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8700000008

第8章 亲属称谓(3)

乌龟道:“俺如今又到夏爷家住,俺家女人叫小的请谭爷,到那边说说话儿。”(57·530)

“媳妇子”在古代除了泛指已婚女子和仆妇之外,也用以俗称妻子。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一个丑媳妇子,便休呵谁要。”《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恰好杨二郎走出来,徐德一把扭住道:‘你把我家媳妇子拐在那里去藏过了?’”

《歧路灯》中,“媳妇子”一词也指自己妻子,见于下层人使用,如:

貂鼠皮道:“万万不错。俺家媳妇子,如今在家气的有干血痨了。我请了许多医生,再治不好。我说我对师爷说,又怕羞着师爷。我对你说罢,若是师爷十分看中俺家女人,我情愿偷偷送过来。”(56·526)

“老伴” 在古代本用来称呼相交多年的朋友,即老友。如唐·韩渥《赠渔者》诗:“我亦好贤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宋·陆游《苏武慢·唐安西湖》词:“羁怀易感,老伴无多,谈麈久闲犀柄。”明清以来,“老伴”又用来称呼自己的配偶,这一含义沿用至今。如《金瓶梅词话》第六回:“婆子笑道:‘老身没有老伴儿,那里得养出来,你年小少壮,正好养哩。’”《儒林外史》第九回:“方才听见说,你那两个令郎都娶了媳妇,曾添了几个孙子了么?你的老伴也同在这里?”《歧路灯》中,“老伴”被用来称呼自己妻子,并加了名词词尾“儿”,如:

老豆腐哭说道:“老爷,老爷自从把小的儿子拿来,小人的老伴儿吓的两天没尝一点水儿。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老爷饶了他罢。”(65·625)

“亡室”一词,《歧路灯》中被用来称呼死去的妻子,如:

绍闻笑道:“对你说怕笑话,不说我又耐不住。当日孔宅那个亡室,是先君定的,贤而且慧。如今这个内人,是家母定的,不及远甚。……”(88·828)

“室”字本意是“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继而引申出“房屋、宅舍、家”等意思。“室”称“妻子”最早源于《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孔颖达疏:“壮有妻,妻居室中,故呼妻为室。”

3. 关于妾的称谓。古代“一夫多妻”现象比较普遍,诸多妻子中,正妻只有一个,称之为“正”或“嫡”,其余妻子则一律称为“妾”,此称谓从先秦至近代,一直如此。同时,还可加上其他附加成分,称为“小妾”“庶妾”等。除此之外,“妾”还有其他一些称谓,如“侧室”“次室”“偏房”“小妻”“小老婆”等等。

《歧路灯》中,对于“妾”的称谓比较特殊,如:

不言楼上姐弟争执,单说东楼下巫氏听的,向冰梅道:“冰姐,你听王舅爷胡说的。……”(74·718)

绍闻也不答应,撩起大衣,解开战袋,丢在地下。说道:“梅姐,你倒将出来。”(35·325)

这里,“冰姐”是正妻巫氏对冰梅的称呼,“梅姐”则是谭绍闻对冰梅的称呼。冰梅是谭绍闻的小妾。

《汉语大词典》中,“姐”字有这样的解释:对一般的同辈女性的敬称,如张姐、王姐。从上述释义分析,巫氏唤冰梅为“冰姐”是对冰梅的敬称;绍闻唤冰梅为“梅姐”,则有一种调侃的意味。

又如:

少刻,名相公醒来啼哭,梁氏掀开被子看了一看,即令杏花儿抱乳。因叫厨妪、老仆吩咐道:“他姓甄,他干了大事。此后都叫他甄大姐,不许再叫杏花。”(68·648)

文中“杏花”本系张类村的丫环,后被纳为妾,因生有一儿故被尊称为“甄大姐”。

(六)与丈夫相关亲属的称谓

《歧路灯》中,与丈夫的亲属相关的称谓主要有“公公”“婆婆”,如:

雷妮哭道:“您家有良心,俺公公也不得吊死在您门楼上。”(64·612)

丈夫之父,古称为“舅”,如《礼记·檀弓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宋代以后又称为“公公”,如《三国志平话》卷上:“学究妻子又来送饭,不见学究回来,告与公公得知,实时将引长子等去寻。”清·李渔《风筝误·释疑》:“你们两个女婿都不曾拜丈人,两个媳妇都不曾拜公公。”

