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3600000020

第20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烟毒(1)

鸦片战争与鸦片贸易合法化

一、打开中国大门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悲壮的近代历史序幕。美国第六届总统亚当斯对此评论道:鸦片之于鸦片战争,就如同茶叶之于波士顿茶党案。虎门销烟和波士顿倾茶两大事件指明的是一个道理——贸易有时就是侵略。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其观点分为鸦片战争论、通商战争论和文化战争论。更有甚者,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内有一部分官员将战争爆发的起因,归咎于林则徐虎门销烟。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1840年的中英战争?鸦片问题究竟是一个次要因素还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呢?

开拓海外市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是英国资产阶级早有的野心。自产业革命后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对海外资金、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地大物博的中国在英国殖民者眼中是“从未充分勘察过的黄金国”。为打开中国大门,英国费尽心机,使出了各种手段。在1787年、1792年和1816年英国曾三次来华,通过外交手段向中国提出了解除通商限制和割让海岛等无理要求。183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开拓海外市场,竭力怂恿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当年就有47名大商人上书议会,要求派兵“取得邻近中国沿海的一处岛屿”。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代表普乐登鼓吹,“施用武力,并且政府加以坚持,可以从中国方面获得较为优待的通商章程”。1832年,“东印度公司”派出载有78人的武装间谍船,沿中国海岸侦查半年多,为日后侵华战争作周密准备。由此可见,英国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

1834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专卖权,这不仅意味着贩卖鸦片更加“自由”化,而且明白表示英国政府把对华贸易(主要是鸦片贸易)置于直接监管之下,由幕后走到了前台。英政府给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的训令很明确:第一,要设法扩张英国商业势力于广州以外;第二,要夺取中国一个港口作为英国海军的据点;第三,不要干涉鸦片走私。外交大臣巴麦尊特别指示他“寻找一个适当的港口,准备作战争之用,必要时可使用武力”。这清楚说明,在鸦片战争爆发前6年,英国政府就已经明确制定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政策。

阻挠中国禁烟,保护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的巨额利润,是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发动武装侵略,并引发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根本和决定性因素。鸦片贸易的利润是十分惊人的,一箱“公班土”(即印度鸦片)在印度的成本仅237卢比,售价是400卢比~450卢比。在广州通常售价700元~800元,禁烟严厉时高达1200元,折合2400卢比(每银元合2卢比)。因此,向中国走私鸦片对英国的利益至关重要。1838年,英输华总额为24,558,462元,其中鸦片为13,344,030元,占54.3%,其余商品为11,214,432元;而同期中国输英总额为22,004,700元。如果英国扣除鸦片额,将逆差10,790,268元。正因为有鸦片走私,使英国对华贸易反而顺差2,780,762元。可见,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华的最大利益就是鸦片走私。

鸦片成了牵动英国统治集团的一根最敏感的神经。保护和推动对华鸦片贸易也就成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鸦片生意是英国鸦片商人直接做的,但英国鸦片商从中国掠走的数以亿计的银元也极大地充实了英国政府的府库,英国政府因此而积极推行鸦片政策。东印度公司费数十年之力,建立起了一整套向中国推销走私鸦片的制度和政策;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首要工作便是保护和扩大鸦片贸易。当时的伶仃洋是鸦片走私的据点,1835年的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罗宾逊的办公地点便移住在伶仃洋。1836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明确宣布,驻华商务监督的管辖权扩大到伶仃洋一带,从而使商务监督具有保护、管理、指导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充分权力。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布里斯托尔商人在向政府的请愿书中明确提出:“对华鸦片走私是经英国立法机关批准的。”伦敦的“东印度与中国协会”在致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函中也明确提出,对华鸦片贸易“是直接、间接经最高当局批准”。积极保护、支持鸦片走私贸易是当时英国政府的既定国策,只要中国政府反对这种鸦片走私贸易,两国间的冲突和战争就不可避免。

