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2100000021

第21章 短期投资,要打好时间与价格差(2)

④如果你决定介入“股权合并”交易(目标公司的股东接受收购公司的股份),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高护价能力的交易。在交易被宣布之后,并购活动应该能够确保目标股票的价格不至于下降。一般来说,收购者会根据自身的股票价格提供一个可变动的股份数额。

⑤不要把利润过分寄托在套利交易上。市场一般会对一支股票做出同正确定价一样多的错误定价。盲目地选择一桩交易,在长期内可能只会得到一般水平的收益。你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对所有相关的事实进行仔细的研究。当市场价格与并购价格差距很大时,就表明参与者们正在为交易失败感到忧虑,一些人或许已经获悉了有关交易将无法继续进行的信息。

⑥不必担心用保证金来购买套利股份(也就是借钱),如果你能够确信交易必然成功的话。如果你能经常通过融资来收购套利股份,就可以进一步增加投资组合收益。

4.短炒,一定要慎重选择

在这几年里,大学数套利运作及善意或恶意的收购。随着收购狂潮的蔓延,随着反托拉斯的挑战几乎不复存在以及随着买价常常只上不下,套利活动极度繁荣,套利者也收获颇丰。他们不需要特别的才能就能干得好。

——沃伦·巴菲特

如何评估套利条件呢?巴菲特认为必须回答下面四个问题:

①预期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②你的现金可允许被套牢多久?

③出现更好的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大——比如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购并报价。

④如果因为反托拉斯诉讼、财务上的差错等,当预期事件没有发生,应如何处理?

为了帮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对套利条件的评估,巴菲特提到了关于伯克希尔如何以阿卡他公司来套利的故事。

1981年,阿卡他公司同意将公司卖给一家靠举债收购企业的公司KKR(Kolhberg Kravis Robert&Company)。阿卡他当时的经营范围包括森林产品和印刷。除此之外,在1978年,美国政府从阿卡他取得超过4000公顷的红木林地,以扩大红木国家公园的范围。政府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付给阿卡他公司9800万美元,再加上利息为6%单利的流通在外债券给阿卡他。公司抗议政府以不合理的低价购买这块土地,而且6%的单利也太低了。1981年,阿卡他公司的价值是它本身的业务及政府潜在的投资。KKR提议以每股37美元的价格购买阿卡他公司的股票,再加上政府支付阿卡他公司总金额的2/3。

巴菲特认真分析了KKR购并阿卡他公司的行动。他提到,过去KKR筹措资金的经验相当成功,而且如果KKR决定停止购并交易,阿卡他公司会另寻其他的买主。阿卡他公司的董事会已决定卖掉公司。最后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即被政府强制征收的红木林到底值多少钱?巴菲特认为:“无法分辨榆树和橡树的人,反而能冷静地评估所有的报价。”

伯克希尔在1981年的秋天,以每股33.5美元的价格开始收购阿卡他公司的股票。在11月30日之前,伯克希尔已拥有40万股,大概是阿卡他5%的股份。1982年1月,阿卡他和KKR双方签署正式契约,在这同时,巴菲特以每股接近38美元的价钱,为伯克希尔增购了25.5万股的阿卡他股票。尽管交易事项很复杂,巴菲特仍愿意以超过KKR每股37美元的价格收购阿卡他的股票,显示出他认为政府对于红木林的补偿支付价值会超过零。

几星期之后,交易开始进行。首先,尽管巴菲特曾经假定KKR当时有筹措资金的困难。当时房地产产业正在暴跌,所以银行提供贷款是非常小心的。阿卡他公司的股东会议被延迟到4月。因为KKR不能安排所有资金的筹措,所以他们提供阿卡他公司每股33.50美元的低价。阿卡他公司的董事会拒绝了KKR的提议。到了3月,阿卡他公司接受了其他公司的竞价,而以每股37.50美元卖掉公司,再加上一半潜在的政府诉讼补偿。伯克希尔从2290万美元的阿卡他投资中,得到170万美元的利润,相当于每年15%的报酬率,这是令人相当满意的利润。

多年之后,伯克希尔公司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政府支付给阿卡他公司的分期款。在诉讼期间法官指定了两个委员会,一个负责决定红木林的价值,第二个负责决定适当的利率。1987年1月,第一项决定宣布红木林的价值为2.757亿美元,而非9790万美元。第二项决定宣布适当的利率应该是14%,而不是6%。法院判定政府应该付给阿卡他公司6亿美元。政府继续上诉,但最后决定付出5.19亿美元。1988年,伯克希尔公司收到1930万美元,或阿卡他公司每股29.48美元的额外收入。

