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8400000012

第12章 人格(1)

在前一节中我们已指出,一般说来,人是什么和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响他所有的经验,所以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我们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能自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肉体享乐方面确是如此,精神享乐也是这样。当我们用英文里的句子——好好享受自己说话时,这话实在太明白不过了,因为我们不说“他享受巴黎”,却说“他在巴黎享受”。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喝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人是什么?所具有的特质是什么?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这就说明为什么人的根深蒂固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常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在我们所有的经历当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总占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一切其他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都是过眼烟云,稍影即现,且变动不已的;惟独个性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里不停的工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性格。”我们对完全来自外界的厄运还可以容忍,但由自己的个性导致的苦难却无法承受:只因运道可能改变,个性却难改变。人自身的福分,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简单说,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去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生幸福的特质,莫孜孜以求于外界的功名与利禄。

在这些内在的品格里,使人最能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因为美好的品格自身便是一种幸福。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而他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生的缺憾。例如,若有一人年轻、英俊,富有而受人尊敬,你想知道他是否幸福只须问他是不是欢愉?假若他是欢愉的,则年轻、年老,背直、背弯,有钱、无钱,这对他的幸福又有什么关系,总而言之,他是幸福的。早年我曾在一本古书当中发现了下面两句话:“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是不幸福的。”这是很简单的几个字,而且几近于老生常谈,也就因为它简单,使我一直无法忘记。因此当愉快的心情敲响你的心门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因为它的到来总是好的。但人们却常踌躇着不愿让自己太快活,惟恐乐极生悲,带来灾祸。事实上“愉快”的本身便是直接的收获——它不是银行里的支票,却是换取幸福的现金。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立刻获得快乐,是我们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幸事,因为就我们的存在对当前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介于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一瞬而已。我们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这种愉快的心情。

能够促进愉快心情的不是财富,却是健康。我们不是常在下层阶级——劳动阶级,特别是工作在野外的人们脸上找到愉快满足的表情吗?而那些富有的上层阶级人士不常是忧容满面,满怀苦恼与忧愁吗?所以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健康,惟有健康方能绽放愉悦的花朵。至于如何维护健康实在也无需我来指明——避免任何种类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太抑制自己,经常做户外运动、冷水浴以及遵守卫生原则。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亚里士多德说:“生命便是运动。”运动也的确是生命的本质。有机体的所有部门都一刻不停地迅速运动着,比如说,心脏在一收一张间有力而不息地跳动,每跳二十八次便把所有的血液由动脉运到静脉再分布到身体各处的微血管中;肺像个蒸汽引擎无休止地膨胀、收缩;内脏也总在蠕动工作着;各种腺体不断地吸收养分再分泌激素;甚至于脑也随着脉搏的跳动和我们的呼吸而运动着。世上有无数的人注定要从事坐办公桌的工作,他们无法经常运动,体内的骚动和体外的静止无法调和,必然产生对比。本来体内的运动也需要适度的体外运动来平衡,否则就会产生情绪的困扰。大树要繁盛荣茂也需风来吹动。人的体外运动需与体内运动平衡就用不着说了。

幸福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这只要我们对同样的外界环境和事件,在健康强壮时和缠绵病榻时的看法及感受如何不同,即可看出来。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就像伊辟泰特斯所说的:“人们不受事物的影响,却受他们对事物的想法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快乐的,失掉健康就失掉了快乐。即使其他的人具有如伟大的心灵、快活乐观的气质,也会因健康的丧失黯然失色,甚至变质。所以当两人见面时,我们首先是问候对方的健康情形,相互祝福身体康泰,原来健康是成就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牺牲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还来得重要。

