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9000000002

第2章 古代扇子的产生及其沿革

扇面绘画

在我国,自古以来,扇子就带着艺术品的风韵,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大都曾在扇面上留下墨宝,或题诗,或画画,或既题诗又画画。

这些墨宝与各种形状的扇子配合得当,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了扇子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美感。无论是谁拿着这样一把精彩绝伦的扇子,儒雅之气顿时大为增加。

很早以前的尧舜时期,首领舜为了寻找贤明的人帮助他治理国家,就令人制作了一把五明扇,表明自己招贤纳士的主张。

这个想法有点奇怪,但却符合当时的情况。舜作五明扇是取五明扇中央四方皆开明之意。

这个说法并不是杜撰,而是有着史料根据的。后来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载了这件事:

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

魏,晋非皇帝不得用。

此外,后来明代罗颀的《物原》也载有“舜时造扇”的说法。

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中,把扇子的起源追溯得更早,里面是这样记载的:“黄帝内传有五明扇,天子用雉尾扇,即掌扇也。舜广开视听以求贤人作五明扇。‘古者扇’,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于文从羽。”

五明扇就是平扇,是一种不能开合折叠、形状保持平面而不能变化的扇子。五明扇古称为“箑”,形状如“阖”,即长柄扇,通常由他人持之,立张拥身,可见五明扇是很大的。

后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箑,箑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个解释道出了扇子的制作材料和功用,制作材料是一种草,功用是“扇暑而凉”。

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我国劳动人民就用竹子编制工具、器物,用竹子编制竹扇自然也是情理之事。由此可以加以判断,在黄帝、虞舜时代,有了扇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扇子的演变,主要是在形制和质地上进行变革的。而这种变革,是建立在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变化基础之上的。

先秦时期的扇子,多用集羽或竹苇编制而成,其形如鹊翅或门扇。扇子的得名,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扇的本义是门扇,因为“扇”字从“户”;但“扇”字的另一偏旁是“羽”,由此看来,扇的本义可能不是门扇,而是扇动。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

至于门扇称“扇”,那是因为先秦时期流行一种门扇形的扇子,如战国时期的短柄竹扇,这种扇与门扇类似,故门扇也称为“扇”。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昭王涂修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

当时一共制成4把羽扇,还给每把扇子各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游飘”、“条翮”、“兮光”、“仄影”,由两个宫女侍立王侧,更换摇扇,“轻风四散,泠然自凉”。

晋陆机在《羽扇赋》中说:

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

这也说明了那时的扇子由鸟的羽毛制成。

先秦典籍《管子·四时篇》中说: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说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斗笠,这是因为不希望人为地干扰“盛阳之气”。

《六韬》卷二《励军》中也有将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的说法。这都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扇子就已经有了“扇”的名称。

扇子的图像在图画中也有所反映,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画着一个奴隶手执长柄扇,图像中主人似在饮酒,背后的奴隶手执长柄扇正在为主人扇风取凉。

战国时期,扇子也被称之为“便面”,因为用这种扇子来障面,则显得更方便,故道“便面”,亦称“屏面”。

战国时有一种“便面”是一种短柄竹扇,扇长40.8厘米,扇面略呈梯形,用极细薄的红、黑两色篾片编织成矩形纹,靠近柄的一侧有两个长方形孔,周边夹以较厚的竹片,文饰十分规整,是一种技艺很高的竹编制品。

这种“便面”竹扇从战国晚期直至汉代,一直通行于当时的社会,上至帝王纳凉,下至奴仆烤肉、灶户熬盐,都使用它。

有一把西汉时的长柄扇,扇长1.76米左右,木制柄,扇面用篾丝编织而成,扇面四周用布包边。这是一种仪仗用扇,由奴隶或仆从执掌,用以障尘蔽日,同时也象征主人的权威。这种扇古称“翣”,又称障扇或掌扇。《小尔雅·广服》载:“大扇谓之翣。”

用翣的多少,同主人的身份地位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是“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意思是帝王仪仗用8把翣,诸侯用6把翣,大夫用4把翣,士人用两把翣。

西汉时期,出现了用丝织细绢制作的扇子,这种扇子名为“纨扇”又称“绢扇”,又由于其形状“团圆如明月”,故而又称“团扇”。汉代是团扇与单门扇并行的时期。

汉成帝刘骜在位时,有一个姓班的女子,容貌美丽、多才多艺,擅长写诗作文,她被选入宫中后,备受汉成帝宠爱,被封为婕妤。

后来,美人赵飞燕入宫,班婕妤被冷落一旁,就连许皇后也失了宠。赵飞燕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宠地位,就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在后宫暗行巫术,诅咒皇帝。

