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0000000009

第9章 唐代以后的茶树栽培

我国古代的茶树栽培,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

我国茶树栽培技术,实际是从陆羽《茶经》及其后的《四时纂要》始有记载的,尤其是《茶经》中的记载,是一个历史性高起点,以至于以后相关文献中对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抄引《茶经》和《四时纂要》的内容。

因此,唐及其后茶树栽培的各项具体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成就。

从我国古籍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主要也就是讲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而这方面的记载,最早也是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开始的。

陆羽在他的作品《茶经》的开篇就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黏土最差;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这些话,明确指出了茶的品质与外界环境条件有较大关系。

据《茶经》和唐末韩鄂的《四时纂要》载:种茶开坑以后,要“熟”保,两年以后“耘治”,要用小便、稀粪和蚕沙浇壅;茶宜种在一定坡度的山坡,平地须于两畔开沟垄泄从上面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关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至少在唐代时就认识到这样几点:茶树是一种喜温湿的作物,寒冷干旱的北方不宜种植;茶树不喜阳光直射,具有耐阴的特性;

茶宜种于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黏重的黄土不利茶树生长;茶树根系对土壤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要求,耘治能促进茶树生长;茶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更不能积水。

宋代关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的记载,既多又具体。如北宋文学家苏轼说“细雨足时茶户喜”;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载:“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南宋孝宗时人赵汝砺《北苑别录》讲,每年六月要锄草一次。

这些记载,除苏轼说明了茶树特别在芽叶生长旺季,要求空气中湿度要大以外,其他都只是对唐代提到的认识作些补充而已。宋以后的记载,多数是抄袭唐宋时的资料,当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发展。

茶树原是野生树,经先民驯化、栽培以后成为栽培种。在茶树栽培和形成一定的茶树栽培品种以后,人们对栽种的茶树个体,渐渐就出现和产生按照社会需要来选优汰劣的活动和技术。

陆羽在《茶经》中,不但第一次提到了茶有灌木和乔木等不同品种,而且指出生长在“阴山坡谷”的茶树,由于其生境有逆茶树的植物学特性,品种不好,“不堪采掇”。但是,对茶树品种及其性状的系统介绍,还是到宋代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才明确提出。

《东溪试茶录》中介绍了7种茶名,包括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丛茶,并对这7种茶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产地分布、栽培要点和制茶品质进行了具体描写。这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个古代有关茶树品种最为详细的调查报告。

不过,东溪沿岸栽种、生长的这些茶树品种,不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一般只是对野生变异的一种发现和利用。

要讲茶树的繁殖,当从茶树的栽培讲起。我国古代最早种茶的情况已不清楚,从陆羽《茶经》“法如种瓜”的记载来看,唐代是采取丛直播,当时种瓜就是穴播,就是在地上挖坑把种子埋了。

另外说明唐代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认为茶树是不能移栽的。大概明代中期以前,我国种茶全部是采取直播法。

茶树繁殖采用的直播和床播育苗移栽方法,都属于有性繁殖。在古代技术条件下,有性繁殖容易自然杂交和产生变异,很难保持纯良种性。

出于繁殖优良茶树品种的需要,历史上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多的福建,在清代首先发明了茶树的压条技术,来繁殖名贵茶树品种了。

繁殖优良茶树,是我国古代长期探求的目标,所以,一旦任何领域出现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繁殖优良树种的方法,茶树栽培就会及时加以吸收。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花卉方面压条繁殖的记述,最早见于《花镜》“压条”的记载。据此来推算,我国花卉的压条技术,当产生于明代后期;而福建茶树繁殖采用压条,大概是明末清初从种花技术中移植过来的。

除压条之外,清代茶树良种繁育,还出现产生了茶树的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和培育的方法。如福建“佛手种”,传说即由安溪金榜乡骑虎岩一僧人,以茶枝嫁接于香椽树而产生。其叶形似香椽,且香味强烈。

再如插枝,也是清代始比较广泛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茶树扦插的最早记载,见于康熙后期李来章的《劝谕瑶人栽种茶树》的告示。他根据福建和其他地区汉人繁殖良种茶树的经验,在瑶区进行推广。

