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8700000017

第17章 独自在家

当陈家禄要罗勇快点出国的时候,他简直就是矛盾到了极点:妻子已经身怀六甲,还有二十多天就要出世了,是儿是女,当老爹的总想看看嘛!这也是人之常情。

没有想到,后来罗勇回国,女儿竟然不要他!

1997年,罗勇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回到了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家中。

他问老婆:“女儿呢?”

“和奶奶在地里。”

罗勇跑到后院,看见两岁多的女儿和奶奶在一起,祖孙两个正高兴着呢。

“妈!”

“快,你爸爸回来了!”

女儿往老人身后躲,用怯生生的眼睛看着罗勇。

“喊爸爸!”

罗勇在家一个半月,女儿基本上没有理他。他和老婆带娃娃上街,他去牵她的小手,娃娃就从妈妈这边绕到那一边,像对待生人一样。

罗勇伤感极了。

所有出国搞经援的中国人,几乎个个都有这本难念的经:那就是留在家中的独生子女的亲情交流和培养、教育问题。

作为阿鲁沙项目经理部总经理李忠,他和谢文华的独生女儿李沛,也经历了这样大同小异的困扰。

李忠第一次出国是1983年,那时还穿中山服,回来给父母亲说,比较激动,也是比较令人高兴的事情。李沛还小,在楼下和一帮小朋友玩得开心,很淡漠,无所谓的样子。

谢文华告诉李沛:“沛沛,你爸爸要出国了!”

李沛头都不想抬,也不太清楚具体的含义,无所谓地随口回答:“出国?出他的差嘛!”

全家人闻言,大笑。

李忠母亲说:“李忠啊,你看沛沛都晓得,出差,出差!”

“是。”

确实也是,前些年,李忠长期在部队上,复员回来不久又忙于安置工作,又忙于把谢文华调回成都市工作。现在,刚刚从四川省建委英语培训班里学出来,王经志老板又要抽调他到肯尼亚去搞经援工程。

走的那天早上,李沛没有和父亲打招呼,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她不知道父亲是怎么走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家人让她给爸爸道别,她没有,也不刻意要送父亲,甚至于没有其他女孩子常常表现出来的对父亲的依恋。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李沛,就连住,都是和爷爷奶奶住在宿舍的一单元三楼,而爸爸妈妈则住在三单元一楼。

家人叫她道别,她没有。

等她放学回来,李忠已经走了。

李沛只是感觉经常不在家的爸爸又出差了而已。

李沛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当时,谢文华还在成都市郊区工作。。

星期天,谢文华就要求她天天背唐诗,并且录在磁带上,写信时一起寄到内罗毕,让李忠多多少少有点安慰。

谢文华教一句,李沛就说一句:“爸爸,你好!你要保重身体!我和妈妈都好!我要好好学习!”

1985年冬天,李忠出国两年后回来了。

两年时间也是很快的。

李沛得到一个机会,和妈妈一起到北京去接爸爸。因为李忠他们当时从东非洲来回都是乘坐的埃赛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北京进出境。

李沛和谢文华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北京的冬天是相当寒冷的,这是李沛对北京的第一印象。

在简陋朴素的首都国际机场,李沛又见到了父亲。李忠拿了不少的行李,一件一件的往外搬,他穿的是呢子大衣。李沛还是对父亲冷漠,没有亲热感。她小小年纪,在旁边看着父母亲的交流,也觉得很一般,没有多少热烈味道。她也不懂爸爸和妈妈分居在两个地方是何滋味,真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以前是成都和很远的驻马店,现在是更远的内罗毕和成都,听说是一万多公里,讲的都是英语啊。

李忠、谢文华和李沛,这个在中国极其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在北京过了几天欢欢喜喜的日子,很难得。他们一家住在北京儿童医院用地下室开办的招待所里。这仿佛没有影响他们的游兴。白天,太阳很大,出去耍,颐和园里,昆明湖上结了很厚的冰;又去了北京市青少年宫,看哈哈镜,坐碰碰车,基本上都是第一次!

