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0300000033

第33章 在白色恐怖下奔走

这时,中国正进行着伟大的革命,“北伐”胜利的消息频频传来,鲁迅经常带着兴奋的心情给许广平写信报告胜利消息。鲁迅在厦大虽然感到有些孤军作战,但是他的战斗任务,客观上是与整个革命的要求合拍的。

鲁迅的辞职,正是一种阵地的转移,他要到“革命策源地”的广州去深入战斗的漩涡,集合广大的群众来重新布阵。而早已在广州的许广平,也表示愿做他“永久的同道”。鲁迅于1927年1月18日便离开了厦门,来到广州。

在中山大学里,鲁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广州的青年对鲁迅景仰已久,他们希望鲁迅先生出来领导他们从事文艺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

鲁迅说:“我的年纪比较老一点,站在后面叫几声,我是很愿意的,要我来开路,那实在无这种能力,至于要我帮忙,我或者有力可以做得到。现在我只能帮帮忙,不能把全部责任放在我身上。”

鲁迅到中山大学执教的消息传开后,来访者络绎不绝,他开始与各方面人物接触。

毕磊以中大学生代表身份上门拜访,把中国共产党的刊物《向导》、《人民周刊》和共青团刊物《少年先锋》送给他,鲁迅热情地接待了进步学生。鲁迅拒绝了学校当局的欢迎会,却在1月25日下午在毕磊的陪同下,出席了中大学生会为他举行的欢迎会,受到热烈地欢迎。

鲁迅在广州度过了农历新年,领略了南国风光,观赏了除夕花市,对国民党达官贵人的宴请请帖,一律写下“概不赴宴”,并给予退回。

鲁迅对报上借他来穗之题发表的各种文章,一概保持沉默。别有用心的记者邀鲁迅对广州的缺点加以“激烈的攻击”,鲁迅冷淡地答以“还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经革命,觉得无甚可以攻击之处”,由此又招来“老朽”之类的谩骂。

鲁迅并未还手,他将全部精力贯注到准备开课的教学事务上,表示要对中山大学“尽一点力”,把“中大的文科办得要像个样”。

那个学期,中山大学要到3月1日开学,3月2日正式上课,可是鲁迅于2月10日就开始工作了。鲁迅除主持召开教务会议、文科教授会外,还忙于众多事务。因为鲁迅是中大第一任教务主任,所以一切教务工作,都得从头做起。

拟订教务处规章,着手改革预科的学制,精简预科的科目及教材,接纳朝鲜和国内各地包括台湾等地的进步学生入校,主持校内学生及转学学生的编级试验,甚至排课表、发通知书、核算成绩、写榜、贴榜等具体工作,都得鲁迅亲自动手。

繁重的工作,压得他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但他却毫无怨言。此外,他还要接见各式各样的来访者。

3月1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应邀即席发表了《读书与革命》的讲话。鲁迅说:“对于军阀,已有黄埔军官学校的同学去攻击他,打倒他了。但对于一切旧制度、宗法社会的旧习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还没有人向他们开火!”

“中山大学的青年学生,应该以读书得来的东西为武器,向他们进攻,这是中大青年的责任。”

此时,鲁迅在青年中间有一个新发现,那便是他们分成了两个阵营,之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鲁迅接近的学生当中,就有好多是共产党员,可也有“投书告密,助官捕人”的。接着在官办的报纸上,有人用“流言”的“武器”,对鲁迅加以袭击、陷害。

鲁迅在3月29日,因为谨避“学者”搬出中山大学,自己在广州东堤赁白云楼居住。

4月8日,鲁迅应邀到了黄埔军校,发表了《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他“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似的”。

鲁迅也谈到了革命文学。他认为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革命文学。当革命进行时,大家都在忙革命,没有革命文化。等革命成功之后,大家都去歌颂时,也不算革命文学。真正的革命文学,一方面要有颂歌,另一方面也要有挽歌。

鲁迅拿革命去看文学,拿文学去看革命,这是鲁迅自己创作的让革命与文学相互证明的方法。这是鲁迅自己的发现和发明。

鲁迅也谈到了革命有大革命和小革命的区别。小革命就是我们说的改良,大革命有短时期爆发的暴力斗争。鲁迅认为,革命没有一刻不存在,大革命没有,小革命也会进行。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能停顿的。

北伐节节取胜,1927年4月10日,鲁迅在白云楼寓所听到广州民众上街游行,庆祝北伐军攻克南京、上海的欢呼声,写下了《庆祝宁沪克复的那一边》一文。鲁迅敏锐地提到“庆祝,讴歌,陶醉着革命的人们多,自然是好的,但有时也会使革命精神转成浮滑”。

