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4800000022

第22章 通讯(10)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采访中我们一一翻阅了数千幅杨鉴曼在深圳拍摄的各种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除在《信息网络报》上发表相当数量的新闻照片外,还在中央级报刊和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和照片数百篇(幅)。2001年10月16日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他的新闻照片“深圳大学城建设拉开大幕”很有影响,这都是得益于他的新闻敏感和深厚的新闻采写功底。

他当记者、主编非常勤快,经常深入到一线采写鲜活的东西,连节假日也不休息,带上照相机拍摄着一组组反映深圳特征和建设速度的新闻照片,以一个记者的责任感记录着深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现在还担任了由新闻出版署主办、具有发布中外产业经济信息的权威报纸——《中国产经新闻》报社驻深记者站记者,他正在寻求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载2001年4月4日《武威日报》)

从军官到文官

——记《武威日报》总编辑翟书元

2001年1月1日,这是一个令甘肃武威日报社全体职工欢欣鼓舞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正式出版发行了15年零7个月的《武威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武威日报》,表面上看似乎只在原报名上多添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日”字,其实为了这个报纸名称的更变和报社事业的发展,全社职工奋力拼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总编辑翟书元则付出的更多,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他的头发明显地花白了几许,宽阔的额头、沉稳的表情和温文尔雅的谈吐和举止,已经看不出他26年军旅生涯的影子,在他身上透出的是总编辑的气派和风度。

1996年底,翟书元同志挑起了《武威报》总编辑的重担。他没辜负上级领导的希望和全体职工的期望,带领报社一班人奋发进取,在《武威报》这块方塘里精耕细耘,报社和他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97年9月,《武威报》被省新闻出版局确定为质量达标报纸;1998年6月,武威报社又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甘肃“十佳”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近几年内,翟书元同志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县处级优秀干部,1999年被地直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被省新闻出版局、省报业协会评为全省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

行伍里走出的舞墨人

翟书元同志于1964年应征入伍,26年之后,他由一名军官变为一名文官,而且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舞文弄墨者。其实,他的26年军旅生涯已经同文字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70年代初被提干后到1990年底转业到地方工作,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宣传和思想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转业时身为武威军分区政治部中校、副团职干部的他,到地方后很快被委以武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重要职务;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后来他才能很快进入角色,履行职责,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他在部队曾多次参加理论学习班,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短期培训班以优异成绩结业,在甘肃省委党校学习两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到地方担任宣传部门的领导职务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得心应手。一次,地委党校举办全区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限定20分钟的发言,他不拿笔记、讲稿,理论联系实际,对数十个马列基本观点进行系统阐述,讲得井井有条、深入浅出。

他在部队曾负责军民共建双拥工作。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1995年撰写的《塑造文明形象,搞好拥军优属》的论文荣获“全省创建河西千里双拥走廊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部队,他曾到过祁连山和张掖、酒泉的很多地方,还到过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居延海。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才能写出《黑风刮过后的思考》(发表于1997年《半月谈》第14期)这样的调研文章。早在1997年,他就对甘肃河西地区沙尘暴的起因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意见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

在部队,他曾到过青海、甘肃、内蒙古的很多地方,接触并考察过藏、蒙等好几个少数民族。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才能写出《藏蒙民族团结的象征》这样的文章(发表于199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为修复“凉州百塔寺”造了舆论。

也正因为有以上的经历,加上他多年的学习、调研和积累,他的专著《心声集》水到渠成,于1999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于他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出色的业务能力,1999年,他获得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新闻专业主任记者职务任职资格。

去年5月1日,正值沙枣花飘香的季节,《武威报》迎来了15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为了庆祝这一特殊日子的到来,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报社编委会编辑出版了一本30余万字的,反映、讴歌武威改革开放20年的战斗历程、武威人的精神风貌的,集消息、评论、通讯、散文精品为一体的文集《凉州春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情系报纸创“十佳”

全省有上百家新闻单位,武威日报社能获得“十佳”殊荣,报社同仁的感受和回答是:

“得到‘十佳’的殊荣确实不易。它包含有《武威日报》数十人辛勤的努力,总编辑翟书元为之作了很多努力。”

“上班,他总是第一个到,下班,往往是人去楼空了他才离开。”

“双休日、节假日,只要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他的身影肯定在办公室里。”

“过去,大家对吃喝开销过多有意见。他担任总编辑后,一支笔‘卡死’,又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招待费用由每年数万元下降到数千元。”

……1996年底,翟书元成为这个报社的总编辑时,创刊于1985年的《武威报》还是周三刊。从1997年开始,他和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审时度势,加快事业发展的步伐,每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到目前,不仅使周三刊的《武威报》成为周六刊的《武威日报》,同时还创办了在武威城乡很有影响的《武威日报·读者周刊》。4年多的时间,报纸的总量比过去翻了一番半,丰富多彩和生动新鲜的内容也受到武威城乡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称赞。