在李沛的眼睛里,觉得北京好可以哦!至少,比成都好玩!就是天气也好多了,成都老是阴阴沉沉的,哭丧着脸,北京就太阳很大,明明亮亮的。也许,这是后来李沛到北京来读大学的一次成功伏笔吧?

玩了几天,李沛对父亲依然是有点敬而远之,父亲还是一个很陌生,很遥远的概念!

回到成都市,李忠就投入了新的知识的学习。他进入了成人自考英语大专班学习,同时还自修经济管理课程。这些对于小小年纪的李沛,没有多少意义。

李忠天天把她背在背上,骑着自行车,晚上赶去上英语课。在路途上,李忠发挥他的超常记忆力,大段大段地给李沛讲格林童话。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反正,李沛似乎对成都大街上的灯火和车水马龙,更加感兴趣。到了教室,稀稀落落的十来人,全部是老三届毕业的大人在刻苦地学习英语,老师一遍遍地纠正他们的发音。李沛似乎也受点耳濡目染,渐渐对语言有了兴趣。

李忠偶尔也会带上谢文华、李沛去成都市的公园转一转。他用当时在成都市非常流行的“偏斗车”,就是在自行车后轮边上加一个边座,加一个车轮,李忠骑,李沛坐后座,谢文华就坐在偏斗车上。从他们住的东郊八里庄,穿过大半个成都市区,到西郊的132飞机厂公园玩。那是当时常见的成都人的居家休闲情形。

后来,1987年,李忠又出国去了肯尼亚内罗毕,很快到五星饭店项目去了。从此,他开始系统地涉足工程项目建设,并从副经理当到经理,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新起点。他也偶尔写信回家,叮嘱谢文华,叮嘱李沛好好学习之类。

李沛在谢文华的要求下,作完作业,天天背几首唐诗,也给爸爸回信,她找不出更多的话,一张信笺纸,故意把字写得很大,写不了几句话,无非是保证要当三好学生之类。

李沛上了五年级,李忠又回来探亲。

来去匆匆。李忠看见她们母女两个,一度也产生留在成都,不回肯尼亚的念头。无奈,想起王经志大老板的殷殷期望,还是叹叹气,呆了一个月,收拾行囊,去成都市火车北站登上8次列车。他满怀惆怅,到北京去坐埃赛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返回内罗毕。

李忠继续修建五星饭店工程。

突然,谢文华的眼睛看不清楚了。医生诊断是眼底黄斑出血,可能要瞎。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谢文华和李沛搞得如临大敌,悲悲切切,止不住眼泪往下掉。一大家人心急如焚,万般无奈,只好把这个事情告诉远在东非洲肯尼亚的李忠。

王经志作为中国四川在肯尼亚经援的最高负责人,是非常赏识、非常喜欢李忠的。当时四川省建委系统办英语培训班,就是王经志的主意,李忠是培训班上成绩优秀的几位学员之一,很受大老板好评。听说谢文华眼睛出问题,王经志破例同意让李忠赶回成都照料,而且国家报销来回机票。按照当时出国的有关规定,没有工作满两年,是不能回国休假的。

李忠匆匆忙忙回来了,也可以说,谢文华的眼睛由此得到了丈夫细心的照料,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居然出现奇迹,谢文华的黄斑出血,治好了,而且没有后遗症。这次,是李忠回国呆得时间最长的一次,将近三个月时间。

尽管如此,李忠发现,女儿和自己已经有了隔膜,问一句,答一句,好象是有点怕他,说话像挤牙膏。李忠在心底里喜欢李沛,从不吼她,更不会打她,实在是闹凶了,就拿皮带把李沛捆起来,一直到她不闹了,认错了,才放开。

等到李沛考高中,李忠才回来正式探亲休假。

突然之间,李忠发现李沛和他有了沟通。在李沛心目中,第一次发现,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很好的事情。这个转变非常突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沛觉得爸爸很好,很亲近,李忠开始讲些生活、学习以外的事情了,比如在肯尼亚如何,东非洲又怎么样。

李忠看见李沛复习功课,就陪她一起复习。李沛背什么,李忠也绕有兴趣地跟着背。每天陪李沛看书,第二天早上起来,看看哪个背得好!

