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3500000013

第13章 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3)

佛祖说:“我是专门帮人敲最后一声铜锣的人。你们两个都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到第七天黄昏的时候,我会拿着铜锣到你们家的门外敲,你们一听到锣声,生命就结束了。”

讲完后,佛祖便消失不见了。

这两人一听就愣住了:在城市里辛苦了那么多年,赚了这么多钱,要回来享福了,没想到却只剩下七天好活的日子了。

两人各自回家后,第一个人从此不吃不喝,每天在想:“怎么办?只剩七天可活!”他就这样垂头丧气,面如死灰,什么事也不做,只记得那个老人要来敲铜锣。

他一直等,等到第七天的黄昏,整个人已如泄了气的皮球。

终于,那个老人来了,拿着铜锣站在他的门外,“口当”的敲了一声。一听到锣声,他就立刻倒下去,死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在等这一声,等到了,也就死了。

第二个人心想:“太可惜了,赚了那么多钱,只剩下七天可活。我自小就离家,从没为家乡做过什么,我应该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家乡所有苦难和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他把所有的钱都分给了穷苦的人,又铺路又造桥,光是处理这些就让他忙得不得了,哪还记得七天以后的铜锣声。

到了第七天,他才把所有的财产都散光了。村民们都很感谢他,于是就请了铜鼓戏到他家门口来庆祝,场面非常热闹,舞龙舞狮,又放鞭炮,又放烟火。

到了第七天黄昏,佛祖依约出现,在他家门外敲铜锣。他敲了好几声铜锣,可是大伙全都没听到,佛祖知道再怎么敲也没用,只好走了。

这个有钱人过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来敲锣的事,心里还纳闷:“怎么他失约了?”

死亡对于消极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对于积极的人则是一种重生的机会。生命本就遵循着它自身的规律,有生就有死,当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时,就该在心里感谢上天的这一恩赐,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所能为这个世界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而当死亡来临时,也当从容淡定,无怨无悔地接受你该接受的事实。生时不能珍惜该珍惜的,???时又眷恋红尘,不愿离去,这便是一个不够合格的人。

在《佛经》里有六种对死亡的认识:

死如出狱——苦难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是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

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亡就是毕业了。

死如搬家——有生无不死,死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鹿归于野,鸟归虚空,真人归灭”。

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

死如新陈代谢——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绵延不绝,使生命更可珍贵。

中国禅宗祖师们最精彩的部分,不是他们谈出世间达于极致的真理性叙述,而是这个群体五花八门、无比精彩的死亡表演。

有站着死的,坐着死的,走着死的,倒立着死的,覆船死的,真的是“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一般洒脱自在。

这和浪漫主义者对死亡的憧憬以及一般人对死亡的服从是多么的不同。这也正是一个禅者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死,可以超脱生死,面对尘世,亦可超脱尘世,任何外物都无法牵绊他们的心灵,束缚他们的从容。

我们总是对死亡过度恐慌。

既然死亡是我们谁也不可能避免的事,既正常又绝对,那么我们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难道这样就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吗?

如果抗拒与不安不能避免死亡,那么何妨怀着希望与安心迎接死亡?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若将之认定为生命终点站,之后一切将归于零,那我们就会因为绝望而放弃很多美好!

一个人死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在佛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断见”。活着的时候我们尽自己的能力追求事业,不辞辛劳,追求心灵的超越,付出努力;一旦我们面临死亡,就能坦然离开。

只有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人的思想才可以升华到更光明的境界。

禅者视死为生,俗者视死为终,禅也好,俗也罢,生死都难料,何不淡然而处。

8.生死皆是禅

有一天夜里,洞山禅师说法没有点灯,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洞山禅师听能忍这样一问,就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洞山禅师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于是禅僧能忍走向前来。

洞山禅师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灯油送给这位上座!”

能忍甩甩袖子走出了讲堂,边走边思量:洞山禅师是慈悲?还是讽刺我的贪求?或者还有别的意思?经过一夜的参究,能忍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养大众。

禅僧能忍悟道后,在洞山禅师这里一住又是三年。三年后,能忍向洞山禅师告辞,说想要到别的地方去。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只是说:“祝你一路顺风!”

等禅僧能忍出去后,一旁的雪峰禅师问洞山禅师道:“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去僧堂看他一下吧!”

雪峰禅师到了僧堂,发现能忍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已经往生了。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好像早已一切了然,说道:“他虽然是往生了,但是却比我慢了三十年。”

能忍与洞山之间的这个小故事,揭示了一点中国禅宗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能忍对三斤灯油产生意见的前后行动,说明了禅家修持由施舍成道这一关键。

能忍起先要求点灯,洞山不仅从命将灯点亮,而且照顾能忍修行的要求特意再给他三斤灯油。洞山禅师的禅风与慈悲,今日想来都令人佩服神往。

可是随后能忍却未能参透禅机,反起了傲慢之心,以为洞山在讽刺他。于是甩着袖子走了,闹起了情绪。

如果能忍从此一走了之,就像今天很多人“学禅”一样,回头再把洞山贬得一钱不值,他后面的悟道、参修、往生怕是麻烦就很大了。

不过能忍不愧是“能忍”,回头苦参了一夜,明白了洞山的品行修养。

于是能忍拿出全部积蓄,做了一回施舍。

能忍三年的苦参苦修想必也不是白费的,预知死期,道别时告诉老师:我要到别的地方去了。

洞山也以禅师特有的对死亡的透彻了解,正式地辞别:祝你一路顺风!

