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1600000033

第33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

§CHAPTER 12 打屁股:不可以?可以?还是有时可以?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讨论了你应该怎样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一种积极的态度,让他主动地想给大家带来快乐。然而,即使是与父母感情最为亲密的孩子也会做出不良的行为。你必须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帮助你的孩子让人心情愉快地与他一起生活。这也就是说,你可以阻止他去做那些让别人讨厌的事情。此外,孩子们需要学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如果你不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明白。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讨论管教孩子的各种技巧,以及塑造孩子行为的各种途径,目的在于使良好的品行成为他本性的一部分。我们还将帮助你学会去容忍孩子们的一些令人讨厌的习惯和行为,这些行为和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正常部分。如果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纠正得不恰当,那就会在你和孩子之间造成距离。而恰当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会使你和孩子更加亲密,并且能使他学会把你看做是他珍贵的精神支柱。你会看到,我们的着眼点并不是通过外在的力量去强行控制孩子,而是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内在的控制力,从而使他们自己去纠正不良行为。

尽管数以百计的研究都表明,打孩子屁股只会有损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培养,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可父母们还是会责打他们的孩子。打屁股实际上很少会起到作用,但这种行为控制方式仍然在流行着。父母们为自己辩解说:“我们并不是殴打我们的孩子,我们只是打他们的屁股。”这两者难道有什么不同?当一个成年人打另一个成年人的时候,我们会称之为殴打;当一个小孩打另一个小孩时,我们也会称之为殴打;而当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小孩时,父母们却轻描淡写地把它说成是“打屁股”。在那些曾在幼儿时期被打屁股的父母中间,以及在那些不知道可以通过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培养孩子品行的父母中间,打屁股的办法仍然还在盛行着。

不要责打孩子的十个理由

1.责打为孩子做出了打人的榜样

有这么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位妈妈一直认为打屁股是对孩子的管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3岁大的女儿殴打了她1岁大的儿子。她女儿在受到指责时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过是在照妈妈的样子做。”这位妈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过任何孩子的屁股。

孩子们都喜欢模仿,特别是喜欢模仿那些受他们敬重的人。你做出的任何行为,他们会认为他们也可以做。父母们,请你们记住,你们正在养育着别人的母亲或父亲、别人的妻子或丈夫。你眼下在孩子身上所采用的养育手段,将来很可能被你的孩子们用来养育他们自己的孩子。

家庭是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争端的训练营。研究表明,从习惯于打屁股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倾向于用侵害性的行为去处理各种冲突。打孩子的屁股实际上是向孩子表明了打人是没什么不妥的,尤其大人打小孩、强者打弱者是完全正常的。孩子们明白了在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采用的是痛打一顿的办法去解决它。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是用打屁股的办法来控制的,那么他将来很可能会把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带到他与兄弟姐妹和同伴的其他各种关系中去,并最终把这种模式带入到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当中。

西尔斯经典链接:言辞上和情感上的“责打”

肉体上的责打并不是对待孩子唯一的一种超过正常限度的虐待,我们针对体罚所阐述的所有内容同样也适用于情感和言辞上对孩子的责罚。言辞上的恶语辱骂和指名道姓的激烈斥责实际上更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情感上的虐待往往十分微妙,甚至会自认为是完全正当的。用威胁的办法强迫孩子听大人的话,会引发孩子在心里产生最糟糕的恐惧——担心被大人所抛弃(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去做,我就不要你了)。威胁要抛弃孩子的恐吓常常是用暗示的办法来进行的(比如,在大街上自顾自地大步往前走,给了孩子这样的信息:你不愿意再和他在一起),或者带有情感上遗弃孩子的意味(比如,让他知道你不再爱他了,拒绝和他说话,或者告诉他如果他继续让你不开心的话你就不再喜欢他了)。心灵的创伤往往比肉体上的伤痕更难以愈合。

但是,你可能会说:“我并没有那么频繁地打孩子的屁股,打得也不重。大多数时候我都对他非常慈爱。偶尔打他一顿屁股并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辩解,对有些孩子来说,情况确实会是如此,而另一些孩子很少会去记住大人对他们的抚育,却牢牢记住了大人打他们屁股的情形。在你的家庭里,亲密拥抱对打屁股的比例可能是100:1,但是打孩子一次屁股会比一百次亲切的拥抱在他的心里产生更深刻的记忆,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强烈;如果一次打屁股是在愤怒和不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的,后果更是如此。