插枝是最原始的成年粗茎扦插,常见于旧时农村用来繁殖杨树和柳树等许多树种。用这种材料来繁殖茶树,成活率是极低的。后来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当年生的枝条更易成活,于是废弃粗枝改用当年枝条扦插,即“长穗扦插”。

福建不但是茶树压条、嫁接,也是扦插技术的创始和最早发展地区。稍有茶学知识的人都清楚,福建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也是我国古代最早采用无性繁殖来培育茶树良种的地区之一。

据报道,在20世纪初,仅安溪一县,无性繁殖系的茶树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除铁观音外,还有乌龙、梅占、毛蟹、奇兰、佛手、桃仁、本山、赤叶、厚叶、毛猴、墨香、腾云等。

据估计,福建邻省浙江的温州、台州、龙泉和江西的上饶一带民间选育的黄叶早、乌牛早、清明早、藤茶、水古茶和大面白等民间无性繁殖系茶树品种,就是向福建学习或由福建传入无性系繁殖法之后出现的成果。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和繁殖,大部分时间和大多数地区,都是采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是在清代主要是清末,而且大多又集中福建一地。

我国古代在留种和种子贮藏方面,不但较早注意而且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也早。

从《四时纂要》可以清楚看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唐代以前,就懂得和掌握了用沙土保存茶种的方法。《四时纂要》的沙藏法,一直沿用下来,到明代罗廪的《茶解》中,才又有发展。

《茶解》在沙藏之前,增加了一道水选和晒种工序。沙藏保种,在古代条件下,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良好方法,对保持种子的水分需要,促进种子后熟和保证有较高的发芽率等,都是有较好作用的。

我国古代的茶树管理,是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水平相一致的。据《四时纂要》记载,我们现在茶园管理的诸如防除杂草、土壤耕作、间作套种和施肥等几方面的内容,至少在唐代便都已俱全。

当然,《四时纂要》记载的内容不免有些原始、简单,但随着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提高,我国茶园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唐代茶园只是在茶树幼龄期间才间种其他作物,可是宋代《北苑别录》就提到桐茶可以间作。明代茶园管理的记载更多,水平也更高,提到了茶园管理的耕作和施肥,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而且提出茶园不仅可以间植桐树,也可种植桂、梅、玉兰、松、竹和兰草、菊花等清芳之品。可见明代在茶园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较唐宋有了较大的进步。

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茶园管理,到明代即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所以,到清代只是在除草、施肥的某些方法和间作内容上有所充实。如《时务通考》关于锄地以后,“用干草密遮其地,使不生草莱”;《抚郡农产考略》提到锄草之后,要结合“沃肥一次”;《襄阳县志》中还提到了襄阳茶园还间作山芋和豆类等。

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出现较晚,直至清代初年才见于《巨庐游录》和《物理小识》。《巨庐游录》载:“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物理小识》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后一种方法,比较原始,或许台刈就是从这种方法中脱胎产生的。台刈就是把树头全部割去,以彻底改造树冠。

根据上述记载,说明我国茶树的台刈技术,可能萌发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后期,又采用两种新的茶树修剪的方法:

一是“先以腰镰刈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复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

二是“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

从文献记载来看,茶树修剪似乎是从台刈开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础上,然后才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修剪。

我国古代采茶,六朝以前的情况史籍中没有留下多少记载。直至陆羽《茶经》始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说明在唐代可能还只采春茶、夏茶,不采秋茶。唐代采冬茶不是定制。

采摘秋茶,大概是从宋代开始的。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苏辙在《论蜀茶五害状》中说:“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但宋代采摘秋茶还不普遍,到明代中期以后,我国已普遍开始采摘秋茶了。

宋代除了采取唐时晴天早晨带露水采摘等方法外,据《东溪试茶录》、《大观茶论》等茶书记载,还提出了采茶要用指尖或指甲速断,不以指揉;另外要把采下的茶叶随即放入新汲的清水中,以防降低品质。

宋以后茶叶采摘的资料,记不胜记,因各地环境条件和制法不同,说法也不一致。总的来说,采茶贵在时间。太早味不全,迟了散神。一般以谷雨前5天最好,后5天次之,再5天更次。

同类推荐
  • 施肥知识(中)

