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600000068

第68章 商界风云 (2)

当时,大通大约有二十几个高级经理人员—包括我和比尔·布彻—拜访了IBM在波基普西的培训中心。我们所有人都感觉大开眼界。但是,截至当时,我们已经遭遇过数次痛苦的、被媒体广为传播的运营故障。其中最令人难堪的事故发生在1974年2月。就在我们计划用IBM的一种新型主机替换过时的UNIVAC(全称“通用自动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前不久,灾难降临了。一个过分热心的门卫误将UNIVAC的备件当做垃圾扔了出去。UNIVAC很快就彻底瘫痪了。我们被迫依赖手工记账好几个月,直到IBM的新系统就绪。即便在IBM的新系统于7月份开始运营之后,还出现了多次故障和延误。正如我们负责运营的副总裁所说:“我们输入垃圾,我们输出垃圾,我们积攒了大量的垃圾。”

就在这次灾难期间,美国货币管理审计署的官员们来进行年度审计。不出所料,他们在我们的几个部门发现了操作系统的缺陷,并发给大通的董事们一份报告,声称我们的运作很“可怕”。1974~1975年,我和比尔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解决这一问题,平息客户的怒气。那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时期,而我们的运作问题是我们那些年遭遇困难的主要“祸根”。到了1975年年中,我们基本上克服了这些问题,经营运作重新回到了高效的水平。但是,客户关系和公共认同方面的损失已难挽回。

债券部的丑闻

科技并不是我们面临的唯一问题。大通还因为一则丑闻而受到了伤害,给我们的名声带来了更大的损失。

该丑闻涉及银行的债券部。债券部除了为他人交易债券以外,还持有我们自己户头上的美国政府债券、州政府债券和市政债券。《证券法》要求各银行每个季度公布各自的持有情况,但是,要确定州政府和市政债券—当时这些债券一般周期较长、交易清淡—的公平的市场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银行—包括大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运用一个公式来预测债券的当前市值。联邦法规还要求,只要债券跌破了其账面值,就必须体现在银行的季度收入报表中。

让我们于1974年10月陷入困境的是负责债券部的高级副总裁估错了利率。他预计利率会下跌、价格会上涨,因此买入了政府债券—到1974年中期我们的仓位增加了大约10亿美元。不幸的是,利率的表现不同于他的预测。在利率上升的时候,他继续持有,断定市场会自我纠正,而他的亏损会得到弥补。不幸的是,他没有报告账面损失,因此违反了法律。

在对该隐瞒不报的事实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通在1974年9月底发布了不准确的第三季度报表。在日常内部审计发现了真相之后,债券部负责人承认,他故意隐瞒了亏损,期望市值会有所回升。

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我和比尔·布彻在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那时正在举办大通的年度宴会。不等用完甜点,我们就离开我们的客人飞回纽约。我们在大约夜里11点到了我在第65大街的家。大通的董事、我们的外部顾问迪克·迪尔沃思以及几个高级官员都已经被召集在一起。他们已经疯狂地工作了一整天,谁也没有吃晚饭。在他们向我和比尔汇报情况的时候,佩吉做了些汉堡包和热巧克力。

第二天,在通知了银行的所有官员之后,我们发表了一项声明,承认犯下了严重的判断失误,负责债券交易的高级副总裁也已经被要求辞职。我们预计债券交易账户的价值被高估了大约3 400万美元,而该差错将导致大通公布的过去9个月的税后收益减少1 500万美元。这成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第二天的头版新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个月以后,利率的确下降了,而1 500万美元未实现的亏损也被弥补上了。

但是,这一点于事无补。这场灾难导致人们开始怀疑大通监管和财务报告体系的有效性,破坏了银行来之不易的诚信名声,并让人怀疑银行首席执行官的能力。

媒体的狂轰滥炸

经济萧条很少会对企业“仁慈”,而对银行来说更常常是场灾难。1974~1975年的经济大滑坡对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破坏力尤其巨大。随着大通各种问题的堆积和收益下跌—从1974年的1.82亿美元跌到1976年的1.05亿美元,跌幅超过了42%,媒体开始将我和大通单独“揪”出来“示众”。

