一部传世经典。

李逸民是宋代棋坛一代宗师,曾被钦点为翰林院棋待诏。“棋待诏”这一职务始于唐玄宗,宋代沿袭唐制。李逸民便是用他的《忘忧清乐集》记录了宋代的棋弈盛况。

宋代还出现了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作者为北宋棋手、围棋理论家张拟。

《棋经》又名《棋经十三篇》,全书涉及规格等级、品德作用、术语、战略战术等,理论较为全面,还记载了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书中常引经传中的句子,来说明博弈之道由来已久,并用经典语作为每片的结尾:

虽小戏,亦归之于正,且隐藏绝大智慧。

宋代著名棋手还有山东济阳人刘仲甫,字甫之。他是宋哲宗、宋徽宗时独霸棋坛、所向披靡的大国手,居开封时为翰林院棋待诏,擅名20余年,人称其技艺较唐代王积薪高“两道”。他曾于1094年与名手杨中和、王珏、孙先会于彭城市楼联棋,是我国最早的联棋棋谱“成都府四仙子图”。

刘仲甫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造微》、《精理》诸集,述其弈棋之技巧与心得,但只有《棋诀》存留后世。

《棋诀》包括布置、侵凌、用战、取舍四大部分,这是技巧部分,刘仲甫在最后言明弈棋之心得:

棋者意同于用兵,故叙此四篇,粗合孙吴之法。古人所谓“怯敌则运计乘虚,沉谋默战于方寸之间,解难排纷于顷刻之际。动静迭居,莫测奇正。不以犹豫而害成功,不以小利而妨远略”。此非浅见闻者能议其仿佛耳。

李逸民的《忘忧清乐集》收集了围棋理论著作3篇:张拟的《棋经十三篇》、刘仲甫的《棋诀》以及张靖的《论棋诀要杂说》,这些围棋理论著述,无不是我国围棋史上最早刊载的珍贵资料。

《忘忧清乐集》书名出自宋徽宗诗“忘忧清乐在枰棋”。甄选前代及本朝名家弈谱50余图局。其中记载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等图局,为最早的棋局,这对考察我国古代围棋脉络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在墨、砚、印方面的专著,也自宋代文风极盛时开始产生。如《文房四谱》即为宋代苏易简撰,该书共5卷,分为《笔谱》、《纸谱》、《墨谱》、《砚谱》,涉及笔、砚、纸、墨产生的根源、制造的工艺、流传的故事以及诗词赋文等内容。

《笔谱》卷集中介绍了蒙恬的狐毛笔制作方法,韦仲将的兔羊毫笔制作方法。《砚谱》卷对砚石的色泽、硬度、韧性、渗透性、冷热适应能力以及制作方法和外形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作澄泥砚法,这是我国古代造砚艺术的萌芽,也是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纸谱》卷中说,造纸原料其实远不止破布、渔网,还介绍了用麻束造玉屑和屑骨等造纸技术。《墨谱》卷是第一次记载墨的生产工艺的文字。

《文房四谱》中各谱的体例大致相同,首先叙事,次讲制作,三是杂说,四为辞赋。叙事重在说明定义、沿革及产地;制作则重在介绍制造技术;杂说讲述典故和逸闻;辞赋汇集了有关赞咏“文房四宝”的诗词。全书首尾相映,浑然一体。

宋代墨、砚类专著还有唐积的《歙州砚谱》、高似孙的《砚笺》,以及无名氏的《歙砚说》、《端溪砚谱》等。元代棋手严德甫主编了一部比较著名的围棋著作《玄玄棋经》,又名《玄玄集》,由晏天章帮助整理刊刻。《玄玄棋集》书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用来比喻棋图著法精妙。因卷首冠以张拟的《棋经十三篇》,后人称《玄玄棋经》。

《玄玄棋经》分为“礼”、“乐”、“射”、“御”、“书”、“数”6卷,内容比《忘忧清乐集》还要丰富。第一卷也是文字部分,收有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皮日休《原弈》、吕公《悟棋歌》、《四仙子图序》、张拟《棋经十三篇》、刘仲甫《棋诀》等篇。二、三卷重点是边角走式,还有让子局谱和术语图解。四、五、六卷共有378个棋势图,是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书虽有起手法、古遗局等,但重点放在100个死活题上。这些死活题不仅起名生动,如“野猿过水势”、“入穴取鱼势”等,而且质量极高,颇受棋界重视,曾多次翻印出版,广为流传。

元代篆刻家吾丘衍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于1300年著有《学古编》,由《三十五举》、《合用文集品目》和《附录》3部分所组成,叙述篆隶书体的演变及篆刻的章法与刀法等有关知识,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印学的著作。

《三十五举》为此书主体,阐述篆隶演变及篆刻知识,甚多创获,故后人直呼该书为《三十五举》。

《学古编》提出的“篆法优先于印法”理论及其基本内容和结构形式,历来被许为印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篆法与章法并举的经典著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吾丘衍的《学古编》影响很大,在后世多有续作,如明何震有《续学古编》2卷,清姚觐元有《三十五举校勘记》,桂馥有《续三十五举》、《再续三十五举》各1卷。这些著作对我国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代乾隆年间,有皇家收藏的砚史著录《西清砚谱》所录各类砚计240枚,全书可以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文物珍藏的自汉唐至宋元的砚,第二部分是明或清初的镌品。编著形式图文对照,所有砚的图形用工笔手绘,从各个方位来展示说明。《西清砚谱》存世有3种:文渊阁本、藏书阁本和文华堂本。

