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0700000033

第33章 “忍”的哲学(1)

宋襄公:真小人还是伪君子

葵丘之盟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51年,一直追随齐桓公鞍前马后的宋桓公去世了。

在他去世前,大子兹父曾多次在他面前请求说:“目夷年龄比我长,而且有仁德,请您立他为储君!”态度十分诚恳。

兹父的母亲,是宣姜与公子顽所生的第四个女儿、宋桓公的正室夫人。公子目夷的母亲则是宋桓公的小妾。按着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目夷虽然比兹父大,而且比兹父能干(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以后发生的事情中看得很清楚),却无权继承宋国的君位。

宋桓公被兹父诚恳的态度感动了。生于乱世,还有比兄弟和睦更令人值得高兴的事吗?他把目夷找来说:“你弟弟兹父三番五次要让位于你,我不忍心拂了他的好意,打算立你为大子,你看如何?”

目夷听了父亲的话,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说:“兹父有这么高的觉悟,可以将国家让给我,还有比这更仁德的事吗?单从这一点看,我就不可能超过他。而且如果立我为大子,有违礼制,万万不可。”坚决谢绝了兹父的好意。

兹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了宋桓公的君位,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襄公。

当上国君之后,他仍然十分尊重哥哥目夷,任命目夷为左师,执掌全国政事。目夷在宋国的地位,也许就和管仲在齐国的地位差不多吧。

宋襄公的母亲是宣姜的女儿,而宣姜是齐桓公的姐妹,因为这层关系,宋襄公叫齐桓公一声舅爷爷,也是未尝不可的事。事实上,宋襄公此生最崇拜的人,也就是这位霸主舅爷爷。葵丘会盟的时候,宋桓公刚刚去世,还没有举行葬礼,但宋襄公仍然戴孝参加了会盟,使得齐桓公十分感动。正是在那次会盟上,宋襄公亲眼看着齐桓公接受天子所授的祭肉,在他的心目中,耄耋之年的齐桓公仿佛浑身笼罩着一层神性的光辉。“做人当如此!”他暗自告诉自己。

他比宋桓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齐桓公身边,唯其马首是瞻,在众多同盟的诸侯中,他的表现最突出,也最令齐桓公感到满意。以至于当齐桓公和管仲考虑托付身后大事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

宋襄公因此成为了齐大子昭的保护人。

诸侯托孤,一般都是托付给国内的卿或大夫,托付给一位外国元首,还真是很少见。齐桓公对宋襄公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齐桓公能够指定霸主继承人的话,说不定也会指定给宋襄公。

而在宋襄公的心里,他也正是把自己当成了齐桓公的霸业继承人。这种想法,在他圆满地完成齐桓公的嘱托、将大子昭送上齐国国君的宝座之后,变得愈发强烈了。

照着齐桓公的葫芦画瓢,宋襄公于公元前641年在曹国召开了第一次诸侯会盟。这次会盟只邀请了曹国、邾国、滕国、鄫国等几个小国参加,可以视为宋襄公开拓霸业的一次试水。

然而,这次试水搞得很不成功。

首先,作为东道主的曹国对这次会盟表现得不冷不热,没有为会议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参与会议接待的官员级别也很低,没有安排群众手持鲜花夹道欢迎,没有文工团表演,没有会议聚餐,没有桑拿泡温泉,更没有准备土特产作为会议纪念品。

其次,滕国国君滕宣公目无会议纪律,一路晃晃悠悠,直到会议开幕两天了才到会。见到宋襄公,也全然不似见到齐桓公一般战战兢兢,而是漫不经心地打了个招呼,说:“不好意思,天热,路上不好走,来迟了。”便摇着扇子东张西望地找自己的座位。宋襄公正在主席台上对着为数不多的几位听众做题为《继承遗志,维护稳定,团结一致尊崇王室》的长篇大论,被滕宣公这么一搅局,词也接不上了,气得命卫兵当场将滕宣公拿下,关进了大牢。

更过分的是鄫国的国君鄫子,一直到会议结束都没有露面。等到大家散了伙,各自回家,他才气喘吁吁地跑到邾国,向邾文公作了一番检讨,说自己被淮夷人赶得东奔西跑,原来齐桓公发动大家修的鄫城又是个烂尾工程,根本没办法居住,总之家里的事情太麻烦了,手忙脚乱,所以没赶上会盟,请大会主席团原谅。

邾文公又好气又好笑,命人先将他扣下来,并派使者到宋国去请示该如何处置。宋襄公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背对着使者说:“他不是被夷人赶得走投无路吗?就用他来祭祀次睢(suī)之社,请睢水之神赐福于我们吧。”

睢水是汴水的支流,次睢之社是供奉睢水之神的场所。东方诸夷族也都信奉睢水之神。宋襄公这么做,一方面是杀鸡给猴看,让中原诸小国看看怠慢他的下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宗教上讨好东夷人,希望与东夷人建立友好关系。如果能够和平解决东夷人的问题,对他刚起步的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为此,杀掉一个鄫子又有何不可呢?