在用人方面,总编辑翟书元更有独到之处。1999年3月22日《甘肃日报》理论版发表的《用人所长漫议》的文章,是他学习的体会,也是他用人方面的实践总结。近几年来,他在对报社中层负责人的任用上,充分体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思想和观点。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这个领导集体以“举大德、赦小过”的气量和胸怀大胆起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翟书元同志说:“用人要避其之短,用其所长。”他的用人使大家心悦诚服。正因为他用人用得好,报社的事业快速发展,年年上台阶,年年有进步,因此被评为全省“十佳”。

迎接挑战谋发展

1996年底,翟书元同志担任《武威报》总编辑的时候,正是我国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各种专版、专刊见于报端,各种晚报、晨报、都市报应运而生,这为地方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无疑将对党报的办报、发行及报业经营带来严峻考验和产生激烈竞争。对此严峻的形势,身为总编辑的翟书元不甘落后,在他的心底激荡着巨大的波澜,如何迎接挑战?如何开创报社新局面?如何使报社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都成了他思考的一系列问题。

他首先以抓报纸质量为突破口,教育引导编采人员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无论是采写,还是编校,都要顾大局、识大体,从一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大局出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认真搞好报纸宣传,不折不扣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宣传任务。涉及具体工作,他主持制定了一些有关记者、编辑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并要求全体编采人员精选细编,坚决杜绝各类差错。他任总编辑不到一年功夫,《武威报》编校质量在全省达标。其次,在他的策划和主持下,《武威报》从1997年起改版、扩版,在原周三刊的基础上,1997年扩为周四刊,1998年扩为周五刊。同时将周四刊中的一刊改为星期刊,成立了星期刊编辑组。该刊的创立,使当时看惯了《武威报》老面孔的读者为之耳目一新,它报道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量稿件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得到读者认可。在此基础上,从1998年起,又开辟了《西凉周末版》,从此,使《武威报》从形式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报道内容上逐步由一般化变为涉及、研究、追踪深层次问题。

到1998年底,翟书元同志在他的脑海里清晰地勾勒出了“党报风格,晚报特色”的办报思路,提出创办《读者周刊》,随正报发行。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落实,四开四版《读者周刊》于1999年1月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而且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扩大发展,到2001年1月已成为四开十六版。至此,《武威报》更加被广大读者刮目相看。翟书元同志经常强调要在报纸宣传上抓好两头,一头是要利用正版宣传足、宣传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好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一头是千方百计办活报纸,从专版、专刊上大量报道鲜活的社会新闻,适应市场,满足读者的需求。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武威报》真正成了读者喜闻乐见的一张地方党报,为扩版的《武威日报》打好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翟书元同志对报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决心以新世纪为新起点,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他正在酝酿着一个个更大的计划,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报社事业更快地发展。这就是翟书元这位从军官到文官的报社老总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原载2001年第8期《中国地市报人》)

开创新局面的人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王如明

今年7月1日,他荣幸地被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他所在的乡——古浪泗水乡1993年被地委、行署授予“先进乡镇”的荣誉称号,又于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十强乡镇”。

在他和乡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泗水乡的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去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145万公斤,乡镇企业产值突破5000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元,人均有粮460公斤,提前一年实现了“四年翻三番,率先奔小康”的奋斗目标,真正开创了泗水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他,就是曾多次获得地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称号的泗水乡党委书记王如明。

身为乡党委书记的王如明在实践中得知,若要使全乡经济发展有新的突破,必须建设好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几年来,他经常教育乡上的干部要勤学习、讲政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结合乡上实际,在全乡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带领群众尽快走上富裕之路。他把村级组织作为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来抓,针对9个村存在的班子问题,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进行了全面整顿,并集中力量整治了后进村,认真组织群众召开了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选出了人民群众相信的带头人。经过调整后的村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37.5岁,比原来降低7.5岁,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5%,有5个村的党支部和支部书记在近几年受到过省、地党组织的表彰奖励。

他勤政为民、公而忘私,每年在乡上工作的时间在300天以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乡村抓指导、搞调查。几年间,经他直接帮扶脱贫的群众有12户。今年,他为帮扶困难户王平年捐款200元,无偿资助化肥2袋,担保贷款500元,解决配水30分钟,从年初计划春种到种后的一系列管理中他去王家不下10次。今年6月1日晚,古浪发生地震后,他连夜驱车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待次日回家后,得知自家的粮仓被震倒,屋内顶棚被震塌,妻子儿女在露天地里呆了一晚上,但他并没多说什么,他认为把群众的生活安排好是自己最大的责任。

他把党务工作有机地同全乡经济建设和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坚持抓好党务保经济。1993年,在他的领导下,乡上确定了“依靠土地抓农业,围绕公路办企业”的方向,把辖区内312国道和308省道沿线规划为工业开发区,把双塔“十”字南北各1公里规划为商贸开发小区,把泗水、双塔两处定为集市贸易区,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在记者采访时,王如明谈了他的大胆设想:今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力求突破1亿元,明年乡镇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1998年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届时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有粮分别达到2000元和800公斤以上,使全乡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追求。

(原载1996年8月10日《武威报》)

