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8100000035

第35章 左宗棠与甘肃文教事业的兴办(2)

1876年,甘肃分派了学政,主持甘肃的教育事业与科举考试。此前,陕甘学政每三年才到甘肃一次,各州府的岁试和科试都是合并举行的。现在甘肃分设学政,除阶州、肃州与安西仍岁科并试外,其余兰州府、巩昌府、平凉府、庆阳府、凉州府、甘州府、宁夏府、西宁府、秦州、泾州、固原州,都实行岁试了。对于乡试分闱和分设学政这样的造福甘肃人民的大事,在以前二百年中,竟然没有一个甘肃巡抚或陕甘总督想到。对此,秦翰才不禁感慨地说:“光从这一点看,就知道他们对于边方政事,没有放在心上。于是文襄公的举措,格外值得人们重视了!”《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15页。正好道出了甘肃人民的心声。这也说明左宗棠对甘肃的建设,是着眼于将来的、造福于西北人民的开发式建设,他所采取的措施,是中国近代开发西北的首次成功尝试。左宗棠分闱乡试的改革,在当时科举制度的没落阶段,已不符合整个时代的潮流,但在人才缺乏、经济文化落后的甘肃和西北仍不失为一项有积极意义的开发措施。

此外,左宗棠还选育技工,为创办的企业服务。左宗棠在西北兴办了第一批洋务企业,首次推行洋务教育。左宗棠在振兴西北教育时,也把办工厂与办学校相结合的办法带到了西北,在边远落后的西北内地,首次推行洋务之学。在筹办兰州织呢局时,他就指示部下从陕甘士兵中选拔“赋性灵敏,堪资学习者”入局,以达到培养“将来必有可用之才的”目的,“将来有成,尤为此邦师匠所自出,不但数世之利也”《左宗棠全集·札件》,第468页。但是,他在西北推行西学的事例很少,这与前面所述西北的特殊情况有关。各地义学、书院虽设,儒教、义理虽行,但基础并不牢固,当然不能大规模推行西学。他说:“察看狄道民风,虽不乏读书明理之人,而地杂回番,泯棼已久,一时望其丕变,复我华风,殊非易易。惟礼仪廉耻数字则必须先与讲明,俾革其旧染之污,得免刑戮,亦云幸矣。”《左宗棠全集·札件》,第393页。更不敢多有奢望。洋务之学是挑选士兵学习,且不是在士子中传播,很类似于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且,兰州织呢局经营不到两年就关闭了,洋务之学的传播也便在西北停顿下来了。

左宗棠在西北兴办教育,主要在甘肃和新疆两地。他虽然倡导在甘肃各地广办义学,但他显然把振兴甘肃教育的重点放在以兴办书院、分闱乡试为内容的开科取士、培养封建人才方面。在新疆则是以广办义学为重点,并未强调兴办书院,而像陕甘分闱这样的影响西北的大事件,对新疆的影响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新疆民族众多,语言文字不同,以至于造成官民之间沟通困难,政令难于推行。因此在新疆兴办教育,首先需解决各族人民与汉族文字语言不通的问题,而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左宗棠主张通过兴办义学加以解决。对此,他在1878年写的《复陈新疆情形折》中说:“官与民语言不通,文字不晓,全恃通事居间传述,颠倒混淆,时所不免。”因此,他提出在新疆“广置义塾”,发展民族教育,并认为新疆“长治久安之效,实基于此”《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194页。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在《办理新疆善后事宜折》中又说,“新疆勘定已久,而汉、回彼此扞格不入,官民隔阂,政令难施。一切条教,均借回目宣传,壅蔽特甚”,要改变这种状况,“非分建义塾,令回童读书识字,通晓语言不可”《左宗棠全集·奏稿》(卷七),第519页。而普及基础教育,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就课程设置而言,甘肃的“义塾”除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孝经”等法定课本外,根据左宗棠的提议又增加了《小学集注》、《吾学录》和《圣谕广训》等,而新疆的“义塾”却侧重于讲授《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课本。显然,前者重在加强封建伦理教育,后者则着眼于让新疆各兄弟民族青少年认识一些汉字,以利“官民相通”。可见,左宗棠致力于振兴西北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甘肃和新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突出了地域特点,值得一述。

总之,左宗棠在甘肃推行的“兴教劝学”和振兴教育的各项活动和措施对传播儒家文化,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振兴西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载:“曾不数年,边徼汉民敦崇儒术,诵习《六经》,回、藏、蒙人亦争延师课读儒书。沟通民族文学,提高民间文化,至今考之,其效益盖可睹矣。”他所推行的这些教育措施对加强民族团结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由于广兴义塾、兴办书院,在甘肃各地尤其是民族聚居区“增训导,添学额”,使回、汉子弟“同棚合试”,融洽相处,从而形成了“汉、回相安”李维成,《左季高与西北》,见《左宗棠研究论文集》,岳麓书社,1986年,第365~369页。、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新气象。尽管左宗棠举办的是旧式师塾和书院,传播的是带有浓厚封建礼教色彩的儒家学说,重点并不是代表当时先进潮流的洋务教育,传播的也并不是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他如此热忱地振兴西北的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和开发西北民智的做法,仍对西北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应予充分的肯定。

