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4500000068

第68章 柳如是投水明志,钱谦益降清献城(1)

苦撑危局

茫茫大雨笼罩着长江北岸的扬州府城……这是入春以来下得最久、来势最猛的一场大雨。从四月十一日开始,到如今已经整整下了三天三夜。其间除了有过几次短暂的间歇之外,夹杂着隆隆雷声和霍霍闪电的瓢泼大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气势席卷着天空和大地。

白天,败絮似的乌云被强劲的东南风揉搓着,撕扯着,紧贴着城墙的雉堞急驰而过。天穹之下,终日飞扬着千万根银光闪闪的雨箭,使饱经天灾人祸,已经变得百孔千疮的古老城池,弥漫着不祥而怪戾的杀伐之气。到了夜晚,箭镞似的雨点暂时隐没不见了,但是因黑暗和寂静,变得格外分明起来的电闪、雷鸣和有如怒涛般汹涌的风雨声,又使人们常常从睡梦中惊醒,疑心清兵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城下,正在发动猛烈的攻击。于是大家又怀着满心的恐惧,侧着耳朵听了又听,再也无法安枕……自从十天前,传说左良玉从武昌起兵东下,威胁南京,而史可法则奉旨把防守黄淮一线的主力,抽调到长江上游的庐州、安庆一带去参加堵截以来,关于清兵乘机南下的各种可怕流言,在扬州城中就再也没有平息过,一会儿说黄淮边上的重镇徐州已经失守,一会儿说另一重镇盱眙的守将已经开城迎降,一会儿又说驰援泗州的军队全军覆没,连浮桥镇也被攻陷。直到今天,史可法的行辕回到了扬州,正式宣布左良玉在九江时其实已经病死,由他的儿子左梦庚继领的军队,已经被黄得功打得大败,逃过了江北,才使紧张的人心稍稍感到宽慰。但马上又传出消息说:当初杀害高杰的叛将许定国,在投降了清朝之后,正在率兵南下,马上就要来到扬州。许定国还扬言要杀尽驻扎在城里的高杰遗眷和旧部,以图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还说这个消息是出自史可法之口。于是满城的人们顿时又惊惶起来……对于这样的传闻,并不是人人都相信。住在提督府衙门中的侯方域,今天下午从总督行辕那里得到证实,史可法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这种传说纯属谣言。当然,侯方域也并不因此感到宽心。去年九月间,由于同黄宗羲等人彻底闹翻,加上父亲侯恂曾变节降“贼”,受到朝廷的明令追究,他自觉在南京无法立足,因而跑到扬州来,不久便被史可法派到高杰军中效力。近半年来,他一直随着军队在江北到处迁徙,并一度回到了他的家乡——黄河边上的商丘县。直到高杰被害之后,他才又跟着高杰的外甥——现在已经被任命为提督的李本深回到了扬州。淮南一带的战局,到了怎样一种危急状况,侯方域心中可以说一清二楚。据他所知,扬州城中关于北兵南下的种种传闻,其实大半都是真的,甚至连史可法这一次匆匆赶回来,也是眼看前方已经抵挡不住清军的南下,迫不得已才把防线收缩到扬州,打算据城死守。然而,扬州能守得住么?如果守不住,到时自己就会陪着落得个玉石俱焚!正是这种迫近眼前的可怕图景,使侯方域感到心头发憷,不寒而栗,以致在被窝里一个劲儿地辗转反侧,直到户外打过三更,仍旧无法入睡。