汉成帝一怒之下,便将许皇后废掉,由于班婕妤的再三申辩,便没有受处罚。班婕妤想到赵飞燕如此飞扬跋扈,日子长了肯定会遭到暗算,日后恐怕连性命也难保。于是她请求去长信宫侍奉太后,离开了皇帝。

班婕妤去了长信宫后,回想起当日在皇帝身边时的繁华热闹,对比眼前的寂寞凄清,心中愤愤不平。于是,她写了一首《怨歌行》,抒发胸中的怨恨。诗中写道: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后来,人们就用“班姬团扇”来形容失宠遭受冷遇;也用以表现孤寂冷落、凄婉哀怨的情感。也用“团扇”或“班女扇”代指明月。后来,明代唐伯虎还专门以此为题材画了一幅《秋风纨扇图》,后成为他的水墨人物画代表作。

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当中最有名的要数五明扇。晋代潘尼《扇赋》道:“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这里“安众”是一种方形古扇的名字。

方形扇古代也比较常见。方扇有两种。一种是门扇形的,扇柄在一侧,另一种方扇扇柄在正中。东汉班固的《竹扇赋》道:“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这是说扇子的使用有季节性,人们的爱好有圆有方。

方形扇中以安众最为知名。晋陆机《羽扇赋》道:“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这是讲安众扇和五明扇各自的功能特点。安众扇的风比较分散,感觉柔和;五明扇风量较大,感觉爽快。晋傅咸《扇赋》云:“下济亿兆,上宁侯王,是曰安众。”这是说安众扇能使众多的人在炎夏得以安宁,故称“安众”。介于方圆之间的是方圆结合的扁形扇,此外,还有六角形扇,还有上为半圆、下为方形的方圆结合的扇子。合欢扇是团扇的一种,其特点是扇柄从顶穿下,将扇面均分为两半,如合欢树之对生复叶,故称“合欢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麈尾扇”。麈是一种鹿类动物,有人称之为驼鹿,也有人说是领队的大鹿。古人用其尾毛做成拂尘,称“麈尾”,因其形状如扇,故有“毛扇”之称。

士大夫手执麈尾或麈尾扇作清谈,含有“领袖群伦”之意。三国时诸葛亮、周瑜等儒将,均习惯于手执羽扇指挥军队作战。

这个时期还通行一种“比翼扇”,该扇用鸟翅做成,翅羽呈对称状,据说是“象征帝子天神、仙真升天、下凡的翅膀”。

除羽扇外,团扇也开始逐步流行起来。在晋代,团扇已作为宫廷专用之物,士大夫也多喜用团扇了。

隋唐以后,麈尾扇渐趋没落,而团扇作为主流,在民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唐代早期的团扇,多作腰圆形,扇面较大。到唐开元、天宝年间,才多作正圆形,同时出现了小型团扇,深受仕女们喜爱。

唐代诗人刘禹锡和杜牧等都写过咏团扇的著名诗篇,如刘禹锡的《团扇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长柄彩绘绢官扇,他的《挥扇仕女图》、《纨扇仕女图》等传世名作都反映了当时仕女们使用纨扇的习尚。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手执一柄方形圆角竹丝扇,他和家伎王屋山中间有一个丫鬟手执长柄绘花圆形绢扇,反映了竹丝扇和绢扇都为豪门贵族所喜爱。

从宋代起,团扇的形制向多样化发展,如长方形、椭圆形、掌扇式、多角形、曲线形、海棠式等。扇面用料虽仍以纨素为主,但绫、罗、纱、锦等丝织物也都用来绷制团扇。伴随着造纸业的发明和发展,于是就有了纸糊竹丝扇的出现,人们称为“纸团扇”。

在宋代,扇子出现了另一种形制,这就是折扇。其实,我国在南齐时就已有折扇了,但那个时期,这种扇子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形制还很不成熟。在北宋时,这种形制的扇子变得成熟起来。

至明代以后,制扇业有了更为繁盛的发展。扇的式样更多,如团扇中有朱团扇、红绣四方扇、单龙扇、双龙扇、寿扇等品种,折扇中有春扇、秋扇、香扇、油扇、靴扇等,以及“倒肩”、“格景”、“金面”“彩面”等花式,无论是实用还是美观,更为民间所接受。扇子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也拓展了空间。

扇子成为书画的一个载体,与它的特殊形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种形状、各种质地的扇子和它上面的书画配合得当,相得益彰,以精致优美,富有文化内涵而成为具有历史特色的艺术瑰宝。

