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3500000032

第32章 悟善悟恶:永为善事,永为善人(2)

其实在我们一生之中,无意间对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等最亲近的亲人;我们伤他们的心,让他们受苦受难,而自己并不知道,甚至有时候让人家受苦受难,心中还在幸灾乐祸,说:“活该!希望他再苦一点,这样才能发泄我心中的不满。”有这样的向恶心理,都应该要忏悔。如果我们平常能够天天忏悔的话,我们的身心行为就会越来越清净。

忏悔、知己之恶而改之,然后可成善因。

4.放下善恶

人之善恶,犹如人之生死,是与生俱来的。

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生命和死亡;夏天和冬天;饥饿和饱足;善和恶。它一直都是两者,神就是真实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的本来,没有恶也没有善。善恶是孪生兄弟,是互相对立而成立的。当我们弃绝了恶时,恶的对立面善也就不复成立了。

倡导善良,只是为了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活;以恶相报自然是恶恶相报成本陡然增大。奉行善心善行,其实是减少人生成本,让我们好过一些,这并非就是真理本身。

所以,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这种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如此才是契入禅机的要点。

六祖慧能辞别了五祖,开始向南奔去。过了两个半月,到达大庾岭。后面追来了数百人,欲夺衣钵。有一名叫慧明的僧人,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情粗暴,极力寻找六祖,他抢在众人前面,赶上了六祖。

六祖不得已,将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传法的信物,怎么能凭武力来抢呢?”然后隐藏在草莽中。

慧明赶来拿,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动法衣。于是他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得到佛法而来,不是为此法衣而来。”

六祖就从草间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慧明行礼后说:“望行者能为我说说佛法。”六祖说:“既然你是为了佛法而来,那你就摈弃一切俗念,不要再有任何念头,我为你说法。”

慧明静坐了良久,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慧明听了,顿时大悟。

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的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以无所依、无所求之心而培养善心善行,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予。

以无所希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则可以无挂无碍,享受上佳的生活境界。

5.盲人点灯

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你来我往。

苦行僧走进一条小巷,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从静静的巷道深处照过来。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人真是瞎子吗?”

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那他挑一盏灯笼岂不可笑吗?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了给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我还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却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也会看得到我。”

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点灯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智者却偏偏是那个点灯的“盲人”。在漆黑的夜点一盏灯,不仅是为照亮别人,更是为照亮自己。别人因为黑暗而无法看清你的存在,所以,撞了你。但当你点一盏灯时,你的善行因为照亮了自己,所以别人便不会再去撞你。即使你是一个盲人,也不会遭受这种恶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助人者善自助。

很多年前的一个暴??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

“很抱歉,”柜台服务员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边的订房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呆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那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于座落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你进行回报。

当黑暗来临时,点一盏灯,不为别人,只为自己,但为自己的同时却也是为了他人。不要吝啬于自己的善行。当你点燃那盏照亮的灯时,受益的不仅是路人,而且还有你自己。任何时候的善行都将使你受益。

盲人点灯不是有悖常理,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6.一视同仁度世人

佛法要求禅师度化众生,为众生解除苦难,是没有什么分别心的。

无分别心的佛性中,能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慈悲心。

只度善的,和想看好的、想听好的一样,只是事物的一面,而不包括另一面,所以是不完整的,是执著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和尚不论晴天或风雨天,不论早晨或黄昏,总是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人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两个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其实,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

几天后,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原来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则主张“普度众生”。与其惩治恶徒,不如以善缘感化。

因为善恶只不过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都是不长久的,都会变化。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要想得到心灵的真实解脱,就要了解不分别善恶的这个佛性。

了解了以后,善要度,恶也要度。任何“认定”对方恶的念头已经是对对方不利了,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不利。人类的争斗,有很多就是因此而起。就像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也出邪人邪事,旁门左道中亦有正大光明。

善恶都是相对立而起的,是不断变化的,在禅者眼里只不过是世人空幻的名相罢了。他那里只讲众生平等,不论贤愚。

不要妄加指责谁恶谁愚。在佛性中造出的一切念头,所产生的果报都得自己承受。

那种旁人“业力大业力小”的议论既不见容于社会其他人群,也是违背了佛法本意的邪行邪语。

佛说:“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是造轮回业。真正觉悟之人,对于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于要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怨恨心,反而更加慈悲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感化一个人,就等于度化了一个人。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法中的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对恶人以善相待,胜于对其严惩。

7.潜能因恶习而无光

佛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潜质,但众生并未成佛,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被十种恶习缠缚。

哲人说,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质,但并不是人人都成就了伟业。什么原因呢?也是被十种恶习缠缚。

哪十种恶习呢?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昏沉、掉举、嗔恨、覆。

所谓无惭,就是不知道惭愧。古人云:“人不知耻,百事可为。”一个人不要脸,什么不光彩的事都做得出来。

所谓无愧,就是不知自省的意思。就像俗话说的:“人不知自丑,马不知面长。”一个人不知自省,他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不会去努力改进,那么,学问和做人功力就会停滞不前,事业和品德就难有长进。