这些年,由于酒色过度的缘故,侯方域自觉身体状况是越来越坏了。加上近几个月来四处奔波,一直处于异常的紧张劳碌之中,他觉得自己已经快要支持不住,随时随地都会倒下去。也许因为如此,他的心境也变得空前的阴郁和沮丧。如果说,早些年,凭借陈贞慧的大力援引,他一跃而成为复社的一位年轻领袖,也曾颇为顾盼自雄,一心期待着在风云际会之中施展才干,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那么,到了北京失陷,南京的东林派在拥立新君的角逐中一败涂地,皇帝的宝座落到了福王手里之后,侯方域就意识到,明朝再也没有复兴的希望了。仅仅是出于对农民军的仇恨和对清国异族的恐惧,也出于不想在社友们面前显得胆怯平庸,他才仍旧留在南京,但内心却无时不在估量着时势,以便随时作出对策。正因如此,他曾经大力支持陈贞慧那个和衷共济的主张,希望至少能使江南谋得苟安,并防止马士英等人进一步得势。谁知事与愿违,由于东林方面的大臣们各行其是,加上周镳在复社内部拉一派打一派,结果把自己一方弄得溃不成军,连身家性命都给政敌捏在手里。侯方域绝望之余,才断然决定出走。然而,近半年来,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又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之中。“啊,也许我应当走了,应当尽快离开这条即将沉没的破船,逃到一个远离尘世,没有烦恼和苦难的地方去,把身子调养好,然后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闲适之人,岂不更为安乐?”这个念头的闪过,使侯方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线光明,一线可以走出死亡和黑暗的生机。然而,只一忽儿,这线光明又熄灭了。“局面到了这一步,我又能逃到哪儿去呢?家乡早已成了一片废墟,而且还在不停地打仗,肯定是回不去了。那么就逃往南边?逃到浙江、江西,或者岭南去?可是南京守不住,浙江就能守得住么?至于江西、岭南,举目无亲,又能投靠谁?何况,如今史公和他的属僚,还有集贤馆的幕僚们,都决定死守扬州,我又怎能独自逃走?他们得知后会怎样说我,世人又将会怎样说我?不,不能走,也不该走!然而……”

就这样,侯方域左思右想,反来复去委决不下,同时感到愈来愈衰弱、疲倦,也不知什么时候,终于沉沉睡去。然而,只睡了一忽儿,他蓦地又惊醒了,同时听见一阵闹哄哄的声音,人在喊叫,马在嘶鸣,还夹杂着乱纷纷的脚步声和刀枪碰击的声响,而且一切听来都很近,仿佛就在院墙之外的街巷里。侯方域起初还怔怔忡忡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随后,一个念头在心中猛地闪过:“不好,北兵进城了!”他顿时浑身紧张起来,慌里慌张翻身下床,甚至忘了穿鞋子,光着脚就朝门口冲去,打算到外面去找个地方躲起来。谁知,他正要跨出门槛,却被迎面而来的人猛地撞了一下,一屁股摔在地上。“啊,完了,这一次我必死无疑了!”混乱中他绝望地想,但求生的本能却促使他竭力挣扎着,试图向旁边爬去,以便躲开可能砍来的刀剑之类。然而,就在这时,他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吃惊地说:

“哎呀,原来是爷!”

随着话音,一双有力的胳臂已经托住了他的身体。他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凭借窗户外的朦胧晨光,侯方域才认出撞倒他的原来是手下的一名亲随。

“小人该死,冲犯了爷,求爷饶恕!”亲随低着头,告罪说。

侯方域心神不定,顾不上责骂仆人,只急不可待地问:“哎,出了什么事?外间吵什么?”

“小人正要来禀告爷:提督衙门在集合兵马,还带着许多家眷和箱笼行李,像是要出城的样子,所以吵闹。”

提督衙门,如今正住着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以及高杰的遗孀邢夫人。高杰一家本是“流寇”出身,自从归顺朝廷之后,由于对李自成、张献忠作战颇肯卖力,受到朝廷的优礼。高杰死后,颇有计智的邢夫人曾经提出,要求让她的儿子认史可法为义父,显见是希望借以获得庇护。结果史可法没有答应,只让从北京逃回来的太监高起潜认了高杰的儿子为义子。但高氏一家看来并不满意,也不太放心。所以这一次城中传出许定国再度前来寻仇,打算对高家斩尽杀绝的消息之后,李本深显得十分紧张,似乎担心朝廷会借刀杀人。本来,史可法已经再三向他说明,这事纯属谣传。没想到仍然发生眼下的变故。不过,弄清不是清兵进城,侯方域总算稍稍放下心来。他估计,高氏部众大约打算逃离扬州,以避免杀身之祸。不过,防守扬州的兵力本来就相当薄弱,如果高家军的大队人马再一走,形势将会更加岌岌可危。作为奉派到高家军中去效力的一名幕僚,侯方域很明白,自己负有替史可法协调和监视对方的双重使命。于是,他在亲随的帮助下,赶快穿好衣帽鞋袜,匆匆赶出门去,打算即使阻止不住高家军的行动,至少也尽快弄清情形,向史可法报告。