导致这一问题的部分原因是花旗银行的出色表现。花旗充分利用了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大举海外扩张的成果—当时我强烈建议大通采取类似的举措,但未被采纳,到了70年代中期,花旗已经彻底地将大通抛在了后面。在1970年,两家银行在收益方面旗鼓相当;到了1975年,花旗借助其巨大的海外优势,收益远远超过了我们。当花旗超过我们的时候,批评家们向我们发起了攻击,指责大通的管理软弱。他们抨击赫伯特·帕特森就任总裁的失败、债券交易的可耻结局、给破产零售商W·T·格兰特发放的9 700万美元贷款、大通大量持有纽约市债券的疑点,以及—最突出的一点—银行在房地产贷款方面越来越多的问题。

媒体对我和大通施加的压力非常残酷。《时代》杂志报道了“洛克菲勒饭碗岌岌可危的传言”。《新闻周刊》暗示大通的董事们正在“试探至少一个候选人,准备接替60岁的洛克菲勒的董事长职位”。《新闻周刊》的一名记者询问财政部部长威廉·西蒙(William Simon)他是否会取代我。西蒙回答说:“我会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扭转局面。”①

总而言之,那个时候可不是当大通董事长的好日子。

大通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

造成我在银行“树敌”众多的根本原因是全美房地产市场的崩溃。随着1973年后期大萧条的来临,数年来出奇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疲软下来。大通一直是房地产业的一个主要的成功的贷款方,但在大萧条的打击下,我们发现,我们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风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这是我们在1970年4月创建的一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为的是充分利用蒸蒸日上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流行的原因是政府为了鼓励更大范围的私人投资进入商业房地产,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在此之前,商业房地产开发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融资。为了使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地获得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股权,让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股权对这些投资人更有吸引力,国会颁布法令,只要每年将90%的收入分配给自己的股东,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税率就可以低于其他类别的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立刻成了热门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股东分红的要求同时大大增加了风险系数,因为这样一来,公司就不能积累预备资金以备急用。1974年年初,大萧条进一步加剧时,该风险给所有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带来了灾难,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也未能幸免。

大通涉足房地产已有多年历史,在全美各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了广泛的关系。负责该部门的执行副总裁雷·奥基夫被认为是这个行业的“泰斗”。正因为这个原因,当雷力荐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并称之为潜在利润点的时候,我采纳了他的观点。雷曼兄弟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卢修斯·克莱将军—我是在1947年第一次遇见他的,当时他是盟军部队在柏林的总督之一—也是个很有说服力、积极倡议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人,银行的大多数高层领导也都同意这个想法。虽然有些风险,但我最后还是被他们说服批准了该倡议。

1970年,雷曼兄弟公司和拉查德–傅瑞勒斯公司(Lazard Frères)成功地包销了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的股票。虽然该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是完全独立于大通的一个法人,有自己的董事会,但却用上了大通银行的名字。事实证明这是个严重错误。我们后来得知,当投资人购买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股票的时候,他们指望我们在出了问题的时候能够出手“相救”。

在头3年,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十分兴旺,为银行产生了大量的佣金收入,为股东赚取了可观的红利。但是,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和许多其他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最初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它们最后的倒闭。新资金潮水般地涌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市场,寻找新项目的压力增大了。各个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及其投资商们做出的反应是降低贷款的标准。大通的房地产部也不例外。

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的融资比例很大,分别从资本市场、银行贷款和商业票据获取资金。它所使用的商业票据反过来由银行信贷额度给予支持。这就是说,如果大通曼哈顿按揭与地产信托公司无力支付到期的债务,银行就有义务借给它资金,用于履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责任。这种杠杆关系造成了大通的损失。