鲁迅直言告诫,要防止“革命精神从浮滑,稀薄,以至于消亡,再下去是复旧”。鲁迅的预言,为几天后的上海“四一二政变”和广州“四一五”政变所证实。

4月12日,在上海,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公开屠杀工人群众及共产党员,接着在广州也发生着同样的惨剧。

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山大学“清党”。事变中,中山大学遭到大搜捕。下午,鲁迅冒着狂风暴雨,赶回中大出席各系主任参加的紧急会议。

鲁迅在紧急会议上据理力争,他说:“五四‘运动时,学生被抓走,我们营救学生,甚至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都罢工罢市。我们都是’五四运动时候的人,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学生被抓走,我们又不营救了呢?”

会议作不出决定,鲁迅愤怒退席。他奔走营救学生,捐款慰问被捕学生。然而,中山大学图书馆前贴出开除数百名学生学籍和教职员公职的布告。鲁迅以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表示抗议。学校当局还想利用他的声望装饰门面,都被鲁迅拒绝。

中山大学当局拉不回来鲁迅,翻脸将接近过鲁迅的人都说成“鲁迅派”或“语丝派”,用尽手段孤立鲁迅。鲁迅看穿了反动派罗织罪名的伎俩,坚持继续留在广州从事创作和翻译。

来访的青年朋友恳切地劝鲁迅到别的地方去,但是他说:“他们不是造谣说我已逃走了,逃到汉口去了吗?现在到处都是乌鸦一般黑,我就不走,也不能走。倘一走,岂不正好应了他们造谣?”

鲁迅在白云楼编完《唐宋传奇集》,在题记中悼念被杀害的革命青年。在《唐宋传奇序列》中有“时大夜弥天,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之句,概括了鲁迅在广州生活的心情。其寓意:一是讽刺造成白色恐怖的当局;二是对上海某君造谣中伤的反击。

“四一五”大搜捕让鲁迅目瞪口呆。尤其震惊的是那屠杀者中间,竟也有许多青年人,不但是年轻的目不识丁的赳赳武夫,更是年轻的戴着眼镜的大学生,投书告密,助官捕人,这些青年似乎还格外起劲。残酷的现实彻底摧毁了鲁迅曾经信奉的进化论的思想!

1927年7月16日,鲁迅在许广平的陪同下,到知用中学作《读书杂谈》讲演。鲁迅告诫中学生,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当时,何春才也是知用中学的学生。他还清楚地记得,鲁迅先生是针对时弊而发表他对读书的意见的。他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说话生动,比喻确切,讲者畅所欲言,深入浅出,听者津津有味,深受教育。

当时,广州还是笼罩在白色恐怖气氛中,到处搜捕革命青年,而鲁迅在公开场合中演讲,敢于提出与当局主张尊孔读经相违背的意见,劝导学生搞好功课的同时,不妨看点自己感到有兴趣的文学书籍,也不妨看点俄国的文学论著,以开阔眼界。他的言论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的。

鲁迅先生对有朝气的、追求进步的青年是很爱护的。有一次在饭桌上,鲁迅对何春才说:“你叫何春才,春字下面加两个虫就变成了何蠢材。”表面上是开了个玩笑,但何春才根据鲁迅先生平时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知道这句话的含意是“你要变成一条龙,不要变成一条虫”。

鲁迅还曾应香港进步青年邀请,赴港发表了《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的两场演讲,许广平担任了鲁迅的广州话翻译。对于广州的政治形势,鲁迅已看出“深绿和深红”的复杂性,他在冷眼观察。用许广平的话来说,“他是要找寻敌人的,他是要看见压迫的降临的,他是要抚摩创口的血痕的。等着终竟到来的机会”。

此时的广州,反革命势力到处伸出罪恶的黑手,使空气中充满了残杀的气氛。

在广州,鲁迅度过8个月,他在复杂的环境中笔耕不辍,编辑了旧作《野草》、《朝花夕拾》,续译《小约翰》,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编录《唐宋传奇集》等,写了计划中的《中国文学史》自古文字起源至汉司马迁的10篇。同时还写了一批杂文,辑成《而已集》,记录着他在广州期间的足迹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而已集》的题词,可以看做是鲁迅对自己在广州的这段经历意义的小结:

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从此,鲁迅开始转变成阶级论者。在白色恐怖中,鲁迅无所畏惧地站到无产阶级的战斗行列中来。

