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900000076

第76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释】

[1]明民:明,知晓巧诈。明民,意为让人民知晓巧诈。

[2]愚:敦厚、朴实,没有巧诈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为使老百姓无巧诈之心敦厚朴实、善良忠厚。

[3]贼:伤害的意思。

[4]两者:指上文“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稽:考也。式:法也。稽式:考核的标准,衡量的法则。

[6]与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

【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道”的法则的统治者,不是去开启人们的智巧,而是教导百姓要醇厚朴实。这是因为,民众难管理其根源在于具有智巧心机的人太多。所以依靠百姓的机智来振兴国家,实则是为国家养了一批奸猾的人;不依靠百姓的计谋来维护国家,反而是造福于整个国家。知道这两种治国策略的差异是考核(统治者是否知“道”)的标准。知道这条标准也就接近“玄德”了。这一学问既深邃又久远,与平时认可的规律具有相反性,也正是由于存在对立相反的认识,而后才能达到更顺利的境界。

【解读】

这里,老子生当乱世,感于世乱的根源莫过于大家攻心斗智,竞相伪饰,因此呼吁人们扬弃世俗价值的纠纷,而返朴归真。

他说,古代高明的的统治者,都是教人们保持淳朴的天性,而不是教人们怎么聪明。为什么?这里老子的意思并不是愚民,让老百姓都傻乎乎的,这样不就好管理了吗?其实老子不是这个意思。

太聪明了好吗?未必。

曾经有人将世间各色人等,按其精明与否的程度分为四个等次、四种类型。

第一个等级是外相敦厚,对人处世绝不以精明自居,甚而让人感觉有些傻乎乎,但骨子里却是十分精明者。这种人,往往让人产生一种高度的信任感。这种精明,是最高层次的精明,所谓“精明不外露”,以及“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等级是让人一眼看去就感觉浑身透着精明,而内底子也确实相当精明的人。但“精明外露”已非上品,不免让人处处防范,其“精明”的效果也就有限,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等货。

第三个等级是本身既无多大能耐,看上去也就是傻冒一个,正因其内外都“傻”,本人既无“自作聪明”之举,他人对其也全不设防,进而有不忍欺之者,故尚可安居三等。

第四个等级是看上去一脸“精乖”相,亦往往自认为精明过人,骨子里却愚不可及。此等角色人见人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为末等。

以上四色人等,又并非一成不变,如第二等者,一旦“精明”过头,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会沦入末等而不复;而原为第三等者,如能在世事磨炼中逐渐悟出人生真谛,则摇身一变而跻身头等行列者亦不乏其人。

再聪明的人都无法完全认清世间万象,运转再快的头脑也跟不上世界万物的变化。所以老子要求我们做人要“屈”一点,“拙”一点,“讷”一点,这样才能掌握世间万物,掌握我们自己。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其”字指其“上”,“其”是“其上”的省略。老子在第七十五章中明确指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所以,为政者用智巧去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贼害;不用智巧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泽。“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民淳淳”与“民缺缺”的原因都在于其“上”的为政之不同。

老子认为,天下太平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大治在民趋于正。国家之所以混乱,人民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百姓的淳朴天性被世间奸邪之智所败坏的缘故。

知道了这个两个法则,是考核(统治者是否知“道”)的标准。知道这条标准也就接近“玄德”了。

什么是玄德。在第十章,第五十一章中都出现过这个词。也就是能够与“道”高度统一的那种“德”,因此它深而且远,不但如此,它和一般事物的特性还是相反的。因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玄德”就是最大的“德”,当然从“道”的特性上说会“反”;此外,“反者道之动”,“反”本身就是“道”的一种运作方法。

【从政之道】

汲黯“卧而治之”

老子说“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用指挥来治理国家,难道让傻子当领导吗?老子说这话是不是有神经病?非也。

老子的意思其实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聪明,不要用自己的小智慧来治理国家,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呢?其实,真正的智慧在民间。

汉武帝时的直臣汲黯也颇晓无为而治。

汲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汉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以直言切谏闻名。

汲黯是一个不太被一般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但在文史圈子里却是很有名气的。譬如杜甫有诗云:“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又譬如曾国藩曾自称“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可见,对他们来说,汲黯是一个值得作为参照或者对照的人物,所以知名度可想而知。

汲黯的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尽管是出于“社稷之臣”的忠诚,但难免会使皇帝扫兴的。汉武帝特别喜欢马,有一年他得到了一匹号称神马的马,自然是十分得意。那时,汉武帝刚刚设立了乐府,就命人作了一首乐曲,进行兴师动众的演奏。汲黯看不过去,自然又要进谏。他说:“凡是为王的制作乐曲,对上是为了继承祖宗的伟业,对下是能够教化黎民百姓。现在陛下得了一匹马就作词作曲,在宗庙里演奏,难道先帝和百姓能够理解这样的作为?”真是在汉武帝的兴头上泼了一盆凉水,说得汉武帝闷闷不乐默默无语。

汲黯的这种刚直的个性,尽管汉武帝能够包容,但也很难长久地在朝廷呆下去。那年刚好在淮阳发生“民多盗铸钱”的骚乱,汉武帝就把罢了官的汲黯叫来,叫他去那里赴任。汲黯并不想离开朝廷,他首先感谢皇帝还能任用他,然后以身体不好为借口,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想做个中郎,出入宫禁,给皇上出主意提谏言补过拾遗,这是臣的愿望。”