谢文华永远是在厨房里忙活。听着父女两个的争执和叽叽喳喳,心底里涌上幸福的暖流。在谢文华的标准上,一家人不讲吃不讲穿,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据李沛回忆,李忠和谢文华都是属虎的,一山不容二虎,李忠从来都是让着谢文华,脾气好。但是,谢文华喜欢小动物,李忠就不喜欢,如果猫爬上了床,李忠脾气再好,也会火毛三丈,把猫丢到床下去!

考试那天,李忠送李沛去了考场。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闷热难耐的夏天,成都市是很难过的季节。已经习惯了内罗毕那一年四季凉爽宜人的气候,李忠站在树荫下,汗水八颗八颗的往下掉,即使使劲扇,也没有多少效果。他和所有在考场外的父母亲一样,儿女考试,自己受煎熬。如果高中考得理想,距离大学就近了一步。

李忠和谢文华都是文化大革命的牺牲品,下乡,当兵,当工人,文化上总是吃亏。尽管有个大专文凭,毕竟没有进大学正二八经读一盘,心有不甘。看来,只有下一代来偿还了却心愿。

还好,考试成绩出来,李沛上了重点分数线。

喜滋滋的李忠,精力充沛地骑着自行车满城跑,到处打听哪个学校好,收费高不高。据说,位于成都市南面的玉林中学是改革办学的产物,还不错。一向喜欢新事物的李忠,很快就把目标锁定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忠的眼光是准确的。唯一遗憾的是玉林中学,离李沛住的八里庄,实在是太远了。

确定了玉林中学,李沛就想天天睡懒觉。

李忠又给李沛联系了成都科技大学英语口语班,天天和李沛去上。

“我希望你的英语好,尤其是口语,太重要了!”李忠在肯尼亚是有切身体会,现身说法,李沛不能不听。

李沛考进高中,谢文华就和李忠一起去了肯尼亚,开始了夫妻在国外的新生活。

谢文华终于要去肯尼亚和李忠团聚,结束十多年的牛郎织女生活。

这时的李沛,已经初晓人生,突然觉得父母亲分居是很惨的一件事情!不可思议,她坚决赞成妈妈出去,并不是出国挣钱,只是赞成他们在一起。李沛不好意思说明,概念也是模模糊糊的。

李沛进玉林中学读高中的第二天,父母亲就离开了成都市,从北京转飞内罗毕。

1993年7月,高中一年级读完,是一个特别的暑假。

在7月9日这天,李沛生日,她收到了爸爸妈妈从肯尼亚给予的隆重生日礼物:一张从北京飞往内罗毕的国际机票。她第一次踏上了父辈已经走了很多次的国际航线。李忠、谢文华自费为女儿购买了机票。他们只想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内心的歉疚和遗憾。

李沛的爷爷奶奶送远行的孙女到了北京,和一个姓朱的阿姨,还有一个九岁的小男孩一起,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飞机,经过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时,要换飞机,停留两个晚上。天气很热,空气中有股奶油味。饭店外是繁华的街市,李沛很想出去转转,包里又没有多少美元,光是观光就要25美元,只好作罢。

第三天,飞抵内罗毕,一出飞机就觉得空气清爽、凉快。

李忠、谢文华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张华一起来接。

谢文华跑过来,揪李沛的脸,高兴的不得了。

李忠已经和海关很熟了,没有排队就出去了。

停车场上,是一辆白色的宝马车,这简直让初来乍到的李沛受宠若惊,居然有小汽车,而且还是爸爸开!