这件事遭到了公子目夷的极力反对:“按照传统,祭祀的时候该用什么牲畜都有明确的规定,马、牛、羊、猪、狗、鸡六种祭物不可杂乱使用。如果是小规模的祭祀,连大牲口都不能用,何况是用人?祭祀就是为了给人祈福,人民就是神的主宰,如果用人献祭,什么样的神能够享受?当年齐桓公称霸天下,帮助鲁国稳定局势,去除庆父之乱,帮助卫国、邢国重建家园,君子仍因为他有趁火打劫、吞并鲁国的念头,而批评他品德有问题。今天您开一次大会,就关押了两国君主,还想去祭祀莫明其妙的睢水之神,让祖先蒙羞。以这种方式建立霸业,能行吗?唉,我不如早点死了,免得看到你胡作非为。”

公子目夷的话说得像是苦口婆心,可谓是忠言逆耳,宋襄公一句也听不进,还是叫邾文公杀了鄫子,献祭给睢水之神。在他看来,如果要建立霸业,就必须不择手段,先树立自己的威信。再说了,当年齐桓公第一次举行北杏之会,不也是将不来赴会的遂国给灭了吗?

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发兵攻打曹国,讨伐其怠慢之罪。这样一来,参加宋襄公第一次会盟的四个小国,倒有三个受到他的征罚。

公子目夷再一次表示反对,他对宋襄公说:“当年周文王讨伐崇侯虎之乱,打了一个月还没结果,他马上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回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才再一次发兵攻打崇侯虎。结果不等他动手,崇侯虎便主动投降了。诗经上说,礼乐教化和法制,要从老婆开始抓,然后推广到兄弟,最后推广到亲族与国家。就是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由内而外。现在的情况是您自己德行还有所缺陷,就急着去讨伐别人,试问又怎么能够取胜?”

这话宋襄公怎么听怎么不顺耳,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齐桓公在世的时候,中原各国被齐桓公役使着开会、打仗、修城,已经疲惫不堪。没想到齐桓公一死,又冒出个宋襄公,叫着嚷着要做仁义大哥,本事不大,脾气挺大,而且手段毒辣。这前后一对照,大伙儿发现原来齐桓公还是挺好的,于是纷纷怀念齐桓公的恩德。陈穆公更是向各国发出呼吁:重温葵丘之盟的誓词,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秩序。这一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同年冬天,齐、鲁、陈、蔡、郑等国在齐国举行了会盟。

这次会盟没有邀请宋襄公参加,反倒是邀请了一位身份显赫的不速之客:楚成王的全权特使。

看来,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

“齐桓公加管仲”这对北方组合死后,“楚成王加子文”这对南方组合一度陷入对手突然消失的空虚之中。

二十年来,楚成王和齐桓公一直在玩一种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楚成王是老鹰,齐桓公是母鸡,而中原各国特别是弱小的国家是受齐桓公保护的小鸡。

很显然,楚成王凭借其雄厚的军事实力和地域优势,以及楚国人特有的狡黠,在这场游戏中一直占据主动。他不断变换自己的攻击位置,改变攻击策略,时而直奔主题、时而迂回进攻、时而各个击破,花样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将一只小鸡抓到爪子里,使得齐桓公这个鸡妈妈疲于应付,心力交瘁。

但齐桓公仍然是一只合格的老母鸡。在他的天空上,不只飞翔着楚成王一只老鹰,同时还徘徊着狄、戎、夷各族猛禽,他用自己的羽翼保护着中原各国不受来自东、西、南、北的入侵,或者减少入侵带来的痛苦。偶尔有一两只小鸡被叼走,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凭良心说,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也该歇歇了。

这世上历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老母鸡虽然死去,小鸡们的生活还得继续,虽然活得和从前有些不一样。

齐桓公死后的第二年春天,新郑城头的墙头草——郑文公便长途跋涉,不远千里来到郢都,真心实意地朝觐了楚成王。

改换门庭,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郑文公这种从善如流的态度让楚成王非常满意,他热情地接待了郑文公,并且大手笔赐给他几千斤铜。