例句中,“公公”一词正是雷妮对丈夫父亲的称呼,其义与今天相同,一般用在背称或叙称中,而不用于面称。

丈夫之母,古称为“姑”,如《国语·鲁语下》:“吾闻之先姑。”大约唐代以后,民间开始称丈夫之母为“婆”“婆婆”,如明·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公公婆婆,媳妇便是亲儿女,劳役事,本分当为。”《儒林外史》第六回:“媳妇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厢房,天地世间,也没有这个道理。”

韩氏道:“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41·380)

巴氏道:“那日你婆婆来,我被你翻嘴掉舌,失了待亲戚情面。我昨夜睡不着,盘算了一夜,没脸儿去。如今姐夫恭喜,咱就到了,显见得小家子赶趁亲戚哩。”(87·825)

前一例句中,“婆婆”正是韩氏对丈夫母亲的称谓,其意与今天相同。后一例句中,“婆婆”是巴氏对女婿母亲的背称。

此外,对于丈夫的兄弟,古人多称为伯叔,其与近代以来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对于丈夫的姐妹,一般也以姐妹相称,或称做“大姑”“小姑”,其与今天用法相同。

(七)与妻子相关亲属的称谓

《歧路灯》中,与妻子相关的亲属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 丈夫对妻子父亲的称谓。有“先岳、岳父、外父、岳翁、前丈人”。

“先岳”,是对已去世的岳父的称呼。如:

孝移道:“这学生自幼儿就好,先岳抱着常说是将来接手。”(3·26)

“岳父”,是对妻子父亲的称呼。古今同义。如:

绍闻灵人,不用细说,便躬身道:“岳父见教极是,愚婿自当谨遵。”(29·266)

“外父”,同“岳父”,对妻子父亲的称呼。古今同义。如:

绍闻道:“城南有个惠先生,外号叫做惠圣人,外父知道不知道?”耘轩道:“是府学朋友,怎的不知道。姑爷问他做什么?”绍闻道:“愚婿想请他来年教书。”(38·351)

只见德喜儿跪禀道:“小的家主,今早上外父家祝寿去了。”(65·618)

“岳翁”,同“外父”,对妻子父亲的称呼,明清时多用,今天已极少用,如明·陈继儒《群碎录》:“今人呼妻父曰岳翁,曰丈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此君岳翁,宜敬礼之。”

夏鼎道:“谭贤弟时常到这里么?”王隆吉道:“他近来立志读书,再不出门。那也是董的不妥,有上千银子账在头上。我日前去看家姑娘,他也没在家,往他岳翁孔宅去了,我也没见他。他这几日是必要来的。”(37·345)

“前丈人”,妻子亡故后,丈夫又续弦,对亡妻的父亲则称为“前丈人”。如:

绍闻因说起孔宅送书一事,王氏道:“你前丈人,选了什么州州判。前日来拜别,你也没在家,也没一分盘费去送,还像亲戚哩。听说前月二十日上任去了,你二岳叔跟的去。他家没人在家,不去也罢。”(74·715)

妻子之父最早也称作“舅”。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裴松之注:“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丈人”的称谓,从上引《三国志》的裴注始,一直沿用至今,又称“岳丈”“泰山”。关于该词的起源,清·赵翼《陔馀丛考·丈人》中说:“至妇翁曰岳丈,曰泰山,其说纷纷不一。或曰晋乐广为卫玠妻父,岳丈盖‘乐丈’之讹也。《释常谈》则曰:因泰山有丈人峰故也。”

2. 丈夫对妻子母亲的称谓。有“外母、丈母”。如:

王氏道:“女客已各回家,唯有你外母住下。如今且暂请吃个小面儿,到满月再请吃汤饼大面。”绍闻道:“凭娘酌度。”(77·745)

绍闻道:“内人与丈母来了。”张正心道:“令丈母是客罢了,如何弟妇也成了客呢?”(88·828)

妻子之母,古称为“姑”或“外姑”,隋唐之后则基本不用,而称“丈母”“岳母”或“外母”。如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尔雅》:妻之父为外舅,母为外姑。今无此称,皆曰丈人、丈母。柳子厚有祭杨詹事丈人、独孤氏丈母,则知唐已如此。” 宋·曾慥《高斋漫录》:“毗陵有成郎中……貌不扬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剪灯馀话·琼奴传》:“适因入驿,见妈妈状貌,酷与苕外母相类,故不觉感怆,非有他也。”

3. 丈夫对妻子父亲的兄弟的称谓。有“岳叔”。如:

送完时,说:“诸位爷,都说明日饭后早到。惟惠师爷明日要上滑庄吊纸,他的岳叔死了,事忙不能来。”(55·512)