她坐在前排,兴奋地饱览“东非洲巴黎”的生动和希奇。而且,这个城市里,有好几栋高楼大厦,都是爸爸他们在这里修建的,还是有一股自豪感。

冯剑峰离开成都去内罗毕搞“卡沙拉尼”项目时,37岁,儿子刚刚读小学一年级。

他在肯尼亚体育中心项目上认识的李忠,他们住在一个寝室。李忠当时还是翻译,跑跑材料,都是年轻人,朝气蓬勃,天天早上五、六点起床,跑步,读英语,游泳,周末还一起下象棋。

1990年,冯剑峰回成都市,给儿子的学习抓了一年。儿子想学习计算机,冯剑峰就马上给他买了台电脑。儿子六年级成绩上去了,考了个第一名,冯剑峰心头很满意。后来,冯剑峰又到肯尼亚、坦桑尼亚搞承包施工,儿子没有考上大学,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今年我采访冯剑峰时,这个已经是东非洲国际承包业中,非常能干的建筑工程师,在话语中流露出极大的遗憾,就是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尽管儿子很努力,后来读广播电视大学,学的也是工业民用建筑专业,今年毕业,将成为国家建筑行业里的一员新军。

他现在和李忠一起在坦桑尼亚干,比较羡慕李忠:“李沛毕竟后来是考进了大学嘛!”

李沛在肯尼亚期间,刚好是李忠他们在追踪赛琳娜集团的旅馆群项目,她和父母亲,冯剑峰等人去了一次赛伦盖蒂大草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知道了后来父母亲所从事的赛琳娜旅馆群项目工程,是个什么样的活路了。

1995年高考前夕,李沛记得清清楚楚,6月3日,她在家里准备填志愿,突然有人敲门。

“哪个?”

“李忠!”

父亲就这样突然冒出来!

实际上,李忠是从阿鲁沙项目经理部抽空回来的。他实在是放心不下,一定要回来看看女儿考大学。他天天陪李沛复习,到考完,选好志愿。李沛填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是无意中选定的。发榜了,上大学已经成为定局,李忠才匆匆忙忙赶回坦桑尼亚阿鲁沙。当时,家中的传真机,天天都是传真来传真去的,忙的不可开交。

那边甚至于威胁说:李忠,再不回来,后果自负!

就这样,李沛收拾行李,准备到北京去上大学;李忠收拾行囊,准备马上回坦桑尼亚阿鲁沙项目经理部继续当他的总经理。

一直到现在,2000年9月,李忠夫妇还在东非洲搞国际承包工程建设。

好几年后,李沛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

“我觉得他们回国恐怕已经适应不了。我爸爸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这一辈子,人生就是尽义务,国家,父母,子女。物质要求不高,有点悲壮!不那样,有违做人原则,很矛盾,很累!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累,他给我说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然,也有人恨他!

那次在北京机场送他,他一句话也不说,已经决裂了,和他们。没有人来送他。他一个人,灰溜溜的。真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回还!

国内需要的是八面玲珑!

这两年,我们没有共鸣,有差异,想沟通,没有办法,影响不到他,感到无力!现在基本上是失败的。喊我去坦桑尼亚,不喜欢,不想跟他们在一起!当然,去了他们会高兴!

他们想我奋发向上出人头地。我喜欢平民化,简单!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还是想对社会有贡献!我不向往好强的生活!”