同类推荐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有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维多利亚是一个复杂体。她有时温柔、天真、善良,有时却又强硬、狡猾、冷酷;她有时对时代潮流采取顺应、随和之态,对外却贪得无厌拼命地支持殖民扩张……不同的人总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去评价维多利亚这个人,维多利亚这个时代,尽管她和那个时代在历史上已经消逝将近100年,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潜伏在而巨大的。
  • 盈盈秋水自横波:顾横波

    盈盈秋水自横波:顾横波

    全书以散文诗式的优美语言,描写了顾横波从一个青楼妓子到一品诰命夫人的成长历程,她一生三命,三个男人,三朝易帜,尽管世人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争议非常,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无视封建礼教、颇有争议的历史传奇女子牢牢把握住命运的方向,终获幸福,显赫和荣耀。本书是一本适合女性阅读的传记,希望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爱,希望,勇敢,成长。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张大千徐悲鸿

    张大千徐悲鸿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写书猝死开始拯(狂)救(虐)世(主)界(角)的白墨表示有那么一丝丝兴奋,根正苗红但长歪了的白墨搓手期待着人生巅峰的到来。世界男主三观不正?没关系,治一治。世界女主品行不良?没关系,整一整。白墨就喜欢干这种怼人的事,你说让她帮主角改邪归正?白墨挥挥手:“不存在的,我又不是他爸妈!”原以为以后就这样过下去的,没想到穿着穿着穿出了身世之谜,最后一个世界的主角,到底是虐还是不虐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玄帝

    不灭玄帝

    武以双拳平四海,道以法力兴国运。龙潭虎穴闯无悔,生死挣扎若来生。位面交汇演情义,因缘际会龙蛇起。吾埋葬千万神魔,铸就热血永不凉。且看一名少年如何将这个无情的天道埋葬铸就一段不朽的“热血行歌”。
  • TFBOYS之说好我们不分离

    TFBOYS之说好我们不分离

    十年之约,路途漫长的十年,因为粉丝的闹不合,因为网上那一串串不合事理的绯闻被胡认为事实,最小的他,易烊千玺,为流言无法面对;身为队长的他,王俊凯,为了队友选择放弃;最阳光的他,王源,为事实走上不归路。他们的分离,世界在变化,他们,能否重合?一路的磕磕绊绊能否跨过?最终,会不会是当初说好的不分离呢?
  • 香殒异域

    香殒异域

    她,美若仙女,多愁善感;他,清逸潇洒,才华横溢;他们本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一对少男女,在青青的岁月里情愫暗生,心有彼此。可是造化弄人,天不成全,他终于在现实的残酷中失去了她,她为此迷茫过,怨恨过,忧郁过,终是逃不出命运的掌控......
  • 皇寂

    皇寂

    苍穹乱,陨星坠!破损仙宫从天而降!少年误入仙宫,食得仙丹,从此踏上仙途,一路高歌!炼丹、炼器又如何,我擅长的可是炼人!
  • 拨动你的琴弦

    拨动你的琴弦

    传扬祖国的瑰宝中医文化,与及主人公传奇的一生。
  • 魔王的目标

    魔王的目标

    林白突然就成了一位魔王,终极目标是征服整个世界!但是,手下一个兵都没有,兜里一毛钱都不剩,自身虚弱到连个卖菜老农都打不过。就这还想征服世界?怕是要被卖菜老农捶进土里去哦!所以林白在终极目标下面又添了一个小目标:先赚钱解决温饱。结果这张目标清单越写越长,越写越离谱。最终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林白刚起床就听到自己的大军歼灭了这个世界最后的抵抗势力。然而林白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曾经的终极目标,此刻已然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目标。那本越写越厚的《魔王的目标》,似乎成了一本奇幻小说。
  • 十二星之处女情象

    十二星之处女情象

    前世十二个伙伴,付出了生命,愿换下一世的相见但重生之后的他们,却不记得彼此。针锋相对,孤傲冷寂。而身为十二星座之一的处女星,沐芊芊。则要担任起十二星座的老大。穿越时空,完成任务,留下了一段段不可说的情缘。魔王再现,他们是否会和从前一样。
  • 非你不离

    非你不离

    还记得吗?你曾答应会一直陪我左右。——某天,男人在树下练剑,故作不在意的问,“听说你有喜欢的人了?”“对啊。”穆折老老实实的点头。“是谁?!”男人提着剑快步走向她,声音冷了下来。“呃……”穆折心有戚戚的看他一副要杀人的架势,咽了口吐沫,小声说,“就是现在怒气冲冲,一副想要砍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