但汉武帝却说:“你难道看不上淮阳这个地方吗?现在所以派你去,是因为那里的官吏与百姓关系不融洽。我只是借重你的名望,不要你出什么体力,你只要高枕而卧就可以把它治理好了。”

汉武帝的意思再也明白不过了,他并不想让汲黯再留在宫中,也不忍心忠心耿耿的谏臣永久性地处在罢官的失落中,所以就安排了这样一条出路。话说到这样的份上,汲黯如果再不赴任,也真的是太不识事务了。

因为他一生多病,好睡,但能让手下属吏去把政事办好。所以他一到淮阳,几乎不管政事,天天好睡大觉。老百姓见淮阳太守都淡泊名利,他们何必蝇营狗苟,争名夺利?因而很快就安定下来。

汲黯作为淮阳的地方官,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四个字:淮阳政清。

【用人之道】

人才用不好危害性更大

现在,不少公司里都拥有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在经营管理或者是专业技术方面具有优秀的技能,有的甚至是某个领域的“精英”,是公司的“能人”,但这些人才如果使用管理不当,反过来会“对组织的杀伤力非常巨大”。

这些“大人才”思路和习惯都比较“大”,在工作中或许偏要“螺丝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资源上面弄“大手笔”、做“大文章”,公司不仅战略会混乱,而且也铺垫不起,已经搭出的架子也可能被破坏。这种“善意捣蛋”、“真诚地搞破坏”后果也会比较严重。

有一个资产不足300万的公司,本身就是生产“液体香皂”,本地市场还开发得可以,公司生存没有问题,但是后来公司引进一个洗化用品专业人才,动不动就谈P&G公司有7000多个博士搞研发,搞配方,要上实验室、上好项目、引进助手,弄得老总对他的五花八门的项目十分感兴趣,公司越过战略阶段跟着他“闹腾”了一圈,根本支撑不起,基本上耗尽了全部积累,结果产品还在实验室里面出不来。

这些“能人”,公司一般非常重视,确有过人之能,又容易影响决策者的思路,作用发挥不当的话,很容易“搅”公司的“局”。

用错人和没有人用,哪一种情形更可怕?没有人可用,会造成人员的欠缺,影响工作的进行,相当可怕;用错了人,把工作的过程弄错,结果一团糟,甚至留下一大堆后遗症,更加可怕。

同类推荐
  •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圣者,而且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东学西渐”,受到西方人的推崇,对中西方文化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语言优雅,颇具古风。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辨喜其人、了解印度文化、了解瑜伽世界化的通俗读物。《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毓老师说公羊

    毓老师说公羊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台北天德黉舍、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认为《易经》与《春秋》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不读此二经难以明白孔子思想,难以读懂中国文化,此两部元经为奉元主经。公羊不易读,其重在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公羊学是中国思想之绝学,今人已少研究此学,这也是毓老师的绝学,他讲公羊着重其思想、智慧对今人的启示。
热门推荐
  • 携手寄余生

    携手寄余生

    一个小镇上同年同月生的年轻男女久别重逢的爱情故事。
  •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校风,党风是校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党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前提,只有通过抓党风建设,才能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的重要途径。
  • 在晓的水平线上刻下胜利的荣光

    在晓的水平线上刻下胜利的荣光

    一眼醒来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海面。对世界无聊而感到失望的某人。莫名的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并且成为了一个小(晓)学生。“看起来挺有趣的嘛,那么,攻略开始了哟~!”——By晓
  • 九宿一曲

    九宿一曲

    记得上一世的姐弟曾经是兄妹?叶枫刚刚来到叶雨就读的大学就听到了奇怪的传闻,貌似有外星人来过学校?围绕着不知为何有着上一世记忆的叶枫和叶雨,故事就此展开。
  • 逆行飞仙

    逆行飞仙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的异世之旅,是崛起还是沉沦,是美女亦或是血腥相伴,让我们一起见证他的传奇……
  • 娘子当家:拐个王爷来下海

    娘子当家:拐个王爷来下海

    赶上一波穿越潮,许甜甜上能赶海捉螃蟹,下能赚钱养正太;嫁个相公是王爷,生个娃娃是祖宗,人生过着过着就圆满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某科学的少女

    某科学的少女

    少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诞生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少女正迷茫着、寻觅着。迷茫在这不属于她的世界中,寻觅着她的名字……以及属于她的一切。
  • 太子独宠:绝世嫡女倾天下

    太子独宠:绝世嫡女倾天下

    第一次见她是在云雀楼,为了皇家的颜面,不得已邀请她。第二次见她是在七夕宴上,她风华绝代,身世显赫,可却被赐给了他这个不受宠的太子。本来以为自己是无心的,后来却知心是被你偷走了啊!你是我爱的人,那么我就有守护你的权利!这辈子你被我拴住了,想逃也逃不掉了!!!【本文是宠的,小虐大宠】
  • 深渊榜

    深渊榜

    命运大陆,深渊将临。华夏少年携无上命器,招华夏英杰,踏临深渊!
  •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