这当儿,天已经愈来愈亮。空中仍旧阴云密布,雨却止住了。接连多日的暴雨,使街道上满是积水和泥泞。在泥和水之上,如今又丢弃着好些帽子、扁担、旧衣裳、破鞋子之类的杂物。大约是高氏族人们在忙乱中偶然失落,或随手抛弃的。这些触目可见的遗物使街道益发显得凌乱不堪,有一种争相逃命的意味。侯方域已经没有心思顾及这些,因为在周围那一条条街巷深处,传来了阵阵叱喝声、詈骂声和哀求哭喊声。一匹又一匹的骡马,正被三五成群的官兵驱赶着,牵扯着,从巷子里走到大街上来,又络绎地向东城门的方向赶去。这些骡马,显见是从附近的居民家中临时强抢而来的。因为在后面,还紧迫不舍地跟着不少老百姓,正苦苦哀求官兵把牲口还给他们,但回答他们的却是凶狠的喝骂和刀背枪杆的无情毒打。那些抢掠的士兵也显得十分紧张而仓皇,一旦摆脱纠缠,便逃也似的把骡马向东赶去。侯方域跟出大街,来到河沿上,随即发现,高家军不但抢掠骡马,还大肆抢掠河上的船只。他们挥舞刀枪,奔进舱去,把一切他们认为不相干的人统统赶下船,然后用刀枪逼着艄公,喝令把船只向东水关撑去。从一路上的混乱情形来看,这种暴虐的行动显然正波及很大一片城区。但奇怪的是,始终看不见有弹压地方的官员或军队出来干预。“哎,莫非史公还不知道?莫非史公就这样撒手不管,任凭他们把军队带走?那么今后扬州的防务怎么办?沿江的防务怎么办?”侯方域感到既焦急又不解,同时加快脚步,想跟到东城门去看个究竟。

这当儿,按时辰天早该大亮,但屯积在城市上空的乌云始终凝聚不散。

四下里依旧阴沉沉的,只有城东的天幕下方,展现出一片比较明亮的光带,那些正在蜂拥前进的将士们的头盔和身形,以及各种骡马的影子,在这片光亮的衬托下,历历可辨。侯方域往前走着走着,感到周围的脚步声、喘息声变得愈来愈密集而纷乱,身体也不时受到人或骡马的粗暴碰撞。他不由自主停了一下,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呼啸前行的浩浩人流中,而且随时随地都有被裹挟而去的危险。

“哎,爷,前边乱得很,去不得了,快回去吧!”一个慌急的声音在背后呼唤,那是他的亲随。

这话提醒了侯方域。他心中一凛:“啊,我真糊涂!怎么跟着跑来了?

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夺门而出,万一守城的不放行,双方砍杀起来,岂不糟糕!”这样一想,他顿时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但是多少还萦绕在心头的一丝职责感,又使他不愿意立即退走,于是左右打量了一下,发现在不远的街道旁,有一条小巷子。大约是高家军的士兵们曾经到里面去抢掠过骡马,巷口那道夜里照例锁闭着的栅门,已经被砸开。眼下里面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影。侯方域马上带领亲随,一边躲避着狂奔而来的乱兵,一边退进巷里去。