(四)刊刻图书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的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历史上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很重视向落后地区传播进步文化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左宗棠对甘肃的图书刊印与发行事业,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开发,为繁荣西北文化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1.刊刻书籍的原因

(1)为了改善甘肃图书刊发的落后现状。甘肃士子所诵读的书籍,大都是书贩从成都和武汉两地贩运而来。兵燹之后,这种买卖无人去做,书源枯竭,而且所用书籍采用的都是民间俗本,往往错误百出,以讹传讹,使人难以卒读。左宗棠看到这种情况后,决定刊刻书籍,自备书源,提高刻印质量,以改善西北图书刊发业的落后局面。

(2)甘肃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左宗棠的号召下,自同治八年(1896年)起,各地兴办了大量的由政府支助的作为初级教育机构的义塾,还新办和修复了大量的作为中级教育实体的书院。义塾和书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传统蒙学书籍和儒家经典作为学生教册。而甘肃学生所见到的书籍不仅数量极少,且“写的是错字,圈的是破句,实在要不得”《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09页。这便促使左宗棠重视书籍的刊发。他要以大量精刻、准确的书本作为学生用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恢复甘肃社会秩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左宗棠认为,西北教育不兴,思想文化落后的原因是各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语言文字不通,没有受到儒家思想的教化。他在一篇序言中总结说,自己“入关度陇,经理新疆,驻节边塞,日见蚩蚩之氓失教已久。习俗相沿,不知大经大法为何事。马牛襟裾,深用骇惧。诚不料含形负气之俦,泯棼瞀乱,至于此极。盖新疆得之准回,而河湟、月氏、伊吾、火州诸地,载籍以来皆等诸要荒,未遑治理,军府虽设,文治阙如。而谓民不兴行,岂其然乎!戎事甫毕,圣化维新。读法而外,学礼宜急。爰检《吾学录》所订婚礼、祭礼、丧礼,列为上下卷,颁行各塾,俾为新民,共沾圣泽,自此异域,渐染华风。意者化民成俗,古治之效不难复见也”《左宗棠全集·家书·诗文》,第260~261页。为此,左宗棠刊刻了包括前述《吾学录》在内的大量介绍儒家伦理道德的书籍,传布各地。以统一边民的思想、增加对中国文化礼教的认同感,最终达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西北边疆长治久安的目标。

2.刊发书籍的成效

(1)刊刻书籍的办法

左宗棠为了给甘肃刊刻书籍,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想了不少办法。

第一,设立刻书局。最早为西北刊刻书籍的机构设在汉口,叫崇文书局,归西征后路粮台经管。在西安设立的刻书机构叫关中书院,归西征总粮台经管。两地使用的工匠,主要是湖北的刻工《左宗棠全集·札件》,第521页。两地的刻书费用,都由左宗棠的廉俸支出,没有使用公款。

新疆收复时,又在迪化开设书局,刻印供给回民子弟读诵的书,“这个书局的寿命相当长,直到光绪晚年才裁撤”《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09页。此外,西宁知府龙锡庆曾在西宁设立尊经书局,刻印四书、五经。而陕西布政使翁同爵曾利用关中书院藏版,印发《七经》等书。而其后陕西人刘光贲艹、柏景伟等倡刻《十三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贺瑞麟等倡导刻印濂、洛、关、闽诸书,似乎也受左宗棠在西北刊刻书籍的影响。

第二,设立流动刻书机构。左宗棠还有一个流动的刻书机构,一直随着西征军大营走。“譬如他所编《学治要言》一书,原版于同治十一年正月在安定行营开雕;又重刊《吾学录》,于光绪六年三月,在肃州行营开雕。这就是两个实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西北胥吏为省事起见,常把辗转下行的文书,随意删割,有时别字连篇。结果使得文义既不能贯串,事理也就不能明白”《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09页。,给推行政令造成障碍。为此,左宗棠遇到重要事件,就把来往的文书,整个刻印下来。他要求执行任务的官员见到文书以后,对于事情的原委、理由、办法弄得明明白白,以免误会。这样,他身旁随时就要有刻工跟着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达·芬奇