同类推荐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生命的路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生命的路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生命的路》精选鲁迅不同时期的散杂文,讲述鲁迅对人生和思想的认识,构成一条完整的生命之路。文章既有幽默的一面,又有锐利的一面,既有批判的一面,也有优美的一面。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鲜活的世界。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八十而立

    八十而立

    邓友梅老,自诩“八十而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
  • 诗集:世间万法

    诗集:世间万法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热门推荐
  • 谋略三千只为芳心

    谋略三千只为芳心

    季晓婷父死母不祥。别人在起跑线上有房、有车、有存款。最不济也是有父有母有亲人,衣食温饱,不成问题。而她未满十八就要自给自足。励志要输在起点,赢在终点。钓个金龟婿一步到位。没有想到小人屡屡作祟,每到她即将得手的时候,就出来作乱。抱着我是弱鸡,我是野草,姐惹不起,总躲的起的心一路避让。奈何你躲山,山却来就你。使出浑身解数与小人斗志斗勇。一路下来,竟让腐女进化成了德智体的美少女。大彻大悟,起点上输了――跑道上加把劲――终点照样赢。
  • 我有万界人物召唤系统

    我有万界人物召唤系统

    嗯,你要和我比叫人?没事,奇玉老师你去吧。你要和我比装毕?桐人你去吧。我有万界人物召唤系统就是这么票。
  • 花影集

    花影集

    《花影集》共四卷20个故事组成的小说集。系明朝陶辅编撰。是一部少有的弘扬正气,扬善惩恶,教人闻道的世情小说。
  • 逝去的青春已无力挽回

    逝去的青春已无力挽回

    回忆起那些事,她不得不伤感。她已经成为了往人瞩目的焦点,而她已经失去了他
  • 朗少的软肋

    朗少的软肋

    【1v1,HE,专情】既然当初离开她,为何如今,又要来舍命救她,还不许别的男人纠缠她?对于不告而别的男人,莫婉只想躲他,避他,推开他,却终究还是在他那儿,失了身,丢了心......烽火之下,军阀相争,当冷峻隐忍的军阀公子,重遇他的软肋,又该如何抉择?Ps:不要被文案吓住,不要被开头吓住,虽然听起来是正剧风,但其实,就是乱世背景的男情女爱,有点小虐,但是,是为了更好的甜甜甜!我个人很喜欢这篇文的设定,乱世背景下的生死相依,一生相许,总让人更加动容,小仙女们不要错过哦。
  • 多年不见我依然爱你

    多年不见我依然爱你

    琴月在执行最后一个任务的时候,救了一个小糯米团子。任务完成后的她打算回国进入娱乐圈,却又来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糯米团子。她在人前拍戏虐渣,他在暗地帮她消灭危险及桃花,二次虐渣渣……他感觉愧于琴月,只能在暗地默默爱着,不料自家两个糯米团子成为他的神助攻。
  • 第一医尸

    第一医尸

    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不明的丧尸病毒突然爆发,全球采取对应措施,结果却还是导致几十亿人口死亡。天才医学生李子瑞为救心爱的女生,命丧丧尸之口,结果沦为丧尸,可这个丧尸却是......他这个介于丧尸和人类之间的异种,到底会怎么存活下来,他的目标又是什么?人类的命运可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为救父母,历经千山万险,不料父母却还是被丧尸所杀,从此,开始了他的弑尸之路,唯一的一个目标就是,屠尽天下的丧尸!
  • 王者荣耀之上古神兵

    王者荣耀之上古神兵

    高中生意外觉醒异能,可以穿越到王者荣耀世界,最后在交流时找到了,中国十大神器,用昆仑镜穿越到了未来,与朋友们一起改变了自己的未来
  • 杏子堂前

    杏子堂前

    前人不可寻,遗世而独立。前路不可期,唯有命来拼。寸土山河必争,柔情铁骨男儿。
  •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暂定)以此文纪念假面骑士45周年,假面骑士OOO放送6周年距离所有的GREED被消灭已经过了6年,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平静。但是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新的敌人出现了!修卡,奥菲以诺,Undead,残余的各种党派组成了一个邪恶组织:邪曼卡(Evilmanca),Greed居然再度复活了!他们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了个没有骑士的世界,这时,骑士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一场正与邪的大战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