对孩子进行体罚实际上向孩子表明了这么一点,用殴打别人的办法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或者纠正一项错误是完全正当的。父母在打孩子屁股时的态度给孩子留下的印象与打屁股本身所产生的印象一样深刻,原因就在于此。如何控制自己愤怒的冲动(控制自己,不做出打人的行为),这是你应该努力教孩子学会的东西之一,而打孩子的屁股会给这种教育带来损害。许多针对打屁股的建议都告诫父母千万不要在盛怒中去打孩子的屁股。如果这项准则能够被切实地遵守的话,那么99%的打屁股就不会发生,因为一旦父母平静下来,他们就能够找到更为恰当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纠正。

2.责打贬低了孩子的价值

孩子的自我形象源自于他对别人——特别是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觉察。即使是在情感最为挚深的家庭当中,打屁股也会给孩子带来令他困惑不解的信息,对由于年龄太小而没法理解受到责打的原因的孩子来说,情况尤其如此。父母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婴儿和儿童的内心培养起感到自己被珍视的感觉,帮助孩子感到自己“很好”。可是,一旦孩子打碎了玻璃杯,如果你打他的屁股或者尖声地斥责他,那么他就会感到“我一定是个坏孩子”。这个结论很容易得出,因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你总是正确的。孩子得出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他打碎的那个玻璃杯远比他有价值。你可能会辩解说,他需要学会小心谨慎。他确实是在学习,但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期望的。他学习到的是他应该挨打,因为他是个坏孩子。

在打孩子屁股之后,即使是父母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疚而去拥抱孩子,也不会消除对孩子的伤害。在拥抱过去了很长时间之后,孩子依然还会感受到身心内外所受到的打击。大多数被置于这种境地的孩子都会紧紧地拥抱你、要求你的宽恕。孩子会这么想:“如果我紧紧地拥抱爸爸,他以后就不会再打我了。”如果打屁股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重复的话,那么实际上就是向孩子表明了这一点:“你是弱小的,没有自卫能力。”

琼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曾经真诚地认为打孩子的屁股是为人父母的权利和义务,是培养出听话的孩子所必需的。她觉得打屁股是“为孩子好”。经受了几个月的用打屁股来控制行为的管教之后,她那刚学走路的孩子斯宾莎变得孤僻、消沉起来。她注意到,他会一个人在角落里玩耍,对于玩伴没有一点兴趣,避免与她进行目光的接触。他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表面上看起来,他表现得像个“好孩子”。而在内心的深处,斯宾莎认为他自己是个坏小子。他感到自己是不正当的,因此他就没法作出正当的行为。挨打让他感到自己很渺小、很软弱,并且受到了比他强壮的人的压迫。

西尔斯经典链接:严禁打孩子的小手

打孩子小手的做法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许多父母想都不用想就会这么做,但是请考虑一下这么做所带来的后果。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打孩子手心的早期反对者之一,她认为孩子的小手是用于进行探索的工具,是孩子天赋的好奇心的延伸。打孩子的小手实际上是向孩子传递了强烈的负面信息。我们采访过的所有敏感的父母都赞成对孩子小手是严禁进行体罚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心理学家们研究了一群16个孩子,他们都是14个月大,与各自的妈妈在一起玩耍。当其中的一组孩子试图用手去抓一个不允许碰的东西时,他们会被打一下手;而另一些孩子则不会受到体罚。在7个月之后对这些孩子进行的跟踪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受到体罚的孩子探索周围环境的技巧比较低下。比体罚更好的做法是将孩子和不允许碰的东西隔离开来,或者对孩子的探索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并且防止孩子的小手受到伤害。

3.责打贬低了父母的价值

有些父母习惯于采用打屁股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或者滥用体罚的手段来虐待孩子,这样的父母常常会感到自身的地位被贬低了,原因在于他们内心深处并不认为他们的这种管教手段是正确的。他们感到自己相当地无能为力。通常,他们是由于绝望才打孩子屁股的(或者对孩子大声呵斥),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过后当他们发现这种办法不能奏效时,他们会觉得更加无能为力。正如一位不再用打屁股的办法来纠正孩子的妈妈所说的:“我那时是赢得了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现在我的孩子很怕我,我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十分珍贵的东西。”

打屁股同样也贬低了父母的角色。父母对孩子来说是权威人物,这意味着你受到孩子的信赖和尊重,而不是孩子对你产生畏惧。持久的威严不能建立在畏惧的基础上。喜欢用打屁股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父母陷入了“双输”的境地,不仅是孩子会因此而丧失对父母的敬重,而且父母也会遭受到养育的失败,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套打屁股的思维习惯,除此之外他们很少知道有其他的办法。这样的父母不会采用预先规划、通过实际经验进行验证的策略来把孩子潜在的错误行为引导到好的方向上去,因此孩子会做出比较多的错误行为,从而导致父母更多地打他们的屁股。这样的孩子没有受到教导去培养起内在的自我控制力——这是孩子又一个方面的损失。