刚刚在栅门后边站定,他们就听见,离巷子不远的城门那边,忽然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那是一种因行动受到阻拦而感到愤怒的、充满血腥意味的疯狂喊杀声,其中还夹杂着阵阵垂死的哀号。与此同时,栅门之外,那些从大街西头陆续跟上来的高家军将士,在惶惑地停止了一下之后,也突然激动起来,一齐举起了手中的枪、矛、刀、斧,“嗬!嗬!嗬!嗬”地吼叫着,以更坚决的挺进姿态,去声援前方的伙伴。看见这情景,站立在栅门后面的侯方域一下子紧张起来,双手死死抓住木栅,一颗心也在胸膛里“扑通扑通”地狂跳不止。“完了,完了,这么攻杀起来,城中只怕要大乱!不,再不能留下去了,得走,我得快走!”心里这么叨念着,两条腿却像生了根似的,只管一个劲儿在原地簌簌发抖,怎样也抬不起来。他不禁又是惊惶又是着急。然而,愈是这样,他愈是迈不动腿,以致到后来,竟挣出了一身冷汗。

这当儿,大街上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高家军的将士们虽然还在不停吼叫着,但是却明显地加快了前进的速度。看来,东门那边的暂短争持,已经以守卫者的被杀和逃散而获得解决。城门终于被打开。到了这一步,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这支主力军队临阵脱逃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挤拥在街道上的军队,以及被他们抢来的骡马渐渐稀疏起来。随着最后一阵战靴和马蹄的蹴踏声远去,乃至消失之后,大街上变得死一样的寂静。只有东天上那一片已经扩大开来的光影,颓然照临着这劫后的城市,在满街的积水和泥泞上,投下了一片令人心悸的苍白。

也就是到了这时,侯方域才感到两条腿重新变得听从使唤。他默默地离开栅门,怀着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混乱不堪的心情,走出大街,冒着迎面而来的料峭晨风,蜷缩着身子,一步一步走回寓所去。

矢志殉国

高家军在东城斩关夺门,蜂拥而出。冒襄却带着董小宛和仆人,乘船来到了扬州。不过,航船是从南水关进的城,所以侯方域所经历的惊心动魄一幕,他们并没有碰上。当冒襄吩咐在码头上泊住船,让董小宛和仆人们小心留守,自己带着冒成前往总督行辕,打算去谒见史可法的时候,事变已经过去,扬州城里也基本上恢复了平静。

这一次,由于接受了郑廷奇的敦促,在极匆忙的情况下逃离南京,冒襄算是躲过了马、阮的魔掌。当途经镇江时,又传来了左良玉兵败九江的消息,从而使江南因内乱而自行崩溃的危机,多少得到缓解。诚然,对于朝廷政局的改善,冒襄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但他仍旧希望,随着东线危机的解除,史可法至少能够回过身来,全力挡住清兵的南进。事实上,扬州能否坚守,除了直接决定着江南的命运之外,也将密切关系到家乡如皋的安危,使他不能不特别关注。

现在,冒襄由冒成替他撑着油纸伞,冒着又密集起来的黄梅雨,匆匆地走在行人寥落的扬州街道上。他发现,与去年八月从如皋前往南京途经此地时相比,城中的景象已经变得愈加荒凉破败。如果说,作为曾经是繁奢竞逐的一座城市,半年前扬州还多少保留着旧日的风貌的话,那么,眼下这座城市已经完全处于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围之中,从城头、城门直到城内,到处都布满了手执刀枪的士兵。就连在靠近城门的那些平民家里,也不断有兵丁进进出出。特别显眼的是在高耸的城墙上,正蹲踞着一尊一尊的铁炮,炮口一律向着城外。不过,由于城头的宽度不够,为着安置这些庞然巨物,只好临时架起一块一块平伸出城垛之外的大木板。这么一来,就使得墙根下的居民住宅,终日处于泰山压顶般的威胁之下,显得岌岌可危。也许正是这种情景,使冒襄那颗本来就相当混乱的心,愈益紧张起来;尽快见到史可法的愿望,也更加迫切了。

同类推荐
  • 乾隆最宠爱妃子:令妃传

    乾隆最宠爱妃子:令妃传

    谁不知宫门似海,一切瞬息万变,今日万人践踏的奴才,明日指不定便是众人跪拜的主子;今日高高在上的主子,明日兴许便会从云端跌落,摔得粉身碎骨。包衣出身的魏凝儿,命中注定13岁便必须进入宫中做宫女。冷月宫墙,香罗朱红,姿色过人的宫女将安身何处?是否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 康定情人