    达·芬奇

    在人类文明的灿烂历史长河中,欧洲文艺复兴古文化运动,无疑掀起了一阵阵艺术狂澜。这个时代,俊才辈出,群星闪烁。而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艺术之星,便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开放的一朵奇葩。达·芬奇是一个农妇的儿子。他的父亲也仅仅是芬奇镇上的一个公证人。他虽然出身卑微,但自幼勤奋好学,智力过人。他生逢其时。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界群星脱颖而出,争辉斗灿。他14岁便进入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已经有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维罗奇奥工作室,在那里苦学勤练绘画、雕塑6个年头。他随身携带笔记本,时刻留心观察生活。那本子上画满了各色人物的面孔、表情、手足和身躯……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李大钊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李大钊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林伯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它以贴切的比喻、形象的语言,充分说明李大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所起的重要作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对于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空前复杂、严峻的。它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猛烈地冲击着闭塞的宗法的封建统治秩序,使中国的社会不能不进入空前的社会大变动中,进入新旧大更替中。这一切,也使这个民族的仁人志士,不能不为自己的民族免于灭亡的危机、并重新屹立于世界而前赴后继,不息奋斗!李大钊,就是奋进在这一历史潮流中的杰出人物。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是中国学术和文化的象征。主宰这所最高学府的校长绝不能是平常之辈。远一点来看,北大历届校长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不仅是北大校长,而且是某一时期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趋势。他们是一群精神火种的播撒者,在他们的星火薪传下,北大一直绵延着不熄的文明之光。这不同于父母繁衍后代那种物质的遗传,而是人类灵魂的塑造与远播。
热门推荐
  • 仙魔之童

    仙魔之童

    八百年前,天界云天崖圣女违背天罚,怀有一子,天帝震怒,于斩仙台将其万箭穿心而死..........八百年后,人世间大汉帝国帝都长洛,七月里竟降下鹅毛大雪,一个雪夜,并肩王府前出现了一个赤裸的婴儿不哭不闹的躺在雪地中。。。。。
  • 我有系统当助攻

    我有系统当助攻

    始于,庆余年,庆余年2,琅琊榜,风中奇缘(大漠谣),楚乔传,天下第一,雪中悍刀行,琉璃,花千骨,玄心奥妙诀(倩女幽魂),水月洞天,将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我是个爱看电视剧的仔。我虽然是一棵草,可谁说一棵草就没有活下去的权利?游戏照进现实,游戏改变世界。群1138202996
  • 神选之人

    神选之人

    幻之大陆,强者笑傲苍穹,弱者只得低头匍匐。少年灵幻,出自魂修大家,但是羸弱的魂修无法战斗,所幸得神之眷顾,练神功又收神珠。败异人,战妖王,斗魔皇。纵横大陆、神界与圣灵界。收得无上本愿神物,得神女、雪山圣女、帝国皇女、异族之女、圣灵王的青睐。笑傲世间天下诸强。
  • 莫负清尘余生与你

    莫负清尘余生与你

    这本部小说,有甜有虐,大家喜欢看的话收藏哦,也希望大家喜欢哦。
  • 冷血王妃不好惹殿下请让道

    冷血王妃不好惹殿下请让道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有一天,他对她说:“我要出国了。”“骗子!大骗子!尘是大骗子!说好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她转身就跑,最后他还是出国了,他若知道,他回来后就见不到她了,他就不会出国了!
  • 我的明星老公:娇妻16岁

    我的明星老公:娇妻16岁

    “听说几个小鲜肉要来我们学校录制节目!”“真的假的?”“还有其他的明星,好像就要选择我们班喽”
  • 修罗恋爱笔记

    修罗恋爱笔记

    修罗现,万物殇。她投身人间也未改变她清冷果决的性子。直到遇见陆晨辰,可终究人妖殊途,他不是她的良人。那她的良人是谁呢?最后,她才知道原来她来人间只是一场阴谋。那个人为了一统六界在滋养她的修罗之心。她,永远不可能让人得逞。于是,弑杀本心起,修罗现,万物殇…
  • 极渊苍容

    极渊苍容

    天性薄凉,不明世事的失意少年本想与世无争,独善其身,却从同窗口中得知他复杂身世,才发现自己早已被卷入一场蓄势已久的阴谋中。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他倚靠戒指一次次化险为夷,却终究因修为不足,失挚友,坏肉身,所幸戒身有灵,得以逃出升天,不料重塑肉身后却又记忆全失,踏入异世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阎魔剑仙

    阎魔剑仙

    为史帝杀,为故人弃,三界大乱,历经千世轮回,打破三界平衡,邪魔破峰而出,冥界冲出封印,创魔殿与之争锋,此浩劫又当如此?在如此神秘的环境中,再度转入轮回,是剑仙的觉醒?还是剑魔之邪念?于此各豪杰并起,是孤身奋战?还是团队持柱?传统世界之下,一片未知领域,在此领域,神话人物频频涌入,奇人异能,万古恒心剑不变,剑威永存指灭天!!!
  • 以后的爱

    以后的爱

    苏倩苏熙青春中的成长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