    施肥知识(中)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2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本书分为古代畜牧、古代兽医、古代渔业等三部分,介绍了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先秦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秦汉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隋唐至明清期间的畜牧业、先秦时期的兽医活动、明清时期兽医学成就等内容。
  • 桃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桃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桃树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桃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主要天敌的识别与利用,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桃树病虫害79种,其中病害29种,虫害40种,天敌10种。书中彩图164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葡萄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非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葡萄病虫害56种,其中病害45种,虫害11种。书中彩图123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 农业科技史话(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农业科技史话(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动植物的驯化、引和利用,传统农具的创新和演,中国传统农业科学体系等方面加以阐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和农业科技的丰富内涵和巨大成就。《农业科技史话》以丰富的史料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中国古代农业多元交会的博大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孕育出来的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最深厚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当代中国和世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热门推荐
  • 文理双修2

    文理双修2

    白天,他是瓜盖头,近视眼的博士,骗吃骗喝骗美女,却有一股不属于这个角色清澈的勇气;夜晚,他是个流氓,恃强凌弱,卑鄙无耻,却有一颗不属于这种人柔弱的内心;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借了东西永远不会还,人人喊打的国际大盗范海辛。他到底是神仙,亦或者妖怪?
  • 异界求生日记

    异界求生日记

    爬山遇到山体滑坡,一行五人穿越异界,等待他们的,会是啥?凭杀修炼,凭戮证道,可我们的主角,会是这样一个杀敌大神吗?不,他只喜欢静静的装逼,修习那些可以完美衬托他装逼气质的武学。杀人红尘中,脱身白刃里,我将带头装逼!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卧槽这么6,呵呵,哪有这么屌,我就说说装装逼。死亡如风,常伴吾生,但我他么就是死不了,你来打我呀?方湛慢慢的发现,原来自己竟然这么屌!妈的,还有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 反派大佬的第N次重生

    反派大佬的第N次重生

    作为万年反派,卜术雪也很烦恼,剧本这样安排,她除了顺从天命也无他路可走,一切都是无奈之举啊。靠!隔壁直接掀桌子了!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一号直接跳起来了:连续灭我几世,你tm跟我聊命运,谈人生?二号:老子对了解你有多么无耻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只关心我下一世能不能做你爹!弄不死你个龟孙!三号:还老子的江山美人,以后冥界遇见还是朋友。额…卜术雪觉得还是投胎去吧,只是,她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做着反派,这一世怎么自己莫名其妙的干了好事了?而且这花里胡哨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是拿错女主剧本了吗?
  • 瞑空天帝

    瞑空天帝

    黑色的夜将吴墨的悲伤情绪无限放大,身边枯黄的树叶摇摇欲坠,枯黄的树林下着朦胧细雨,吴墨跪在自己族人的坟前,抱头痛哭......这是一个玄幻的故事也是一个强者的传记
  • 看书就可以变强

    看书就可以变强

    书中自有长生道,书中自有颜倾城……别人为了功法秘籍斗的头破血流,他看看书就能拥有。别人为了修为境界拼死拼活,他看看书就能轻松突破。原来,看书真的可以变强……
  • 国女和东洋女的艳情秘史

    国女和东洋女的艳情秘史

    一段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爱恨交织,让人感叹,然人回味。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我的挂名男友

    我的挂名男友

    -今晚的夏夜有些热,林简意没有想到当年那个青梅竹马的哥哥要从国外回来了,当年贺子皓得到了一个交换生的名额就飞去Z国了,本以为他会呆到成家立业再回来。-林简意都没有再想起他了,开始他回来了,并且对她说:“我来找你成家了。”-陈许年是林简意异父异母的弟弟,说是弟弟其实也就小了几天。-林简意本来并不接受忽然有人成为了她后妈,又来了一个弟弟,自从陈许年来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抱抱她这个姐姐,应该是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她便接受了他们并且他们过得比原生态家庭还要幸福。-大概就是这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无主混域

    无主混域

    万界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却有一个特殊的世界,有魔法,有科技,有超能,集万界之特色混于一界。此界名曰无主混域。
  • 妖鬼怪

    妖鬼怪

    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从来不缺少神秘,妖的传说,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