绍闻因说起孔宅送书一事,王氏道:“你前丈人,选了什么州州判。前日来拜别,你也没在家,也没一分盘费去送,还像亲戚哩。听说前月二十日上任去了,你二岳叔跟的去。他家没人在家,不去也罢。”(74·715)

从《汉语大词典》释义看,“岳”有“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的意思。这里的“岳叔”,正是对妻子父亲的兄弟的尊称。

4. 丈夫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有“小舅子、内弟”,如:

白兴吾向绍闻道:“这是我的小舅子冯三朋。”(33·303)

只见一个人从北边来到潜斋、孝移跟前,作揖道:“姐夫今日高兴。”孝移一看,却是内弟王春宇。孝移道:“连日少会。老弟今日是赶会哩?”(3·24)

妻之兄弟,按《尔雅》之载,应称为“甥”或“外甥”,但文献中未见实例。古代对妻之兄弟最常见的称呼是“舅”。钱大昕在《恒言录》卷3的解释是:“盖从其子女之称,遂相沿不觉耳。”对于这种称呼,古代又称为“舅舅”“妻舅”“舅爷”“舅子”。

此外,古代妻之兄弟还称为“内兄”“内弟”等,如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颜昭甫〕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一样。

(八)对兄弟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的称谓

1. 兄弟姐妹之间的称呼。兄弟姊妹之称,古今皆同。《歧路灯》中出现的这方面称谓主要有“哥、哥哥、兄弟、吾弟、表兄、表弟”和“姐、姐姐、妹妹、妹子”。

“哥”、“哥哥”是对同父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长的称呼。如:

正在慌张,只听得喝道传呼之声,管贻安早身上抖擞起来,说道:“哥,你是有前程的人——”管贻谋道:“我出去迎接官府,你也要照料跟随衙役。有事没事,只在这一会儿。”(64·611)

王经千道:“哥哥有所不知。这姓谭的是萧墙街一个大财主,他这揭债像是头一次儿。少年公子性情,揭债极怕人知。把这一笔债放在他身上,每年有几百两长头,难说他会赖债不成?况有亲手画押,是万无妨的。”(66·632)

“哥”在古代是用得比较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从唐代以后才逐渐集中为称兄,到了宋代,则“以兄为哥,举世皆然。”《广韵》说:“哥,古歌字,今呼为兄。”

“兄弟”是对同父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弟弟的称呼。同时,也用于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如《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王纬千道:“兄弟,你好孟浪!偌大一宗账目,如何并无个同人,难说当日曾没个人作合么?”(66·632)

滑氏一定追问,惠养民道:“你的好兄弟!”滑氏道:“也就不赖。谁不知道俺兄弟是个能人,是个好光棍儿。”(41·379)

与“兄”相对者称为“弟”,古今并无异同。“兄”在古代又称为“昆”,如《说文》:周人谓兄为昆。”后世称兄为“昆”者不多,但称“兄弟”为“昆弟”者不少,如《论语·先进》:“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须注意的是,自近代以后,口语中一般用“哥”来称呼兄。

此外,在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往往要表示出排行。古人或以数字为排行,如二哥、三弟之类;如从兄长角度出发,又可称弟为大弟、中弟、少弟、小弟等。

“表兄”“表弟”是对姑母、舅父、姨母之子的称呼,其中年长于己者称表兄,年幼于己者称表弟;若为女性,则以“表姊妹”相称。其用法与今天相同。如:

隆吉道:“王中的事,表弟慢慢的想法子。我的事,只要你紧紧的出个妙策。”绍闻笑道:“表兄什么紧事?”隆吉道:“你舅这十三日生辰,表弟去不去?”(100·931)

“姐、姐姐”是对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长于己的女子的称呼。如:

滑玉道:“姐,你说的啥话些。咱两个一奶吊大,我就白替姐营运。到明日发了财,我与两个外甥拿出来,一五一十清白,也显我是他的一个舅哩。我若瞒心昧己,头上有天哩。”(40·373)

王春宇道:“看姐姐把话说到那里。我目下就要上郑州去,原不能久在家。就是在家,我也自有个办法。姐姐说的是行不的事。”(28·260)

“姐”与“姊”同义,古代又称为“女兄”。“姐”的称谓自唐代起开始使用,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妇女称姐》:“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姊”的使用早于与“姐”,如《左传·宣公十五年》:“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

古代,“姐”与“姊”也被用于称母亲,如《说文·女部》:“蜀谓母曰姐。”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如今之所谓者,若中州名汉,关右称羌,易臣以奴,呼母云姊。”