愉快的精神是获得幸福的要素,健康有助于精神愉快,但要精神愉快仅是身体康健还不够: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可能终日愁眉苦脸,忧郁不堪。忧郁根源于更为内在的体质上,此种体质是无法改变的,它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和他的体力、生命力的一般关系中。不正常的敏感会导致精神的不平衡,例如忧郁的人总是比较敏感的,过度忧郁症的患者却会爆发周期性的无法抑制的快活。天才通常是精神力即敏感性很充沛的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观察到此特点,他说:“所有在哲学、政治、诗或艺术上有杰出成就的人士都具备忧郁的气质。”无疑的,塞罗也有这种想法。柏拉图把人也分成两类,那就是性格随和的人以及脾气别扭的人。他指出对于快乐和痛苦的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强度的受容性,所以同样的事情可以令某人痛苦绝望,另一人却一笑置之。大概对不快乐的印象受容性愈强的人对快乐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弱,反之亦然。每件事情的结果不是好就是坏。总担忧和烦恼着事情可能转坏,因此,即使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快活不起来了。另一方面,却不担心坏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便很快乐。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快乐,只懊恼那失败的一次;另一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次的成功里得到安慰和快乐。然而世上有利的事也就有其弊,有弊的事亦必有其利,阴郁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像的,而欢乐又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内心本有忧郁倾向的人若又得精神病或消化器官不良症,那么因为长期的身体不舒适,忧郁便转成为对生命的厌倦。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事便令自己自杀,更糟的是,即便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会自杀。这种人因长久的不幸福而想自杀,会冷静而坚定地执行他的决定。如果我们观察有这样一个受苦者,因厌倦生命到极点时,便可发现他确实没有一丝战栗、挣扎和畏缩,只焦急地等待着他人不注意时,便立刻自杀,自杀几乎成了最自然和最受他欢迎的解脱工具。世上即使最健康和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自然会走上自杀的路。对快活的人而言,惟有高度的苦难才会导致他的自杀;对原本阴郁的人来说,只要微微的苦难就会使他自杀的,二者差别就在受苦的程度。愈是忧郁的人所需的程度愈低,最后甚至低到零度。但一个健康又愉快的人,非高度的受苦不足以使他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内在病态悒郁情绪的加强可以导致自杀,由于外在绝大的苦难也会使人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纯粹内在到纯粹外在的肇因之二极端间,当然还有不同的程度,美也是健康的事务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种优点,与幸福不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却间接给予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所以即使对男人来说,美也有它的重要性。美可说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个见到这封信的人都对持这封信的人油然而生欢喜之心。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赐予,不可轻易的抛掷。

只要稍微考察一下就知道,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生命呈现着两种状态,那就是外在或客观,内在或主观,痛苦与厌倦在两种状态里都是对立的,所以生命本身可说是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中摆动贫穷和困乏带来的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所以,当下层阶级无休止地与困乏也就是痛苦挣扎时,上流社会却和“厌倦”打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与心灵能力成正比,而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现解释于下:根据迟钝性的定义,所谓迟钝是指神经不受刺激,气质不觉痛苦或焦虑,无论后者多么巨大,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惟有经常兴致勃勃的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才能除去许多人在脸上所流露的空虚。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这就好比兴奋过后的喘息,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来填补空下来的心灵。而所寻求的事物又大多类似,试看人们依赖的消遣方式,他们的社交娱乐和谈话的内容,不都是千篇一律吗?再看有多少人在阶前闲聊,在窗前凝视屋外。由于内在的空虚,人们寻求社交、娱乐和各类享受,因此就产生奢侈浪费与灾祸。人要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莫如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那永不竭尽的思考活动在错综复杂的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寻找新的材料,从事新的组合,我们如此不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刻以外,就再不会让厌倦趁虚而入。

但是,自另方面来看,高度的才智根植于受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情上。这三者的结合体,易动感情,对各种肉体和精神痛苦的敏感性增高,不耐阻碍,厌恶挫折——这些性质又因高度想像力的作用,更为增强,使整个思潮(其中包括不愉快的思潮)都好似真实存在一样。以上所言的人性特质,适用于任何人——自最笨的人到空前的大天才都是如此。所以,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两方面,一个人接近了痛苦便远离厌倦,反之亦然。人的天赋气质决定他受苦的种类,客观环境也受主观倾向的影响,人所采用的手段总是对付他所易受的苦难,因此客观事件有些对他有特殊意义,有些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是由天赋气质来决定的。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与他的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智慧越高,越不合群。当然,假使智慧的“量”可以代替“质”的话,活在大世界里才划算,不幸的是,人世间一百个傻子实无法代替一位智者。更不幸的是人世间傻子何其之多。