同时,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确实是腐朽、愚昧、落后的。鸦片对其官民等的毒害,以及鸦片贸易造成的大量白银外流都动摇着清政府的统治。因此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禁烟令,鸦片贸易从此在中国成为非法的走私贸易。但腐败的清政府不可能因为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能禁断鸦片的走私贸易,到1839年,鸦片商人已经从中国掠走6亿多银元,仅1830年以后的10年就掠走3.2亿多银元。1835年以后,每年走私进入的鸦片超过3万箱。鸦片战争前2年,每年更达4万箱。潮水般涌来的鸦片,使得数万人染上毒瘾,受毒害最多的是“衙门中人”。由于鸦片而大量流出的白银,导致银贵钱贱,府藏空虚,终于震动了清朝廷,使得鸦片问题,成为当时清王朝举朝关注的重大而突出的问题。林则徐禁烟后,英国商务监督义律用断绝中英间一切贸易的方式,以使双方的矛盾激化和普遍化,从而使他要求英国政府出兵,用武力推行鸦片贸易的建议得到实行。1839年10月,英内阁正式通过出兵侵华的决定。

所以说,鸦片战争绝非偶然事件,它是英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海盗暴行的发展,是英国蓄谋已久的侵华政策和顽固推行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的继续。即使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事,英国也必然会寻找别的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商品、鸦片、大炮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三部曲。保护鸦片贸易,获取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是英国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相反,林则徐因为虎门销烟以及抗击英国为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位民族英雄,并且成为国际反毒斗争的先驱者。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是“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是西方人在“被享以闭门羹”后,采用“残暴行为”的“主要原因”,于是,“掠夺、谋害及经常诉诸武力,为欧洲国家与中国开始贸易的特色”。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言,“以逊清政府当年之颟顸愚昧(ignorance)、闭关自守(seclusion)、反商(anti—commercialism)、排外(anti—fomignism),纵无鸦片,则其他任何一‘片’——麦片、米片、溺片、尿片——亦均可为‘麦片战争’……‘溺片战争’之导火线,岂独鸦片已也?中英之战势在必发,非鸦片之过也。”

总之,鸦片战争起源于对华鸦片贸易。正是由于鸦片贸易的发展,才有林则徐的禁烟,才有鸦片贸易危机,才引发了印度与英国的强烈反应;正是由于鸦片烟贩要求赔偿鸦片损失,所以他们才上蹿下跳,在幕后积极地将英国推向战争;正是为了恢复和保护鸦片贸易,所以英国的政客们才决意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发动者们在策划这场战争时,其目的就是为了反对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英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海盗暴行的发展,是英国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的开始。

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的鸦片战争,以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清政府屈膝求和、英帝国彻底打开中国大门而告终。1840年6月,在侵华英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的率领下,一支包括由540门大炮装备的48艘舰船和4000士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从印度侵入中国广东海面。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挑起的、“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正式爆发了。这场战争从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战争中,中国沿海军民浴血奋战,爱国将领关天培、葛云飞、裕谦、陈化成等先后壮烈殉国。但由于清政府投降派昏庸腐朽,屈膝求和,在英国侵略者的威逼之下,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又于1843年7月和10月先后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以上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在五口设领事馆,派驻领事;“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自此,中国的大门被英国资本主义的大炮以鸦片为由而打开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发生在1840年~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对英国来说,并没有“伤筋动骨”,充其量只是一次出动了万余人的军事行动。然而对中国来说,却是震撼六国,改写历史的重大战争。

第一,鸦片战争是英国对华发动的一场罪恶的侵略战争,它使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众所周知,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一系列主权的厄运;以后又通过1894年的甲午战争及战后的《马关条约》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及战后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完全确立,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和操纵了中国的政治、财政、金融和贸易。中国由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的沉沦过程,正是由鸦片战争开其端的。

第二,大量泛滥的鸦片烟掠走了中国的巨额财富,毒害和降低了中国的国民素质,阻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这从直接、间接和长远等三个结果均可反映。

