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300000031

第31章 流亡中的使命

1906年,高尔基秘密从俄国芬兰出发,经过瑞典,来到了德国首都柏林。这时的高尔基在德国早已是万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早在1901年,德国出版界就曾发生了六家出版商同时争着出版高尔基文集的事情。1903年1月,高尔基的剧目《在底层》在柏林上演时,再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05年,当高尔基在狱中患病时,德国报纸曾发出了一封有269名德国名人联合签名要求释放高尔基的信。

如此种种,使高尔基到柏林,获得了德国人民的空前欢迎。

为了迎接高尔基的到来,德国戏剧界的权威剧作家马克斯·莱因哈特专门组织了一场以高尔基剧目为专题的公开演出,各个图书馆里则悬挂着高尔基的大幅照片,把他的书陈列在临街醒目的橱窗里。

高尔基亲自来到戏剧院答谢观众,当他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观众一起起立向他致意,并高呼万岁。

高尔基把演出所得,全部捐献给了国内的布尔什维克,使其用于革命事业。

高尔基还会见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袖李卜克内西、倍倍尔和考茨基等人。德国人民把他看成俄国革命的象征,而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来欢迎。高尔基作为一个热情的宣传者、革命家深深地留在了德国人民的记忆中。

接着,高尔基离开德国,经过瑞士,来到了法国。高尔基到法国是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的,他的使命是阻止法国政府借款给俄国政府。因为俄国政府借款的目的是帮助沙皇政府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渡过难关。他的任务就是呼吁法国舆论反对给予沙皇政府以帮助。

1906年4月9日,法国《人道报》发表了高尔基的呼吁文章,标题是《不给俄国政府一文钱》。

这份呼吁书得到了法国“俄罗斯人民之友协会”的大力支持。但尽管法国银行遭到这样的抗议,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仍然同意借款。

于是,愤怒的高尔基伤心地离开了法国,前往美国。

因为他在美国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沙皇俄国驻美大使馆费尽心机阻止高尔基来美。他们利用美国法律禁止无政府主义者入境的理由,来阻止高尔基去美国。

但由于他们很难把高尔基算做是无政府主义者,所以这一阴谋没有得逞。在马克·吐温的帮助下,高尔基顺利进入了美国国境。

高尔基一到纽约,就受到各方面的热烈欢迎,数百艘满载着新闻记者的快艇离岸去迎接他所乘的轮船,许多家美国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他到达美国的头条消息。

以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为首的一家作家俱乐部还为高尔基举行了欢迎的盛宴。

高尔基举行了群众大会,为俄国革命募集资金。他的行动不断引起俄国驻美大使馆的恐慌。

俄国驻美大使馆又使出了新的花招。他们收买了黄色报纸,大肆诽谤高尔基,说随高尔基来美国的那位夫人不是他合法的妻子。

原来,当高尔基和妻子伏尔茬娜的婚姻维持了七年之后,他们的感情便出现了分歧,此后,高尔基又爱上了一名叫做安德列耶娃的女子。

安德列耶娃精通几个国家的语言,而高尔基只懂俄语,所以高尔基在出国的路途上有安德列耶娃的陪伴,会非常方便。

高尔基和安德列耶娃同居后没有举行正式的婚礼,所以沙皇俄国驻美大使馆便利用这一点来制造绯闻。

这样一来,他们卑鄙的手段居然得手了。高尔基在美国的声誉立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纽约的大旅馆都纷纷拒绝租给高尔基和安德列耶娃两人房间居住。

美国工人和进步知识的分子对于这种迫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们都写信来安慰高尔基,许多人还邀请他们去自己的家里去住。

最后,高尔基和安德列耶娃接受了当时纽约一位著名医生的女儿马丁夫妇的邀请,搬进了他们的别墅。

因为俄国大使馆的迫害,高尔基为革命筹集的资金没有能够达到预定的数目。但高尔基丝毫没有被遇到的困难吓倒,始终是斗志不减,他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

无论大使馆,资产者、联盟分子及其他的家伙们怎样干扰我,钱还是会有的,要么让我跟警察一起带走,要么我像王子一样地凯旋离去,二者必居其一。

啊!他们以为美国又怎么样?我要让他们晓得,俄国人不是好惹的,更何况是高尔基呢?