然而那些经常受苦的人,一旦脱离了困乏的痛苦,便立即不顾一切地求得娱乐消遣和社交,惟恐与自己独处,与任何人一拍即合。只因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的财富的多寡便显露出来:愚蠢的人,在此虽然身穿华衣,也会为了他有卑下的性格呻吟,这原是他无法脱弃的包袱,然而,才华横溢之士,虽身处荒原,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宣称,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实可与耶稣所说的话媲美,他说: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糟。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有独居和附属两种选择。据说黑人是顶爱群居的,在智力的比测之下,他们也处于最底层。有次我曾在一张法国报纸上看到,北美的黑人,不论自由人还是奴隶,都喜欢一大堆人挤在小屋里,拥挤使他们看不见对方的狮子鼻,因为他们彼此不能忍受。

同类推荐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世界范围内研究古代哲学的权威皮埃尔·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法兰西学院大奖获得者。阿多是福柯欣赏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本书是皮埃尔·阿多畅销的作品,版权已销售至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墨西哥等14个国家。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何为哲学?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灵天帝

    圣灵天帝

    郁莽苍原,吾恐沉浮。蛰居起卧,俯览天下。无尽洪荒,引动四方。谁主今朝,我必逆道。不为天生,不为地灭。英代翘楚,因我黯淡。吾生吾死,吾死吾灭。染尽凡尘,圣灵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道无上

    天道无上

    人生本是一场迷茫,他为了骗取银两,被逼无奈走上了从未知晓的修炼世界中。这一切,是不幸的遭遇,还是命运的使然?“为何万古无仙?”牧枫喃喃低语。
  • 帝王指间:狐凤砂

    帝王指间:狐凤砂

    《帝王》:27630132这个世间,什么最美。惟独爱情的眼泪,获喜或悲。跨越无数个年代,遥远而迷茫的国度里,古老的传说。倾城的红颜又如何,惟君的宠爱又如何……看平民女子如何夺取帝王之爱,于一身!
  • 古代公主现代游

    古代公主现代游

    一名渴望去古代旅游的爱玩男孩陆海文发明了时空穿梭机,他聪明可爱调皮的女朋友丁丁趁他不注意,通过时空穿梭机跑到了古代,一头栽进皇宫里,把一名不幸的宋代公主柔然带回了现代,经历了许多无法想象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可是丁丁的大哥和陆海文却都对仙子般的柔然公主意乱情迷。丁丁气愤之中,背着陆海文把思母心切的柔然送回了古代。后来,丁丁受不了大哥和陆海文的指责,一气之下去宋代救柔然公主,可是粗心大意按错了键,却
  • 变强天赋

    变强天赋

    叮咚,系统激活。叮咚,获得大礼包一份,请注意查收。叮咚,系统需要倒时差,进入休眠状态,请等待下一次激活。连贯而莫名的声音让叶准整个人震了震。终于轮到我了?
  • 酷拽王爷安分点

    酷拽王爷安分点

    一朝穿越,那土皇帝竟然要给老娘赐婚!“皇上,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我父亲同意了再做定夺可否?”……凌幽山上,管卿“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恩人啊!”水墨羽但笑不语。一旁的管晨莫张大嘴巴石化……“姓水的!老娘给你娶了一大把妻妾,别来骚扰我了啊!”半夜,管晨莫微微睁开眼睛,一个人影站在不远处,管晨莫一个咕噜翻身下床,“你……你的那些妻妾呢!?”“我说,我家王妃不懂事,并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纳妾,然后,她们就,回去了。”“丝么!我靠答应我不走的!”管晨莫捏紧双拳。“不如本王来教教你,怎样才算懂事呢?嗯?”……
  • 红粉战刀

    红粉战刀

    敌若进犯,我必挥刀!本小说讲述了女主公杨胜男带领军民在狼断山一带,与日寇斗智、斗勇,经过无数次生死较量,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杨胜男说,在中国的地方,自然是中国人说了算,哪轮得到一个东洋人指手画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自有五千年的智慧,当然有五千年存在的价值。任何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者,最终都会失败!
  • 极绚舞

    极绚舞

    当诅咒的宿命降临,眼前世界,不再真实,那时的你,将会作何选择?请告诉我你的选择?如果不能恒久而生,那便让我如极光的绚丽───拉斯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