4.责打损坏了父母和孩子的亲情

体罚使得打屁股的人和挨打者之间形成了距离。我们的社会已经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在一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的家庭环境中,比如在单亲家庭中,这样的距离所造成的麻烦尤其严重。尽管有些孩子在性格上厚道、达观,能够很快地恢复过来,似乎身心完全没有受到消极的影响,但是另外的一些孩子是很难在父母的责打之下感受到父母之爱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受到了损害,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当中的其他关系。

西尔斯经典语录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

5.责打可能会导致虐待

体罚是会逐渐升级的。一旦你开始了在肉体上对孩子来一个“小小的”惩罚,你会就此罢休吗?刚学走路的宝宝伸手去抓一个不能碰的花瓶。你不太用力地对他的手拍一下,提醒他不能去碰花瓶。他会再次伸出手去,这次你会用力气去打他的小手。在他短暂地缩回他的小手之后,他又会再次伸手去抓奶奶的宝贝花瓶。你会重重地打他的手。这样,你就开始了一场谁都不可能赢的游戏。接下来,争端的焦点就变成了看谁的力气更大,变成了是孩子的愿望更坚决还是你的手更强硬,而不再是能不能碰花瓶的问题了。现在你会怎么办呢?会不会一次打得比一次重,直到孩子手痛得没办法再继续“违抗你”?开始进行体罚的危险首先就在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得不拿出更有力的武器。最后,拳头会代替巴掌,皮带会代替细软的鞭子,木头勺子会代替卷着的报纸。一开始看起来无害的责罚逐渐就升级成了对孩子的虐待。体罚实际上是虐待孩子的前奏,为虐待孩子创造了条件。那些习惯打孩子屁股的父母会倾向于越来越重地责罚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因此在孩子犯错误时不由自主地立刻就实施起了体罚手段。

6.责打并不能改进孩子的行为

我们屡次听到父母们说这样的话:“我们打孩子的屁股打得越多,他就越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打屁股会使孩子的行为变得更糟,而不是变得更好。下面我们来说明原因。回忆一下我们讲述过的促进孩子良好品行的基本原则:孩子只有感觉自己是正确的才会做出正确的行为。打孩子的屁股破坏了这个原则的基础。挨打的孩子内心会感到自己错了,这会在他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他在行为上犯的错误越多,他挨的打就越多,于是他的感觉就会越差,这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不停地持续下去。我们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是错误的,要让他感到自责,但是应该让他仍然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错误行为的恶性循环

对孩子采取管教措施的目标之一是为了立刻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打屁股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有一点更为重要,要在孩子的内心建立起他自己不再要去重复错误行为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要鼓励孩子形成内在的自我控制,而不是对他施加外部控制)。打屁股在形成内在控制力的过程中不能发挥作用,原因就在于在打屁股的过程中和刚打完屁股之后,孩子过度地沉浸在体罚(以及他所受到的体罚程度)所带来的屈辱当中,以至于他“忘记了”他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打了屁股之后可以和他坐下来谈一谈,一定要让他知道他要是没有做出那些该打的行为的话,他的所作所为原本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不打屁股而采用其他的方法,能够更多地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发孩子的良知,但是这些做法可能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父母们倾向于采用打屁股这个办法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做法比较容易。

西尔斯经典链接:收起你的棍棒

有些父母本来是不会打孩子屁股的,有些孩子也本该不会挨打。在你的经历、性情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当中,是否存在着使你虐待孩子的危险因素?在你孩子的身上是否存在着惹你不明智地打他屁股的个性?

·你在孩童时期曾被虐待过吗?

·你是不是会很容易就失去控制?

·是不是你越多打孩子的屁股,起到的效果反而越差?

·你打孩子是不是下手很重?

同类推荐
  • 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家长特别关心的。本书曾在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的学习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本书共5章,均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在孩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型家庭建立、孩子应考复习诸方面有独到思考,方法新颖实用,读来亲切流畅。
  • 时尚女性生活——十月怀孕知识

    时尚女性生活——十月怀孕知识

    本套丛书面向当代女性,以时尚和实用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困扰女性朋友的各种生活和健康问题,以提高现代女性自我保健能力。本套丛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阅读本丛书,女性朋友们可以从中找出解除生活中的疑问和烦恼、排除生理不适的妙方,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专家李跃儿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独家分享三十年教育经典案例,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
热门推荐
  • 王爷在上:美人有点凉