1905年的革命运动,提高和加深了高尔基对时代、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他对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探索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更高的阶段。

这一切都使高尔基愈加迫切地感到文学必须反映革命现实的英雄气概,表现新的英雄人物,也使他更加尖锐地感到批判现实主义方法的局限性。

在马丁夫妇的别墅里,他完成了一部划时代的剧本作品《敌人》和世界无产阶级的奠基之作,长篇小说《母亲》的第一部。

此外,他还写了一组痛快淋漓揭露资本主义所谓文明的政论文集《我的会谈录》和《在美国》。

其中,《我的会谈录》包括六篇讽刺性的抨击文:《高举自己旗帜的国王》《美国的法兰西》《俄国沙皇》等,《在美国》包括《黄色魔鬼的城市》《无聊的王国》《暴民》,等。

高尔基的《敌人》是一个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故事以1905年初莫洛佐夫工厂发生的事件为素材,显示了工人群众的觉悟的提高,揭露了资产阶级各派在维护本阶级利益上的一致性。

它是高尔基继《小市民》之后又一个写工人斗争题材的剧本,而且各方面都比《小市民》更前进了一步。

在这之前,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是以个别人物之间的两种思想、两种生活态度的冲突形式表现出来的。《敌人》则是以两个阶级的公开政治冲突为情节的剧本。

剧中人物的言行和道德观念的准则都受到两个阶级根本冲突的制约。剧中的工人集体是由性格不同、政治思想成熟程度不同的个人组成的。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是以1902年索尔莫沃被镇压的“五一游行”事件与1905年作者自己的革命经验写成的。

故事取材于真人真事。“五一游行”的组织者工人扎洛莫夫被捕,他的母亲安娜继续儿子的事业。

扎洛莫夫被流放后,高尔基又和他通信,每月寄钱给他。1905年,扎洛莫夫从流放地逃回来,专程去芬兰会见高尔基。高尔基询问了他的生活和革命活动情况,并以他们的故事完成了小说《母亲》。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面,在这里工人们一如既往地过着贫困的生活。老钳工米哈依尔·符拉索夫被厂主榨干了最后一滴血悲惨地死去了。他的儿子巴威尔·符拉索夫没有走父亲的老路,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助下,迅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成为工人革命运动的领导者。

巴威尔在自发组织的群众大会上挺身而出,一方面积极支持和领导工人同厂主进行面对面的说理辩论;另一方面,他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号召他们团结起来,自己解放自己。但由于广大工人尚未觉醒,巴威尔也缺乏斗争经验,在演说时过多地讲道理。结果,厂主一出现,工人们马上惶惑地给他让路,还有人脱帽、行礼。斗争以失败结束。当晚,巴威尔被捕了。

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威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

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沙皇抓不着巴威尔等人的把柄,只好把他们放出来了。

通过监狱生活的锻炼,巴威尔进一步提高了觉悟,同时逐渐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因而,出狱后他重视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为了把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提高到自觉的政治斗争,“五一”游行时,巴威尔高举红旗开路,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样”。

在游行的过程中,巴威尔的母亲始终与儿子在一起。她也同敌人进行了搏斗,儿子被捕后,她主动向周围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这表明她的革命意识已经觉醒,作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巴威尔的母亲开始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

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布尔什维克的事业。她常装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市镇和乡村。

巴威尔在被捕后遭到审讯,在敌人审讯的时候,他丝毫不畏惧,并且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辞严的演说。他大力宣扬布尔什维克推翻****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治主张,揭露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预言了旧世界的灭亡。这个时候的巴威尔已经成为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的成熟的革命者。

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

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母亲勇敢地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这部小说高度艺术地概括了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大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既表现了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迅速觉醒,也描写了农民流动和农村分化的情景。

小说塑造的巴威尔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成功的布尔什维克典型。而母亲尼洛夫娜,一个从逆来顺受到终于随儿子巴威尔走上反抗道路的普通俄罗斯妇女,是又一感人至深的形象。高尔基通过这个普通母亲的形象,写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度和广度。

在《母亲》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情节,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成了作品的主人公,这是世界文学中破天荒的大事。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国内一片白色恐怖,而革命之所以失败,正是由于很多群众和工人还没有觉醒。高尔基在这个时候写出的赞颂工人革命斗争、宣传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坚信无产阶级必胜的作品,自然会有力地支持革命,这正是小说的意义之处。

高尔基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母亲》展示了俄国运动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规律,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这部小说首先在美国发表,随后在欧洲以各种文字出版,它的问世不仅使高尔基在美国和欧洲各国赢得了读者,也极大地鼓舞了俄国工人阶级和世界无产阶级。

但另一方面,俄国沙皇政府也很快发现了《母亲》的巨大革命意义,他们封闭了发表《母亲》第一部的杂志《知识》,气急败坏地在彼得堡市政厅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一条布告:

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系下诺夫戈罗德城原裱糊业公会之手艺人,警局得凭彼得堡地方法院所发之拘票加以逮捕。

沙皇政府的这一通告令正式将高尔基列为了俄国的政治要犯,俄国驻美大使馆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以民主自由而称的美国已经无法成为高尔基的久留之地,经过半年的流亡之后,在1906年的秋天,高尔基带着安德列耶娃离开了纽约这座被他称作是“黄色魔鬼”的城市。