在春秋时代,铜是用来铸造兵器的主要原材料。楚国出产的铜以优质闻名,而郑国生产的刀剑以工艺精湛闻名。楚成王一时高兴给了郑文公这批铜,很快就后悔了:如果郑国用这批铜生产兵器,万一落到中原大国手里,对于楚国是一个重大的威胁。他连忙要求郑文公签订原材料使用协议,要郑国保证将这批铜用于和平用途。

郑国用这些铜铸造了三口大钟,向楚国表态。

为了报答和讨好楚成王,他提议邀请楚国派代表参加在齐国举行的会盟。

齐桓公死后,齐国经历了五公子之乱,实力已经被严重削弱。齐孝公审时度势,对于把楚国人请到谈判桌前的做法,自然不会表示什么异议。再说,齐、楚两国本来就有一纸召陵之盟,这次同桌会晤,也可以视为再续前缘,不必担心人家说闲话。

蔡国本来就是楚国的小弟弟,唯楚成王马首是瞻,对于郑文公的提议举双手表示赞同。

陈国在蔡国的西北部,也是直接受到楚国军事威胁的国家之一,它一直依赖齐桓公建立的幽盟,才避免被楚国侵略。现在齐桓公已死,幽盟四分五裂,郑文公倡议召开诸侯大会,能够得到齐、楚两个大国的响应,对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陈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没有理由表示反对。

《左传》对这次会盟的具体内容没有记载,只是简单地说,这次会盟是“修桓公之好也”。

可想而知,被排除在这次会盟之外的宋襄公感到相当失落。

在这种情况下,他本来应该回家洗个脸,好好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虚怀若谷地回到国际大家庭中,谋一份自己能够干好的差使。

洗个脸,是不够让他清醒的,可惜那时候没人出来教育他,给他几个更清醒的巴掌:

第一个巴掌:宋国历来只是一个二流强国,与当时第一阵营的齐、楚、晋、秦等国相比,无论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军事实力上,都有很大差距。以宋国的国力想要号令诸侯,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

第二个巴掌: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大庙里供奉着的也是商朝的列祖列宗。自周朝建立之初,宋国就是王室与姬姓诸侯共同防范的对象。宋国周边的诸侯布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商朝遗民造反。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宋襄公如果跳出来要做中原诸国的仁义大哥,仍然难免引起周王室和姬姓各国的疑虑。

第三个巴掌:抛开国力和政治偏见不谈,单从个人能力上讲,宋襄公也仅仅是中人之资,就算给他一个大国元首当,他也不可能成为诸侯中的第一人。

很不幸,这几个巴掌对宋襄公毫无作用。各国诸侯“修桓公之好”的第二年,他开始筹划一次大规模的会盟。用《左传》的话说:“宋襄公欲合诸侯。”

齐桓公自诩“九合诸侯”,现在宋襄公也想要“合诸侯”,自然是要做齐桓公曾经做过的事了。

很难理解,宋襄公连几个小国都摆不平,居然敢学着齐桓公的样子大会诸侯。

因而,鲁国大夫臧文仲评论说:“他要是顺从大家的意愿,还勉勉强强;如果要大家顺从他的意愿,恐怕办不到。”

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向齐国和楚国发出邀请,请这两个国家派大臣到宋国的鹿上会盟,商讨结束南北对抗、促进天下和平的大事。

此举的用意很明显,宋襄公欲合诸侯,必须得到齐、楚两个大国的首肯,因此先在鹿上开一个三国部长级的预备会议,为接下来的诸侯大会作准备。

对于宋襄公不自量力的行为,公子目夷只能哀叹:“小小国家,却想当天下的盟主,不自量力,宋国难道就要灭亡了吗?”

齐孝公碍于宋襄公的情面,答应派人赴会。

楚成王看了宋襄公的信,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冯梦龙杜撰说,鹿上之会,齐、楚、宋三国君主均亲自到会,并联合发布了会议通知,通知各诸侯国于同年秋天到宋国的盂地会盟。但根据《左传》与《史记》的记载,联合发布会议通知可能确有其事,三国君主亲自会晤则是子虚乌有。

不管怎么样,那年秋天,盂地会盟如期举行了。参加会盟的有宋、楚、陈、蔡、郑、许、曹七国诸侯。

齐国和鲁国两个重要的国家缺席会议,原因是齐孝公对于这次会盟由宋襄公主持,很有些看法,而鲁僖公对于和楚国直接打交道,持审慎态度,所以都不愿意前来参加。

再来看看到会的七国诸侯,宋、楚两国自不必说,陈、蔡、郑三国诸侯目前都是楚成王的小弟弟,他们之所以应邀赴会,恐怕也是楚成王安排,至少是经过他同意的。

许国曾经臣服于楚国,但齐桓公在世的时候,和齐国也走得很近。在楚国和宋国之间,许国属于摇摆力量。

而曹国,前两年还因为会盟的事,被宋襄公派兵讨伐。这次赴会,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会议还没开始,似乎就包含着某种阴谋。

公子目夷十分担心,他说:“大祸就要在这里降临了!主公称霸的欲望太强烈,有谁受得了啊?”