    王爷在上:美人有点凉

    她笑颜如花,抵不过江山如画。她倾国倾城,抵不过一句质问。初见,他的一句告白,惹她一阵波澜。再见,他的倾城一吻,使她情定今生。又见,他的一句娶你,使她心花怒放。殊不知,那一刻,所为的捉弄便由此开始;殊不知,一句至死不渝,一生爱恨情仇。为他,她亲手毁了另一个爱她的人!为他,她亲手断送了自己的一生!“你既爱我,为何伤我至深?”“过去了,都已经是从前了。我只是把你当作一个棋子而已。”“棋子?桃花树,你许下的承诺,你会爱我…果然…”最后的最后,她所有为他做的一切,竟做了别人的嫁衣……“我自认自负,冰冷无情,却终究再毁在你的手中。只望我东山再起之时,能亲手断送你的江山,你的一切!”
  • 相思长剑泪

    相思长剑泪

    这是关于长剑和泪水的故事,也是一段痛苦、惬意和快意恩仇的奇妙之旅。我们去还原江湖上那些神秘、盘根错节的恩怨情仇,也同时将自己置身在余子碌、燕歌行和林慕白的成长的旅途上。江湖到底有多远,江湖到底有多大,或许是只不过是一轮明月,一壶酒,或者剑语南山……
  • 买个冰箱存狗粮

    买个冰箱存狗粮

    记者:唯一女士,请问您对七夕怎么看?唯一:七夕?不就跟情人节啦520啦的一样嘛。一个为国家省下饭菜的日子。记者:纳尼?您真幽默,不过您可以再说的具体一些吗?唯一:哎呀,就是每到这些节日,像我们这样的“单身贵族”都不用买拌饭猜。隔着手机屏幕看着大家发的狗粮就能咽下三碗白米饭了。记者:.........记者:那可能是您以前的七夕吧,如今您跟我们鼎鼎大名的郝先生在一起了,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秀恩爱的日常吗?唯一:额....这个....你还是点开看正文吧,反正也不长。
  • 老师大人要娶我

    老师大人要娶我

    刘婕自重生后便咸鱼翻身成了翻身后的咸鱼,立志要吃遍美食,睡遍美男刘婕“新的一年,我要美男一屋子”苏钰“哦?是吗?”刘婕“不不不,你什么都没听见”于是,刘婕请了三天假,别问我为什么小学“苏钰哥哥,我要去跟昊昊哥哥堆雪人”第二天,李昊再也不找刘婕玩了初中刘婕“学长好帅啊”不久,某学长因作弊被退学高中看着那张粉红色的写给别的野男人的情书,苏钰笑了第二天,学校疯传某渣男的“传奇”导致刘婕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苏钰“乖”刘婕“说好的重生,凭什么你比我聪明”苏钰“因为我也是”
  • 吃在韩娱

    吃在韩娱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鲁菜纯正浓厚,粤菜鲜香清爽,川菜百菜百味,淮扬意合南北,Cthugha轻身延年,Cthulhu清热润肺,Hastur性凉味甘,Nyarlathotep固本培元……“嗯,鸡叉你看来还是炖了比较好吃。”
  • 当人工智能遇上武道

    当人工智能遇上武道

    带着三头屌丝灵兽,横渡妖灵海,穿过冰魔寒荒,在死狱之河沸腾熔浆中从容转身。寻找,也是一种觉醒。
  • 都市少年战神

    都市少年战神

    仙界封天战尊意外陨落,重回都市。面对无数蝼蚁挑衅,一剑斩破。要么,俯首称臣。要么,魂飞魄散。这一生,定要执掌苍穹,登临宇宙之巅。
  • 亲爱的程倩倩

    亲爱的程倩倩

    有人说:活在黑暗里的人只能看到黑暗活在亮光的人才一直过得有光的生活
  • 一眼万年之似水流年

    一眼万年之似水流年

    纵观这乱世,瞬息万变,随性,执着,无私,成全,等待,不过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罢了……顺了心意,逆了他人,只为活的随性洒脱;宰了妖魔,灭了鬼怪,只为在这乱世求生;闹了灵山,闯了龙宫,只为寻到你与你相守;屠了满城,逆反天下,只为终结祸乱蔓延;上穷碧落,下抵黄泉,只为你的复活;决战群魔,颠覆乱世,只为迎接另一个新纪元的曙光……纵观这乱世,一万年前后,不过弹指一挥间……
  • 重生之激荡岁月

    重生之激荡岁月

    “如果人生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当人生真的重来,又会是怎样的光景?“青春太短,我想放肆一回……”许多年以后,苏诚站在台上,“不要让遗憾伴随着青春岁月,因为青春太短,不可以任意的挥耗!”这是一个重生的故事,俗世里,不再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