    康定情人

    跑马山,折多河,康定溜溜的城。马帮云集的锅庄,情歌缠绵的火塘,悍匪出没的草原……演绎多少恩爱情仇故事。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新宋Ⅱ·权柄1

    新宋Ⅱ·权柄1

    北宋熙宁二年,公元纪年为1069年,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改革,从政治、军事,到农业、商贸,它触及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曾布,吕惠卿……这些北宋的杰出之士因为变法而展开了明争暗斗。广泛的变革经过石越的改良而初见成郊,大宋的权力中心开始汲汲于改革权的争夺。与此同时,改革成功带来的征服欲望开始膨胀,宋军开始把目标对准西夏……
  • 等爱的女人

    等爱的女人

    明知道爱情那么伤,女人依旧飞蛾扑火。单纯如瑞君,勇敢如宁子,另类如樱桃,传统如小慧……天壤之别的女人都为爱苦苦等待。一幅画,展开一段爱情旅程,也许它太过短暂,但对初涉爱河的瑞君,就是一种刻骨铭心;几段不如意的爱恋,从爱入膏肓到破茧化蝶,宁子的爱情永不落幕;迷一样的樱桃,她的故事令人发笑,又令人瞠目;小慧,这个最平凡的女子,却令人羡慕地拥有爱情与事业;还有小喇叭同事莉莉、变态女上司方洁、天使般美丽的李婉……她们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有飞蛾扑火的女人,就有在爱情里绝对强势的男人。画家池原、商人海先生、企业家张总、同学陈峰、异国情侣CHARLES……各色男人波澜不惊地来了又去,留下唏嘘与回味……不管是遭遇幸运还是挫败,她们都是等爱的女人,为着那个爱情童话,脆弱,坚强而又美丽。
热门推荐
  • 这世上难寻的是你

    这世上难寻的是你

    我活着,但是我却感觉我死了。苏瑾瑾伸手摸着远方他的身影,她知道这辈子她再也无法投入他的怀抱。苦等一人,情伤三年苏瑾瑾最后怎么样呢。书里曾说过:穷尽一生,都是在觅寻那个肉体上和心灵上都说的着的人,太难了。可是步履从不停歇。
  • 倾世韶华之不负卿

    倾世韶华之不负卿

    洛伊重生到这个陌生的时空,看她如何在漫长的太后职业生涯里平安度过直至退位呢?又该如何应付她那几个便宜儿女们,在不被波及的同时又能为自己谋福利?又该如何与那个变态,人面兽心,时刻想要把自己吃干抹净的那个人相处呢
  • 中年

    中年

    人到中年万事休,侃天嗑地,东拉西扯,胡说八道,聊以自慰而已。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夜来了

    灵夜来了

    恐怖与灵异就和书名字一样,这本书有些烧脑哈哈欢迎大家来观看,啦啦啦
  • 王的侍女妃

    王的侍女妃

    上一世她为了能让他登上皇位,为他弑君,然换来一杯毒酒了却此生,这一世她发誓绝不做他北棠风的棋子,绝不与他生离死别,然事与愿违,她虽未和他生死离别却也未能相守
  • 爱在疼痛时——被改造者的情事(1957-1976)

    爱在疼痛时——被改造者的情事(1957-1976)

    在20世纪60年代,因受极左思潮影响,许多刑满释放的犯人无法正常回到社会,而是在本书作者先后在若干农场生活了23年之久,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加上所见所闻,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书中采用白描手法,将底层社会的艰难婚恋娓娓道来,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不为大多数读者所熟知的另一个世界中可怜可叹的一群人。
  • 暴男请放过我

    暴男请放过我

    这个混蛋仗着和哥哥是死党经常欺负我。他以为他是谁?高兴了逗逗我,不高兴了便威胁我偶尔还增添少许的暴力倾向!我又是他的谁?凭什么玩弄我于他的手掌之中?凭什么不让我谈恋爱?想仗着一纸非法不平等条约管束我简直痴人说梦!有婚约那又怎样?人家就是比你好,比你温柔怎样?我誓要反抗到底!!当肉体经受不住摧残之后灵魂和精神是否也会放弃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