同类推荐
  • 大唐王爷

    大唐王爷

    不当红花,只当绿叶。严律己,不为名利,只为理想。不争霸,不谋权,守本分,宽待人。
  •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一场大火。郭弘牛皮哄哄地穿到了东汉。便宜老爹郭况,是当朝皇帝刘秀的小舅子;姑母郭圣通,还是没废之前母仪天下的皇后……【暂停修改中,稍后恢复更新】(敬告:轻松娱乐向,非严谨史书!较真就别进,管毒不管埋)
  • 明牛

    明牛

    帝国迟暮,群雄蛰伏。历经国运二百载的大明朝,终于在万历年间,走到了国祚的末期!我本是一介布衣,应该隐居俗世,还是要问鼎至尊?!
  • 宋阙

    宋阙

    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忙于历史毕业论文的陈孤,不仅意外地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而且还被困在了一副棺材里。更出乎意料的是,在随后的一场江湖刺杀中,他竟然成为了,造反名声后人皆知的明教教主。这样的奇怪起点,他该如何抉择未来之路?处江湖之远,为教主尊位,手持三阿,闯荡情仇交织。居庙堂之高,以名士风流,心怀天下,搅动风雨波澜。在仁宗朝的江湖和庙堂之间,来自现代的陈孤,游转自如,皆为王者,演绎辉煌传奇!———ps:宋阙,‘que第一声’,拾遗补阙(缺)。非宫阙(que第四声)。
  • 大明的回响

    大明的回响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一个普通的嘴强王者,一段波澜壮阔的大明史。穿越到明成祖朱棣的身上,万里画卷任你书写。且看如何利用九年义务教育对抗历史的洪流。
热门推荐
  • 一生诺言唯你一人

    一生诺言唯你一人

    暂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失宠妃子(玉奴之二)

    失宠妃子(玉奴之二)

    这,就是她要的幸福吗?那个男人千方百计从儿子手中将她夺了来,最后,要给她的,就是一个无情的背影吗?没有爱,要这荣华富贵还有什么用?可,心里的这份爱还没有变,还那么执着和滚烫……她笑了,她爱了,最后,她又毅然决然地为这个男人死。这一生,来过,爱过,本无遗憾,只愿再次呼唤他一声——“三郎。”
  • 掰开地壳看到底

    掰开地壳看到底

    本书介绍了神奇有趣的龟山、浑然天成的镜子岩、巧夺天工的奇石、能烧开水的沸石、会唱歌的响石、名不虚传的变位石等内容。
  •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经历了失恋和退学的双重打击,为了寻找安慰而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却不知为何穿越到了游戏的世界,几经周折,终于明白自己只是穿越到一个科技发达平行世界,而自己只是在玩着那个世界的普通网游时,却莫名其妙的又进行了一次穿越——熟悉的虚拟窗口,陌生的世界,充满人性的11C,究竟是异界还是网游?————三个世界来回穿越的奇葩故事就此展开
  • 三维世界游戏

    三维世界游戏

    有没有想过,我们目前所谓的三维世界,只不过是更高维度生命的一个游戏宇宙,而你所谓的心血来潮,并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想法,也有可能是更高位阶的生命对你进行的干预。
  • 快穿之创世宸皇的小蛮妻

    快穿之创世宸皇的小蛮妻

    杀手死亡,却绑定系统,开始穿越之旅,哼,男主,男配,手到擒来;渣男贱女,报应不爽;修复漏洞,完成原主心愿,攻略男主男配……可是这个创世神是什么时候就缠上她的?还多次变成她的攻略对象?!“大神求放过”洛云陌可怜兮兮求饶。某腹黑创世神奸诈一笑,“晚了!”某女欲哭无泪,狠狠瞪向系统,你坑我!系统可怜兮兮蹲一旁画圈圈。妖孽奸笑着一把抱起洛云陌,“你注定是我的。”亿年前失去了你,今后,我不会再将你弄丢。
  • 神豪从关系户开始

    神豪从关系户开始

    厌烦了神豪套路文了吗?不妨试试这本。不一样的神豪文
  • 和女神做同桌

    和女神做同桌

    屌丝男秦萧,在经历同桌离开之后进入了短暂的悲伤之中。“嗯,我有悲伤吗?”无意之中却迎来了新同桌。“啊,竟然是女神。”冥冥之中这难道是上天的恩赐。“NO,这个女神很难搞,不过却很单纯。”一群损友和所谓的情敌(也是乱党)要来夺他的心中女神。“孤王要剿灭你们。”且看屌丝如何成功逆袭搞定女神同桌。“啊,女神我要求抱。”温柔善良的女主角玲雅在经历被迫转学之后,又不断遭遇了更大的挫折,一步步的挫折促使她将要堕落,然在他的指引下却又慢慢成长起来。当所有的现实摆在眼前,他,她的路又该如何。
  • 妖道人途

    妖道人途

    天地洞开,法则重演,于混沌之中诞三千生灵,是为远古魔神。魔神者,移山倒海,扭转时空,凭空造物,具毁天灭地之神能。神魔创世,造百族生灵于世间……吾族之人,岂甘奴役?遂夺天地之造化,逆乾坤之阴阳,争大道之锋芒,共创一诀,名曰魔神,流传于世。望后世之人勿忘先人之辱,现魔神之威,逐世间之遗秽。......一万年前,一百零八位神将舍弃生命将魔界至尊封印于人间界的不老仙山之下;一万年后,一个神秘的孩童在这妖魔鬼怪横行的世间慢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