但是宋襄公看不到危险,他满怀热情地接待了各国诸侯,幻想着通过这次大会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到了正式开会那天,宋襄公作为东道主,第一个上台发言。他简单回顾了齐桓公的丰功伟绩,以及当年齐桓公将大子昭托付给他照顾的点点滴滴,然后切入正题,阐明这次会议的主旨是继承齐桓公的遗志,尊王安民,息兵罢战,同享太平。为了掀起会议的小高潮,他问在座的诸侯:“诸君有没有信心和我兹父共同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痛苦、只有健康和快乐的中国?”

他环顾了一下,大伙儿都低着头,一言不发,场面有点尴尬。半晌,楚成王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说了一句很实际的话:“喊口号之前,最好先搞清楚,谁是今天的盟主?”

宋襄公装作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样子,想了几秒钟,然后说:“那,咱们就按爵位的高低来排,谁的爵位高就谁当盟主吧。”

如果按爵位,宋是公爵,在坐的诸侯没有人比他高;而楚是子爵,只能排到最后。这盟主的位置,当然是他宋襄公坐了。

没想到,楚成王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很不好意思地说:“既然宋公如此抬爱,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宋襄公听了,愣了老半天才说:“咳,咳……这个,按爵位,您是子爵哟……”

楚成王打断道:“您搞错了,我明明是王,排在您这个公爵之上,怎么是子爵呢?”

“这个……您这个王,恐怕是自封的吧?”

楚成王笑了:“既然我这个王是自封的,谁要您把我请来的?”他把头转向其他几位诸侯:“诸君难道也觉得,我这个王是自封的吗?”

同类推荐
  • 村长的一辈子

    村长的一辈子

    郝树人,好树。大旺村的村长,是附近村子少有的俊后生,这周围村子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有事没事的找村长,甚至连寡妇家的鸡丢了,都要先找村长问问:“郝村长?你这有鸡吧?”为什么他如此受欢迎?因为他可是拥有虚空血魔之力的男人!!
  • 未来战士到宋末

    未来战士到宋末

    2048年的特种兵驾船穿越宋末。他装神棍、挖金矿、建基地、搞工业,发展枪炮海船抵御蒙元。带着现代知识库,一身高科技特种装备的赵锋,面对无敌的蒙元百万大军,和一路南逃、穷途末路的宋末小朝廷。他会怎么做?文天祥等民族英雄,在国难当头,是如何奋斗不息?一代名将刘整,临老降元,成为宋元争斗的关键子,背后有什么缘由?泱泱大宋,走到这一步,背后都有哪些故事与因果?让我们一同去领略这段历史吧。————(各位书友大大,由于本书穿越前的部分写了很多,就独立成书《宋末新世界前篇》,敬请朋友们前往观看。)
  • 佛陀时代

    佛陀时代

    本书以原始佛教唯一的根本圣典《阿含经》为依据,牢牢地抓住了整个佛教的正本清源,是第一部完整再现佛教原貌的历史演义小说。全书238回,前19回追溯世界毁灭与重建,早期人类与佛陀世系起源,以及主人公成佛创教的传奇历程。后若干回描述释尊成佛后,46年间弘法演教的非凡经历和风云变幻,以及佛灭后圣典结集的经过和如来法运的兴衰成败。作品以史诗般的笔触,以大量可靠的史料,扎实独到的见地,描绘了历次重大佛教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书结构宏大严谨,内容丰富翔实有趣,上至三界诸神,下至地狱饿鬼,中至人间百态,纵横十方三世,细说轮回解脱,有关佛陀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学说,都作了清晰的梳理和呈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穿越到了佛陀时代,从而得到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广大读者了解原始佛教全貌的必读之作。
  • 戏游盛唐

    戏游盛唐

    李闯来在一家大公司中担任不入流的小策划员,全国瞩目的“穿越盛唐”游戏开发成功后,举办起价值千万的全国比赛。李闯来成为第一批游戏体验者穿越至大唐完成闯关任务。在时代的浪潮中,如何通过线索完成任务?一个接着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另一番大唐的篇章正徐徐打开……
  • 卫辉府的传说