同类推荐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丝绸瓷器
  • 新编经典祝酒辞全书

    新编经典祝酒辞全书

    高朋满座,一席洋溢热情的祝酒辞,不仅能为热烈欢乐的气氛助兴添彩,更能显出说话人的水平;款待贵宾,一番客气周到的祝酒辞。既捧得来客高兴,又缓和严肃的气氛;老友重聚,几句声情并茂的祝酒辞,可以畅述自我情怀,加深彼此情谊。本书精选了数十种场合的千余例祝酒佳辞、祝酒佳句、祝酒妙语等大量精彩绝伦的祝酒辞素材,将之灵活运用于您的祝酒辞中,您的祝酒辞必将与众不同,让人印象深刻。书中更详解了祝酒辞的来龙去脉,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祝酒辞要点及应用技巧,以及酒场规则、酒史趣谈等酒文化,很全面的祝酒辞。
  •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

    本书为身残志不残的作家梅芷的最新散文集,记述五十年前作者处于年少时期的人们的各种生活和作者的少年时代,其中是对各种童年生活细节的精致记述,涉及亲情、友情以及各类趣味横生的童真小事,题材怀旧,文字温馨,展示了浓郁的人文情怀与始终贯穿的坚强乐观精神。
热门推荐
  • 公主姐妹花之传说

    公主姐妹花之传说

    在很久以前,诞生了一个小小的国家——月国,而在这个国家里,隐藏着一个代代相传的秘密。“公主,驸马爷陛下跑了~~”“什么?成亲之日竟然跑了?待我去把他捉回来!”说完一个俏丽的身影飞了出去。竹林。“你果真在这。”“当然啦,娘子,这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哦!”“谁和你约会,快跟老娘……”还未说完,就被一张熟悉的唇堵住了嘴。
  • 从土地公开始

    从土地公开始

    异界重生的李牧,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是仙道鼎盛,神道不存。不要紧,我有系统,那就从土地公开局,让我们重建神道!求收藏,求推荐!
  • 镜云天

    镜云天

    青春懵懂少女秦云与年少称帝的禹玟的离奇仙侠恋,不仅是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有家国大义与各界之间的恩恩怨怨。这部书也许会让你对仙侠小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 医妃独宠

    医妃独宠

    她是吃货,“她”是花痴,虽然爱好仅差一个音,性格却千差万别。她冷血乖戾,是毒医传人;“她”自卑懦弱,却是武学奇才。因为懦弱“她”面对所爱之人不敢言语,因为自卑“她”被人欺凌不敢寻求帮助,一朝横死,懦弱少女再睁眼眸,自卑褪去,嘴角扬起嗜血的弧度,她乖戾,她冷血,她要护的人,谁伤谁亡!他是灵越大陆唯一一位封王的强者,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人能入他的眼,在他看来,女人只是累赘,身体柔弱不说,还格外善变。那一日,他立在森林外看见正在训练的她后,彻底不淡定了,这么彪悍的人型生物,真的是女人吗?
  • 墨白作品精选

    墨白作品精选

    罗马走出车站,他看到车站广场里纷杂的声音使得秋日里的阳光沸沸扬扬,游来游去的人流里全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只有对面建筑物上的广告内容是熟悉的:奥克啤酒。三九胃泰。宋河粮液。但是那些广告却使他感到迷茫。
  • 上校的博士妻

    上校的博士妻

    刚拿到毕业证书就被家人送来了结婚证书,虽然已经拿到博士证书,但是她今年才22岁好不好呀,怎么就嫁人了呢,她美妙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进入个坟墓了,对方还姓公羊?据说还是大校?特种部队的精锐!虽说有点突然,不过看上去这个老公还不错吖!
  • 初显实力: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初显实力:北京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

    本书分为积极筹备、加强保障、全民参与和成功举行四部分,内容包括北京成功获亚运会主办权、做好医疗食品卫生服务、中央领导关注亚运会筹备工作等。
  • 学校室内外运动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室内外运动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我的植物大战僵尸系统

    我的植物大战僵尸系统

    忽然发现院子里有僵尸怎么办?在线等急!沈森因为一个神奇的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打僵尸,幸好自己有变异的植物,一人高的激光炮豌豆射手,会喷雾的巨大蘑菇......不过还好,打僵尸爆装备,还能学法术技能,这样一来也不错。当然要是没有那么多.........
  • 剑遨诸天

    剑遨诸天

    在妖魔横行的世界,钱无为一人一剑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