冠军风采

——省武威酒厂武术队员、世界冠军李淑红速写

她,个头不高,但十分精明。

她,气质不俗,具有武术运动员独特的风格。

她的武术表演刚劲有力、干净利落,每套动作完整连贯,令人刮目相看。

她,就是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夺得冠军的李淑红。

李淑红从一般运动员成长为世界冠军,历经坎坷。她从小多病体弱,只好到天水青北小学参加业余武术训练。1982年,省武术队教练李德成在选队员时发现李淑红聪明伶俐,是棵好苗,刚满10岁的小淑红从此便走上了武术运动的生涯。

武术训练是极为严酷的,每一个技术、一段套路、一种手段都要经过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锻炼,特别是机械训练,常常使小淑红留下满手的血泡,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她从不道声苦。经过无数次滚爬摔打,李淑红的意志更加顽强,在训练中更吃苦耐劳,决心早日铸就起飞的翅膀,冲向全国乃至世界体坛。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上,李淑红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少年运动员,并以前6名的身份闯入全运会武术项目决赛圈。决赛场上,她屈居第七,这并没有使她丧失信心。她说得好:“成绩和荣誉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武术运动员的实力,我要取得真正的冠军,真正的敌人是我自己,只有战胜自我,才会有大的突破。”

她战胜了自我,一步步走近武术事业的“玉皇顶”。1990年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她动作洒脱、刚柔相济,以9.40的高分荣登女子剑术冠军的宝座,一跃成为陇原武术界多年来惟一的全国冠军。就在这一年,她代表国家参加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有2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武术锦标赛,一举夺得枪术、剑术、拳术三枚金牌。1993年8月第七届全运会武术决赛在四川举行,她因未能夺得金牌而含泪挂上了铜牌。

同类推荐
  •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本书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徐志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大师讲堂:辜鸿铭讲国学

    大师讲堂:辜鸿铭讲国学

    辜鸿铭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诗人,他精通九种语言,学贯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典籍、中国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古怪的言行在国内曾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本书选取辜鸿铭先生有关国学方面的论著,向读者展示这位【怪老头】眼中独特的国学文化和思想的精髓。
热门推荐
  • 今夕何夕缘错迷离

    今夕何夕缘错迷离

    少时初见,一眼万年。琥珀眸子,刻在心间。他娶她为妻,再容不下她人。偏的命中注定,她为皇后。为她,新婚冷落,言语刻薄,为她,打入冷宫,贬为庶人。你可知,我亦有双琥珀色的眸子?我亦少时遇见一位少年郎?终究是空念,我愿脱离这人世苦海,不再相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总的包袱又掉了

    墨总的包袱又掉了

    “三分钟内,我要这个女人的全部信息。”“但是我在开车啊总裁..”“要不我来开车,你查信息?”小助理微微汗颜。“您老人家科目二貌似还没过。”“我仔细想了一下,做总裁要懂得谦让。”额....真的是谦让?
  • 次方世界

    次方世界

    人类明文的进步,使人们不再拥有只活在现实世界的权利。
  • 无忧仙山

    无忧仙山

    “洛神是你师傅?”路人甲重复问了一遍。“不错啊,亲传弟子,唯一的那种~”无月一脸认真加自豪的回复。“啧啧啧~又一个得了痴心疯的。”路人甲摇头叹息,怜悯的看了眼面前毫无灵根的女子。无月:……有个霸气侧漏的师傅,这很奇怪嘛?为毛没人信呢?哼~月宝宝不开森!————————————————————轻松向修仙文。有男主,主剧情。感情线只是辅助线,快来入坑呀(?˙▽˙?)
  • 沙与清秋

    沙与清秋

    独生女孩岳清秋和单亲少年安沙命运的相遇。女孩习以为常的打招呼,唤醒了男孩,在一次一次的接触后,被相互治愈,都朝着更好的自己改变…
  • 心蛊难寻:绝色皇妃哪里跑

    心蛊难寻:绝色皇妃哪里跑

    她是闻风丧胆的毒蛊杀手,没有能在她的毒蛊之下捡命的人,一朝穿越,成了大楚不受宠的将军府嫡小姐。他是玉树临风的太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她的好从不曾有任何怨言。阴差阳错知道前世叛徒也穿越?她重获新生步步为营利用人心来复仇,太子一纸婚约与她纠缠?表兄妹成亲是乱伦?为生存不惜重操旧业?且看她一手蛊术如何控制人心?且看他追妻路茫茫不惜放弃所有?什么是喜欢啊?喜欢就是我从小当成宝贝的小表妹可以成为我的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公主的酷帅王子们

    复仇公主的酷帅王子们

    她,原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却因父亲的背叛而失去了她的母亲。她,因为被姐姐陷害,被不了解真相的父亲以为是她杀害了她自己的母亲,而被赶出家门。而她,因为家庭的背叛,使自己的母亲死于父亲的枪下。最终,她们三个一起踏上了复仇之路,在这个途中,她们遇上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她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他们和她们最终会……
  • 遗失梦

    遗失梦

    当一切化作一缕轻烟,即便是再次轮回,也永远不再是以往的模样了。
  • 妻子的秘密

    妻子的秘密

    老婆出差了,薛星怀疑她有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他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