    卫辉府的传说

    朱翊镠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之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同母弟,生于1568年,四岁即册封为潞王,1589年就藩卫辉府至死。这个昏王藩居卫辉几十年里,凭借自己的特殊地位,仗势豪夺、野蛮盘剥,兼并土地四万余顷,遍布九府二十多县。他勾结地方官府横行乡里,肆无忌惮地欺男霸女、杀人害命,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数不清的苦难灾祸。潞王陵中,断碑残竭记满了潞王的污德秽行;殿宇楼台浸透了百姓的辛酸血泪;衰草荒冢、枯骨干骸,昔日的封建王侯早已腐臭于历史的垃圾堆;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永存于人民心中的是善恶爱憎。至今,卫辉流传着多少委婉凄凉、悲壮惨烈的民间传说。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生缘:邪魅少主的乖乖狐宠

    再生缘:邪魅少主的乖乖狐宠

    “我愿意赌上万年的修为和妖族千千万万的子民,只求域主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暗无边际的虚空中,眼前狼狈的男子目光坚定,那一身沾满血迹的白衣,带着满满的戾气,仿佛要染红了这虚无神殿.........“妖王之子......离越,你确定不后悔吗?”神殿上,一名红衣女子背对着站立,清冷的声音徐徐传来。”绝不后悔。”离越不由地挺起胸膛,仿佛在表达自己的决心。“本主.......允了。”-------为了救她,他甘愿舍生忘死,勇闯虚空,命运的轮回周而复始,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歇,他爱她,所以可以为了她死,奉上一切只为博她一笑,可是到头来,却来告诉他,他一开始就爱错了人?????
  • 眼的引领

    眼的引领

    眼睛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和色彩,但我的这双眼与众不同。拥有特殊能力,它给我带来莫名生物的追杀,传说中外星人围捕,与东方吸血鬼对抗,被迫去神秘之地探查,甚至引起国家秘密组织“边缘线”的重点关注。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也让我卷入乱七八糟各种离奇事件,使我平凡的大学生活不再平凡让我爱人,朋友,家人陷入危难……
  • 万法圣尊

    万法圣尊

    一位在地球成仙却无缘进入仙界的仙人到了异界,展开了一条传奇之路。
  • 魂动五洲

    魂动五洲

    在孕魔大陆上,人类是最强大的种族他是百焰城的天才,百年老家族中最年轻的公子!他的家族深受百焰城平民的爱戴,却遭人嫉妒!在一场预谋已久的灾难中,他的家族为了保存年轻的血脉拼死战斗!可是他们却并没有获得新生!在逃跑的途中被尽数抹杀!利剑插入胸膛时他流下两行血泪,全身经脉尽断,还被打下悬崖!……他没死!他怎么能死!他还要谱写他的传奇!
  • 你在我左右

    你在我左右

    高速公路上七辆车连环相撞,状况惨烈车上的每个人都头破血流。“喂!120吗?在xx高速公路600公里处发生车祸大概有十多个受伤者请你们尽快赶来谢谢!”隐隐约约听到了点声音,很快丁晓飞又昏死过去了!随后这十多个受伤者被送到了医院其中也包括了他弟弟丁晓雨。
  • 武林广场

    武林广场

    论忽然梦想实现是个什么神仙体验?沈怀:我和李白一起做剑客???
  • 阴婚诡事

    阴婚诡事

    民国初期,民间传说阴婚也可以延续家族香火,这是真的吗?《阴婚诡事》带你走进那个动荡年代诡异的故事。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阴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免得男、女两家的茔地里出现孤坟。
  • 鬼帝御荒

    鬼帝御荒

    上古时期提玛欧斯大陆遭遇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史称——五荒之战。战争结束之后,提玛欧斯生灵涂炭,五大帝国纷纷陨落,伴随而来是百族争鸣的浪潮。世界陷入了和平的景象。长达百年战争的提玛欧斯终于恢复了和平······时间已过千年,各大种族已不满足自己那甚小的领土。一股浓浓的火药气息即将飘向整个大陆······
  • 凌尘尽乔樱之落尽樱花却无凌

    凌尘尽乔樱之落尽樱花却无凌

    陷入爱情海的郁百樱该如何抉择,究竟是爱了她三世,心甘情愿为她受伤的郁镜尘。还是爱了三世,却又一次次伤害她的苏瑞凌呢?三世姻缘,该如何逃出爱情海的漩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