以“姐姐”称“女兄”的用法,在古代也出现很早。如:《前汉书平话》卷中:“吕胥曰:‘姐姐(称吕雉)不如损讫关外十王。’”同时,“姐姐”除具有上述“姐”字的所有含义外,在古代还被偏房用于称丈夫的正室,如宋·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宪圣不妒忌之行》:“宪圣再拜对曰:‘大姐姐(称高宗元妃邢氏)远处北方,臣妾缺于定省。’”可被男子用于对妻或所狎女子的昵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小生无宋玉般容,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姐姐,你只是可怜见为人在客。”甚至还可被父母用于称呼女儿,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员外与妈妈道:‘姐姐(呼女儿),快说些个。’”

近代以后,口语中一般以“姐”称呼“姊”。关于二者的渊源,王力先生认为:“关于“姊”和“姐”的读音区别,王力先生认为:“姐”是“姊”字古音的残留。

“妹妹、妹子”是对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幼于己的女子的称呼。如:

夏鼎妇人赶来说:“妹子说,马姐夫前院可以留客,就不住下,也吃杯酒去。”(73·710)

姜氏递了一壶酒,夏逢若手中斟酒,口中说道:“我的酒,妹妹的手,多吃一杯,二十两不够。”(73·708)

“妹”与“姊”相对,古代又称为“女弟”,如《战国策·楚策四》:“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此外,“妹”还被称为“媦”,如《说文》:“楚人谓女弟曰媦。”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为生命而歌

    为生命而歌

    在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独创“六步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先后到全国10多个省市讲学、献课。并多次婉拒北京、成都等地名校的邀请,扎根大巴山区教学一线,甘为人梯,力促教育均衡发展。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达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热门推荐
  • 灵险

    灵险

    我不懂,想要在乱世之中平凡的活着,这要求很高吗?为什么我要被迫开始这段未知的旅程?
  • 压倒绝色王爷

    压倒绝色王爷

    她本是弃儿,一次意外的穿越,附身于丞相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小姐的身上!虽然贵小姐身体小了点,可这不并不影响她的生活!每天都过的有滋有味,还总是不小心地把丞相府给弄得鸡飞狗跳的!以至于丞相老爹在看见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当朝最红的王爷身上时,很够意思的把女儿推给了那个绝色王爷!随便她怎么闹吧,只要不是在他丞相府闹就够了!不是他当爹的狠心,实在是他招架住这个捣蛋鬼!这样的结果就是绝色王爷府遭殃了,不仅整个王爷府被她玩转在手心上,最后连王爷都被她成功压倒在身下!所以整个王爷府的人在心底无不为自个的主子大呼:可怜的王爷啊!
  • 恰如凌光遇骄阳

    恰如凌光遇骄阳

    内容简介以当下社会家庭情况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成长的小女孩杨子在灾难里被父母抛弃送进孤儿院,长大后改名为安泠,和同在孤儿院长大的青梅竹马晨阳一起,为完成孤儿院院长的遗愿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心理医生江夏,院长心里惦念的孩子顾思其,以及让自己无比羡慕的小女孩林初一,更是重新遇到了狠心抛弃自己的父母……,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最终与自己童年和解的故事。?
  • 小小异能者

    小小异能者

    自2020年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雾霾渐渐离我们而去,转而出现了一中透心的气息,那是一种感觉让人感觉到清新脱俗,中国大陆出现了一种伟力涌现出一批神秘人物和家族,清晨迎着朝阳缓缓升起,迷朦的双眸还有睡意,两人赤裸着身体相拥在一起,那画面简直让人爽到了极点。
  • 霸道总裁:娇妻站住

    霸道总裁:娇妻站住

    云梦熙,本是一个生活的快快乐乐的,任性的小公主,昏迷两年醒来后,喝酒误事,睡了霸道总裁凌熠辰而后开始了一场跑路计划,而霸道总裁开始了新一步的追求,诱拐云梦熙。
  • 短篇小说编

    短篇小说编

    关于随时随地的短篇故事的记录,虽然不是精华,但是更重要的是记住这一刻的灵感。
  • 我师兄是天帝

    我师兄是天帝

    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李道渊却悲剧的成为了别人的金手指子。为了早日寻回肉身,只能卖力的帮助那个原本愚笨且有点恶毒的女修士频频开挂。
  • 刑侦说

    刑侦说

    梁教授带领着李白等刚从警校毕业的理想热血青年,侦破大案要案积案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我御山河

    重生之我御山河

    大千世界,唯我超脱。茫茫人海,我为圣王。四面强敌,全都撂倒。美人如画,我御三千。装逼如风,常伴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