大多数套利者可能每年参与50次或更多次的交易,而巴菲特只寻找一些重大的财务交易事项。他限制自己只参与公开且较友善的套利交易。他拒绝利用股票从事可能会发生接收或绿票讹诈(绿票讹诈是指单个或一组投资者大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其主要目的是迫使目标公司溢价回购上述股票。)的投机交易。虽然多年来他从未计算过自己的套利绩效,但是巴菲特算出伯克希尔公司平均每年的税后获利率大约是25%。因为套利时常用来取代短期国库券,因此巴菲特的交易欲望常随着伯克希尔现金存量的起伏而变动。

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在套利上的成功,股东可能会猜测,巴菲特是否曾经迷失于这个策略中。一般公认,巴菲特投资所得的利润远比他预期的要好,但是在1989年之后,套利的前景正在改变。举债收购引发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过剩,使市场成为无法驾驭的狂热环境。巴菲特不知道贷方和买方何时会清醒。但是当别人眼花的时候,他总是慎重地采取行动。当UAL的收购行动崩溃瓦解之时,巴菲特正从套利交易中抽身,借助可转换特别股的出现,伯克希尔公司很容易地从套利交易中跳脱出来。就像巴菲特所说的:“无法分辨榆树和橡树的人,反而能冷静地评估所有的报价。”

5.只投资已经公告转移的公司

所谓的套利基本上就是一项掌握时效的投资。因为所赚取数额是固定的,所以握有股票时间的长短就成为税前年回报率的关键。期限愈短,代表税前年回报率愈大,期限愈长,则税前年回报率就愈小。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批评投资者非理性的“套利”行为时说:“有哪种笨蛋会去投资根本还没公告的移转行为?用脑子想一想?你猜对了,就是华尔街!没错,他们就是用脑过度,打着如意算盘,以为他们能够从传闻濒临被接收的公司中获得巨利。听信传言行事,虽然可能获得巨额利益,但同时意味着须冒极大的风险。”

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有一些特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先前讨论过的,移转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还长;其次是,最后移转失败,通常我们会说,这是倒霉到家的事。有千百万个理由会导致公司的移转比预计的时间久,或是终究移转不成。任何事都足以坏事。

巴菲特保护自己免于风险的方法就是只投资已经公告移转的公司。这听起来很平常,却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处理过近百件套利事件之后,巴菲特发现,几乎所有的年回报率都在25%,这样的获利率通常比起年回报率近100%的个案更有利可图。华尔街那群金融家们可能会听从传闻行事,但巴菲特却只会在正式公告出售或合并之后才会着手进行投资。

在巴菲特合伙公司时期,1957~1969年间,巴菲特曾经提出,套利的投资行为每年将会为公司带来持续且巨额的利润,并且在市场下挫的年度里,让公司有更大的竞争空间。当证券市场走空时,股东们和管理部门会开始忧虑公司股票下跌,因此多数倾向于卖出、清算或者进行某部分的重整。如此一来,当市场开始崩盘,投资人的套利机会就开始增多。

6.主观概率法预测风险套购

我已经做了40年的风险套购,我的老师格雷厄姆也做了30年。我的职责是分析这些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并计算损益比率。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看到了宣布合并的消息后,首先他试图分析消息的确定性。有些企业合并的买卖并未能最终实现。董事会可能会出人预料地拒绝合并,或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会发出反对的声音。没有人能够十分有把握地说这笔风险套购交易将最终实现。这就是风险所在。

巴菲特的决策过程就是运用主观概率的方法。他说:“如果我认为这个事件有90%的可能性发生,它的上扬幅度就是3美元,同时它就有10%的可能性不发生,它下挫的幅度是9美元。用预期收益的2.7美元减去预期亏损的0.9美元就得出1.8美元(3×90%-9×10%=1.8)的数学预期收益。”

下一步,巴菲特请你必须考虑时间跨度,并将这笔投资的收益与其他可行的投资回报相比较。如果你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购买阿伯特公司,按照巴菲特的计算,潜在收益率为6.6%(1.8÷27)。如果交易有望在6个月内实现,那么投资的年收益率就是13.2%。巴菲特将以这个风险套购收益率与其他风险投资收益进行比较。

风险套购交易是具有亏损风险的。

“我们愿意在某些交易中亏本——比如风险套购——但是当一系列类型相似,但彼此独立的事件有亏本预期概率时,我们是不情愿进入这类交易的。”“我们希望进入那些概率计算准确性高的交易。”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巴菲特对风险套购预测采用的主观概率法。在风险套购中没有频率分布,每笔交易都是不同的,每次情况都要求不同的预测判断。即使如此,使用一些数学运算对风险套购的运作还是大有益处的。

同类推荐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本书不仅话题重要,内容也生动有趣,以一则发生在某银行电话客服中心的虚构故事为线索,奇数章节为持续发展的虚拟故事,偶数章节为该段故事背后的理论,由此深入浅出地厘清职场挫败感问题的实质,帮助企业管理者系统梳理组织支持度上的漏洞,从而将员工敬业度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高水平绩效。
  • 双向承诺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管理

    双向承诺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管理

    本书深入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形成的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系统验证了迈耶和艾伦的三维度组织承诺量表,研究了组织支持和组织承诺及其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组织支持对组织承诺及其三个维度的解释力,探讨了组织支持对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
  •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根据未来营销策略的演变格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引进西方观念,总结、归纳了一些适用于中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同时中入信息化时代的营销策略新成分,使之成为先进的营销主流。《营销36策略》就是未来与现在营销策略的发展与方向。
  • 好银行?坏银行!