从直接结果来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大开,其后的近半个世纪,鸦片输入飞快增长,在中国全部进口商品中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以英国为首的外国殖民者通过走私和推销鸦片从近代中国究竟掠去了多少财富?据有关资料研究,从1800年“东印度公司”向中国推销鸦片,到1917年中英名义上中止鸦片贸易,外国殖民者共向中国走私、推销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折合鸦片共702.3万箱,由此从近代中国掠走66.1亿银元。如果再加上1917年后走私人口的鸦片,所掠财富就更加惊人。66.1亿银元是个什么概念?我们知道,资本一帝国主义国家向近代中国发动的多次侵略战争,总共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近8亿两白银(约合11亿银元)。后人读史每每至此,常常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勒索如此巨额战争赔款而扼腕叹息。但比起外国殖民者通过鸦片向中国掠夺的财富来说,这个数目如此巨大的战争赔款倒反而显得很小了。我们还须知道,19世纪清政府每年国库收入总共才7000万到8000万两白银(约合银元1亿至1.1亿)。到1917年为止,英国为首的外国殖民者通过鸦片从中国掠走的财富,竟等于清政府60多年的全部国库收入。当然,这笔财富主要是从中国官员和老百姓身上掠夺走的。近代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为什么到处缺乏资金?鸦片问题便提供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答案。

从间接结果来看,在进口洋鸦片的刺激下,中国的土产鸦片也急速发展起来。1866年全国土产鸦片5.5万担,1870年是7.7万担,1880年达40万担,为进口鸦片的4倍。以1906年为例,这一年土产鸦片37.6万担,加上进口洋鸦片5万担,总共42.6万担(每担按百斤计,大体为鸦片一箱)。按凌青先生推算,鸦片战争前夕每年进口4万箱鸦片,可供850万人吸食一年。而42.6万箱鸦片,便可供约9200万人吸食一年了。据中国代表团在1909年上海国际鸦片委员会议上说,仅1906年,中国因改种罂粟造成的谷物损失达1.5亿两白银,因吸食鸦片造成的劳动力损失达到4.5亿两白银。一年如此,100多年的近代中国,因为鸦片而造成的财富损失,又究竟是多少呢?要知道,自1929年至1933年,中国的罂粟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占当时全国耕地的6.1%。中国由此被世人称为“罂粟王国”。由于鸦片给近代中国造成的财富损失,如果计量史家能够推算出来,这个天文数字显然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从长远结果来看,清王朝时期,向中国推销鸦片主要以英国殖民者为主。民国以后,则以日本为主。而且走私进来的多为烈性毒品。日本大举侵犯中国以后,为灭亡中国,大肆推行毒化政策。强迫被占领区居民大量种植罂粟和购买烟膏。据统计,日占区鸦片产量达2万吨,吸毒人数有3200万人。实际上2万吨鸦片合40万箱,按凌青先生测算的数字是可供8000万人吸食一年的。而这一祸根则源于鸦片战争。

鸦片在近代中国的极度泛滥,尤其是民国以后的继续泛滥,虽然难以完全归责于英国殖民者。但这种给近代中国造成极其巨大危害的鸦片毒祸,始作俑者却不能不追溯到英国经由印度对中国的鸦片输入,而鸦片战争则在这个毒害近代中国的罪恶过程中,起到了极不光彩的、反动的历史作用。正是因为鸦片战争所起的这一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鸦片战争所推动的鸦片这种毒品在中国的极度泛滥,极大地戕害了中国国民的素质。

第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破坏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打破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状态,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鸦片战争后,“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英国人的鸦片麻醉了中国人,同时也唤醒了中国人。正如马克思所说:“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不能不指出,睁眼看世界思潮的勃兴,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追求;近代民族主义的盟动,是不甘屈服的中国人的抗争;救国图强的思想和实践,预示了近代中国的希望。这一切,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充当不自觉的历史发展的工具后所带来的。

同类推荐
  • 山河遗梦

    山河遗梦

    血染寒霜,决死沙场;冲冠一怒,山河失色。如画的万里锦绣江山,谁主沉浮?群雄并起,征伐不休;烽烟尽处,一弯浅笑。纷纷扰扰的乱世风云,谁明我心?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有那么一群人,以热忱与鲜血,为这段黄金时代谱写出了一段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 斗帝三国