同类推荐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介绍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颇具传奇的一生。《梁漱溟传》通过梁漱溟先生的成长历程和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展示其一生之中的追求和境界,这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位美术教师,他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叙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图说世界名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展现了他波澜牡阔、精彩辉煌的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身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了表明红军奔赴前线抗日的决心和勇气,慨然写下一篇誓词: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朱总司令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上,率领八路军健儿高声朗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热门推荐
  • 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

    本书内容涵盖了教学语言艺术和教育语言艺术训练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综论到微观剖析,从课堂艺术到辅导艺术,从艺术对话到精彩演讲,从个性张扬到群体发展,从全体教育到特殊教育,质朴无华,内容充实,观点鲜明,为教师深入研究和准确使用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漂亮女总编

    我的漂亮女总编

    初出茅庐的小记者,酒后醒来,身边睡着美丽的女总编……....
  • 国师她倾国倾城

    国师她倾国倾城

    我叫静土,天地初开之时便是我诞生之日,我不记得我多少岁了,我被称为静土大陆。每隔千年,我与相邻的几块大陆会开一次茶话会或者说是故事会,今年,我讲的是关于一个末代国师的故事。
  •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

    帝陨,天变!建文削藩,朝野大乱,挚友方孝孺突然反水,皇侄发难,大兵压顶四面楚歌,燕王朱棣无奈之下绝地反击,在好友兄弟的支持之下,带领九百勇士歃血起事,举起靖难大旗,通过四年苦战,兵戈如火燎原天下……傅夕歌寻到财宝,帮助朱棣夺取江山,功成身退之后携爱侣隐居云南,不料却遭遇废帝建文,旧爱明月青和血仇段子羽,曾经深爱的人如今却站在对立面,为了恩仇为了存亡,彼此举刀相向不共戴天,在这场爱恨交织,江山易主的轮回中,他们该如何抉择?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 烈女求歌

    烈女求歌

    求歌转过身,看着容若那双含笑的眼睛,调皮道:“半夜三更在这里打扰人睡觉,不知道是何居心?”容若接过话:“居心没有,好心倒是真的。”求歌眼波流转道:“阿猫阿狗会有好心?除非太阳东方不出西方出。”容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走近求歌:“听说你决定嫁给张纯了?”“我嫁谁与你何干?”“当然有干系。因为我不容许。”容若盯着求歌的双眼。“我的婚姻大事还需要你容许吗?”她迎上容若的眼睛。
  • 纪爷的娇气包逆天了

    纪爷的娇气包逆天了

    【豪门+宠文+甜文+爽文+女强男强+1v1双洁+虐渣】——后来的星星和海都很蓝,后来的日子和我都超甜!ヽ(^Д^*)/.几年前的一场误会,使原本相爱的纪淮闻和余念分道扬镳,余念绝望含恨转身离去,一转眼便是五年,一朝回国,顺便还附带了一只小包子,原本只是一个十八线小模特的余念,摇身变成了国内外闻名的超模,而纪淮闻也查清了当年事情的真相,从此走上了追妻火葬场的不归路,余念本已决心不再搭理纪淮闻,谁知最后还是在其强烈的攻势之下,还是没能逃过纪先生的温柔乡……【小剧场】某年:“爸比,你要是不给我买这个的话……我就要叫乔叔叔爸比了哦!”(第二天纪淮闻就把整个商场都买了下来,美其名曰——送给小少爷)某年:“妈咪,我觉得爸比……纪叔叔挺好的……”余念:“滚!!!”纪淮闻:“念念,你看儿子都说了,快跟老公回家吧!”余念:“滚!!!”(小娇妻如此难缠,要来看我们纪先生追妻三百六十五种方法啊!!!)
  • 双生机甲师

    双生机甲师

    被外来文明摧残的星球铸造了新的秩序,然而是仅剩的生存之地即将又被压缩,文明是否能再延续,而或是能活一天是一天的浑浑度日......在地下虚拟世界生存的大男孩被母亲呵护着,过着平凡的生活,母亲给予的一切幸福都是表面上的,他想要守护好母亲,他想带上家人去地上的真实世界呼吸新鲜空气。因为偶然的机会,他拥有了另一个身份--敌军将领,这也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黄金智慧版)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黄金智慧版)

    好命运的女人总会意识到:昨天是一段历史,未来是一个谜,我要将今天当做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好命运的女人总会领悟到;一段挫折可以带来地狱般的生活,也可以让我涅槃重生;好命运的女人总会偷笑;生活中不会总是出现一些小幸运,但我总是在作好抓住它们的准备;好命运的女总是这样认为;选择和美好的事物共存,是保持长久美丽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