    好银行?坏银行!

    本书精选了12个案例,内容涵盖20世纪90年代初期、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三个时期,包括美国、瑞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爱尔兰、瑞士等11个国家,反映了全球“坏银行”运作的脉络和演变规律。
  • 联想密码

    联想密码

    在中国的IT浪潮中,联想远不是包揽所有第一的头牌,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仍然不可遏止地成为中国电子技术企业的代表品牌。一家销售型企业,如何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成为技术主导企业,并立于市场潮头?一家起步时尚无核心技术可言的企业,如何通过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完成全球化的惊险一跃?一家技术引进为主的企业,如何成为奥运会的技术供应商?答案就在联想。
热门推荐
  • 封神台之我为天帝

    封神台之我为天帝

    “齐岳说,人死之后并不消亡,会有鬼身。到了阴界,我就求那孟婆,求她别给我喝该死的汤药。”“苏墓蝉,你不准走,封神台上你坐第三席,为西方婆罗佛母,墓蝉!”书生齐岳,在大婚当天被黑白无常拘进地府,认识了九尾妖王狐千千,秦广王楼荒,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 怨灵追“凶”

    怨灵追“凶”

    一个似假还真的梦境,让她一直深陷在不安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一夕间有了“阴阳眼”;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让她犹如身坠迷雾之中;一次真相的彻底追查,让他们一次次身陷危险之中;到底谁才是那个一直藏身在暗处的真凶呢?难道就是自己身边最爱的那个人吗?
  • 龙族启示录

    龙族启示录

    百年的封印,遭到天妒,几年后的重生,重新找回真我,闯入九天之上,寻找失落的秘密,狂战天下,永不低头…
  • 某人的现代养老行为生活

    某人的现代养老行为生活

    从修仙界回来的姜明,本想在这个世界过上舒舒服服的喝茶看报生活,可谁知他来到这个异能世界却是被人给安排过来的……啊,甲鱼脸皮薄,没去那些地方宣传过自己的小说。甲鱼希望喜欢看的读者大大能收藏留言,或者把我小说里的矛盾地方好出来,我好修改,毕竟是第一次写小说,文笔可能不太好,甲鱼对推荐票月票什么的倒是不在乎,在乎的就是留言和收藏
  • 这山海经的画风有些歪

    这山海经的画风有些歪

    “退货,退货!你这家买的九尾狐就是个嘤嘤怪!”“退货,退货!什么绝版长右,带他上街。周围人群都在看变态一样看我。”(长右:叫声如同人类呻吟)“强烈要求退货,这只狸力就会拆家,不是说好的能帮忙盖房子吗???”看着电脑弹出的消息,许海绝望的看着自己这个月的营业额。
  • 那我追你啊

    那我追你啊

    他是高冷电竞界大佬,她是可盐可甜的当红小花,一场糟糕的相亲,让她已无地自容,可上天又安排他们相遇在同一个校园,他无动于衷,她却心跳不止,当她偶像包袱掉了一地,做出那些萌死人不偿命的行为,他则………
  • 超凡之王

    超凡之王

    圣史元年,有仙自星空破界而来,一纸神图封正天下,四大疆域应运而生,各循其道、遵其令、行其法;方今之世,天韵恢弘,武道正昌,千宗争神位,万圣绝凌峰,各方英杰纷扬而出,欲勘真道、踏天穹,追寻武道巅峰;万海之中,一个撑船的少年,挥动手中船桨,于岁月中划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噬天仙狼

    噬天仙狼

    千般法宝,万般神通,我只需一口吞下,一切便皆为我所用!吞仙路,乘青鸾,天狗食日,仙狼噬天!
  • 康熙的第一皇后

    康熙的第一皇后

    被不明飞行物砸到清朝变成了赫舍里芳仪。随便逛个街,都能碰上未来老公。可康熙大帝说话不算数……于是逃跑!被捉了。跳崖!被救了。只得上花轿去成亲!也好和侍卫调调情,学小燕子出出宫,轻松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颠覆……背叛、谎言、伤害、嫉妒随之而来,当死亡铺就血路,她能否袖手旁观。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