    斗帝三国

    大汉算什么?穷途末路的政权,老子不稀罕!乱世算什么?来自大天朝的我静极思动,唯恐天下不乱!三国战乱算什么?我要当一方雄主,为自己,为这个世道,开一方太平!穿越成了落魄废帝刘辩,东山再起,扫外族,定中原,一统天下。
  • 士家天下

    士家天下

    乱世汉末,趋向三分。三国梦想,从这里开始……士家天下交流群:37896545
  • 万世缘

    万世缘

    回忆里的爱,还找得回来吗?当熟悉变为陌生,这世界会怎样?
  • 一锅煮三国

    一锅煮三国

    半锅煮江山,半锅煮美人。一个喜欢跑酷的厨师郭一锅,重生为三国鬼才郭嘉后,如何将江山美人一锅煮的精彩故事。官渡之战,不再做旁观者,那是必须的;改变赤壁之战的结局,也是必须的;代替夏侯渊守汉中,计服法孝直,还是必须的;和诸葛孔明斗智,更是必须的——几多诸侯,几多猛将,几多谋士,更让人心跳的是还有那几多著名的美女,都将变成他案板上的一截菜,任他手起刀落,扔进锅里,或是大火猛煮,或是小火慢煮——
热门推荐
  • 末世之下的救赎

    末世之下的救赎

    世界的末日,也就是绝大多数人类的末日。而我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面对着这个残破的世界,我是否能活下来?
  • 末日星宿劫

    末日星宿劫

    上古年间,西方世尊于忉利天宫说法,佛言三百年后将有一劫,名为阿修罗劫,此劫犹如水中投石,将使三界六道动荡不宁。此劫过后又有一大劫,名为星宿劫,大劫到时,天地间星辰坠落,海覆山崩,江河倒流,三界将毁于此劫。世尊言大劫难逃,但在大劫之前,必有贵人出,此人虽不能扭转乾坤,改变三界六道的命数,但是在大劫难面前,能化大乘之力,守护生灵万物免于损命。来吧,让我们一起见证主角的成长
  • 白金鱼

    白金鱼

    我想塑造不完美的人,我想写出人性的美,丑,还有孤独。
  • 木先生一点也不木

    木先生一点也不木

    前世,她被继母渣妹哄骗,伤尽了身边人,坠崖身亡。一朝重生,她双商在线,脚踏实地,只想保在意之人平安,却不小心与一位旧人牵扯不清。“木年兮,你是不是有病啊?”“是啊”“有病得治,你知道吗?”“知道。”佑时光唇上一热,小脸涨红,“你干嘛?”“吃药。”
  • 归尘偿欢

    归尘偿欢

    巽出,风来,大风起兮云飞扬,然后安浅就穿越了。尼玛!来个人告诉她这是什么鬼啊!【暖心治愈】【外挂人生】带给你不一样的文艺范。载你归尘,偿我悲欢,一世轻安,一世长宁。
  • 二月雪

    二月雪

    二月飞雪氲氲无所,何处归地为家?当时光洪流指引我们相遇,是悲或是喜,其实在最后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明了了,人生一遭,爱过,恨过,其实这样很好。她说:“如果你死了,我就点一盏青灯。”他说:“祥瑞谋得为三月。”终归,只为不辜负似水流年。
  • 佛说魔逆经

    佛说魔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三种尝试

    第三种尝试

    作品简介以后再来写哦……可以吗?先看文。
  • 小团子和竹马

    小团子和竹马

    这是一个小奶狗养成记 但是小奶狗不知什么时候变成小狼狗了。偏偏沈谂这个小迷糊不自知。 这是姐弟恋也是双向暗恋。对方都是蓄谋已久……注:作者是新手,所以请不要过于期待剧情和文笔。
  •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用暴力打造的王座:血腥神主

    我若逆天,必将以血腥铺路,铸就无上王座,是为血腥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