嫉,就是嫉妒。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将别人的收获看成自己的损失,为别人的成就暗自神伤。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太得意,他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他们成天忙于这些惹麻烦没好处的事,哪怕一生劳碌,也百事无成。

悭,就是吝啬。节俭是一种好习惯,过于吝啬,一点好处都到不了别人手里,人际关系必然很差。因为缺乏交流,信息不畅,不易发现成功的机会,见识方面也难有长进。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也就是不愿把好的想法、好的建议告诉别人。这样,别人看不到他的诚意和才能,肯定不会对他引起重视。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学历与学力

    学历与学力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五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文字版)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昔妧

    昔妧

    风度翩翩的长者&举世纯真的少女,举世纯真的少女&风流不羁的少年,前世今生的差距造成爱在心口难开。明知蝴蝶扑不过天空,仍相信爱,用心爱。寒冬即将过去,春天近了没有?
  • 腹黑哥哥:强宠火爆妻

    腹黑哥哥:强宠火爆妻

    他是她名义上的哥哥,她是他名义上的妹妹!她厌恶他至极,他宠她入骨!片段一:“滚出去,谁叫你进我房间的!”“乖,喝牛奶,有助睡眠!”宫千诺把枕头扔向莫辰言,他也不躲,她扔完后,他依旧笑容满面的说:“扔累了吧,先喝牛奶,喝完再砸!”“......”二:有人欺负她,他立马站了出来,而欺负她的人看着莫辰言瑟瑟发抖,他可是这个A市最大公司‘千言’的总裁啊!听闻他冷漠至极,要是惹了他就别想在这里有立足之地了!而在他身后的她一把推开了他,还念道:“滚开,老娘不需要你保护!”那人立即被吓出了汗,她知不知道她推的人是谁?谁知,莫辰言委屈的说:“我只是想帮忙而已!”那人立即石化“......”
  • 末世恶魔成神路

    末世恶魔成神路

    我是来自末世的恶魔,我将在这里掀起一片血雨新风。杀戮成就我的神威,战斗促使我成长,看我成为恶魔神,带领人类走向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小依赖

    你是我的小依赖

    一开始,她叫他小乖乖。后来,发现他不仅乖,还超甜。“你说过,毕业就嫁给我!”她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她抬头望天,假装听不懂,“傻不傻,那是我开玩笑的。”她撩完不负责任的跑了,可是,又跑回来了,带着豪华婚车车队,将他掠到婚礼现场,“娶我,就现在!”总有那么一个人的出现,不仅惊艳了时光,更是给了你,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与力量。(女主霸道甜宠1v1)
  • 兽神启示录

    兽神启示录

    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个出身卑微的少年,一颗神奇的传承水晶,一段惊为天人的成长之路,让他开辟属于兽神的时代,卑微少年,刻苦奋斗,修炼无数,终登神座
  • 神降都市传奇

    神降都市传奇

    太阳之神与太阴之神双双成神,怎奈太阳之神成神之时遭罪恶之神暗算丧失神识进入轮回,太阴之神想念太阳之神自毁仙身投入轮回欲下一世再与君重逢共续一世之缘。命运弄人看神仙怎样掀起一段传奇的都市之旅。。。
  •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希腊,是传说中天神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罗的故乡,也是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故乡;是天地间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故乡,也是军事天才亚历山大的故乡;是绝色美人海伦的故乡,也是千古诗人荷马的故乡;是科学和民主的故乡,也是现代文明的故乡。
  • 她追到了当今圣上

    她追到了当今圣上

    沈柒怎么也没想到,作为当代病秧青年的她竟然穿书了,成了花朝的摄政王……也好也好,她可以体验一把当男人的感觉了,然鹅,摄政王竟是女的!沈柒也只能认命,不过也还行,自从她当了摄政王,腰不疼腿不麻,吃嘛嘛香,干啥啥爽,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关键还有皇上这个大帅比可以看……
  • 仅随君心

    仅随君心

    文案一:荆随刚开始见到季瑾的时候,季瑾一身黑色连衣裙,红唇长发,腰身纤细,浑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近的人气息,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宛如夜色中的女王,气质如天上清冷的月光,让人忍不住臣服。当时的荆随狂妄不羁,不可一世,说:“胭脂俗粉罢了,入不了我的眼。”后来的荆随依旧放荡不羁,见到了穿校服的季瑾,穿睡衣的季瑾,穿白色晚礼服弹钢琴的季瑾,穿水袖裙跳舞的季瑾……他是彻底拜倒在季瑾的石榴裙下了。不可一世的荆随:“我老婆最好看!!!我老婆天下第一美!!!”我牵住你的手的时候,你也要学会牵住我的,不然总有牵不住的时候。这是季瑾当初刚和荆随在一起的时候发的朋友圈官宣文案,本来只是上网随便找的句子,没想到一语定中他们未来坎坷的感情。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结局当然是不欢而散。故事有原型,有部分真实事件,纪念我曾经有过一段朦胧又遗憾的感情,那是我回首都会觉得锥心的一段日子。如果他以后有女朋友或者结婚,我会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