随后这段故事里出现了第三位禅者,也是禅宗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雪峰义存禅师。

雪峰禅师问洞山:“能忍回来时是什么时候?”

洞山的回答则表明,能忍的功夫还不够透脱,走是走得了,能否回来就做不得主了(来去自如、生死自由的禅境还没有真正达到)。

至于随后洞山说能忍慢了三十年则大有深意——明明洞山你老人家好好地活着,人家能忍已经走路了,凭什么说人家反倒慢了三十年?

其实,秘密就在能忍初见洞山时的那三斤灯油的问题上。

能忍比洞山迟了一夜才行施舍,那么他的往生功德以此缘起自然要比洞山慢上三十年。

生死皆是禅,生时能了悟生之意义,能以“一口吞尽虚空”的气魄对己对人,生便是悟,死时能无怨,无碍一身清风正气。死才能了却一切痴怨,自由来去。及时了悟,当可及时摆脱这尘世的恩怨回环,让身心潇洒自在。

这一生做到生时无怨,死时无悔,即谓不枉此生。

9.死亡的方式

人出生的方式都是相同的,但死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方式往往又表现着不同的生死之心。

宋代善昭禅师是怎样死的呢?当时有一朝廷大官叫龙德府尹李侯的,下令让善昭禅师到承天寺当住持,连着下了三道命令,禅师都无动于衷,于是李侯府尹派三个使者来迎接禅师,临行竟狠狠地威吓使者说:

“听着,你如果不能实实在在把善昭禅师带回来,就把你活活打死!”

使者失魂落魄地来恳求善昭禅师离开汾阳,哀哀求告。善昭禅师看到不去是不行的了,就考问众徒弟说:

“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一个人去当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徒弟便上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太慢了,你赶不上我。”

另一个徒弟高声喊道:“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地步,这时才有一个徒弟默默地站起来,向善昭禅师叩首说:“师父,我知道了,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

那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善昭禅师一听,便高兴地微微一笑说:“很好,我们走吧!”

于是,善昭禅师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那个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边立化了,像这种把死亡当游戏,随时随地一瞬即去的死法,不是很圆满自由吗?

同类推荐
  • 佛教常识

    佛教常识

    本书是一本启蒙、启智的佛教入门书,也是教育普通大众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一本有益书籍。
  •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用钱之道”、“大事与小事”、“生死一如”、“千里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圣经故事2

    圣经故事2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格格的老奴与少爷的sister

    格格的老奴与少爷的sister

    有一种天使不害人,但被逼邪恶,因为她不断掉到黑洞与陷阱中,早就折断了翅膀,早就无力飞上枝头!内心几乎被黑暗占据,可就是要用血滋养的那点微光,照亮他人,转头却独自面对无尽的黑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恶王爷的金牌暗卫

    邪恶王爷的金牌暗卫

    睡个觉就穿越了?醒来成暗卫?可以,虽然危险但很刺激,她也认了!主子是个变态,小妾丫鬟都是坏心肠,个个想置她于死地?没事,就当活动筋骨开发智力了!但是!让她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什么狗屁大赛!她就不干了!虾米?不参加是死参加也是死?那她就勉为其难的去吧。反正皇帝也拜了,皇妃也打了,太子也见了,大夫也气晕了,青楼也开了,美男也耍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带着闺女去修仙

    带着闺女去修仙

    一个宅男和便宜女儿,一头驴在异界升级,打怪,捉鬼,修仙的艰难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女重生王爷唱征服

    废女重生王爷唱征服

    一是初来菜鸟,一个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杀神,一个蠢萌腹黑,一个云淡风轻,菜鸟的惊鸿一面,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从此,安王府上多了些鸡飞狗跳,她与他追与闹,嘻与笑,快意江湖。
  • 安宁无忧

    安宁无忧

    闺中好友突然自缢,她发觉其中古怪,誓要追查到底!
  • 校花的透视仙医

    校花的透视仙医

    23年前,一颗天外陨石落入长白山天池里;陨石炸裂,惊现一名嗷嗷待哺的金光男婴;仙医李回春收养此子,取名秦炎;23年后,秦炎年满18岁,下山进城,成为了一众美女的贴身仙医。……秦炎:师父,师父,好多女人想和我结婚,可是法律规定只能一夫一妻,怎么办?李回春一耳光拍在他的脸上:你丫一外星人,哪来这么多讲究?
  • 妖刀帝王

    妖刀帝王

    当体内的战魂变异为妖,再无弱者的悲欢怜悯,体内沸腾的血液只剩下杀伐冷冽!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为了兄弟,孤身独入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为了红颜,放弃万里江山忍受千夫所指!孤儿徐雷,从小饱受白眼和欺凌,一次偶然机遇,体内战魂发生变异,祭出一柄绝世妖刀,从此,他变的凶残暴戾狡诈阴毒!红颜唤醒了他的情,兄弟唤醒了他的义。从此以后,妖刀还是妖刀,徐雷却将它用来做佛祖之事,在爱人和兄弟的协同下,一起开创了一条妖刀帝王之路!
  •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我们人类太喜欢发问,而发问的结果是发现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当我们假设完宇宙的开始与完结,中间的部分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毕竟我们没经历过字宙时开始,而且我们也不会活到它结束的那一天。中间离我们太近了,且不时有新闻报道说有些穿过“时空隧道”的事情,这就更让人着迷,如果“时空隧道”真的存在的话,谁不想去看看我们的前生呢?而这同时也引出了一些难题,比如我们会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同一时间里,而我们又知道他们的过去,那样,我们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生活,而这又是不被允许的。当然,这同样也没难倒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为解释无法解释之事而存在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