同类推荐
  • 谍海幽灵

    谍海幽灵

    本书内容包括卧底东京的“红谍”、德英两国间谍战、无声战场的较量、双面巨谍的蜕变、转败为胜的密码本、格鲁乌王牌特工、夏威夷窃取“珍珠”等。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也许是无情的战争造就了他们,也许是特殊的职业为她们戴上了神秘的光环,她们大多集美丽。狡黠。勇敢、坚毅、敏捷的物质于一身,她们擅长用最有效的方式诱捕“捕物”,而采用的武器的智慧与美貌,曾肩负过艳谍使命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这样说过:“秘密战争不能没有女人,除非这个世界只剩下了男人。”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热门推荐
  • 本宫这乌鸦嘴

    本宫这乌鸦嘴

    阿乌只是一个阴界的普通小鬼差,专门负责收人魂魄的工作。直到某一天,阿乌嫌弃那些人的死法太单调了,非要试试新学的雷咒,结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劈穿越了,她很有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把自己给劈没了的鬼差~醒后的阿乌没了法力,只能顶替了相府五小姐钟离若的身份。为了不被姐妹弄死、为了不被送去和亲、为了能够生存下来,阿乌不得不全力周旋,顺便干起了老本行——装瞎算命。可假瞎子又碰上了真瞎子。天韶王朝唯一的皇亲国戚、美若天仙的翼王居然也是个盲人?真是太可惜了,阿乌说,他居然连自己的美貌也欣赏不到。但是这么厉害的翼王会是真瞎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能说的世界

    不能说的世界

    黑色或彩色的世界,到底什么是真相。苦苦追求维护的是一个骗局?还是...什么穿过一座又一座遗迹,找寻这个世界的秘密。水晶骷髅的低声密语,被人皮缝补拼凑出的未知生物。是谁支配着这一切。而我又是谁...
  • 沈豫和洛杞杞

    沈豫和洛杞杞

    “沈豫,我暗恋了你三年!”“好巧,我等你洛杞杞这一句话等了三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我遇见你的第一秒开始。”
  • TFboys之梦中樱花

    TFboys之梦中樱花

    三个身份不凡的女孩遇见了三个明星大男孩。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关于儿童成长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对生活在绿山墙农舍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阴差阳错收养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说起话来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的故事。安妮的身世凄凉,历尽苦难,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消极情绪,她是一个爱幻想、活泼开朗、真诚善良、充满活力的孩子。她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脑子里充满了浪漫的想法,常常闯祸,却又让人不忍心责备。她一直努力成长,每一次闯祸都是一次蜕变。后来,在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成长,更是绿山墙的骄傲。安妮真诚善良、乐观开朗,从不会被苦难打倒。无论怎样,她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用顽强的生命力健康蓬勃地成长。她的激情、活力和正能量影响着每一个人。
  • 戾妻的绝宠

    戾妻的绝宠

    星耀,令数万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却在一夜间销声匿迹。而穆家二小姐,则是顶替星耀地位的女人。星耀追求者不断,穆家二小姐骂声不断。可以说他们的轰动程度却是相似的。只是没有人知道,星耀和穆家二小姐可能是同一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穷光蛋的异界之旅

    穷光蛋的异界之旅

    “所以你惹下的麻烦,就这样推给我去解决?”嘴里塞着棒棒糖,身材娇小的萝莉默默竖起中指。“你就是个屑--哎呀!”“屑毛,我还苇名屑一郎呢!”收回劈在对方脑门的手刀,陈昊一脸肉痛掏出腰上的小瓶,倒了把粉末在手上。“要不是选了这奇葩的附魔师,我才不愿呆在后面看戏...你被强化了,快上!”
  • 星极学院

    星极学院

    妖魔鬼怪无处不在,飘摇的世界是否能够迎来宁静,是重生?还是葬送?你的故事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 那一夜煽情

    那一夜煽情

    一颗黑色的钻石竟然藏着惊天秘密,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人变成人间尤物,吸血为生,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万分痛苦。。。谁也没想到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